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一問,阿度卻不知道了:“如今流傳下來的《滕王閣序》並不是王子安的原版,其中的字句已被武后刪改過,而我先祖手中的原稿也在當年被焚燬了。↓”

“你是說如今的《滕王閣序》是假的?”西嶺月難以相信。

“是真的,但是這篇文章流傳開時,武后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將一些信息改掉了。”阿度如實地回道。

“胡說八道!”郭仲霆突然跳出來指責他,“你說的話簡直漏洞百出!王子安作《滕王閣序》是上元二年,當時高宗還在位!而王家被抄是在武周篡唐之後!武則天若是早就發現蹊蹺,還會等到二十多年後再找你們算賬?”可他話剛說出口,卻猛然醒悟過來,轉而又“啊”了一聲,“你是說……你是說當年王子安的死……就是被她……被她……”

王勃雖然死了一百多年,但迄今爲止他的死依然是個謎。

王勃少年成名,作《滕王閣序》時才二十五歲。據說他二十二歲時因爲私殺官奴,不僅自己被處以死罪,還連累他的父親

被貶斥爲交趾縣令。幸而他問斬之前遇上高宗大赦天下,故而改爲流放兩年,服刑期滿後他雖官復原職,卻從此視宦海爲畏途,辭官不受。

當年九月,他從洛陽走水路出發,想去交趾縣探望他被貶的父親,途中路過洪州時受邀在滕王閣飲宴,從而作下了經典名篇《滕王閣序》。之後王勃繼續趕路,翌年春天,到達絞趾縣見到了父親。探視過後,他乘船返回洛陽,卻在路過南海時遇到風浪,不幸溺水驚悸而亡。

但這個說法後世一直存疑:王勃生前的友人說他水性極佳,即便落水也不會溺死。

退一萬步講,即便他溺了水,也不會是驚悸而亡。更有人說他當時被漁翁救起,從此隱姓埋名,並未死在南海。還有人說他是丟了前途,失了名聲,又無法博得父親的諒解,一時想不開投海自盡……

總而言之衆說紛紜。他究竟是遇浪翻船,還是主動投海,是驚悸而亡還是溺水而死,到如今也沒個定論。

而今天阿度的話又爲他的死增添了一樁說法——被武后滅口。

西嶺月聽到箇中內情,只覺難以置信:“你是說,王子安當年得知武后有反意,無路舉報,便寫在了《滕王閣序》之中,以期能傳回長安被高宗看到。然而被武后先察覺了,便將他的文章改動了幾處,使這個秘密被遮掩。武后還派人將王子安殺掉滅口,對外謊稱他在南海遇難?而

若干年後,王子安的手足無意中發現這個秘密,欲再次向高宗舉報,又被武后按了下來。武后對此事懷恨在心,便以劉思禮謀反爲由,趁機將得知內情的王氏一門滅口,還將你的先祖王勵舉家流放?”

面對這重重疑問,阿度卻不敢承認了,有些膽怯地道:“我先祖的流放,還有王子安手足之死,都是我家世代口口相傳的,不會有假。但王子安當年的死因……我不知道,真相沒人知道。”

是啊,王勃當年是孤身上路,死因到底如何,不會再有人知道。況且此事已過去一百多年了。

方纔蕭憶在旁聽了半晌,一直沒說話,直到此時才提出疑問:“你方纔說了那麼多,卻有兩處關鍵沒有說明,叫人難以信你。”

阿度一聽便急了:“我說的句句屬實,哪裡沒有說明,你指出來!”

蕭憶條理清晰,徐徐問道:“其一,當年武后爲何沒將你的先人也殺掉,反而是流放?還有,我記得中宗復位之後,替王子安的幾位手足都píng fǎn了,此事天下皆知,爲何獨獨遺忘你這一支?”

蕭憶這問題一針見血,也是在場衆人都想問的。

可阿度竟然難以啓齒,面上露出幾分難言之色。

郭仲霆着急地勸他:“到了這個地步,你還有什麼可隱瞞的?”

阿度猶豫半晌,這才勉強回道:“武后當年之所以放過我們,是因爲……因爲先人王勵在關鍵時刻改口,說此事是王子安的二哥王勮污衊的,《滕王閣序》中所指的反賊不是武后,而是……”

“是滕王?”西嶺月替他說出了答案。

阿度閉口不再言,算是默認。

“其實滕王根本沒有謀反過,是你的先人王勵爲了自保,改口污衊了他?”西嶺月繼續追問。

阿度羞愧地低下頭去,沒有反駁。

西嶺月恍然大悟:“難怪武后會赦免王勵的死罪,改爲舉家流放,世代爲奴。”

郭仲霆也忍不住諷刺:“你先祖倒是個識趣的。”

蕭憶聽到此處,已然明白箇中內情,再問:“中宗復唐之後,沒有替王勵píng fǎn,也是這個緣由?”

