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回 朱家父女

二人不知從何言起,便不再出聲,各自靜靜望着彎月,聽着水聲,只覺平生美景,無過此時。

待得天明,陸英與朱琳琳回到營地時,發覺公主、皇子,各貴遊子弟昨夜早已回城。只有朱孚領着侍從在營中不知所措,回城又不敢,尋找姐姐下落又不可得,直把少年人愁得欲哭無淚。

幸而卯正時分,朱琳琳與陸華亭二人雙騎,姍姍歸來,朱孚一見大喜過望,忙上前向姐姐訴說委屈。

一行人回到長安城,早有人將訊息稟報順陽公主。陸英才至觀中歇下,公主近侍女官已匆匆趕來,轉述了公主關切之意,以及憤憤之情。並保證將嚴查刺客,爲陸英主持公道。

九重觀中道士獻出上好創藥,又爲他重新綁紮結實,安排了兩個小道每天伺候他飲食起居。如此忽忽數日,陸英只在觀內養傷,箭創雖重,但並未傷及臟腑。連日來養精蓄銳,早已恢復了七八成力氣,只是肩骨仍疼痛不已。

這一日,公主又遣人來,呈上書信一封,言曰:“小道士,我已大體察知,刺殺你之人爲陽平公之子蒲巍屬下,只是尚無實證。我求過父皇,請他下旨將蒲巍拿問,讓中書太監趙叔叔好好審來,父皇心憂丞相病重,未曾允我。但你放心,早晚有一天,我會爲你報仇,父皇不答應,我就再不理他。請安心養傷,餘事勿念。蒲珍頌安”

陸英看罷來信,心中頗爲感念公主厚意,雖勢爲敵國,卻不忍將其視作仇寇。生在帝王家,身不由己,不知日後她身爲蒲剛之女,會落得什麼下場,是福是禍也許皆是天命難違。

當天夜裡,忽有小道士來報,丞相薨逝。陸英心中五味雜陳,說不清是喜是悲。他與陳景略淵源宿久,要說恨卻恨不起來,要說敬也實難順從本心。

第二日,陸英整理服裝,素服單衣來至丞相府前,但見公侯雲集,在京官員奉旨全部來弔喪。擠得街道水泄不通,滿城縞素。

又聞漢主下旨,國中之民哭臨三日,帝后每日赴府親祭,一切禮儀規格照天子之制,依蕭何、霍光故事。

陸英見蒲剛爲陳景略如此操辦,不禁百感交集。今日盛況空前,不知日後蒲剛將身死何處,彼時可得全屍否?

舉國征伐,御駕親征,內有異族陰謀不軌,外有吳國嚴陣以待。適逢亂世,民不聊生,久厭刀兵之苦,長思天下太平。

而爲帝王者,好大喜功,不恤民生,連年征戰不息。陳景略在尚能拾遺補缺,修理國政,陳景略死,又有何人能燮理陰陽,撫順四方?

陸英心知陳景略臨終之言必不能阻攔蒲剛南侵之念,不日漢主定將舉國親征。如今還有兩個至關重要的人必須一見,纔算完成此次來長安的使命。

午後將晚,陸英問路尋至朱府,略備薄禮稱要感謝朱琳琳救命之恩。管事將陸英請進府中,朱琳琳平日舞刀弄棒,常有朋友來訪,家中也不驚疑。

朱琳琳見到他笑道:“臭道士果然命硬,才幾天就活蹦亂跳了,我家可沒有什麼好酒,恐怕招待不週呀!”

陸英施一禮,也笑道:“朱姑娘說笑了,在下重傷未愈,不便飲酒。有清茶就足矣。”

朱琳琳吩咐侍女琴心奉茶,白他一眼道:“那日之事,你不用放在心上,本姑娘俠義心腸,只是隨手之舉,就算一隻小狗小兔,我也會救,並非因你有何特別。”

陸英微微一笑,說道:“姑娘自是慈悲爲懷,如同救了一隻小狗。

但對在下而言實是救命之恩,不敢忘懷!”

朱琳琳聽他此言,大笑道:“陸華亭呀陸華亭,你往日伶牙俐齒,怎麼將自己說成小狗,哈哈……若真是狗也好,今後爲我家看家護院,跟在我身邊搖尾乞憐,倒也不錯!”

陸華亭調笑道:“做狗在下倒是不會,不過若說在姑娘身邊看護你,卻也不難!”

