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啥事兒來着?

這應該是劉榮第一次以平等地位,同一個政治人物,進行政治意味如此濃厚的談話。

——在先前,劉榮打過交道的政治人物並不多。

竇太后、天子啓,無論是對過去的公子榮,還是對現在的太子榮而言,都屬於絕對意義上的是‘上位者’;

對劉榮不是陰陽怪氣,就是指示、交代,根本不可能有平等立場的交流。

老丞相申屠嘉,本就是武人出身,性子直,說話更直。

表叔竇嬰倒是個文人,卻也剛涉足政壇不久,再加上多一層親緣關係,和劉榮言語交談,也很少會拐彎抹角。

今天,和薄皇后進行的這場談話,或者說是利益交互,也算是劉榮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

算不上多完美,但也着實讓劉榮受益匪淺。

與薄皇后約定於明日早朝結束之後,在椒房殿碰頭,並一同去拜見天子啓,劉榮便帶着母親慄姬拜別了薄皇后。

剛走出椒房殿,便見二弟劉德滿是焦急的來回踱步,三弟劉淤一臉茫然的待在原地,顯然是在等自己。

走上前,聽二弟劉德說起綺蘭殿——說起那位‘大王美人’的所謂陽謀,劉榮只回頭看了眼身後的椒房殿,旋即便戲謔一笑。

“如此說來,帶着母親走這一趟椒房殿,倒正是時候?”

見大哥如此反應,劉德只不由心下稍安,卻也還是稍帶些焦急,詢問起了大哥和母親來椒房殿的緣由。

得知大哥和母親此來,恰好是爲了排除隱患,規避王娡那一手陽謀,劉德才終於是安下心來,旋即便嘿然一笑。

“若是知道大哥未雨綢繆,趕在綺蘭殿有動作之前,便先去排了椒房的隱患……”

“嘿;”

“弟瞧今日,大王美人那般模樣,分明是要擺開架勢,要和大哥來過一場?”

“若是不知道的,都要以爲她王娡,纔是儲君太子的母親呢……”

二弟劉德戲謔的笑聲,只惹得劉榮淡笑着發出一聲輕嘆。

帶着母親和兩個弟弟,雙手揹負於身後,一邊朝着鳳凰殿的方向走着,嘴上一邊不忘說道:“沒空。”

“若還是皇長子,倒還能抽出時間,陪那位大王美人,玩玩這好似稚童嬉鬧般的把戲;”

“做了太子儲君,我可就沒空再在綺蘭殿——在王娡身上浪費時間了。”

“——不單是綺蘭殿,凡是宮中這些瑣事,我都沒空再理會。”

···

“廣明殿、宣明殿,出不了岔子。”

“綺蘭殿那邊,老二顧着些便是。”

“——小打小鬧,都由她着去;”

“真鬧出了大動靜,我自會有應對。”

對於綺蘭殿,劉榮的認知很清晰,態度也很明確。

——天子啓說,皇十子劉彘,是太子榮的備選方案;

而且這個備選方案存在的意義,主要是漢武大弟的隊友:王娡,是優於劉榮的隊友:慄姬的太后人選。

所以,與其說威脅劉榮的,是那個話都還沒學利索的十弟劉彘,倒不如說,是比慄姬‘更適合做太后’的大王美人:王娡。

這樣一來,問題就很簡單了。

劉榮、慄姬母子,劉榮屬於儲君的‘上佳之選’,慄姬則是非常糟糕的太后人選。

劉彘、王娡母子,王娡屬於中等偏上的太后人選,劉彘卻是必定糟糕的儲君人選。

——主少國疑的苦頭,漢家是吃過的。

如果孝惠皇帝十五歲繼立,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的話,那少帝劉恭四歲即位、八歲被呂太后幽殺,廢帝劉弘七歲即位、十一歲被周勃趕進死衚衕亂刀砍死,當是足夠說明問題的了。

母子兩兩組隊,都是一好帶一差——而且雙方‘差’的那一個,‘差’的程度都差不多。

慄姬刁蠻,做了太后,可能會亂國家;

劉彘年幼,做了天子,可能會亂社稷。

而這二人的劣勢,都是無法改變的——慄姬的刁蠻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劉彘的年紀與生俱來,客觀存在。

這就意味着這兩對母子之間的較量,其實就看劉榮和王娡二人;

究竟是劉榮這個儲君,更能讓天子啓看出‘明君雄主’的影子?

還是王娡這個太后人選,能更讓天子啓對宗廟、社稷安心?

再有便是:究竟是王娡更讓天子啓覺得王娡這個太后,能在劉彘即立、主少國疑的那段時日扶保少主,並功成身退,還政於成年後的天子彘?

