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難民潮

肖天健聽罷之後,不由得氣的火冒三丈,李凌風當時告訴他說這個馮天成狡詐陰險,他還沒當成回事,但是沒想到這廝居然果真如此陰險,一看到自己刑天軍不好惹,滅了趙大同,便立即放棄了給肖長山幫忙,搶先一步跑到趙大同這裡,來了個先下手爲強,把趙大同的老巢給洗了。

想必趙大同這麼幾年在此盤踞下來,應該是積累了不少的財富,現在倒好,這小子捷足先登,把這些東西提前一步都抄了去,他肖天健這一次苦心積慮幹翻了趙大同卻等於給這廝做了鍋現成飯。

揮揮手讓人把這兩個劫後餘生的少男少女帶下去先安撫一下之後,肖天健憤怒的站在趙大同的寨子中,看着那些被點燃的屋子,怒罵道:“他媽的姓馮的真是夠狠!這件事老子絕不跟他就此罷休!”

刑天軍忙活了半天,將趙大同寨子裡面被殺的人的屍體收殮了起來,又撲滅了馮天成放的大火,搜遍這裡,也只找到了很少一些沒被燒燬的糧食還有幾千斤馮天成來不及拉走的鐵之外,其餘稍微值錢一點的東西,基本上都已經被馮天成給洗掠了個乾乾淨淨,而趙大同寨子中被殺的男女老少將近三百五十餘人,可見這廝是如何狠辣了。

大老遠跑一趟結果只撈了個空蕩蕩的寨子,刑天軍上下不由得都有些泄氣,一個個都罵罵咧咧的咒着那個馮天成不得好死,吵吵着要接着去打馮天成的寨子,把馮天成也的老巢也給抄了。

而肖天健在冷靜下來之後,仔細考慮了一下,打消了馬上去打馮天成的念頭,將手下幾個部將召集了過來,開始商議起了事情。

第二天天一亮,肖天健便和幾個手下分兵幾路,散開到了東冶鎮一帶,迅速的控制住了東冶鎮一帶的四個鐵礦的礦點,這些地方原來都是屬於趙大同的勢力範圍,現在趙大同既然已經死了,而且他殘餘的勢力也被馮天成給一掃而光,那麼這些礦點也就暫時成了勢力真空的地帶,既然馮天成已經抄了趙大同的老巢,那麼這些地方刑天軍就絕不能再讓這廝染指了,否則的話,以馮天成是本地人的身份,很容易搶先一步,在刑天軍之前,將這些地方控制住,以後再想奪過來,恐怕就又要費一番周章了。

對於肖天健來說,眼下像錢財之物並不是他最需要的東西,他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地盤還有人。

這麼多年下來,陽城縣一帶的老百姓可以說飽受了這些當地的強人的禍害,許多人都被這些強人們禍害的家破人亡,有更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了澤州一帶抑或是更遠的地方,使得眼下陽城縣南部山區許多村落都已經是人去屋空,破敗不堪了。

刑天軍初來乍到,既然想要以此地爲他們的根據地,那麼接下來面臨的問題將會非常之多,短時間之內便讓肖天健有得忙了。

東冶鎮之所以會帶有一個冶字,就是因爲這裡出產鐵礦,很早之前,這裡官府便專門設有冶鐵監,在此專門建有冶爐鍊鐵,所以纔有了這東冶鎮。

而到了明代之後,朝廷便放開了採礦也冶煉業,准予民間人士進行採礦和冶煉,官府只負責抽稅,如此一來,使得明代中國的冶煉業發展很快,但是整體上由於經濟中心的南移,使得大明主要的產鐵地移到了南方的江西、湖廣以及廣東一帶,北方主要的產鐵地則在北京東部的遵化一帶。

對於陽城的東冶鎮來說,這裡的鐵礦規模很小,基本上引不起朝廷的重視,早期只有民間一些人在這裡採礦鍊鐵,逐漸的形成了以東冶鎮爲中心的一個小型的冶鐵聚集區,不過比起大的產鐵之地,這裡的規模算不上什麼,所以也不怎麼受人重視。

趙大同佔據了這一帶之後,逐步的控制住了當地的一些採礦點,將那些原本在這一帶冶鐵的有錢人逼離了此地,控制住了這一帶的冶鐵業,如此一來,趙大同很大的一部分財源,便來自於當地的鐵礦,也使得趙大同在陽城當地成爲了最有實力的一路杆子,連陽城縣官府方面也只能對他睜隻眼閉隻眼。

很大程度上,趙大同能養活千多名爲他賣命的手下,可以說跟他控制了這一帶的鐵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趙大同這一次只是爲了給肖屠戶幫個忙,對付刑天軍,居然被刑天軍一戰滅之,頓時東冶鎮一帶便出現了勢力的真空。

