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關鍵時刻

十月底,德俄戰場上也歸於平靜。

因爲誰也沒有料到冬季會提前一個半月到來,到十月下旬,烏克蘭平原的晝間氣溫就降到了零下二十攝氏度以下,夜間氣溫更是低於零下四十攝氏度,所以德軍不得不在十月底暫停了進攻行動。

到此,圍殲烏克蘭方面軍的作戰行動告吹。

所幸的是,德軍並沒有損失多少戰果。在德軍停下來的時候,其前鋒部隊已經抵達基輔西面大約一百公里處,超過六十萬俄軍被困在德軍的包圍圈裡面,而且守衛基輔的俄軍也損失了將近二十萬人。

更重要的是,嚴寒同樣對俄軍造成了影響,使俄軍難以突圍,也難以發起反擊。

當時,德軍與俄軍面臨着一個相同的問題,即爲冬季作戰的準備工作都沒就緒,甚至連冬季被服都沒有發放下去。在德軍的前線部隊中,德軍官兵甚至得裹着秋季的‘毛’毯在冰天雪地裡與俄軍作戰。同樣的,俄軍也要經受嚴寒的考驗,凍死凍傷的俄軍官兵甚至超過了戰鬥傷亡。

萬幸的是,俄軍根本沒有能力在冬季發動反擊。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到一九四零年底,俄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一百五十萬,而且有近百萬官兵被俘。更重要的是,俄軍損失的都是靠前部署的主力部隊,反而是留在後面的預備役部隊沒有遭受多大損失。

別忘了,在德軍發起進攻之前,俄軍也在爲進攻做準備。結果就是,俄軍把大批主力部隊擺到了戰線前方,也就是靠近德俄邊境的進攻出發地,也就在戰鬥中首當其衝的遭到了德軍的重點打擊。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影響了俄軍的戰鬥力。

這就是從一九三三年開始,到一九三九年才結束的大清洗。

在這六年的“恐怖時期”中,俄軍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將官、百分之八十的校官與百分之四十的尉官遭到清洗,被以各種罪名處決,或者是被秘密處決,其中包括大批在抗擊外國入侵戰爭中表現卓著的軍官。

大清洗之後,俄軍的戰鬥力跌到了谷底。

可以說,在德俄戰爭爆發的時候,俄軍中甚至沒有足夠多的基層軍官,也就不得不把大批士兵提拔爲軍官。

不可否認,在戰爭中會涌現出軍事天才。

比如,中國陸軍的林虎元帥在大戰爆發前就是一名士兵,結果在短短几年之內就以戰功晉升爲陸軍元帥。此外,在這場大戰中,中國陸軍還有三名大將、五名上將、六名中將與十四名少將是從士兵晉升起來的。

在其他國家的軍隊中,也不乏類似的優秀軍人。

問題是,這只是個別現象。

仍然以中國陸軍爲例,在大戰結束的時候,有十人獲得元帥軍銜,另有二十名大將、五十六名上將、二百四十八名中將、一千四百七十四名少將與三千六百八十二名准將,其中由士兵晉升起來的將官只佔極少數。

一支優秀的軍隊,必須由一羣優秀的將領。

可惜的是,在俄軍中,優秀的將領極爲罕見。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德俄戰爭初期,俄軍在指揮決策上遠遜於德軍,犯了許多不應該犯的錯誤。

比如在白俄羅斯會戰中,俄軍的白俄羅斯方面軍曾經有三天時間可以突圍,當時德軍的包圍圈在明斯克南面出現了一道寬度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缺口,而德軍‘花’了三天,才堵上這道缺口。如果俄軍把握住這個機會,即便白俄羅斯方面軍不可能全體突圍,也至少能讓數十萬將士衝出德軍的包圍圈。可惜的是,俄軍卻錯過了這個機會,而且正是白俄羅斯方面軍總司令拒絕突圍。

可以說,俄軍潰敗的因素非常多。

比如,在白俄羅斯會戰期間,俄軍最高統帥,即紅俄的最高統帥斯大林就向前線部隊下了一道死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在德軍面前退卻,哪怕是戰術撤退,必須死守每一存國土,與德軍死戰到底。

這樣的命令,對俄軍有幫助嗎?

要知道,戰爭不是讓軍人去送死,而是讓軍人去爲了勝利而浴血奮戰,因此必要的時候進行必要的撤退也是獲取勝利的手段之一。更何況,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上,誰能保證士兵會死戰到底?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正是斯大林下的死命令,讓白俄羅斯方面軍喪失了撤退機會。

到了年底,俄軍不但沒有認識到這些問題,反而覺得德軍已是強弩之末,而且俄軍更擅長在嚴寒條件下作戰。

十一月八日,俄軍發起了戰略反擊。

顯然,這是一次極端錯誤的反擊。

要知道,德軍不是強弩之末,只是沒有想到冬季會提前到來,因此暫時停止進攻。德軍的戰鬥力依然強大。

這場發生在烏克蘭平原上的會戰持續到十一月底。在連續投入了五個集團軍之後,俄軍付出了傷亡四十多萬官兵的慘重代價,而德軍的戰鬥傷亡不到十萬,即便將凍傷等非戰鬥傷亡算上,也不到十五萬。

俄軍的反擊不但沒有得手,反而導致烏克蘭方面軍出現了嚴重的兵力欠缺。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四一年初,德軍發動了一次針對‘性’的進攻行動,圍殲了基輔附近的近三十萬俄軍,並且包圍了基輔。等到‘春’季到來的時候,德軍已經攻佔了基輔,並且佔領了大半個烏克蘭。

