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真是人之常情嗎

五日後,大明宮正式爲太皇太后沈氏發喪,天子親上諡號“睿真皇后”。

與此同時,甄羅法師也決定久居長安,在此終老。李純拗不過她,只得派人重新翻修了清修苑,安頓她住下,也方便自己時常出宮探望。

元和二年的十月,就在這一片動盪之中悄然度過。李錡的zào fǎn、皇太后壽宴的取消、睿真皇后的發喪只引起了一時的關注,倒不如安國寺閉寺整頓的消息惹人猜疑。

立國百餘年的大唐王朝早已練就了一顆強悍的心臟,而長安百姓也漸漸變得麻木,抑或見怪不怪了。除卻“安史之亂”和“涇原兵變”中天子兩次棄守長安,便再也沒有什麼消息能讓他們惶恐不安。

日子如流水般度過,一切都看似平靜無波,長安城裡繁華如舊。直至十月的最後一日,長公主府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彼時西嶺月兄妹正在玩雙陸,還拉着蕭憶爲他們點籌,聽到鄭婉娘登門的消息,蕭憶主動留下收拾棋盤,其餘二人則去了外廳見客。

若非鄭婉娘登門拜訪,西嶺月險些忘了還有她這個人。畢竟這兩個月裡發生了太多事,而鄭婉娘一直默默地寄居在福王府,一切風波似乎都與她無關,安靜得如同不存在。

兩個月不見,她瘦了些許,臉色憔悴,一副愁雲慘霧的模樣。西嶺月一見之下大爲驚心,開口就問:“婉娘,是不是王爺出事了?”

自從李成軒的禁足令被撤銷之後,西嶺月就再也沒有見過他,郭仲霆也沒有。長公主巧妙地避開一切能見面的機會,不想給天子留下任何猜疑的把柄。

只聽白居易說,在李錡zào fǎn之後,聖上曾兩次召李成軒秘密入宮,商討應對鎮海的策略。畢竟李成軒曾在鎮海潛伏、查探過,對整個鎮海的局勢乃至李錡排兵佈陣的實力較爲了解。

聽到這個消息時,西嶺月甚至感到慶幸,慶幸李錡選了這樣一個時機起兵zào fǎn,給了天子一個臺階下,也給了李成軒重生的機會。

見西嶺月誤會自己的來意,鄭婉娘連忙回道:“不,縣主誤會了,王爺他最近很好,是婉兒……婉兒自己有事求助於您和郡公。”

鄭婉娘像是有些難以啓齒。西嶺月與郭仲霆對看一眼,前者問道:“婉娘,咱們相識一場,你又是王爺的恩人,有話直說就是。”

豈料鄭婉娘“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迅速朝他們兄妹磕了個響頭:“婉兒請郡公、縣主做主,把婉兒送進宮裡去。”

“進宮?”西嶺月大感詫異,“你進宮要做什麼?”

鄭婉娘垂下眼簾,簌簌落下幾滴眼淚:“兩位也知道,婉兒曾被李錡強行納爲妾室……如今他起兵zào fǎn,無論勝敗,他府中的女眷皆要充入掖庭爲奴,婉兒擔心……”

“這有什麼可擔心的,你早已被李錡送給王爺了啊。”郭仲霆出言安撫,“你在福王府的生活不會有人打擾,更不會有人把你送到掖庭去。”

鄭婉娘搖了搖頭:“郡公誤會婉兒的意思了。婉兒雖是無知婦人,卻也從王爺身上看出些端倪……王爺一定是惹聖上動怒了……倘若聖上再得知他收了李錡的妾室,只怕會……”

鄭婉娘沒有說下去,但西嶺月已然聽明白了。

自從李錡公然起兵之後,聖上迅速召集各地兵力,從宣州、杭州、信州三路進攻,雙方正打得如火如荼。兄長在前面攻打亂臣賊子,做弟弟的卻暗中收留叛臣的小妾……以聖上對李成軒的心結,如若被聖上知曉,不必想,定又是一場龍顏大怒。萬一再教有心人挑唆一番,又該是一場風波。

想到此處,西嶺月也意識到事情很嚴重,連忙看向郭仲霆,問道:“咱們是不是該找父親、母親商量一番?”

郭仲霆卻沉吟片刻,看向鄭婉娘:“婉娘,你方纔說你想進宮?”

鄭婉娘點頭:“婉兒已經打聽過了,罪臣的家眷一定會被髮配到掖庭。婉兒不想去掖庭,但也不想留下連累王爺,只盼着……盼着郡公和縣主能向宮裡頭打個招呼,讓婉兒去做個宮婢。即便事後被人發現了,一則婉兒已和李錡脫離了干係,二則王爺沒有私留我在府中,想必聖上也怪不到王爺頭上,更不會爲難我一個奴婢。”

“可是宮中兇險,你一旦進了宮就……”西嶺月替她擔心。

鄭婉娘用帕子拭掉眼淚:“您不必替婉兒擔憂,宮裡不愁吃穿,月月有俸祿,日後出了宮也有一筆遣散的費用,可保婉兒一生無憂。若是婉兒服侍貴人得力,說不定還能替舍弟謀個好差事,這條路是最好不過的。”

西嶺月聞言蛾眉微蹙,欲說句什麼,郭仲霆已先反應過來,開口問道:“你是想去服侍我姑姑?”

