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傍晚

『PS:求訂閱~推薦票~月票~』

————以下正文————

傍晚,在蒙仲向趙王何告辭離去之後約大半個時辰左右,趙相肥義來到了宮中,請見趙王何。

其實肥義也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就是想了解一下趙王何與蒙仲接觸的過程——他雖然看好蒙仲,但也並非就絲毫沒有防備,畢竟蒙仲終歸還是趙主父那邊的人。

於是在見到趙王何後,肥義就笑着詢問道:“方纔老臣遇到了信期,聽信期說,今日君上將蒙仲領到了偏殿,還屏退了左右,不知聊了些什麼?”

趙王何最信賴的便是肥義,聽後者問起,便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最初聊了些有關於諸位變法的事,蒙卿認爲,我趙國也必須施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超齊趕秦。”

“超齊趕秦?”

肥義捋着髯須琢磨了一下,旋即微微點頭說道:“很不錯的說法,不過……他覺得我趙國如今有變法的條件麼?”他略顯惆悵地又搖了搖頭。

前文就說過,事實上肥義也希望趙國施行全面的改革,將「胡服騎射」改革中留下的漏洞與隱患通通彌補上,但遺憾的是,趙國的內爭太嚴重,不具備施行改革的條件。

而趙王何顯然也知道這一點,見肥義露出惆悵之色,便將蒙仲與他的對話中最重要的一點提了出來:“是故,蒙卿建議寡人設法與趙主父和解。”

“哦?”

聽聞此言,肥義愣了愣,旋即頗感好奇地問道:“他有什麼好計策麼?”

見此,趙王何便將蒙仲提出的建議告訴了肥義,即設法讓趙主父“滿足”,而不僅僅只是一個“主父”的稱謂。

“這個……”

在聽了趙王何的話後,肥義仔細分析着蒙仲提出這項建議的初衷。

倘若是換做別人提出這個建議,肥義多半會懷疑這個建議的“威脅性”——即趙主父一方是否是想借這個名義逐步奪權,但既然是蒙仲提起,肥義多少對此抱有幾分信任,更何況,蒙仲建議“滿足趙主父”的,大多數都是物質與虛榮方便的滿足,至於實權,蒙仲是建議「在趙王何認可的前提下滿足趙主父」,換句話說,即“器”與“名”還是在趙王何手中。

“器”,指的是禮器,延伸下來即君王的儀仗,包括出行、祭祀、喪葬等等。

而“名”,指的是君王冊封臣子名爵的權力。

《左傳》曾有言,「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這就是說,作爲君主什麼都可以賜給別人,但唯獨器禮與冊封臣子名爵的權力是不可以借給別人的,否則君王就會失去自己的地位。

就拿周天子來說,晉國稱霸中原的時候,周國就已經衰弱地連諸侯國都不如了,但爲何強如晉國,都不敢取代周國呢?就是因爲周天子的威儀尚且保留着。

曾記得,晉國的某位君主希望自己死後能以天子的規格下葬,便派使者懇求周王室。

當時周王室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晉國,但在位的周天子卻表示,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我不會給你允許。

最終,那位晉國君主還是諸侯的規格下葬了。【PS:作者忘記是誰了,反正是一位對周國有很大貢獻的晉國君主。】

沒有得到周天子的允許,強如晉國的君主也不敢逾越,此後也不敢有諸侯國——除了鄭國——冒犯周國,這就是“器”的威力。

這是正面例子,而反例就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後,魏、韓、趙這三家竊奪了晉國的“反臣”,最後都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認,冊封爲諸侯,至此,周王室威儀喪盡,再沒有諸侯把周國放在眼中——這就是因爲周王室開了向臣屬“妥協”的先例。

至於“名”的例子,這就太多太多,自古以來君王失去地位,都是從失去了“名”開始的,遠的不說,就說趙主父,他傳給於趙王何,就是給予了趙王何「冊封臣子」的權力,而結果呢?就導致趙主父被不斷邊緣化。

是故《左傳》纔有這句警告與提醒: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而如今,既然蒙仲並沒有要求趙王何將“器”與“名”還給趙主父,那麼,這件事倒還是可以商量的,畢竟肥義也不希望與趙主父爲敵。

問題在於,趙王何是否能與趙主父和解呢?要知道這父子當中,還夾着一個安陽君趙章呢。

但嘗試看看,這終歸是沒什麼大礙的。

不過在此之前,肥義先要詢問趙王何一件事:“君上,您認爲蒙仲此人,可信嗎?……莫要在意是老臣向您推薦了此人,您要有自己的判斷。”

“蒙卿……”