朱琳琳俏臉微紅,啐了一聲,道:“臭道士,你今天來也來過,謝也謝過。還賴着幹什麼,還不快走!”

陸華亭道:“在下今日來此,一爲向姑娘當面道謝,二來……有事要拜見令尊南中郎將、粱州刺史朱大人。”

朱琳琳面色微變,低頭黯然道:“父親如今早已不是吳國的南中郎將、梁州刺史了,而是北漢度支尚書,你還提往事作甚?”

原來這朱琳琳之父朱旭,出身將門,乃是吳國西蠻校尉、益州刺史朱濤之子,數年前帥軍戍守重鎮襄陽。漢主蒲剛派兵圍攻襄陽,吳國救兵未發,朱旭堅守一年有餘,城破降漢。

朱琳琳當時年紀尚幼,城破後隨父來到長安,幸而蒲剛不計前嫌,對朱旭委以重任,她與朱孚並未受苦。因她將門之後,自幼習武,來長安後結識了不少權貴子女。

北地民風強悍,女子習武射獵之風甚廣。如毛興大將軍之女毛秋晴,京兆尹段垂缺之女白靈兒等。

陸英知她遠離故土,自幼委身敵國,心中有難言之痛,便道:“朱姑娘,令尊無愧國家社稷,反是吳國當權者有愧於令尊,有愧於朱家。大丈夫能屈能伸,英雄順勢應命,今日之委曲求全,只圖一朝雪恥,再立功業。蘇武塞北十九年不失其節,張騫歷盡艱難九死一生終成大功。朱將軍豈不能功垂青史?千古揚名?”

朱琳琳嘆息一聲道:“父親爲了我和弟弟的性命,當年辱節降胡,每每獨自嘆息流涕,半夜難眠。但如今身在敵國,志不由己,又談何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陸英笑道:“在下求見令尊,正有要事相告,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恰在今日。”

言甫及此,只聽堂後一人高聲喝止,陸英轉目看時,但見那人四十八九歲年紀,體態雄健,身長有七尺八寸上下,鋼髯如戟,鳳目隆準,生的儀表堂堂。

陸英忙起身施禮,道:“後生晚輩陸英,拜見朱將軍。”

此人正是朱旭,當下滿面怒容,斥道:“孺子狂悖!你是何人所遣,來此意欲何爲?老夫已是大漢之臣,你胡言亂語,不怕我將你扭送官衙嗎?”

陸英灑然一笑:“朱將軍當世英雄,何必作言語試探?在下是謝太傅所遣,專爲赴北國聯絡故臣、義士。汝陰城中取陽平公性命,逼反慕輿督軍,禹山塢中挫敗神樹法師之謀,如今在下與北漢有不解之仇,與將軍義同一體,何必見疑!”

朱旭聞言,又驚又喜,展顏道:“小道長少年英雄,竟做下這許多大事,真人不可貌相也!老夫空有羨慕之情,徒困此地,不能沙場報國,深以爲憾事!”

陸英自謙幾句,接着道:“陳丞相今亡,漢主不日必將親征,傾國之力而出,大軍百萬南指。然軍中朝中多有降附的胡族,兵卒行伍間將帥皆有異志。若是一戰而勝,號令仍能服衆,倘或稍有逆境,則分崩離析,衆叛親離之勢成矣。

“朱將軍天下名將,漢主出征必將委以重任,只要趁亂一呼,中原百姓豪族定羣起響應。彼時,河北有鮮卑作亂,關中有胡虜謀叛,江淮之間我吳軍趁勢緊逼,將軍在中原必定如虎入平原,龍歸大海,將建不世之功也!”

朱旭聞言,忽地站起身來,摩拳擦掌在室內來回踱步。朱琳琳望着父親,多年來從未見他有今日誌氣風發之時,又看看陸華亭,眼中滿是笑意。

只聽朱旭道:“華亭,聽你之言,一掃老夫胸中積鬱。建鄴諸公當真有必勝之志?吳軍真能抵擋住百萬大軍?”

陸英道:“將軍,謝太傅此番已存必死之心,南徐州北府軍如今聲勢壯大,定能克敵制勝,阻胡馬於淮水之上!”

朱旭頷首道:“既如此,老夫志慮已定,縱然身死族滅,也必捨身報國!”