鄭婉娘仍舊垂着眼簾:“婉兒身份低微,自不敢奢想。但您若能在郭貴妃面前說句話……婉兒便感激不盡了。”

郭仲霆略一沉吟,頷首應道:“好,你回去等消息吧。”

鄭婉娘擡頭,微露喜色:“郡公……”

郭仲霆擺出懶洋洋的笑容:“哎,舉手之勞嘛。至多一個月,回去等着吧。”

鄭婉娘這才千恩萬謝地走了,走之前又垂了幾滴眼淚。

郭仲霆目送她繞過照壁,俊朗的笑容立刻消失無蹤,轉頭看向西嶺月:“這個鄭婉娘真會鑽營。”

“你這話未免太重了些。”西嶺月忍不住反駁。

“人之常情?”郭仲霆輕笑,“那她就該拿筆錢財直接走人,何須求到你我面前?”

{本章完}

第153章 來自權威的質疑第640章 登基第89章 棋盤內外第323章 醒了第864章 警犬出動第640章 登基第494章 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第582章抗命第780章 出征之前第516章追第491章宴請呂布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727章那裡大了第20章 無罪釋放第655章 邊關烽火第206章 討論醫學院的事情第66章 誰道相思苦?第484章魏王駕崩第919章 漢國的野心第516章 設宴第582章抗命第566章誰贏了?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684章打誰第175章 孫思邈的老虎第499章裴元慶大戰夏侯惇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919章 漢國的野心第819章 韓信戰英布第647章 天下聞名第570章賑災第479章 李娘子,我們能相信你嗎?第285章 婉娘第370章 知子莫若母第635章 冊封大典第676章 詐營第716章城破人亡第891章 僵持第622章 九陰九陽陣第646章印證第608章 何不斷案第370章 知子莫若母第535章招攬華佗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830章 華佗入獄第693章 雲梯第736章 滅樑良機第344章 人情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832章 大戰之前第462章加高加固第787章 指鹿爲馬第845章 英布之難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913章 選秀女第544章 較量第675章周攻打唐第843章 魏國退兵第460章 生死有命,無須強求第484章魏王駕崩第571章蹴鞠第811章 輕疑第479章破陣第607章 洗冤集錄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314章 後果第897章 燕王的脾氣第654章 金槍不倒第211章 醫者仁心第525章 崔家的野心第654章香消玉殞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544章 駭人聽聞第839章 聯盟軍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486章 強行驗身第542章盟主第796章 各有算計第906章 我要你,回來第195章 秦叔寶的妥協第620章 填詞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321章 聶隱娘第351章 女兒家心事第427章 對食是什麼?第645章見呂布第657章 捉姦第543章瓜分第443章 裝醉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617章得手第188章 聞訊而來第648章 福王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126章 李世民的提點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420章 朕要你重查此案第608章漢亡
第153章 來自權威的質疑第640章 登基第89章 棋盤內外第323章 醒了第864章 警犬出動第640章 登基第494章 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第582章抗命第780章 出征之前第516章追第491章宴請呂布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四 是金子總會發光第727章那裡大了第20章 無罪釋放第655章 邊關烽火第206章 討論醫學院的事情第66章 誰道相思苦?第484章魏王駕崩第919章 漢國的野心第516章 設宴第582章抗命第566章誰贏了?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684章打誰第175章 孫思邈的老虎第499章裴元慶大戰夏侯惇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919章 漢國的野心第819章 韓信戰英布第647章 天下聞名第570章賑災第479章 李娘子,我們能相信你嗎?第285章 婉娘第370章 知子莫若母第635章 冊封大典第676章 詐營第716章城破人亡第891章 僵持第622章 九陰九陽陣第646章印證第608章 何不斷案第370章 知子莫若母第535章招攬華佗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830章 華佗入獄第693章 雲梯第736章 滅樑良機第344章 人情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677章 天佑我唐第832章 大戰之前第462章加高加固第787章 指鹿爲馬第845章 英布之難第218章 正式比賽(一)第913章 選秀女第544章 較量第675章周攻打唐第843章 魏國退兵第460章 生死有命,無須強求第484章魏王駕崩第571章蹴鞠第811章 輕疑第479章破陣第607章 洗冤集錄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314章 後果第897章 燕王的脾氣第654章 金槍不倒第211章 醫者仁心第525章 崔家的野心第654章香消玉殞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544章 駭人聽聞第839章 聯盟軍第905章 多爾袞回京第486章 強行驗身第542章盟主第796章 各有算計第906章 我要你,回來第195章 秦叔寶的妥協第620章 填詞第340章 誰偷了鑰匙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321章 聶隱娘第351章 女兒家心事第427章 對食是什麼?第645章見呂布第657章 捉姦第543章瓜分第443章 裝醉第294章 演的太過第617章得手第188章 聞訊而來第648章 福王第888章 突厥王城第126章 李世民的提點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420章 朕要你重查此案第608章漢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