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陰謀論

李牧沉思片刻,對烏斯滿道:“飛鴿傳書,通知河間郡王,請他來龜茲議事。

烏斯滿領命而去,莫哈姆心中更加驚訝,他原本以爲,李牧的地位是在河間郡王之下的,但現在看來,反倒在其上。看來這位侯爺,不止是不簡單而已啊。

李孝恭本就在返還的路上,距離龜茲並不遠。收到飛鴿傳書即刻啓程,次日黃昏便到了。

李牧迎他入堂,沒有寒暄,直接問道:“下一步何去何從,郡王有何高見?”

對李牧提這個問題,李孝恭早有心理準備,他抿着嘴踟躕了半天,開口道:“老夫覺着……嗯,覺着,還是算了。”

“同娥已經逃了暗日了,我們現在調頭去追,未必追得上。草原深處地形複雜、氣候多變。咱們都不熟悉,匆忙之間追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怕是難以取得戰果!”

“突厥人世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咱們是沒法和他們長期糾纏的。追來追去到最後,說不定還會被他們反過來吃掉!”

李牧點點頭,不說話,只是看着李孝恭,李孝恭被他看得有些發毛,避開了視線,道:“你瞧我作甚,事實就是如此,我還誆你不成?

李牧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這次結下的是死仇,如果給同娥喘息之機,他必然會捲土重來。而且,也不能高興太早,突厥此番雖然元氣大傷,但是仍有一定勢力,在西域諸國之中,仍然是霸主。他若鐵了心的攪合絲綢之路,這商路恐怕就廢了。”

“小打小鬧不算什麼,再出兵就是。”柳李孝恭滿不在乎道:“朝廷設定襄都護府,不就是幹這個的麼?要真是把突厥人都宰光了,對咱們大唐未嘗是件好事,西域諸國沒有了危機,對咱們的依賴也就小了,久而久之,恐生不臣之心啊。”

“就這些?”

李孝恭心虛,聲音徒然變大:“就這些,還能有什麼,當然就這些!”

李牧笑了,道:“伯父何必瞞我呢?你心裡頭,就沒有一點兒,擔心功高蓋主?”

李孝恭的臉色難看了起來,李牧卻視而不見,索性挑明,道:“此番大破突厥,乃是大唐立國以來未有之大勝,而陛下東征,至今也未取得什麼戰果,兩相比較,您的功勞便凸顯了。若此時,再乘勝追擊,殲滅西突厥。加上您從前的武功,便把陛下也比了下去,你擔心追擊突厥,再取大勝,就更沒法交代了。”

李牧逼視李孝恭,道:“你擔心自身難保!”

李孝恭惱羞成怒,道:“我擔心有錯?李牧,你小子不要以爲自己聰明!你能想到的事,老夫怎就想不到?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就是擔心,我擔心怎麼了?人之常情,我又不想造反,我只想安度晚年,這有錯嗎?你有這份閒心,還是擔心擔心你自己!陛下是聖明君主,這一戰的功勞是你大還是我大,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我不怕!”李牧無所謂道:“蝨子多了不咬人,我不在乎。”

“你不在乎?”李孝恭怒極反笑:“行,你要是不在乎,那我也不在乎,咱就追!一戰以竟全功,老子還樂得青史留名呢!”

“不!”出乎意料,李牧看着李孝恭,道:“你不能去。”

“嗯?”李孝恭不解:“不讓我去,誰去,你去?”他笑了:“此去漠北何止千里,你小子想封狼居胥,得有那本事才行!”

“就是我去。”李牧不理會李孝恭的嘲諷,道:“陛下給你的旨意,是守備定襄。而給我的旨意,纔是應對來犯之敵。更何況,太子在定襄,你必須得保護儲君。追擊的事情,只能交給我做。伯父請放心,我爲此戰佈置許久,早已成竹在胸。如今如今首戰告捷、士氣正盛,正是長驅直入、乘勝追擊之時,再者,同娥新敗,如今只剩四五萬敗軍之師,且距離漠北老巢幾千裡,正是將其全殲的大好時機,如果能除此禍患,大唐將能一步到位,徹底轄制西域,至少三五代內,西域再無禍患了。”

李孝恭明白,李牧這是想把‘功高蓋主’的禍患一肩挑了,這樣他便解放了出來,槍打出頭鳥,李世民就算針對,也不會針對他了。但這對李牧來說,確是一個死局。他若敗了,千里黃沙就是他的埋骨之所,他若勝了,怕是再打起的君王,也容忍不了他。

李孝恭嘆道:“你這是何必呢?你去與不去,對你都不好,不去最好。此戰不是必勝,有風險的!”