而肖天健之所以會千里轉進,從陝西西面的隴州,一路上帶着這麼多手下,風餐露宿、飽經風霜來到這裡,其實就是聽了李凌風的話之後,得知了陽城縣一帶既產煤又產鐵,這才讓他最終敲定選擇了先到陽城一帶立足,煤倒是還好說,肖天健最看重的卻正是這裡的鐵礦,一支軍隊想要強大的話,除了要有人之外,還要有控制的資源,打仗眼下最離不開的除了人,就是武器了,而如果他佔據的根據地沒有鐵的話,緊靠着種田,解決溫飽可以,但是如何解決兵將的裝備問題就麻煩大了。

所以既然選擇根據地,那麼就必須要考慮到資源的問題,陽城縣最終入選,也正是因爲這裡的資源,有了鐵之後,以後許多事情就好辦了,再加上陽城縣當地的地形,很利於他們在那裡建立根據地,和官府進行周旋,所以肖天健最終纔會選了這裡。

馮天成雖然陰險,但是眼光卻還是有限,他只顧着搶先一步搶趙大同這麼多年積累下的家財,卻沒有想到先奪佔這些鐵礦以及鍊鐵爐,如此一來,也讓肖天健剩下了不少的力氣。

對於接管趙大同的產業,以刑天軍眼下在陽城一帶的實力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便將東冶鎮一帶給控制了起來,即便是死硬分子,也沒敢強行抵抗,只是毀了兩個鍊鐵爐,便結了夥溜之大吉了,而剩下的各個採礦點以及設在東冶鎮的幾個鍊鐵爐都很快落到了刑天軍的手中。

而此時趙大同死的消息也早已不脛而走,傳遍了東冶鎮一帶,當地的這些礦工以及老百姓們,各個都很是緊張,一些人在刑天軍抵達之前,便已經開始拖家帶口的逃離了此地。

上一章末了,我的留言不知道會不會被封殺,要是這幾天沒更新,鐵定是被請去喝茶了!大家別怪我斷更!)

,!

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45章 投靠者第144章 少年營第62章 總結第138章 試炮第194 格殺令第78章 噩耗第33章 不相爲謀第81章 得勝還師第43章 叛徒第61章 退縮第51章 殘酷的開始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1章 內訌第41章 報復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51章 巧匠第74章 新年伊始第61章 轉怒爲喜第67章 怒而還師第133章 朝議2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87章 激辯2第24章 迷情夜2第23章 交貨第30章 公審大會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70章 親人相見第5章 口水戰第24章 捷足先登第84章 熬硝製藥第32章 暗箭1第92章 炮襲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23章 逼上梁山第70章 中套第170章 背叛第130章 困獸第55章 改進意見第6章 出賣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45章 靜觀其變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99章 履約第215章 遠航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14章 迎戰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38章 試炮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38章 人才第32章 打上門來第66章 試槍第23章 震懾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97章 絕非君子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92章 縮頭鳥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26章 好言相勸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3章 迷情夜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70章 背叛第11章 託大第152章 訓誡第143章 挽留第15章 活學活用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86章 意義重大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49章 互通有無第2章 重編1第50章 獻策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61章 交鋒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93章 偵查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4章 打劫目標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50章 獻策第125章 覲見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73章 要死要活第41章 報復
第196章 只有死韃子纔是好韃子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33章 拋車建功第44章 頭疼之事第51章 攜美出巡第145章 投靠者第144章 少年營第62章 總結第138章 試炮第194 格殺令第78章 噩耗第33章 不相爲謀第81章 得勝還師第43章 叛徒第61章 退縮第51章 殘酷的開始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21章 內訌第41章 報復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151章 巧匠第74章 新年伊始第61章 轉怒爲喜第67章 怒而還師第133章 朝議2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37章 隴州之戰4第87章 激辯2第24章 迷情夜2第23章 交貨第30章 公審大會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70章 親人相見第5章 口水戰第24章 捷足先登第84章 熬硝製藥第32章 暗箭1第92章 炮襲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89章 建奴的困境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23章 逼上梁山第70章 中套第170章 背叛第130章 困獸第55章 改進意見第6章 出賣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45章 靜觀其變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199章 履約第215章 遠航第33章 忠臣之“死”第114章 迎戰第31章 好大綠帽第138章 試炮第215章 降將建功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38章 人才第32章 打上門來第66章 試槍第23章 震懾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97章 絕非君子第13章 另有所求第192章 縮頭鳥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26章 好言相勸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28章 炮營駕到第23章 迷情夜第207章 奇襲安慶府第30章 公審大會第170章 背叛第11章 託大第152章 訓誡第143章 挽留第15章 活學活用第49章 兩強之戰4第86章 意義重大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49章 互通有無第2章 重編1第50章 獻策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161章 交鋒第156章 新年攻勢第93章 偵查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4章 打劫目標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50章 獻策第125章 覲見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51章 兩強之戰7第73章 要死要活第41章 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