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

張任學帶着這點東拼西湊的兵馬居然還在河南打了一場勝仗,靠着偷襲克復了魯山縣,雖然後來因爲肖天健擊敗左良玉回師豫西,主動放棄了魯山縣,可是也算是這一次官軍和刑天軍的河南會戰之中少有的一個亮點了。?

張任學在放棄魯山縣之後,退回開封府,不久便又受命率部趕到洛陽增援,結果他還真就帶着這些雜兵們跑到了洛陽城,駐紮在了城外,受命負責督管城外官兵,可是沒成想等他到了洛陽才知道,這裡的情況已經爛到了極點,洛陽缺糧,福王吝嗇不拔一毛,官軍早就人心離散,根本沒幾個人想着要在洛陽跟賊軍死戰到底,張任學雖然坐鎮城外,可是根本就約束不了城外的這些官兵們,當官兵們看到刑天軍攻過來的時候,頓時卷堂大散,張任學雖然極力勸阻,可是也未能攔住他們繼續留下拼命,倒是連他帶來的兩三千部下,也跟着跑了許多,結果張任學基本上又成了光桿司令。?

說來這個張任學也算是可敬,情勢已經發展到了這等地步,可是他還是糾集了極少數的死忠分子留了下來,眼看着刑天軍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他帶着這數百死忠,居然對刑天軍的大軍發動了一次有去無回的自殺性的進攻。?

肖天健勒馬於大軍之中,看着這支留在洛陽城外最後的一支數百人的官軍,居然來了一次決死衝鋒,也不由得大爲驚詫,同時連同他麾下的諸將也暗自對這些官軍感到欽佩,不管是任何朝代,將亡之際總是還會有一批忠於帝國的忠勇之輩爲其殉葬,而張任學恰恰就是這樣的人之一。?

隨即肖天健下令諸軍停止前進,列陣迎敵,眼看着這幾百人如同蚍蜉撼樹一般衝過來,所有人都一臉肅穆的望着這支官軍,一排排的火銃平放了下來……?

城牆上所有洛陽官員和守軍都親眼見證了這慘烈的一幕,數百死忠官兵在張任學的統領下,義無反顧的衝向了比他們強大不知道多少倍的刑天軍,然後在刑天軍大陣前面,如同割稻子一般的被刑天軍的火銃割倒在陣前,這種情景幾乎無法令人形容,不少官員當場要麼嚇暈了過去,要麼就仰天長哭了起來。?

張任學在第一波火槍齊射之中,便身中數彈倒在了地上,可是他還是掙扎着緩緩的朝前爬,最終直至身上的鮮血流光才停止了爬行,身後留下了一道一人寬十幾米長的血路,而其餘的二三百官兵,則每個人都身中數彈,倒在了刑天軍的陣前,這次自殺衝鋒幾乎沒有給刑天軍造成任何殺傷,所有人都死在了刑天軍火槍齊射之下。?

當解決了張任學這二三百死忠大明的官兵之後,肖天健親自提馬來到軍前,並當衆下馬,走到了張任學的屍體前面,摘下了頭盔,深深的彎下腰,低頭對張任學的屍身鞠了三個躬,而跟着他的刑天軍兵將們也都默默的摘下頭盔抑或是寬沿氈帽,在軍官們的喝令下,齊齊低頭向張任學等這些大明忠烈鞠躬致意,表示他們對這些人的敬佩之情。?

事後肖天健下令將張任學這批人的屍體全部妥善收殮起來,並且親自選了一塊地,命工兵營將他們就地掩埋在了洛陽城外,並且在他們的羣墓前面立下了一個大石碑,又讓書法不錯的李進德爲石碑提了幾個大明忠烈墓的字,刻在了石碑上面,以示對這些人的敬佩之情。?

也正是因爲張任學最終發動的這次決死逆襲,將刑天軍攻城的行動拖延了一天,等到了五月二十的這一天,肖天健才正式下令攻城。?

各部炮兵被集結在了洛陽城的南門之外,近百門的六磅八磅炮齊齊的指向了洛陽城的南門一帶,緩緩的擡起了黑洞洞的炮口。?

洛陽城作爲中華歷史上的著名古都,是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的,而且歷來在統制中原的各朝各代,都很受重視,雖然幾經毀於戰火,但是都又被重新復建了起來,而到了明朝之後,陽城已經又被重新修建了一番,時下的城牆高達四丈,整體爲磚石結構,外有護城壕環繞。周長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壕深五丈、寬三丈。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上建重樓,外築月城,構築角樓四座,敵臺三十九處,而且在明成化、弘治、正德和萬曆年間,多次對城池加以修整過,到了最近的崇禎四年,由於當時農民軍襲擾中原的原因,河南府又在城壕邊築起攔馬土牆一匝,高一丈。並且把土牆延長三十三裡,引瀍水入壕。?

所以洛陽城可以說是固若金湯,如果不是因爲刑天軍提前長時間的對洛陽形成包圍態勢,使得洛陽的河南府嚴重缺乏糧食儲備的話,並且引發了官軍的譁變的話,僅僅是城外留下的這一兩萬官兵,只要他們死死的據守城外的攔馬牆,刑天軍想要攻至洛陽城下,恐怕不費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前,都很難清理掉城外的這些守軍。?

而眼下這些堅固的城防設施卻已經成爲了虛設,駐守洛陽的官兵到了這個時候,早已沒人打算死戰到底了,城中也許還有極少的官軍想着與城同歸於盡,可是絕大多數官兵卻早沒了一點鬥志。?

刑天軍的炮兵在肖天健的統一調配之下,在城南門外連續炮轟了洛陽城三天時間,結果是把洛陽城南門城牆上下打的是千瘡百孔,連帶着城門樓也被刑天軍猛烈的炮火轟塌了下去,在這樣的炮火之下,守城的官兵更是被打得喪失了最後的鬥志。?