“任何戰爭,都不是必勝,但此時追擊,勝遠大於負。如今我軍無論兵力、士氣皆遠超敵軍,敵人已成驚弓之鳥,他們現在自己都不信自己能贏,更遑論戰鬥力了。若錯過這個好機會,下一次不知是何年月了。”

“我意已決,你領一萬回定襄守城,三萬騎兵給我,我必拿下同娥人頭,徹底剿滅西突厥!”

李孝恭他看了看李牧,欲言又止。但最終,他還是沒說什麼。在他看來,李牧的城府謀略遠在他之上,自己能想到的,他自然早就想到了,再說多少,也全都是廢話。

“聽你的,都聽你的,你是尚書令,你是驃騎大將軍,末將領命就是了!”

……

李牧率大軍伐西突厥,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大唐朝野的心。因爲飛鴿傳書的存在,消息傳遞得也快,龜茲解圍的第四天,長安城就收到了消息,第七天時,遠在遼東的李世民,也已經接到了東廠番子的密報。

守住龜茲城的消息讓李世民長長鬆了口氣,同時對李牧送來的二十門虎尊炮更加期待了起來。虎尊炮可不是飛鴿,不能飛過來,還是得老實地運輸,算算日子,再有個七八天,約莫也就到了。李世民派人一日一催,恨不得下一刻就把炮拉過來,一炮轟了遼東城的城牆,好立刻還朝,支援西北戰事。

李泰爲了鼓舞士氣,同時也是爲了震懾宵小,在大唐日報上刊登了這則消息。長安城的百姓聽聞大軍取得勝利,全都興奮的歡呼起來。本來他們還擔心李牧年輕,打不好這仗。現在消息傳回來,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了。

而且從最現實的角度說,如果李牧不能禦敵於外,那突厥人突破定襄之後,就會像當年的頡利一樣,直接兵臨長安城下。如今皇帝,太子都不在朝,連個拿主意的人都沒有,長安城的命運可想而知。到了那個時候,全城的老百姓全都得跟着遭殃……

不過還好,侯爺就是侯爺,神仙就是神仙,名不虛傳,把龜茲給守住了,不但達成禦敵於外,而且是外中外,距離定襄還有幾百裡,長安城更是無憂了。

還沒等高興夠呢,一個更高興的消息傳了回來。河間郡王李孝恭出奇兵,與塔姆河設伏,竟堵住了想要繞過塔姆河偷襲定襄的西突厥大部,給他們來了一個半渡而擊。半渡而擊這詞兒,大部分的百姓都聽不懂,但他們能看得懂戰果。這一戰,十五萬突厥大軍殲滅了五萬,俘虜了一萬多,繳獲戰馬糧草無數。突厥人只剩下四五萬的殘兵敗將,往他們的老巢逃了。

這麼魔幻的劇情,是誰也想不到的。剛開始,百姓議論紛紛,都以爲是攝政王李泰用的安民之計。那可是突厥騎兵啊,大唐最大的敵手,怎可能這麼輕易就擊敗了呢?

李泰也不信,發了數十隻鴿子詢問,但得到的回覆是,實情就是如此。甚至統計完戰果之後,比之前彙報得還要誇張。

長安城的百姓沸騰了!

天佑大唐,突厥人還是手下敗將!也不用擔心長安城的安危了,解氣!提氣!大大鬆了口氣!李孝恭的威名,立時傳遍長安城。很多年青人,對他不瞭解,這時便有那些上了點年紀的人開始爲他們科普。李孝恭年輕時候,如何拿下江南,李靖曾經都是他手下的郎將云云。

把李孝恭吹得是天上有地上無,大唐軍神的名號,立刻就從李靖的頭上,轉移到了李孝恭的頭上。

想來也是,幾十年前,李靖還是李孝恭帳下的大頭兵,怎麼比?