還是劉榮能讓天子覺得,劉榮這個天子,能時刻保證慄太后這個不穩定因素,不會成爲宗廟、社稷的定時炸彈?

···

在這場較量,或者說是天子啓的考量中,劉榮一方的優勢,幾乎大到只要不犯錯,就必不可能輸的程度。

——劉榮甚至有八成的把握說:哪怕這一世,母親依舊喊出了那一聲‘老狗’,自己也很有可能涉險過關!

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已經獲封爲太子儲君,並基本掌握了母親慄姬的‘說明書’的眼下,綺蘭殿?

王娡?

劉彘?

劉徹?!

劉榮表示:就這?

我怎麼輸啊……

“綺蘭殿,也不過是被父皇趕鴨子上架,被斷了退路而已。”

“那位大王美人,與其說是‘背水一戰’,倒不如說是權慾薰心,不甘心於就此乞降。”

“——如果真將她王娡,將他綺蘭殿看做對手,我最好的選擇,其實是自此窩進太子宮,秉着寧願什麼都不做,也不能犯錯的原則,不給她綺蘭殿可乘之機。”

如是說着,劉榮便帶着自信的笑容,側頭看向二弟劉德。

“但他綺蘭殿,不配。”

“——不配讓我漢家的太子儲君,浪費這大好年華,放着那麼多正事不做,反去同那對婦人、稚兒‘一動不如一靜’。”

“陽謀,是要以實力作爲基礎的~”

“就好比父皇那紙《削藩策》。”

···

“所謂陽謀,就是無論你怎麼選,都要吃虧;”

“你明知道對方在算計你,卻也還是不得不從兩個,或多個糟糕的選擇中選一個。”

“無論伱選哪一個,都會讓設計、施謀者得償所願。”

“——父皇削藩,便是如此。”

“朝堂一紙《削藩令》,就是兩個選擇擺在諸侯面前:甘願被削土,還是舉兵謀反?”

“這兩個選擇,說不上孰優孰劣——諸侯甘願被削土,朝堂就能達成削弱諸侯的目的;諸侯舉兵謀反,朝堂則可以藉此血洗關東,爲後續的削藩政策鋪路。”

“但這,是要以實力爲基礎的……”

話說一半,劉榮便適時止住了話頭,示意二弟劉德接着說下去。

今天,劉榮已經說了很多話了。

藉着鍛鍊二弟,讓自己的嘴也休息休息,沒什麼不好。

意識到大哥這是要考校自己,劉德自也是笑着低下頭去,思慮措辭片刻,便將話頭接了過來。

“拿父皇的《削藩策》來說:如果朝堂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削藩策》便無異於一張廢紙。”

“——若非朝堂足夠強大,親諸侯完全可以漠視朝堂的詔令,讓朝堂只能在文書上、堪輿上‘削諸侯土’,卻無法真正削奪、掌控諸侯王的土地。”

“更可以舉兵顛覆宗廟、社稷,讓《削藩策》,連帶着頒佈他的朝堂,都一起消失在血泊之中。”

···

“故而,父皇的《削藩策》之所以是陽謀,是因爲長安朝堂的強大,讓宗親諸侯不敢無視削藩詔令,必須在順從長安,和舉兵反抗之間做選擇;”

“而從吳楚之亂的結果來看:長安朝堂的強大,甚至保證了宗親諸侯,連掀桌反抗都無法做到。”

“換做此番,大王美人那所謂的‘陽謀’,也是一樣的道理……”

見二弟劉德水平依舊在線,劉榮溫笑着點了點頭,表示對二弟劉德的認可。

老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同樣的道理:哪怕是貴爲天子,也需要有肱骨心腹、班底羽翼,哪怕是東宮太后,也同樣有軍權傍身、黨羽布朝;

而對如今的太子榮而言,最值得信任和依仗的,自然就是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

滿共就兩個弟弟,偏老三又是個憨的,聽話歸聽話,但終歸難堪大用。唯有老二劉德,能讓劉榮生出些‘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欣慰。

自然,也就沒急着結束這個話題,順着往下多說了兩句。

“眼下,我已得立爲太子儲君,母后雖還要在鳳凰殿住些時日,但‘準皇后’的名頭,卻是再也沒人敢忽視。”

“反觀她王娡,雖和母親同爲‘夫人’的品秩,但絕對不會有人,當真覺得王夫人和慄夫人都是‘夫人’,是可以平起平坐的。”

