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預言城鎮

在陸軍將領中,也有少數贊同海軍將領的觀點。

這其中,陸軍航空兵的阿諾德上將就最爲典型。在絕大部分陸軍將領都認爲中國軍隊要到一九四九年纔會攻打美國本土的時候,這位創建了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上將則認爲,中國軍隊肯定會在一九四八年上半年攻打美國本土。

當時,阿諾德主要依據就是,戰略轟炸無法迅速擊敗美國。

雖然在大規模轟炸下,美國南部地區的工業城鎮損毀極爲嚴重,休斯敦被炸成廢墟,新奧爾良則被海水淹沒,此外,巴吞魯日、奧斯汀、聖安東尼奧、博爾西城都在轟炸中成爲廢墟,甚至連密西西比河中游的孟菲斯都遭到過轟炸。但是這些所謂的工業城鎮,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重工業,而且美國南部地區的重工業所佔比重並不大,只要東海岸北部地區與五大湖地區沒有遭到轟炸,美國的重工業產能就不會有明顯下降。相對而言,美國南部地區以農業爲主,而中國空軍顯然無法通過轟炸摧毀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農田,而且中國空軍也不會笨到把炸彈投向曠野。

當然,北部地區遭到轟炸只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這一天不會很快到來。

按照阿諾德的觀點,即便中國空軍擁有“超級空中霸王”這種比B29還要出色的戰略轟炸機,但是沒有航程與之匹配的護航戰鬥機,因此在轟炸美國北部地區之前,中國軍隊肯定會奪取前進基地,而最理想的選擇就是加拿大東部的新斯科舍半島。問題是,攻打新斯科舍半島等於跨洋作戰,與直接攻打美國東海岸北部地區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這座半島極易被封鎖。只要美軍採取得當的防禦措施,就能在這裡挫敗中國軍隊。再說了。沒有絕對的必要,中國軍隊也不會做這樣的冒險。

這樣一來,轟炸美國北部地區的行動肯定會一再推遲。

只要能夠拖上兩三年,中國當局就能認識到,根本無法通過轟炸來擊敗美國。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從一開始。中國當局就知道轟炸只是輔助手段,擊敗美國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地面進攻。

也就是說。中國當局會以發動地面進攻爲主。

顯然,預期拖上一年才攻打美國本土,還不如儘快發起進攻。道理很簡單,戰爭拖得越久,對中國越不利。準確的說,戰爭拖得越久,中國獲取的戰爭紅利就越少。因此中國當局會謀求儘快擊敗美國。

問題是,阿諾德算不上是真正的陸軍將領。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美國沒有成立空軍,而是把航空兵編在陸軍之下,爲陸軍中的一個獨立兵種,但是在這場大戰中,空軍的價值得到了充分證明,因此成立空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一九四五年底,杜魯門以副總統的身份接替病逝的羅斯福擔任總統之後,爲了獲得軍隊的支持。正式批准讓陸軍航空兵組建爲空軍,而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將成爲美國的第一任空軍司令。

只是,在杜魯門宣誓就職之後,成立空軍的事情就暫時擱置了起來。

主要就是,陸軍將領都反對讓航空兵獨立出去。

顯然,組建空軍的主要推動者就是阿諾德,而阿諾德也因此被陸軍將領當成了叛徒,在陸軍中很不受歡迎。

更要命的是。杜魯門並不是羅斯福那樣的領袖。

在政治上,杜魯門過於稚嫩,而且嚴重缺乏膽識。

受到陸軍的壓力。杜魯門就只能把成立空軍的事情擱在一邊,而阿諾德也因此不再受杜魯門重視。

顯然。阿諾德的建議在杜魯門那裡沒有多少價值。

結果就是,當時美軍中兩位對戰局做出正確判斷的將領,在杜魯門面前都不是紅人,甚至不受杜魯門待見。

可想而知,陸軍將領的觀點佔了絕對上風。

由此,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結果。

這就是,美軍的備戰工作是針對在一九四九年打本土保衛戰而進行的,對一九四八年進行的戰爭並沒有做充足準備。

別的不說,美軍的兵力部署就有嚴重的問題。

正是因爲斷定要到一九四九年纔會打本土保衛戰,所以美軍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到時候中國軍隊將在東海岸北部地區登陸,而且登陸地點很有可能就在切薩皮克灣附近,因此美軍的主力全部在北部地區。

當然,這個判斷本身並沒錯。

如果中國軍隊把攻打美國本土的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九年,就有足夠的實力在切薩皮克灣附近登陸。要知道,如果中國海軍的造艦計劃未做調整,到一九四九年的時候,將擁有超過五十艘的艦隊航母,僅艦載航空兵的規模就接近五千架。如果算上部署在百慕大羣島的岸基航空兵,以及部署在古巴與波多黎各的戰略航空兵,能夠投入的作戰飛機超過一萬架,足以壓倒美軍航空兵。此外,到時候中國海軍還將擁有上千艘登陸艦艇,並且調集四千艘以上的大型運輸船,能夠一次性投送四十到五十個陸戰師,並且一次性爲這些部隊提供三個月以上的給養。如果算上德意志第二帝國等同盟國集團中的其他成員國,那麼一次性投送的兵力肯定在一百萬以上。有這麼多的兵力,而且能夠提供充足的後勤保障,中國軍隊就沒有理由不直接攻打美國的核心地區。

