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神醫孫思邈(1)

李耀出於對王大錘的愧疚之心和感激之情,對王大錘交代自己找人的事情自然盡心盡力。

古人云:“女爲悅己者容,士爲知己者死。”

李耀的心裡本來就對王大錘十分的愧疚,現如今有了報答他的機會,就算是豁出命也在所不惜。

所以,王大錘一離開,李耀就立刻派人四下打探神醫孫思邈的消息和下落。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李耀全力以赴的情況下,神醫孫思邈的下落很快就查清楚了。

得到消息的李耀欣喜若狂,立刻趕往王大錘的住處,將自己調查的結果告知王大錘。

“少爺,李耀不負所托,派人四處打探,終於找到了神醫孫思邈如今的下落,據可靠消息,這個神醫孫思邈現如今就在終南山。”李耀一見到王大錘,立刻就將消息告訴了他。

王大錘聽了十分的高興:“李耀,辛苦你了,你可真是我的好幫手,要不是你幫忙,我要想找到這位神醫的蹤跡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能幫上少爺的忙,我心裡已經很滿足了。”李耀十分謙遜,沒有一點舉功的意思。

王大錘發現今天的李耀和昨天見到的李耀完全變了一個樣,整個人精神了許多,彷彿又恢復到了以前那種自信的神態。

感謝一番之後,王大錘囑咐他幫忙留意“突厥探子”的消息,李耀自然滿口答應。

知道了神醫孫思邈的落腳點,王大錘立刻吩咐寶叔準備馬車送自己去終南山。

說起終南山,王大錘的兩位師傅李淳風和袁天罡也在上面,說不定他們也認識。

寶叔一如既往的辦事利索,很快就準備好了馬車。

“少爺,我們可以出發了。”

“好,我們這就走。”

主僕二人一點也不拖泥帶水,說走就走。

……

說起孫思邈,後世之人習慣稱他爲“藥王”。

關於這位藥王孫思邈的傳說可是數不勝數。

首先,關於他的出生年代就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事情,有人說他出生西魏大統七年{541年},也有人說他出生在隋開皇元年{581年}。

不過,關於他的死亡年代,史書上倒是記載的很明確,唐永淳元年{682年}。

雖然他的出生時間有爭議,但是無論從那個時間來算,孫思邈的壽命都算的上是古今罕見的長壽。

根據後世記載,孫思邈在醫學上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創造了多項世界記錄:

醫學巨着《千金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臨牀醫學百科全書,被國外學者推崇爲“人類之至寶”;

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

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

第一個麻風病專家;

第一個發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第一個創繪彩色《明堂三人圖》;

第一個將美容藥推向民間;

第一個創立“阿是穴”;

第一個擴大奇穴,選編鍼灸驗方;

第一個提出複方治病;

第一個提出多樣化用藥外治牙病;

第一個提出用草藥喂牛,而使用其牛奶治病的人;

第一個提出“鍼灸會用,針藥兼用”和預防“保健灸法”;

系統、全面、具體論述藥物種植、採集、收藏的第一人;

第一個提出並試驗成功野生藥物變家種;

首創地黃炮製和巴豆去毒炮製方法;

首用胎盤粉治病;

最早使用動物肝治眼病,動物肝富含維生素a;

第一個治療腳氣病並最早用彀樹皮煎湯煮粥食用預防腳氣病和腳氣病的復發,比歐洲人早一千年,彀樹皮富含維生素b1;

首創以砷劑{雄黃等}治療瘧疾病,比英國人用砒霜製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

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醫療思想;

首用羊饜{羊甲狀腺}治療甲狀腺腫;

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深入民間,向羣衆和同行虛心學習、收集校驗秘方的醫生;

也是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醫生。

單是這二十四項記錄,也足以讓他的神醫之名實至名歸。

王大錘坐在馬車上,想起這些關於孫思邈的事情,心裡就更加的好奇這位神醫的真實情況。

“寶叔,麻煩你快一點!”王大錘再次按耐不住催促道。

“少爺,你都催了好幾遍了,我們的馬車都快飛起來了。”寶叔無奈的回答道。

官道上,一輛馬車極速飛奔而過,車上的小孩正是王大錘,趕車的正是寶叔。

王大錘掀開簾子一看,只見路兩旁的樹木飛快的倒退,這才明白馬車確實已經很快了,自己之所以感覺慢,是因爲心急。

“寶叔,你還是注意安全,不用太趕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剛纔是我心急了。”王大錘不好意思的衝寶叔道歉。

“沒事,這點速度,我還是可以把握的住。”寶叔哈哈大笑着回答道。

兩個人雖是主僕,但是關係密切,因此說話十分親切隨意。說實話,如今兩人每天相處的時間要比王大錘和自己父母相處的時間要多很多,基本上形影不離。

“駕!”