“——小十就不用多提:莫說是幫她大王美人一把,便是能少尿幾回牀榻,王娡都得誇小十乖巧懂事,沒給做母親的添麻煩……”

···

“在這樣的情況下,所謂陽謀——所謂‘離間鳳凰、椒房二殿’,以致父皇厭惡母親,更恨屋及烏厭惡我,與其說是王娡的謀算,倒不如說是雞鳴狗盜。”

“除此之外,王娡唯一能做的,只有靜待時機,坐等我鳳凰殿出岔子;”

“反觀我母子,能做的卻有很多。”

“很多很多……”

爲二弟的智商加一道保險鎖,見二弟果然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容,分明是在消化自己方纔這一番話,劉榮又是一陣連連點頭。

倒是一旁,始終目光呆滯的跟着母親、哥哥們往前走,愣是都沒聽懂幾句話的公子劉淤,冷不丁開口提了一句:“大哥剛纔說,廣明殿、宣明殿,都出不了岔子?”

“——廣明殿好說,有老四在,老五也對大哥恭敬的緊;”

“但宣明殿……”

“老七,可是至今都還沒表示啊?”

此言一出,老二劉德當即便從思緒中回過神,面上也頓時帶上了一抹凝色。

當今天子啓的十幾位皇子,去掉那些還沒度過幼兒期的,便是老大劉榮,到老九劉勝。

——就連劉榮的‘候補太子’:皇十子劉彘,都還沒迎來自己的三歲誕辰;

在這個孩童沒滿六歲,便無法確定其是否會夭折的時代,皇十子劉彘唯一的任務,是全須全尾活過未來這三年,長到這個時代公認的嬰幼兒生命脆弱期:六歲。

便是把三歲的皇十子也算進去:滿共十位公子,能被人工操作成‘嫡長子’,併名正言順成爲儲君的,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劉榮,以及廣明殿的老四劉餘、宣明殿的老七劉彭祖,外加個小十劉彘。

老四劉餘口吃,天生殘缺,出生的那一刻便已出局;

小十劉彘太過年幼,都不知道能不能活過當今天子啓……

唯獨老七劉彭祖——雖然被朝野內外評價爲‘狡言詭辯,頗類商紂’,但至少硬件沒有問題。

必要時,若天子啓非要將劉彭祖的‘詭辯’粉飾爲‘聰慧’,那這位皇七子,也是具備獲封爲儲君太子的條件的。

這樣的人,至今都還沒有表示對劉榮的臣服,確實很難不讓人想入非非。

對此,劉榮暗下留了個心眼,卻也依舊是‘不急,等老七秀操作’的態度。

——劉榮的‘天眼’裡,可沒說景帝皇七子劉彭祖,曾對太子劉榮,或是漢武大帝的儲位產生過威脅;

對於這個景帝皇七子——這個時間線上的七弟劉彭祖,劉榮唯一的印象,便是其獲封爲王之後,在趙國的王位上坐了五十多年。

而在這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凡是趙國的二千石及以上級別官員,無論是國相、內史,還是中尉,郡守,都從不曾有任何一人能任滿兩年!

運氣好點的,因罪罷免;

運氣差的,更直接就是被處死!

而且是合法合規的那種!

具體的操作模式也很麻爪:長安派去官員,貴爲趙王的劉彭祖,會直接佯扮成僕人去接待!

一邊阿諛奉承,一邊莽足了勁兒釣魚執法,旁敲側擊的和這些官員聊長安朝堂,東宮太后,更甚直接就是當朝天子的不好。

一旦有人上當,附和着吐槽兩句‘誰說不是呢?’之類,劉彭祖當即圖窮匕見:吶,寡人就這麼稍微試探了一下,你還真是個亂臣賊子啊!

然後,留給這些官員的,就只有兩個選擇了。

——要麼,對這位趙王殿下胡作非爲、魚肉百姓,乃至奸蘭出物,向草原輸出違禁品的舉動視若無睹;

要麼,在舉報這位趙王之前,先被踢爆自己‘非議朝政’,乃至‘不敬東宮’‘不敬天子’的罪過。

結果大差不差。

無論是選擇妥協,還是和這位趙王殿下硬剛,這些官員始終不變的下場,都是被趙王劉彭祖嚴格按照漢律漢法,或殺或貶。

趙王劉彭祖在位五十多年,趙國先後由長安任命了三十多屆班子,五六百號二千石級別的官員;

愣是沒一人能在趙國做官超過兩年不說,趙王劉彭祖甚至還‘片葉不沾身’,沒有哪怕一例判決,被長安朝堂抓住把柄!

這樣的人,劉榮只能說:弟弟,你可別落我手裡啊~

真要落我手裡,你可就遭老罪了……

“老九那邊,也沒動靜?”