本來洛陽城中諸官當看到城外官軍已經潰散之後,也對守城的職責進行了劃分,兵備副使王胤昌守西門,知府亢孟檜守南門,知縣張正學守東門,通判白尚文守北門,推官衛精忠發遊兵在城中巡邏,並號令城中凡是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人全部都要出來協助守城,試圖做最後的拼死掙扎。?

但是時至今日,城中別說是老百姓們會跟着他們拼死抵抗了,就連當兵的也早就不想幹了,誰都很清楚這一次刑天軍來這裡是勢在必得,攻下洛陽城可以說是遲早的事情,根本就沒多少人想跟洛陽城中的這些當官的同殉,更不想替城中那個死胖子福王朱常洵死戰,所以軍心民心早就散亂。?

第四天肖天健才下令諸軍開始組織步軍使用各種新打造出來的攻城器械開始攻城,除了南門之外,羅立和李栓柱也各自領兵,在東西兩門處發動了攻城戰就連城北也調去了部分兵馬,作勢仰攻,總之這一次圍攻洛陽城,刑天軍根本就沒打算放跑城中任何人,所以採取的是四面環攻,而沒有使出平時攻城戰之中常用的圍三厥一的策略。?

起初刑天軍攻城的時候,城上的官軍還多少意思了意思,抵抗了幾下,放了幾炮,也放了幾箭,可是當大批刑天軍的部衆攻至城腳之後,抵抗反倒是變得稀疏了起來,軍官有心下令抵抗,可是當兵的充耳不聞,根本就不買他們的賬,被強逼登城協防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巴不得刑天軍趕緊攻進城中呢!哪兒可能死命的抵抗呀!?

結果是在刑天軍開始攻城的當天下午,西門處的幾百守軍便在一些軍中的低級軍官的率領下譁變,直接便將統帶他們的一個千總給砍翻在了城牆上,又把在這裡督戰的河南府參政王蔭昌綁在了城門樓上面,放了一把大火點燃了城門樓,一邊是通知城外刑天軍他們已經造反投降了,一邊卻把那個參政王蔭昌給活活的燒死在了城門樓中。?

不多時西門的守軍便打開了城門,放下了城門上的吊橋,羅立見狀當即一馬當先的率兵便衝過了吊橋,潮水一般的涌入到了洛陽城之中,而就在西門守軍譁變的同時,鎮守東門的守軍主將洛陽副將劉見義還有千總羅泰也當衆宣佈放棄抵抗,投降刑天軍,其麾下的官兵更是一呼百應,立即便打開了東門,同時還將負責在東門督戰的知縣張正學綁成了糉子,一併交給了率兵衝入城中的李栓柱所部。?

東西兩門一開,南北兩邊的官軍也頓時紛紛倒戈投降,知府亢孟檜當即換了一身平民衣服,便躲入到了城中老百姓之中,至於其它官吏也紛紛到處亂竄,刑天軍入城之後,迅速的便控制住了四個城門,不放任何人出城,並且派兵在城中迅速的開始清理最後的死硬份子,並且調出鐵骨營直撲向了城中的福王府。g?

!!

第27章 反應各異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83章 再敗第165章 完勝第16章 屎尿事件第70章 中套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95章 寨門之戰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03章 慶捷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45章 投靠者第130章 遇阻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236章 大閱兵3第26章 好言相勸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19章 厲兵秣馬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章 烏龍之戰第46章 煩惱第38章 人才第232章 制服控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63章 奏捷第60章 決死一搏第33章 忠臣之“死”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7章 大意第111章 殺俘第81章 殊途同歸第87章 請辭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17章 突擊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39章 紅石山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78章 內閣第227章 大中國第8章 出迎第20章 毫無懸念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8章 北上第66章 意外收穫第65章 通州第78章 兵圍開封第191 方向第2章 重編1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77章 困獸之鬥第181章 夜訪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3章 逼上梁山第91章 少年營第11章 宿命第30章 各懷心思第44章 頭疼之事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59章 火藥困局第2章 兵至韓城第127章 討逆軍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44章 少年營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43章 京觀第51章 中路軍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章 凱旋第76章 需求、給予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3章 重編2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130章 困獸第58章 衝突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152章 鑽地鼠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17章 盆滿鉢滿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63章 崩潰
第27章 反應各異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108章 白降河畔第83章 再敗第165章 完勝第16章 屎尿事件第70章 中套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95章 寨門之戰第30章 殿後而行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56章 倒黴的多爾袞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03章 慶捷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145章 投靠者第130章 遇阻第13章 僥倖退敵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236章 大閱兵3第26章 好言相勸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19章 厲兵秣馬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章 烏龍之戰第46章 煩惱第38章 人才第232章 制服控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63章 奏捷第60章 決死一搏第33章 忠臣之“死”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7章 大意第111章 殺俘第81章 殊途同歸第87章 請辭第36章 去留自便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17章 突擊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39章 紅石山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78章 內閣第227章 大中國第8章 出迎第20章 毫無懸念第119章 順江而下兵至嶽州第8章 北上第66章 意外收穫第65章 通州第78章 兵圍開封第191 方向第2章 重編1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83章 無奈就範第177章 困獸之鬥第181章 夜訪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120章 不知死活第23章 逼上梁山第91章 少年營第11章 宿命第30章 各懷心思第44章 頭疼之事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59章 火藥困局第2章 兵至韓城第127章 討逆軍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44章 少年營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43章 京觀第51章 中路軍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章 凱旋第76章 需求、給予第144章 首尾兩端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3章 重編2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130章 困獸第58章 衝突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152章 鑽地鼠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17章 盆滿鉢滿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63章 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