“是。”阿度羞愧地承認,“中宗復位之後,說是王子安一脈dòng察先機、忠君愛國,便以仰慕王子安的才華爲由,替他幾位兄弟追復了官位。但因先祖王勵賣兄求榮,污衊的又是皇室先人,中宗厭之,故而沒有爲他píng fǎn……”

原來王勵這一脈世代爲奴,是事出有因的。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蕭憶唯有這一句感慨。

西嶺月亦嘆了半晌的氣,纔對李成軒道:“王爺,雖然他的先祖不仁,但並不應該禍及子孫。王家做了百年的官奴,說到底也是冤枉的,你能替他píng fǎn嗎?”

“不能。”李成軒直言拒絕。

阿度聽後,也明白自己將兩件事混爲一談了,忙跪地朝李成軒磕頭:“王爺,是阿度莽撞!事到如今,阿度不求您爲先祖píng fǎn,只求您能大發慈悲,令我王家從此脫離奴籍!”

{本章完}

第827章 背後的算計第564章風雨聲第726章同類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32章 無敵陌刀隊第581章 對外貿易第586章 失敗第58章 佈局籌劃第287章 白居易第381章 比丘尼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803章 裴元慶初戰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473章皇后大怒第457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03章破黃城第891章 僵持第783章 拿下羊尾城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405章 西嶺月奉旨查案第483章 李忘真被殺第549章 出乎預料的結局第918章 不聲張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768章 魏國國策第263章 慘案第476章風言風語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 菜市口公審第564章 替老臣做主第303章 陳述案情第20章 無罪釋放第760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金口玉言第645章 烈酒第53章 一徒拜二師第477章 天下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地第582章抗命第515章擊敗漢軍第874章 給我砍了他第374章 迷霧重重的案子第454章李靖出征第58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284章 豔福不淺第727章那裡大了第678章 報復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205章 御花園飲酒第779章 不動不行啊第251章 世子知道此事嗎?第547章 局中局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372章 憑弔第275章 查案1第3章 被抓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490章 自投羅網而去第641章 規矩第635章 造反第880章 賜死第691章 催封抗命第507章宇文化及第682章長安穩定第727章那裡大了第290章 南方七宿第390章 難纏的甄羅法師第744章 保證不打你第43章 王大錘的堅持第750章 孫思邈第637章大宋的野心第237章 東宮聚會第545章 死神夜襲第821章 范增求和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406章 痛斥蔣維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858章 陳小姐的計劃第695章潘太師第64章 視察超市第415章 你知道我爲什麼幫王爺第623章 出陣第853章 破江城第593章 通商第592章明和周第126章 李世民的提點第594章 下獄第817章 入楚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602章營救第465章初晴第121章 武珝的好感度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470章隱藏實力第329章 身世之謎3第39章 戲弄老夫子第847章 會師韓信第474章 師兄,你喜歡我嗎?第276章 查案2
第827章 背後的算計第564章風雨聲第726章同類第868章 這老粗是誰第632章 無敵陌刀隊第581章 對外貿易第586章 失敗第58章 佈局籌劃第287章 白居易第381章 比丘尼第1章 睜眼嚇一跳第803章 裴元慶初戰第157章 大鍊鋼鐵(三)第473章皇后大怒第457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03章破黃城第891章 僵持第783章 拿下羊尾城第201章 泡製藥酒第405章 西嶺月奉旨查案第483章 李忘真被殺第549章 出乎預料的結局第918章 不聲張第801章 引來敵人第768章 魏國國策第263章 慘案第476章風言風語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 菜市口公審第564章 替老臣做主第303章 陳述案情第20章 無罪釋放第760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金口玉言第645章 烈酒第53章 一徒拜二師第477章 天下之大,卻沒有我容身之地第582章抗命第515章擊敗漢軍第874章 給我砍了他第374章 迷霧重重的案子第454章李靖出征第589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284章 豔福不淺第727章那裡大了第678章 報復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205章 御花園飲酒第779章 不動不行啊第251章 世子知道此事嗎?第547章 局中局第48章 寶叔的絮叨第372章 憑弔第275章 查案1第3章 被抓第342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902章 信心崩潰第490章 自投羅網而去第641章 規矩第635章 造反第880章 賜死第691章 催封抗命第507章宇文化及第682章長安穩定第727章那裡大了第290章 南方七宿第390章 難纏的甄羅法師第744章 保證不打你第43章 王大錘的堅持第750章 孫思邈第637章大宋的野心第237章 東宮聚會第545章 死神夜襲第821章 范增求和第598章 周言出獄第406章 痛斥蔣維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389章 神秘人搭救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858章 陳小姐的計劃第695章潘太師第64章 視察超市第415章 你知道我爲什麼幫王爺第623章 出陣第853章 破江城第593章 通商第592章明和周第126章 李世民的提點第594章 下獄第817章 入楚第170章 當仁,不讓與師第602章營救第465章初晴第121章 武珝的好感度第873章 馬周冒險第470章隱藏實力第329章 身世之謎3第39章 戲弄老夫子第847章 會師韓信第474章 師兄,你喜歡我嗎?第276章 查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