對於自己的九弟劉勝,也就是原歷史線的中山靖王,劉榮也頗有些興趣,便不免多問了一嘴。

聞言,老二劉德只面色如常的搖搖頭。

“老九自己倒沒什麼,只是每每聊起來,都有意無意說宣明殿,一向都是老七做主。”

“——便是賈夫人,也都是拿老七當主心骨的。”

“聽那意思,分明是老九也在等。”

“等老七有了動作,老九纔會跟着自家兄長表態。”

聽到這不出意料的答案,劉榮只默然點了點頭。

卻不知身側,始終不發一言的母親慄姬,在聽到關於宣明殿——關於賈夫人的話題之後,暗下卻是思緒流轉起來。

“賈姬,也聽大兒子的話?”

“既是如此,想來程夫人的廣明殿,當也是由老四做主。”

“——綺蘭殿~”

“那是彘年紀還小,做不得母親的主;”

“如此說來,由我兒拿鳳凰殿的主意……”

一時間,慄姬只覺得自己終於做了一個正確的事——至少是和宮裡其他姬、嬪都一樣的事。

再看看劉榮談笑風生,從容不迫,渾身上下都透着對局勢全盤掌控的自信和淡然……

“我兒,可比他們的兒子出息多了!”

如是想着,慄姬便喜滋滋的低下頭,不知又在爲怎樣的幻想而竊喜起來。

至於三公子劉淤,腦回路依舊那般清奇,關注點更是刁鑽的嚇人。

“說是今日,父皇帶着賈夫人去了上林遊玩?”

“這……”

“父皇別是想給老七、老九,再生個弟弟或妹妹吧?”

“都一大把年紀了,也不知道節制些……”

被弟弟這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說的一愣,同行於宮道中的母子三人,只不由一陣啼笑皆非。

便是慄姬,也難得聽懂了兒子們的話,笑的上氣不接下氣,還戲謔的彈了下小兒子的腦門。

“淨說些不知羞臊的話!”

唯獨劉榮,隱約覺得自己漏忘了什麼。

並且自己漏忘的東西,似乎正與‘賈夫人’‘上林苑’等字眼相關……

“什麼事兒來着?”

“怎記不大清了呢……”

···

“記都記不清,當也不是什麼大事吧?”

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42章 啊這?啊???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6章 莢錢睡一覺第77章 我乏了第1章 瞎眼老寡婦調的一手好作息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35章 漢少府沒寫完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睡一覺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42章 啊這?啊???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84章 上架感言第6章 困獸第58章 我有卵子!告假第13章 家宴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5章 我好怕啊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8章 命可真好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08章 誓師第108章 誓師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99章 十日?!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93章 兒,斗膽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77章 我乏了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24章 真打呀?!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睡一覺睡一覺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3章 丞相失勢第9章 執棋者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79章 雛鳳初鳴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05章 西進!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73章 封印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告假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
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78章 狗,不嫌家貧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16章 私人訂製版陷阱第47章 見錢眼開的少府第142章 啊這?啊???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讓太子失望!第112章 番外:黃粱一夢第46章 莢錢睡一覺第77章 我乏了第1章 瞎眼老寡婦調的一手好作息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115章 服從命令,纔是武人的天職!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35章 漢少府沒寫完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124章 太祖劉邦,好慘一男的第39章 降維打擊?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幫太子睡一覺第65章 朕覺得不對勁!第142章 啊這?啊???第85章 我要做太子!(求首訂)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84章 上架感言第6章 困獸第58章 我有卵子!告假第13章 家宴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15章 我好怕啊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96章 誅晁錯,清君側!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8章 命可真好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7章 且瞧着吧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108章 誓師第108章 誓師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42章 好你個申屠嘉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6章 皇長子手眼通天?第99章 十日?!第51章 竇氏呼?呂氏呼?第93章 兒,斗膽第170章 窮酸好武第77章 我乏了第130章 太尉周亞夫之禍?第24章 真打呀?!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27章 故安侯保重第111章 寡人已爲東帝,尚何誰拜?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45章 兒臣劉彭祖,昧死百拜!第129章 請周亞夫開始表演睡一覺睡一覺第37章 且瞧着吧第43章 丞相失勢第9章 執棋者第161章 變天了吧?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79章 雛鳳初鳴第88章 賊心不死!第181章 勞煩臨江王!第12章 榮,言盡於此第4章 棋盤俠劉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05章 西進!調的一手好作息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133章 龍鳳爭鳴(下)第73章 封印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告假第160章 記住這王印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