趙王何仔細回憶着他與蒙仲談聊的過程,最終,他點了點頭:“他曾在寡人面前直言不諱,說他不會背叛主父,他敢將這心中的實話告訴寡人,相信是誠信之人……寡人認爲可信。”

聽聞此言,肥義那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那您就與他協力吧。”

趙王何重重點了點頭。

而與此同時,蒙仲也已經回到了趙主父身邊。

剛到趙主父居住的宮殿時,蒙仲正好碰到鶡冠子、龐煖師徒二人從殿內出來。

“鶡冠子,龐煖兄。”

蒙仲率先拱手施禮。

“原來是小友。”鶡冠子微笑着看着蒙仲,他似乎想說些什麼,但最終,他什麼都沒有說,只是與蒙仲頷首告別。

至於龐煖,他在離開前告訴了蒙仲一件事:“我將我麾下的五千名兵卒,命名爲「檀衛」軍。”

說完,他就跟着鶡冠子離開了。

“檀衛?”

看着龐煖離去的背影,回憶着他方纔那隱隱有幾絲競爭之色的眼眸,蒙仲心中亦有些無奈。

雖然他沒有去過信都,但也曾聽趙主父提及過,信都最大最聞名的兩座建築,其一是「信宮」,其二就是「檀臺」,即曾經趙成侯爲了向臣民顯示“言必信、行必果”的決定,在信都建造了信宮與檀臺。

而如今,蒙仲將他麾下五百名士卒取名爲「信衛」,而龐煖則將其麾下五千名兵卒取名爲「檀衛」,這顯然就是有着與他競爭的意思。

至於其中原因,無非就是蒙仲率五百名信衛夜襲齊營這件事,這讓心高氣傲的龐煖有了幾分“一較高下”的念頭。

『名聲累人啊……』

蒙仲感慨地嘆了口氣,因爲此前與龐煖的關係還是挺不錯的,在出徵齊國之前,他二人還多次探討兵法。

目視着鶡冠子與龐煖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蒙仲搖了搖頭,在跟守在殿外的幾名信衛軍士卒點點頭作爲招呼後,便轉身邁步走入了宮殿。

此時在這座宮殿的前殿內,趙主父正一手託着下巴坐在一張矮桌後,待注意到蒙仲走入殿內後,便醉醺醺地笑道:“小子,回來了?”

蒙仲嗅了嗅殿內有些刺鼻的酒味,說道:“趙主父,您今日與鶡冠子又喝了不少酒麼?”

“誒。”

趙主父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旋即又解釋道:“喝酒助興,稍微喝地多了些而已,你不要掃興。”

正說着,殿內深處走出來一名宦官兩名宮女,爲首那名宦官恭謹地說道:“趙主父,沐湯已準備就緒。”

“好!”醉醺醺地趙主父掙扎着站起身,同時招招手招呼蒙仲:“蒙仲啊,來,扶我一把。”

蒙仲暗自無奈地搖搖頭,扶着趙主父來到殿內深處的浴池。

片刻後,趙主父在兩名宮女的協助下脫掉了衣衫,邁入池水中,一臉舒適地坐在溫熱的水池中,甚至於嘴裡還發出了幾聲舒服的聲音。

沐湯,說白了就是泡澡,能不能解酒蒙仲不清楚,但據他所知,趙主父最喜歡的就是酒後泡澡,據說最爲舒適——蒙仲沒有試過,因爲他很擔心自己酒醉後會不會溺死在水池裡。

“你還愣着做什麼?”

泡了大概有十幾息的工夫,趙主父見蒙仲還站在浴池旁,便招招手示意後者同浴。

說實話,蒙仲其實蠻牴觸跟一位長輩一起泡澡了,但既然趙主父開口了,他也沒別的辦法。

片刻後,待蒙仲亦把自己泡在水池中後,趙主父將頭仰靠在水池的邊沿,閉着眼睛,仍帶着幾分醉意地問道:“聽說今日,你又去主殿見趙何了?”

“是的。”

“聊了些什麼呢?……還是你夜襲齊營的經歷麼?他聽不夠?”

“不。”蒙仲搖了搖頭,說道:“今日我與君上聊了些各國變法的事。”

“變法?”

趙主父睜開眼睛,仰起頭瞧了一眼蒙仲,旋即又恢復了原先的躺姿,懶洋洋地說道:“我兒,他在翻閱各國的法令嗎?唔,很不錯……依你所見,他對各國的法令瞭解地如何?”

“依我看來,君上對各國的法令瞭解地很深。”

“哦。”趙主父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旋即又問道:“還聊了些別的嗎?我還記得,昨晚肥義請你到他府上做客吧?只單獨邀請了你一人……怎麼着,他連我新栽培的人也要拉攏麼?”