寶叔的嗓音一如既往的洪亮,趕車的手藝也是爐火純青。馬車被他趕的又快又穩。

拉車的是一匹棗紅馬,樣子很像《三國演義》中的赤兔馬,一身皮毛如火一般赤紅。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

王大錘不由得想起了其中一首誇讚赤兔馬的詩:“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繮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

“你一提姐姐他們,我倒是想起曾經答應過她們,要帶她們來終南山遊玩,沒想到一忙就忘了。看來只有下次了。”王大錘忽然想起第一次給姐姐們說終南山的時候。

第671章阻攔朱權第609章抉擇第680章 震驚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285章 婉娘第644章 善戰者攻心第640章韓信與朱棣第612章 天寒易病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641章 規矩第729章遇險第514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397章 欲辨已忘言第497章魏國應對第286章 不好男風第653章 李水自殺第632章 你想對我做什麼?第289章 感興趣罷了第638章 經濟手段第657章 捉姦第40章 跟老師打賭第405章 西嶺月奉旨查案第640章 登基第667章會師金陵第556章趙普第491章 武寧縣的不同尋常第808章 孵化小雞第637章 虎狼軍第637章 虎狼軍第329章 身世之謎3第103章 李承乾的禮物第741章出兵大周第617章得手第311章 護送生辰綱第747章 二打一第640章韓信與朱棣第706章劫持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520章 李煜的野望第511章 寵妻狂魔李成軒第238章 書山有路勤爲徑第725章生疑第629章 統領之爭第535章招攬華佗第841章 江城之危第689章 滅齊之策第507章宇文化及第593章伐宋第492章 樂朋客舍第648章 有內應第679章 陰魂不散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166章 救治秦叔寶第667章會師金陵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271章 世子真出事了第638章大戰在即第614章 婚配否第308章 真相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9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16章 陳平之策第607章破錦城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373章 蔣維的冒犯第814章 敲竹槓第639章 龍牙軍判亂第374章 迷霧重重的案子第613章 送豬油第125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22章 武士彠的憤怒第88章 籌備大唐火藥廠第818章 震驚第547章女帝的秘密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16章 一首詞的威力第691章誰出錢第555章 炒菜第844章 逼近江城第474章冊立太子第632章 你想對我做什麼?第641章 規矩第789章 製冰第576章呂后的執念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484章 奇貨可居第719章微服私訪第430章 誅九族第649章 御駕親征第86章 賞封縣男第544章 駭人聽聞第512章漢軍兇猛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59章守江城第772章 斷其根源第568章明國發奮第494章滅魏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
第671章阻攔朱權第609章抉擇第680章 震驚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285章 婉娘第644章 善戰者攻心第640章韓信與朱棣第612章 天寒易病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641章 規矩第729章遇險第514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397章 欲辨已忘言第497章魏國應對第286章 不好男風第653章 李水自殺第632章 你想對我做什麼?第289章 感興趣罷了第638章 經濟手段第657章 捉姦第40章 跟老師打賭第405章 西嶺月奉旨查案第640章 登基第667章會師金陵第556章趙普第491章 武寧縣的不同尋常第808章 孵化小雞第637章 虎狼軍第637章 虎狼軍第329章 身世之謎3第103章 李承乾的禮物第741章出兵大周第617章得手第311章 護送生辰綱第747章 二打一第640章韓信與朱棣第706章劫持第55章 我王大錘又回來了第520章 李煜的野望第511章 寵妻狂魔李成軒第238章 書山有路勤爲徑第725章生疑第629章 統領之爭第535章招攬華佗第841章 江城之危第689章 滅齊之策第507章宇文化及第593章伐宋第492章 樂朋客舍第648章 有內應第679章 陰魂不散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166章 救治秦叔寶第667章會師金陵第922章 軟硬兼施第271章 世子真出事了第638章大戰在即第614章 婚配否第308章 真相第104章 看書魔怔的太子第9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816章 陳平之策第607章破錦城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373章 蔣維的冒犯第814章 敲竹槓第639章 龍牙軍判亂第374章 迷霧重重的案子第613章 送豬油第125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22章 武士彠的憤怒第88章 籌備大唐火藥廠第818章 震驚第547章女帝的秘密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182章 命懸一線第16章 一首詞的威力第691章誰出錢第555章 炒菜第844章 逼近江城第474章冊立太子第632章 你想對我做什麼?第641章 規矩第789章 製冰第576章呂后的執念第129章 案件有進展第484章 奇貨可居第719章微服私訪第430章 誅九族第649章 御駕親征第86章 賞封縣男第544章 駭人聽聞第512章漢軍兇猛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59章守江城第772章 斷其根源第568章明國發奮第494章滅魏第689章誤會朕了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