無比高興地京城百姓,紛紛到店裡沽酒買肉,準備好好慶祝一番。好多店鋪甚至免費供應酒肉,以慶祝王師大勝。結果這天剛剛中午,京城的酒肉便沽售一空。讓回家路上,派人去打酒,晚上準備小酌一下的房玄齡,一滴酒都沒買到。

沒酒喝是小事,但房玄齡最善於見微知著,馬上意識到這背後似有不妥。他趕忙命人落轎,親自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房玄齡走在大街上,滿耳聽到的都是河間郡王如何愛兵如子,如何英武善戰,一馬當先,如何神機妙算,運籌帷幄……他暗暗計數,走了百步距離,聽到了八十一次河間郡王,而且全都是美譽之詞,沒有一句詆譭!

這讓房玄齡渾身汗毛直豎,他忽然想到,太子如今就在定襄。如果李孝恭因當年太上皇和陛下對他做的事情而心生不滿,來個挾太子以令諸侯……天下立即大亂!

“不行,進宮!”房玄齡此時被逼的也決斷了起來,轉身上了馬車就往皇城走。

李泰是攝政王,不是太子,不敢住在東宮,便住在自己的母親,長孫皇后的立政殿。每日接見百官,也都是在這立政殿,遇到事情無法決斷,他便請問母親,每每都能豁然開朗。

剛答對完百官,李泰正和長孫皇后說話,見房玄齡去而復返,心中都疑惑。還沒等開口,就聽房玄齡道:“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泰對房玄齡非常尊重,見狀忙道:“房相不要着急,出什麼大事了,慢慢說!”

“哎呀!“房玄齡急得跺腳,將事情的起因經過講了一遍。說罷,李泰和長孫皇后的臉色也有些難看了起來。

房玄齡嘆了口氣道:“如今河間郡王在民間的威望一時無兩,百姓把他當成軍神供奉!”頓一頓,房玄齡又道:“滿街都在說他如何如何神威,卻無人稱讚陛下!陛下那邊又一直沒有打開局面,再這樣下去,老百姓怕是要只知有河間郡王,不知有皇上了!”

“不至於。”長孫皇后到底是賢德之人,搖頭道:“河間郡王的脾氣秉性,本宮自認是知道一二的。他不是大逆不道之人,如今他領軍在前線保國殺敵,咱們不能這樣猜忌他,會寒了有功將士的心。”說着加重語氣,像是在對房玄齡強調,又像是在對自己強調道:“如今雖然取得大聲,但傳回的消息也說了,突厥至少還有五萬餘衆,其實和我軍兵力相當,若他們修整好了,捲土重來以命相搏,接下來的勝負還未可知,戰事未完,還是得精誠團結,一切以大局爲重。”

李泰也點頭,道:“母后所言極是,您多慮了。”

房玄齡急得跺腳:“老臣豈是那等不顧大局之人。”他低聲道:“皇后說的一點也不差,但少想了一層。太子!”

見二人還沒反應過來,房玄齡又大聲道:“李牧!”

“太子?李牧?”長孫皇后聰穎無比,瞬間明白了房玄齡的意思。她揮手屏退左右,問道:“房相的意思是……?”

“皇后,老夫曾與河間郡王打過不少交道。河間郡王用兵,只有一個穩字,若論出奇兵,不是老夫看扁他。他沒有那個能耐,此番大勝,用兵詭譎,必不是郡王手筆。皇后您想想,這像是誰能幹出來的事兒?”

“你是說……李牧?”

房玄齡點頭,道:“您再想想,李牧此番出兵,他本可把太子留在長安,卻又爲何臨時改變主意,把太子帶走了?聯想前因後果,細思極恐啊!”

長孫皇后眉頭緊皺,道:“細思極恐,怎麼個細思極恐法?難道房相懷疑,李牧帶走太子,是故意如此,另有目的?”