他最後一句話中,隱隱帶着幾分不滿。

『這該怎麼回答呢?』

蒙仲想了想,索性就承認了此事:“是的,肥相希望我輔佐君上。”

趙主父聞言再次睜開了眼睛,故作不在意地問道:“那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我不會背叛趙主父。……我就是這樣回覆君上與肥相的。”蒙仲很直白地說道。

趙主父側轉過頭瞄了一眼蒙仲,卻看到蒙仲滿臉誠懇,他哂笑一聲說道:“我就是隨口問問,你也不必太當真。……連肥義都來拉攏你,這就越發證明我看人的眼光。”

『不必太當真麼?』

回想到方纔從這座宮殿裡離開的龐煖,蒙仲並不是很相信趙主父的這句話。

他有自知之明,趙主父固然看重他,但未必就非他不可。

有些事,他蒙仲辦得到的,龐煖也同樣辦得到,更何況龐煖身邊還有他的老師鶡冠子在,這師徒二人在趙主父心中的分量,可絲毫不會比他蒙仲遜色。

第57章:攻城戰(二)第3章:蒙仲(二)第28章:六個月第336章:陶邑之戰【二合一】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326章:陽關攻防之戰(二)【二合一】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242章:對攻之戰【二合一】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29章:趙王何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37章:先聲奪人【二合一】第163章:虛虛實實第397章:明修暗度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04章:攻高唐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章:宋國蒙氏第35章:兩年後(二)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120章:回營第345章:趙國現況【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7章:首日第26章:族兵啓程第123章:匡章(二)第84章:決定(二)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346章:李兌撤兵【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149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01章:巡視軍營第420章:戰爭的氣氛第181章:負隅頑抗【二合一】第44章:宮筵第3章:蒙仲(二)第183章:萬分之一的機會【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453章:秦白起、魏蒙仲!第115章:夜襲【上架第五更求首訂】第406章:聯軍齊心第124章:匡章(三)第63章:孟子第171章:前狼後虎(二)【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45章:宮筵(二)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179章:夜間的說說【二合一】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381章:隱秘的僻徑【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145章:事後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17章:返回第45章:宮筵(二)第94章:點兵(二)第431章:宋國現狀第119章:夜襲(五)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48章:抵達滕國(二)第448章:趙王回都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228章:興師問罪【二合一】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285章:楚臣莊辛【二合一】第45章:宮筵(二)
第57章:攻城戰(二)第3章:蒙仲(二)第28章:六個月第336章:陶邑之戰【二合一】第239章:轉折點(二)【二合一】第37章:再次徵兵第326章:陽關攻防之戰(二)【二合一】第223章:段幹氏【二合一】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410章:突圍與阻截(二)第154章:沙丘事變(二)【二合一】第264章:六月末【二合一】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74章:肥義第151章:驚變之始【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284章:楚郢派兵【二合一】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247章:戰場立信(二)【二合一】第242章:對攻之戰【二合一】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29章:趙王何第194章:沙場相見【二合一】第337章:先聲奪人【二合一】第163章:虛虛實實第397章:明修暗度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195章:蒙仲與田章【二合一】第128章:風起邯鄲(二)第104章:攻高唐第251章:新鄭的反應【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261章:交鋒!【二合一】第1章:宋國蒙氏第35章:兩年後(二)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357章:聯趙之策【二合一】第120章:回營第345章:趙國現況【二合一】第126章:返回邯鄲第7章:首日第26章:族兵啓程第123章:匡章(二)第84章:決定(二)第143章:賭鬥【二合一】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346章:李兌撤兵【二合一】第62章:拜訪孟子第149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161章:蒙仲與廉頗【二合一】第101章:巡視軍營第420章:戰爭的氣氛第181章:負隅頑抗【二合一】第44章:宮筵第3章:蒙仲(二)第183章:萬分之一的機會【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453章:秦白起、魏蒙仲!第115章:夜襲【上架第五更求首訂】第406章:聯軍齊心第124章:匡章(三)第63章:孟子第171章:前狼後虎(二)【二合一】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45章:宮筵(二)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179章:夜間的說說【二合一】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232章:初會(二)【二合一】第386章:約見【二合一】第381章:隱秘的僻徑【二合一】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145章:事後第142章:筵席間的爭執(二)【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17章:返回第45章:宮筵(二)第94章:點兵(二)第431章:宋國現狀第119章:夜襲(五)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8章:首日(二)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48章:抵達滕國(二)第448章:趙王回都第167章:蒙仲與廉頗(五)【二合一】第221章:再會田文【二合一】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228章:興師問罪【二合一】第209章:約見(二)【二合一】第319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380章:夜襲(二)【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285章:楚臣莊辛【二合一】第45章:宮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