陸英施禮道:“將軍大義, 在下欽佩。請將軍放心,陸英即使粉身碎骨,也要護朱公子周全!”

朱琳琳聽他如此許諾,心中一甜,笑道:“臭道士,本姑娘周全自是不需你來操心,你怕是巴不得我死於非命吧。”

陸英見她妒意上涌,嬌憨可愛,笑道:“朱姑娘此言差矣,若是朱姑娘死於非命,在下一命償一命,定當報答姑娘厚恩。”

朱旭看看二人,心中感嘆天意之奇妙,頗樂見其成。便道:“琳琳,吩咐廚下準備晚膳,留華亭在此用餐,爲父今日要大醉一場。”

朱琳琳嗔道:“爹爹,國喪之中,你還敢大醉!這臭道士酒量大得很,你還是莫留他爲好!”

朱旭爽朗大笑道:“真是胡鬧!爲父年輕時酒量也不小,倒要好好比試一番,究竟是廉頗老矣,還是後生可畏!哈哈哈!”

陸華亭亦笑着討饒道:“將軍雄風猶在!只是在下身負箭傷,怕是不敢捨命陪君子啦!”朱旭哪裡肯依,陸英、朱琳琳俱各無奈。

當夜,陸英及朱家父子推杯換盞,快意暢飲,陸英怕誤了朱旭明日公事,飲了一時,就伏案佯醉。朱旭有心留陸英府中歇宿,朱琳琳言稱他身份引人注目,恐招來不必要麻煩。遂由朱琳琳將陸英送出府去,旁人見了只當兒女情長,不做他想。

朱府犢車將陸英送回九重觀,陸英於路早已酒醒,如今朱旭志慮已定,不必再疑。卻還有一人位高權重,名聲素著,必須與之建立互信,方能有全勝把握。只是丞相喪禮未完,恐怕難得時機,唯有耐心等待而已。

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61回 湯山吟詩第80回 關中亂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28回 蘇院長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47回 風雨欲來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58回 忠義,奸佞?第61回 湯山吟詩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93回 月下閒話第89回 忠臣愛子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71回 救人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61回 湯山吟詩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53回 難養也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3回 難養也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80回 關中亂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
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92回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2回 樂遊原上女郎蹴鞠第73回 新建道場寺第61回 湯山吟詩第80回 關中亂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25回 不做道士,應也很好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119回 醜娘服驚馬第48回 半渡而擊之?第183回 鬱洲山島第88回 平生奔忙只爲飢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01回 黃雀還在後第78回 欲加之罪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76回 生存華屋處第46回 吐谷渾葉奚第94回 帝出五將久長得第181回 初回陸家第182回 華亭鶴唳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28回 蘇院長第115回 翠屏峰夜話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47回 風雨欲來第64回 王家二公子第29回 鮮卑舊皇叔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58回 忠義,奸佞?第61回 湯山吟詩第35回 含章拳意第162回 秦軍夜襲失太守第167回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第148回 連破五關入佛門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93回 月下閒話第89回 忠臣愛子插言:真的沒人喜歡看嗎?第142回 國子學和簡靜寺第171回 救人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75回 內外忠貞之士,往來仗義之人第85回 你來我往鬥戰忙第74回 咄咄怪事第110回 草原之王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個古怪人第130回 繁華過盡人歸去第156回 諸方之會第49回 小兒輩大破賊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173回 救得郭家子 單騎上象山第61回 湯山吟詩第95回 知死而不闢 勇也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剛怒目第97回 肯爲堂倌刺僞帝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96回 韓延順來訪第14回 “禹山至寶”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69回 縣令明日賣寵姬第188回 既見君子 雲胡不喜第116回 何不收爲己用?第153回 以一敵五,還看我家娘子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87回 阿房城空門不入 終南山力搏熊虎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節太守第66回 何可一日無此君第70回 潛龍勿用第103回 皇后毛秋晴第144回 雲夢雙翅虎,漢南地上蛟第53回 難養也第114回 乾坤大陣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189回 雪衣與黃裳第75回 上清宗萬寧宮第174回 大玄洞外聞隱秘第155回 江陵城遇舊第137回 吳郡陸氏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53回 難養也第154回 懷璧其罪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83回 天降陸神仙第80回 關中亂第98回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第90回 夜會鳳凰兒第27回 皇長子大將軍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111回 夜聞簫聲幾曲第127回 寒星劍、音聲槍第163回 收起刀槍鬥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