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做你的墊腳石

蕭憶面對這光滑的石碑,顯然也是犯了難:“我不會武藝,如何爬得上去?”

“那可怎麼辦?”西嶺月再次陷入苦惱。

蕭憶思索片刻,說道:“不如你踩着我的肩膀上去,如何?”

“你受得住嗎?”西嶺月頗爲擔憂。

“脫了你那身鎧甲,大約可以。”他說着便已跳上碑座臺,半蹲下來朝她拍了拍肩膀。

西嶺月想起他們兒時玩過類似的遊戲,也不再矯情,連忙把身上沉甸甸的鎧甲脫掉,踩着他的膝蓋踏上他的肩膀,扶着碑身慢慢站直。

有了身材頎長的蕭憶做“墊腳石”,西嶺月一下子高出許多,可以看清碑身上部的雕刻了。離得近了,她才發現那些花草紋飾的線雕十分眼熟,似乎與通天手杖手柄處的花草圖案相同。

這種花內瓣粗直而少、外瓣細彎而密,外瓣緊託內瓣,像是一把披針倒置的小傘。西嶺月在調查安成上人的血案時,曾翻遍安國寺內經籍尋找八部天龍,無意中見過這種花的描述——

曼珠沙華,又叫曼陀羅華、彼岸花,多部佛經中有過記載,稱其爲天界之花,象徵天相、星宿、思念與愛情。

象徵星宿?西嶺月頓時來了精神,打眼一數,碑身上正好刻有七朵!只是這七朵曼珠沙華,並不是按照南方七宿的方位所刻,反而是從上至下垂直雕刻,呈一條筆直的豎線。

西嶺月心中疑惑,但還是按照李成軒和元稹的方法,依次點按那七朵曼珠沙華,但根本沒有任何機括,碑身也一如往常,並沒有冒出什麼字句來。

她又撫摸碑身各個角落,也未發現蹊蹺,正想再爬高一些,腳下忽然一個踉蹌,是蕭憶挺不住了!

西嶺月連忙示意把她放下來,關切地問道:“憶哥哥你沒事吧?是不是我太沉了?”

“沒事。”蕭憶揉了揉雙肩,“你找到線索了沒?”

西嶺月泄氣:“沒有,就是碑身上有幾朵曼珠沙華的雕刻,似乎有些蹊蹺。”

“曼珠沙華?”蕭憶若有所思,“這陵園裡有栽種嗎?”

“咦?我怎麼沒想到!”西嶺月眼前一亮,“憶哥哥快幫我找找,哪裡有栽種曼珠沙華!”

蕭憶有些爲難:“這乾陵太大了,一時半刻或許找不到。”

西嶺月卻很篤定:“不會,線索一定是在無字碑附近。”她邊說邊比畫着,“憶哥哥,你找北面和西面,我來找南面和東面。”

言罷不等蕭憶回答,她已經往無字碑東面的門闕方向跑去了。

蕭憶望着她匆匆跑開的背影,眸中閃過莫名光澤,轉身往西面述聖紀碑的方向而去。

西嶺月則一口氣跑到門闕之下,可她尋了半晌,也沒看到任何曼珠沙華的影子。她又想到“南方七宿”的暗示,跑到無字碑的南面去找,依然無所獲。

她再次返回無字碑前,想要把鎧甲重新穿上,視線不經意掃過對面的述聖紀碑。隱隱約約地,她看到蕭憶正站在那座碑刻前,不知在想些什麼。

初春的夜色伴着一地皎潔的月光灑在他的周身,顯得清冷而寂寞。山中夜風忽勁,吹起他衣袍下襬隨風翻卷,恰似一朵月夜下的曼珠沙華。

西嶺月隔着神道望着他翻卷的衣袍,驀然想到——曼珠沙華,又叫彼岸花!而無字碑的“彼岸”,不正是對面那座述聖紀碑?

她心中一動,立即跑向對面的碑亭,仰頭打量述聖紀碑。不同於無字碑是用一整塊石頭所建,高宗的述聖紀碑是用了七塊石頭,從上至下依次是:一塊碑頂、五節碑身、一塊碑座!正好與無字碑上的七朵曼珠沙華相對應!

西嶺月大喜,忙拽着蕭憶說道:“憶哥哥我想到了!無字碑上的曼珠沙華,並不是指栽種的花草,而是這座述聖紀碑!”

“是嗎?”蕭憶表情淡淡。

“是啊,曼珠沙華又叫彼岸花,象徵天相、星宿、思念和愛情!天相、星宿代表天子,思念和愛情自然是武后的心意嘛!無字碑的彼岸,不就是這裡嘛!

”西嶺月言罷便亟亟催促他,“快,快找找有沒有和《滕王閣序》相關的線索!”

“好。”蕭憶口中應着,人卻沒動,不知是在想什麼出了神。

西嶺月卻已開始打量這座述聖紀碑。它是武后爲高宗gē gōng sòng dé而立,開創了帝王身後立功德碑的先例,碑身上刻的是武后親撰、中宗親書的功德文,記載了高宗一生的功績,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別的暗示。

但西嶺月並不氣餒。若說在李成軒提出乾陵時,她還對這個地點存疑,那麼在看到彼岸花和無字碑首的龍紋之後,她已經確定這就是通天手杖所指向的地點了。

而這兩座石碑也很有意思,東西相對,恰爲一雙,規格卻不一樣。若論碑身大小,高宗的述聖紀碑遠不如武后的無字碑大;但若論碑亭,高宗的要比武后的高出近一倍。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武后把自己的無字碑建得那麼高,爲何把碑亭建得很低?她究竟是想凌駕於高宗之上,還是甘願屈居他之下?

