第227章 遠程打擊

第31艦隊全速撤退,沒有給顧祝同更多的機會。

只是,中國艦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第二天一早,顧祝同就收到了從臘包爾發來的電報,一架飛往馬基拉島南部海域活動的海上巡邏機發現了正在沉默的“大黃蜂”號航母,但是沒有發現其他美軍戰艦。大約一個小時後,臘包爾再次發來電報,巡邏機在新赫布里底羣島北面發現了兩艘正在向東航行的美軍驅逐艦,而且航速在三十節以上。雖然直到當天傍晚,臘包爾都沒發來第三封電報,但是顧祝同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斯普魯恩斯已經率領第31艦隊撤退了,而且是從新赫布里底羣島東面撤退。

顯然,這超過了第一戰鬥艦隊的攔截範圍。

早上的時候,顧祝同也沒有心思去理會逃跑的第31艦隊。

天亮後不久,美軍的海上巡邏機就發現了第二戰鬥艦隊。讓顧祝同感到惱火的是,方誌盛並沒有嚴格執行他下達的命令,即第二戰鬥艦隊沒有在夜間炮擊倫內爾島,使得部署在該島上的巡邏機能夠在天亮前出動。更重要的是,方誌盛只顧自己撤退,等於把第一戰鬥艦隊留給了美軍。

有趣的是,首先遭到攻擊的不是第一戰鬥艦隊。

上午九點半左右,美軍的遠程轟炸機羣到來,首先攻擊了已經到達倫內爾島西南,正轉爲向北航行的第二戰鬥艦隊。

所幸的是,顧祝同沒有拋下方誌盛。

在美軍轟炸機到達前半個小時,第一戰鬥艦隊出動的戰鬥機就已到達,因此美軍的轟炸行動沒有收到任何戰果,反而有七架b-17在戰鬥中被擊落,另外還至少有五架被擊傷,沒有一艘戰艦被炸彈命中。

只是,美軍並不甘心。

大約兩個小時後,美軍發動了第二次空中打擊,主力依然是四發重型轟炸機,只是攻擊目標變成了第一戰鬥艦隊。

顯然,這次攻擊的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雖然第一戰鬥艦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三艘艦隊航母上,可用的艦載戰鬥機不會超過六十架,且有部分戰鬥機在掩護第二戰鬥艦隊,因此防空戰鬥機在四十架左右,但是美軍出動的轟炸機也不是很多,總共不到三十架。更重要的是,美軍沒有安排護航戰鬥機,也沒有辦法安排護航戰鬥機。

十多分鐘的戰鬥中,十三架b-17被擊落,還有近十架被擊傷。

只是,這次美軍並非無功而返。

大概是吸取了轟炸第二戰鬥艦隊的經驗教訓,在轟炸第一戰鬥艦隊時,美軍轟炸機羣採用了一種新的投彈方式,即讓轟炸機在低空高速飛行,逼近目標時投下炸彈,讓炸彈在海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下彈跳起來,反覆幾次之後擊中戰艦。這就向用小石子打水鏢一樣,炸彈擊中戰艦的側面,而不是水平面。

顯然,中國艦隊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轟炸方式。

戰鬥中,“天津”號在掩護“漢武帝”號的時候被炸彈擊中艦首,導致整個艦首部位被炸燬。還有一艘驅逐艦躲避不及,被一枚炸彈擊中了艦橋,導致包括艦長在內的數十名官兵傷亡。

所幸的是,沒有一艘戰艦被炸彈擊沉。

新戰術,讓美軍收穫了戰果,也讓美軍付出了更加慘烈的代價。

被擊落與擊賞的二十多架b-17中,絕大部分都是從低空進入,遭遇了密集的高射炮火力,還有部分是被俯衝下來的戰鬥機擊落了。可以說,在超低空,本來就異常笨重的重型轟炸機更加沒有生存空間。

也正是如此,此後美軍就再也沒有使用過這樣的投彈戰術了。

事實上,只要防空作戰安排得合理得當,就完全能夠應付這種轟炸戰術,並且讓轟炸機付出慘重代價。

這次轟炸之後,美軍也偃旗息鼓了。

不是美軍不想幹掉兩支中國艦隊,要知道,直到傍晚,第一戰鬥艦隊與第二戰鬥艦隊都在美軍遠程轟炸機的打擊範圍之內。問題是,美軍沒有可以調動的遠程轟炸機了。當時,美軍部署在澳洲本土的b-17總共還不到一百架,兩次轟炸行動動用了近七十架,在戰鬥中損失了近四十架。此外,重型轟炸機出動一次,都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起飛。

當時,美軍不是沒有足夠多的重型轟炸機。

由波音公司生產的b-17在一九三五年就實現了首飛,雖然美軍最初沒有選擇這種今後將成爲美軍在大戰期間產量最大的四發遠程轟炸機用來取代老舊的b-10,但是卻對其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此後,美國陸軍航空兵分兩次,向波音公司訂購了十多架b-17a與三十多架b-17b。一九四零年,安裝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的b-17c問世,並且立即獲得了來自英國皇家空軍的訂單。此後,波音公司根據歐洲戰場反饋回來的信息,對b-17c進行了改進,誕生了第一種量產型,即b-17e,並且在一九四一年就生產了數百架,只不過大多提供給了英國皇家空軍。到美國參戰的時候,b-17系列轟炸機的產量已經接近一千架,而且在美國參戰之後,月產量就突破了兩百架。到一九四二年初,b-17的總產量已經超過了兩千架,其中大部分在美軍中服役。