問題是,中國軍方壓根就沒有打算把進攻推遲到一九四九年。

顯然,美軍部署在南部地區的兵力嚴重不足。

要知道,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南部地區,總共就只有一個裝甲師,而美國陸軍的作戰部隊還不到二十個師,其餘的全是國民警衛隊。雖然在美國的軍事體系中,國民警衛隊相當於預備役部隊,而在戰爭時期,國民警衛隊的在編率、官兵訓練水準、裝備質量等等都不比陸軍差,但是國民警衛隊依然是國民警衛隊,其主要任務是承擔所在州的防務,在性質上與陸軍有很大的區別。

憑這點兵力,美軍很難守住南部地區。

三月份,在得知部署在古巴與波多黎各的中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頻繁調動,而且登陸艦隊頻繁出海訓練之後,斯普魯恩斯就發出警告,認爲中國軍隊將在近期攻打美國本土,而且很有可能在美國南部地區登陸,希望能夠增強南部地區的防禦部署,向密西西比州、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與佛羅里達州各增派一個裝甲師與兩個步兵師,並且命令駐守這些州的部隊立即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可惜的是,斯普魯恩斯是海軍上將,他只能向海軍部長提出建議。

雖然金用上了所有影響力,甚至直接向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提了出來,但是依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當時,馬歇爾只是礙於面子,答應讓這幾個州的國民警衛隊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至於向南部地區派遣更多的部隊,特別是裝甲部隊,馬歇爾以各種理由回絕了,主要就是美軍沒有更多的裝甲部隊。

到了四月份,斯普魯恩斯再次發出警告。

這次,他提交了一份綜合各種情報的報告,其中明確提到,中國海軍部署在加勒比海的登陸艦隊絕不是一支,而有更多,也許中國海軍已經把所有登陸艦隊派了過來,具備一次投送十個,甚至是更多陸戰師的能力。當然,斯普魯恩斯沒有忘記提到最主要的事情,即攻打美國本土的登陸行動即將開始。

這份報告送到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二十二日了。

與以往一樣,金依然信任斯普魯恩斯,並且立即把報告的副本送給了馬歇爾,還找機會讓杜魯門瞭解了情況。

可惜的是,金做出的努力再次以失敗收場。

在四月二十五日的例行軍事會議上,美國陸軍參謀部提出了相反的論據,認爲中國軍隊不會在近期攻打美國本土東部地區。

wWW¸ тtκan¸ C ○

有趣的是,當時美國陸軍提到的是東部地區,而不是南部地區。

要知道,在斯普魯恩斯的報告中,美國南部地區遭受攻擊的可能性最大,而且斯普魯恩斯並不相信中國軍隊會在東海岸登陸。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馬歇爾已經有所動搖。

只是,在美國陸軍內部,依然有絕大部分將領沒有把海軍發出的警告放在眼裡,依然認爲中國軍隊要到一九四九年纔會攻打美國東部地區。

大概是受到金的影響,所以馬歇爾在向杜魯門彙報情況的時候,提到的是東部地區,而不是南部地區。

必須承認,馬歇爾是一個非常有頭腦的軍人,而且很有戰略眼光。

只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他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而他能夠做的,就是通過改變一個詞彙來回避責任。

當時,美國上下沒人知道,中國海軍的登陸艦隊已經出發。

在這次例行軍事會議後的第四天,以攻打彭薩科拉爲目的的登陸作戰行動就將開始,斯普魯恩斯與阿諾德的預測將變成現實。未完待續。。

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8章 逃跑第62章 搭檔第37章 出發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454章 南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22章 投降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484章 捷徑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266章 煙霧彈第7章 重工業第254章 下一步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171章 遠去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98章 偷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9章 被妞泡第36章 狼子野心第443章 大裁軍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82章 拷問訓練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62章 機會第68章 倒計時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69章 恩仇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34章 戰爭之門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4章 你追我趕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84章 圈套第179章 突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08章 備戰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03章 下一步第170章 報道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69章 恩仇第378章 覺悟第379章 戰列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30章 霸權第94章 航空力量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03章 激戰第609章 國防部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83章 轉折點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588章 核技術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10章 海軍起航第54章 備戰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5章 八國侵俄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92章 信心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94章 航空力量第77章 創造機會第223章 跟隨戰略
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8章 逃跑第62章 搭檔第37章 出發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454章 南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22章 投降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484章 捷徑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266章 煙霧彈第7章 重工業第254章 下一步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171章 遠去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98章 偷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9章 被妞泡第36章 狼子野心第443章 大裁軍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82章 拷問訓練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62章 機會第68章 倒計時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69章 恩仇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34章 戰爭之門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4章 你追我趕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184章 圈套第179章 突擊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08章 備戰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03章 下一步第170章 報道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69章 恩仇第378章 覺悟第379章 戰列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630章 霸權第94章 航空力量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103章 激戰第609章 國防部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83章 轉折點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588章 核技術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10章 海軍起航第54章 備戰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5章 八國侵俄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49章 感情與職責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92章 信心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94章 航空力量第77章 創造機會第223章 跟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