西嶺月感到很費解,轉而開始打量兩座碑亭,驀然發現還有許多不尋常:一般的碑亭都是四角,以攢尖頂居多,偶爾也能見到重檐頂。好比對面武后的無字碑,碑亭就是四角攢尖頂。

而護衛述聖紀碑的這座碑亭,構造過於繁複,不僅屋頂是八角飛檐,還是三層格局,旁邊有樓梯能直通樓上。

確切地說,這已經不是一座碑亭,而是樓閣。

等等,樓閣?

她腦海之中忽地閃過《滕王閣序》結尾的四韻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憶哥哥,”她不自覺地拽了拽蕭憶的手臂,指着屋檐,“這座碑亭是不是更像一座樓閣?”

蕭憶仰首環視一週,緩緩點頭:“是。”

第825章 太子事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670章回馬槍第685章 被扣押第694章 甕中捉鱉第246章 西嶺月(6)第491章 武寧縣的不同尋常第330章 進宮援手第272章 顯靈?第314章 後果第550章識破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13章 陛下,您沒事吧?第292章 將我發賣第644章水軍對峙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843章 魏國退兵第107章 愈演愈烈第516章追第806章 一件小事第237章 東宮聚會第532 章見貂蟬第519章庇護第724章 遷都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530章 買一送一第646章印證第327章 身世之謎1第92章 除夕之夜[2]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760章 螳螂捕蟬第554章 開客棧第239章 恐怖氣息第138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2)第684章打誰第423章 郭貴妃的嫌疑第168章 日食第339章 誤殺第330章 進宮援手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245章 西嶺月(5)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590章 武比第174章 神醫孫思邈(2)第482章回京城第544章 較量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239章回京第616章 不解風情第723章 臣之重第86章 賞封縣男第144章 限期三日破案第577章 抉擇第172章 尋找神醫孫思邈第646章印證第67章 上狄府治病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638章 清明第545章 自衛反擊第173章 神醫孫思邈(1)第657章 出使齊國第596章 走漏消息第674章 放一馬第344章 人情第855章 唐漢之爭第725章生疑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477章司馬懿計成第747章 二打一第800章 找到秦亥第824章 蘇傅迴歸第527章 引起京城的注意第566章 詔令第682章 推恩令第877章 孔明出使第464章 鎖入柴房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216章 醫術大賽報名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383章 男生女相第886章 初到大唐第717章佔有大玉兒第623章 出陣第47章 鐵鷹幫覆滅第722章 魏國的隱患第155章 大鍊鋼鐵(一)第624章 抽到了羅藝第580章憤怒第729章遇險第835章 金陵第802章 初見裴元慶第363章 借題發揮第176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617章 必須娶我第780章 出征之前第51章 上華山尋寶地第709章 如何處置第719章微服私訪
第825章 太子事第529章 黑臉尉遲恭第746章 樑國的機會第670章回馬槍第685章 被扣押第694章 甕中捉鱉第246章 西嶺月(6)第491章 武寧縣的不同尋常第330章 進宮援手第272章 顯靈?第314章 後果第550章識破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13章 陛下,您沒事吧?第292章 將我發賣第644章水軍對峙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843章 魏國退兵第107章 愈演愈烈第516章追第806章 一件小事第237章 東宮聚會第532 章見貂蟬第519章庇護第724章 遷都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第530章 買一送一第646章印證第327章 身世之謎1第92章 除夕之夜[2]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760章 螳螂捕蟬第554章 開客棧第239章 恐怖氣息第138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2)第684章打誰第423章 郭貴妃的嫌疑第168章 日食第339章 誤殺第330章 進宮援手第455章司馬懿的主意第245章 西嶺月(5)第180章 答應下山第590章 武比第174章 神醫孫思邈(2)第482章回京城第544章 較量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136章 神秘男子的身份(2)第239章回京第616章 不解風情第723章 臣之重第86章 賞封縣男第144章 限期三日破案第577章 抉擇第172章 尋找神醫孫思邈第646章印證第67章 上狄府治病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638章 清明第545章 自衛反擊第173章 神醫孫思邈(1)第657章 出使齊國第596章 走漏消息第674章 放一馬第344章 人情第855章 唐漢之爭第725章生疑第265章 壽字分辨第477章司馬懿計成第747章 二打一第800章 找到秦亥第824章 蘇傅迴歸第527章 引起京城的注意第566章 詔令第682章 推恩令第877章 孔明出使第464章 鎖入柴房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216章 醫術大賽報名第445章 滕王造反第383章 男生女相第886章 初到大唐第717章佔有大玉兒第623章 出陣第47章 鐵鷹幫覆滅第722章 魏國的隱患第155章 大鍊鋼鐵(一)第624章 抽到了羅藝第580章憤怒第729章遇險第835章 金陵第802章 初見裴元慶第363章 借題發揮第176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617章 必須娶我第780章 出征之前第51章 上華山尋寶地第709章 如何處置第719章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