相對而言,丟掉土地還不是最大的問題。

要知道,紅俄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爲廣闊的國家,即便到一九四一年‘春’季,也就是基輔被德軍佔領的時候,俄國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國土淪陷,俄軍依然擁有讓所有對手羨慕的戰略縱深。

最大的損失,還是有生力量。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俄軍損失了將近一百二十萬官兵,其中在兩場會戰中就陣亡與被俘近八十萬。

由此,導致了一個極爲嚴重的結果。

這就是,到一九四一年五月底,也就是初夏到來的時候,俄軍兵力嚴重不足,根本不可能擋住德軍的前進步伐。

此外,俄軍也因此措施了在中俄戰爭中掌握主動權的機會。

要知道,到一九四零年底,中國向紅俄開戰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了。別的不說,中國陸軍的數百萬大軍,除了部署在朝鮮的四十多萬、用與對日作戰的三十多萬,以及充當戰略預備隊的大約兩百萬,剩下的三百萬作戰部隊全部集中在中國東北與西北兩地,而且都以機械化部隊爲主。

只要時機成熟,中國肯定會向紅俄開戰。

對紅俄來說,要想避免兩線作戰,或者說在兩線作戰中不至於過於被動,就得在遠東戰場上掌握主動權,通過主動進攻來削弱中國軍隊的攻擊力量,爲俄軍在歐洲戰場上反敗爲勝爭取時間。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俄軍唯一的辦法就是搶先發起進攻,而且得在初期投入足夠多的作戰部隊。

別忘了,中國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有着極爲廣袤的國土。

可惜的是,在一九四零年底的反擊、以及一九四一年初的基輔會戰中,俄軍損失了太多的有生力量。爲了穩住歐洲戰線,俄軍甚至得從遠東與西伯利亞地區‘抽’調兵力,也就不可能在遠東搶先發起攻擊。

事實上,俄軍在歐洲戰場上的被動處境正是中國在一九四一年向紅俄開戰的原因之一。

在戰略層面上,俄軍在一九四零年底與一九四一年初遭遇的失敗,使俄國喪失了反敗爲勝的最後希望。

要知道,到一九四一年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將完成第二階段戰爭動員,並且能在一九四一年底完成第三階段戰爭動員。也就是說,到一九四一年,德軍的總兵力將突破六百萬,加上其他國家投入的兵力,德軍能在東部戰場上投入八百萬到一千二百萬兵力,而俄國就算動員了更多的官兵,也打不過德軍。

此外,俄國的頹廢表現,也成爲意大利在一九四零年底參戰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法國戰敗之前,意大利就在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參戰談判,而其主要要求就是充當南線的主力部隊,即在戰後獲取法國在地中海南岸的所有殖民地,並且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分享蘇伊士運河。

問題是,法國敗得太快了。

德意談判還沒結束,法國就宣佈投降,德軍理所當然的開進了北非,控制了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

這下,意大利猶豫了。

要知道,如果在這個時候參戰,意大利只能做爲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附庸國,在戰後撈不到多少好處。

直到德俄開戰,意大利纔再次看到機會。

如果能夠協助德意志第二帝國擊敗紅俄,意大利在歐洲大陸上的二號強國地位不但能夠得到保證,還有望在俄國分上一羹。

十二月八日,在俄軍的反擊被德軍擊潰的第二天,意大利正式向紅俄與英國宣戰。

顯然,一九四零年底是大戰期間、至少是歐洲戰爭中最關鍵的時刻。如果紅俄沒有在這個時候犯錯,那麼歐洲戰爭的結局、至少是持續時間將有所不同,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問題是,紅俄潰敗,還產生了一個連馮承乾都沒有料到的影響。

……

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45章 選擇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2章 機會第221章 新賽場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58章 時機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12章 找事做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52章 同盟軸心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97章 血戰蔚山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69章 毅然決絕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85章 嘎然而止第532章 攔路虎第169章 打壓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7章 矛盾根源第596章 關鍵點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41章 開天闢地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70章 圈套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97章 將錯就錯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72章 生死抉擇第94章 混血兒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52章 足跡第97章 將錯就錯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8章 逃跑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79章 戰列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44章 大老闆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145章 搜尋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34章 首敗第155章 得手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532章 攔路虎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97章 秘密潛入第4章 政治體制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45章 特立獨行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3章 大型化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85章 威脅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98章 伏擊圈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章 新皇登基第532章 攔路虎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75章 創造機會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100章 拖家帶口
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45章 選擇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162章 機會第221章 新賽場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58章 時機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12章 找事做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52章 同盟軸心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97章 血戰蔚山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69章 毅然決絕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85章 嘎然而止第532章 攔路虎第169章 打壓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7章 矛盾根源第596章 關鍵點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41章 開天闢地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70章 圈套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9章 一八九二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97章 將錯就錯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72章 生死抉擇第94章 混血兒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152章 足跡第97章 將錯就錯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8章 逃跑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79章 戰列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44章 大老闆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145章 搜尋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34章 首敗第155章 得手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532章 攔路虎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97章 秘密潛入第4章 政治體制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45章 特立獨行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3章 大型化第34章 池中之物第585章 威脅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98章 伏擊圈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章 新皇登基第532章 攔路虎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75章 創造機會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100章 拖家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