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72章 馬蹄鐵第582章 差別待遇第250章 追封縣男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452章 小年第327章 火力全開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70章 雙面魏徵第68章 碾壓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108章 往事第947章 忍者始祖第459章 隱情第843章 錯位的感情第71章 三姓奴第330 謀士之殤第784章 好戲開場第162章 聰明的巧巧第812章 師徒情深第464章 發橫財第57章 坑第923章 熬徒第972章 一夜暴富第58章 賓主盡歡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246章 連番打擊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25章 行動起來第6章 搬家第932章 港口定位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365章 拉下水第522章 導演第749章 創辦軍校第9章 意外相見第330 謀士之殤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733章 人嘴兩扇皮第997章 託付第840章 靈兒妹妹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619章 謊話連篇第271章 酒醉第12章 意外之財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334章 氪金玩家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1010章 戰略撤退第385章 系統漏洞第779章 白馬寺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168章 源動力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901章 合作共贏第24章 兩件事第56章 天生汝才必有用(1700均訂加更)第125章 搖身一變當老師!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866章 黃雀在後第181章 老騙子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529章 身份查明第220章 放浪形骸(“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851章 孤家寡人第417章 急公好義第50章 密道第2章 逃第120章 風波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110章 乞命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389章 小和尚第415章 對號入座可還行?第79章 反轉!第972章 一夜暴富第909章 不花錢也辦大事第920章 連鎖第749章 創辦軍校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1019章 危!第806章 巧退婚限免期間【“打賞加更”限時六折】!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725章 佛與道第105章 登門請罪(2)第1189章 演個戲第80章 二聖臨朝第586章 應對之法
第538章 真正的殺招第51章 煤爐、火牆、盤炕第72章 馬蹄鐵第582章 差別待遇第250章 追封縣男第439章 仁義無雙第452章 小年第327章 火力全開第906章 勞動改造第70章 雙面魏徵第68章 碾壓第960章 風聲鶴唳第108章 往事第947章 忍者始祖第459章 隱情第843章 錯位的感情第71章 三姓奴第330 謀士之殤第784章 好戲開場第162章 聰明的巧巧第812章 師徒情深第464章 發橫財第57章 坑第923章 熬徒第972章 一夜暴富第58章 賓主盡歡第133章 物是人非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1002章 兵馬大元帥第246章 連番打擊第1015章 火燒連營第514章 任人唯親第25章 行動起來第6章 搬家第932章 港口定位第789章 思文的苦惱第551章 過目不忘第365章 拉下水第522章 導演第749章 創辦軍校第9章 意外相見第330 謀士之殤第505章 各有歸處第733章 人嘴兩扇皮第997章 託付第840章 靈兒妹妹第892章 步入正軌第356章 抵足而眠第619章 謊話連篇第271章 酒醉第12章 意外之財第1016章 窮追不捨第3章 各方後續(求首訂)第334章 氪金玩家第292章 老奸巨猾第1010章 戰略撤退第385章 系統漏洞第779章 白馬寺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431章 大天才李牧!第168章 源動力第296章 練兵的門道第901章 合作共贏第24章 兩件事第56章 天生汝才必有用(1700均訂加更)第125章 搖身一變當老師!第308章 連蒙帶嚇第866章 黃雀在後第181章 老騙子第425章 一筆銅臭第529章 身份查明第220章 放浪形骸(“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851章 孤家寡人第417章 急公好義第50章 密道第2章 逃第120章 風波第759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110章 乞命第476章 莫名其妙的問題第309章 原來如此!第389章 小和尚第415章 對號入座可還行?第79章 反轉!第972章 一夜暴富第909章 不花錢也辦大事第920章 連鎖第749章 創辦軍校第192章 大唐技校第1019章 危!第806章 巧退婚限免期間【“打賞加更”限時六折】!第205章 演員的誕生(“頑主小王”打賞加更)第436章 虎媽貓爸第438章 千金娶千金第725章 佛與道第105章 登門請罪(2)第1189章 演個戲第80章 二聖臨朝第586章 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