問題是,美軍的b-17主要在歐洲作戰,即部署在英國。

當時,美軍也認爲,b-17不太適合在太平洋戰場上作戰,主要是其作戰半徑偏短,難以進行長途奔襲。

此外,這也與b-17在歐洲戰場上的慘重損失有關。

美國參戰之後,美國陸軍航空兵成了對德轟炸的主力。到了一九四二年,美國與英國在對德轟炸上採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即美軍主要負責晝間轟炸,英國皇家空軍則主要在夜間活動。

更要命的是,美軍當時沒有合適的護航戰鬥機。

雖然p-51a在美國參戰之前就已實現量產,但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很快就發現,因爲發動機上的欠缺,這種戰鬥機的中高空性能並不理想,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糟糕,根本不適合擔任護航任務。

要知道,重型轟炸機大多在中高空活動。

至於更換了發動機之後的p-51b,當時還沒有問世呢,最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才能開始量產。

其他的戰鬥機,則都存在航程不足的缺陷。

也就是說,美軍轟炸機在白天轟炸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的時候,根本得不到戰鬥機的有效掩護,護航戰鬥機最多隻能飛到荷蘭上空,剩下的就得靠轟炸機的自衛火力了,因此美軍轟炸機的損失非常驚人。

僅在一九四二年的最初兩個月,美軍就在歐洲戰場上損失了一百五十七架b-17。

當然,這還沒有算上非戰鬥損失,以及在其他戰場上的損失。如果都算上,b-17在這兩個月內的損失量已經超過了生產數量。

顯然,美軍根本不可能向澳洲增派b-17。

至於其他的重型轟炸機,要麼是性能上存在缺陷,要麼是產量不足,都無法填補美軍轟炸機的缺口。

下午,美軍的海上巡邏機再次找到了第一戰鬥艦隊與第二戰鬥艦隊。

只是,美軍並沒發起攻擊。

日落的時候,顧祝同才鬆了口氣。

等到再次天亮,第一戰鬥艦隊與第二戰鬥艦隊已經離開了美軍轟炸機的攻擊範圍,而且進入了己方岸基航空兵的掩護區域。

天黑前,顧祝同給李向龍發了一封電報。

他沒有去吃晚飯,而是直接回司令官住艙睡覺去了。

兩天多下來,顧祝同都堅守在崗位上。

當然,其他主要軍官,比如田黛芳與卓宇凡也堅守在崗位上。只是這個時候,他倆還不能鬆懈。在顧祝同返回指揮崗位之前,兩人得輪番執勤,也就得在極度疲憊中熬過這個無聊的夜晚。

後方,李向龍在收到電報後,第一時間告知了魯志剛。

雖然第一戰鬥艦隊遭到重創,“秦始皇”號恐怕得回國修理好幾個月,“魏武帝”號說不定也得回國修理,但是第一戰鬥艦隊取得的戰績是無與倫比的,一舉殲滅了擁有六艘戰列艦的第32艦隊,還擊沉了第31艦隊的一艘艦隊航母與三艘小型航母,在戰鬥中擊落了兩百多架美軍戰機。

可以想像,此戰之後,美國海軍已經沒有戰鬥力了。

顯然,魯志剛也非常興奮,當晚就過來找到李向龍,商討下一步作戰行動。

事實上,也沒有什麼好商討的,在艦隊取得勝利之後,制海權已有保障,而且大可不必擔心美軍艦隊的威脅,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的作戰行動再也不會受到干擾,可以安心拿下所羅門羣島了。

真正需要考慮的是在攻佔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之後該怎麼辦。

顯然,這不是需要李向龍與魯志剛考慮的問題,而是更高層面的戰略決策。

李向龍沒有忘記向馮承乾報告勝利,也沒有忘記向馮承乾提出爲顧祝同等人嘉獎,更沒有忘記提出攻打新赫布里底羣島的作戰設想。

只是,馮承乾沒有這麼性急。

當天晚上,他甚至沒有看李向龍發回來的電報,而是在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之後才乘專機返回北京。

第58章 急流勇退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3章 戰端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395章 爭取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16章 目的地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2章 轉折點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5章 開拓者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35章 租借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75章 出發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57章 僱傭兵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99章 別無選擇第59章 永遠銘記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48章 警報第398章 偷襲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0章 偷襲第94章 混血兒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36章 守財奴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601章 威脅第97章 將錯就錯第398章 偷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86章 隱患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74章 僥倖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34章 首敗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4章 戰鬥力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57章 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85章 點撥第106章 鬼鎮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章 明爭暗鬥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1章 撲空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01章 遠戰第59章 深謀遠慮
第58章 急流勇退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3章 戰端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395章 爭取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16章 目的地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2章 轉折點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5章 開拓者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35章 租借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52章 奮戰到底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75章 出發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57章 僱傭兵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99章 別無選擇第59章 永遠銘記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48章 警報第398章 偷襲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0章 偷襲第94章 混血兒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36章 守財奴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601章 威脅第97章 將錯就錯第398章 偷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86章 隱患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74章 僥倖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34章 首敗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4章 戰鬥力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57章 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59章 深謀遠慮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85章 點撥第106章 鬼鎮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章 明爭暗鬥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1章 撲空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01章 遠戰第59章 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