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封官

第92章 封官

張安世繼續靜聽。

這宦官倒像是心裡有事。

他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着張安世。

方纔慢悠悠地道:“又聞張安世學業有成,頗有建樹,擅治《春秋》……”

張安世聽到這裡,心裡樂開了花。

宦官接着道:“朕心中甚慰,敕張安世爲國子學博士,欽哉。”

博士?國子學老師?

張安世這回是真的有點懵了。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於是又詢問了宦官一次。

這宦官道:“準不會錯,奴婢聽的真切。”

張安世於是叉手,笑了:“哈哈,這一下好了,我張安世嫉惡如仇,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旨意下給的不只是張安世,還有京城三兇,這三人都敕爲助教。

博士正五品,助教從六品。

國子學的博士掌教的,乃是三品以上及國公子孫、從二品以上曾孫爲生者。

也就是說,照例所有三品以上武臣,還有勳臣的子孫,都是入學國子學,張安世教授他們讀書。

可另一邊,卻有人急眼了。

國子監祭酒胡儼大驚,匆匆趕去了見駕。

要知道,國子監之下,設了國子學、太學、廣文館、四門館等學堂,如果說國子學是高級貴族們的子弟讀書的地方,那麼太學則是五品官員的子孫讀書的地方,至於其他如廣文館、四門館則允許平民子弟入學。

國子監是國子學的上級機構,都是歸胡儼管理的。

胡儼這個人,平時不惹事是非,成日混日子,狀元出身,卻對功名並不熱衷。

可今日,他終究是急了,還很急。

這還了得?他要臉啊!

於是只能匆匆去見駕。

此時,朱棣正帶着魏國公和淇國公還在羽林右衛試射火炮呢!

那火藥包炸開,發出山崩地裂一般的響動。

朱棣很滿意,得意洋洋地看着剛剛恢復了公爵,同時擔任了中軍都督府都督的徐輝祖,道:“徐卿家,你看這火藥如何,厲害吧。”

徐輝祖也被震撼了,他解開了心結,既然建文還在,而且已經心灰意冷,他終究沒有繼續彆扭下去的必要。

不過他對朱棣不甚熱情。

甚至在見了火藥之威後,口中喃喃自語:“若當初有此等火藥,必不教北軍入南京。”

朱棣聽罷,臉陰沉下來,所謂的北軍,不就是當初他靖難的軍馬嗎?

你這吃裡扒外的傢伙,現在還心心念念着你的南軍,想護着建文?

朱棣頓時怒了,惱恨道:“區區火藥,便想阻擋朕,伱未免也太小瞧朕了。朕念你無知,不和你爭執,現在問你,朕的這大寶貝厲害不厲害。”

徐輝祖實話道:“驚天動地。”

“這是你那未來女婿張安世獻上的。”

徐輝祖有些吃驚。

朱棣很滿意徐輝祖的反應,於是又得意洋洋地接着道:“現在曉得朕對你們徐家如何了吧,那張安世可不是尋常的少年,他允文允武,武能操此火藥,文呢……朕剛剛任用了他爲國子學的博士,你想想看,國子學的博士,豈不是學富五車?”

“哼,等再過兩年,朕再敕他到禮部鍛鍊一二,這禮也就學會了,德才兼備,能文能武,這樣的好少年,打着燈籠也找不着。”

見徐輝祖頗爲震驚,朱棣火上澆油:“朕再告訴你,此等好女婿,是朕費盡苦心撮合的,朕心裡有你,有靜怡啊,歸根結底,是朕重親情,不似某些薄情寡義的亡國之君。”

徐輝祖頷首:“以臣觀之,張安世確實與衆不同。”

朱棣道:“這是當然的,這是朕千里挑一出來的俊傑,還能有差嗎?實話告訴你,這張安世搶手得很,誰不想招他做乘龍快婿?不說其他人,單說淇國公,他就每日到朕面前唸叨,希望朕恩准將他的女兒嫁給張安世……朕不準,他都要哭出來了,恨不能天天給朕磕十個八個響頭,招那張安世爲婿……“

淇國公丘福站在朱棣身後頭,一聽,眼珠子都要掉出來,嘴脣哆嗦着,剛想說我不是、我沒有……

可這句話,終是吞了回去,爛在了肚子裡。

只見朱棣眉飛色舞地繼續道:”可朕思來想去,不成,朕委屈了誰,都不能委屈了靜怡,不能委屈了你啊!你看,你現在還生不生朕的氣?你難道就不覺得自己慚愧嗎?”

徐輝祖道:“臣慚愧。”

朱棣曉得他說慚愧不是真心的。

不過無所謂,來日方長,朕遲早駕馭這一頭老倔驢不可。

於是也很配合地大笑道:“知道慚愧便好。”

等回到了武樓,朱棣又命人將姚廣孝找了來。

而姚廣孝前腳剛到,後腳胡儼便來了。

“陛下,何以以張安世這樣的人爲博士,以朱勇等人爲助教?陛下啊……國朝的諸學,無不以大儒或進士出身的講官爲博士、助教,今日竟如此情狀,豈不令人貽笑大方?”

朱棣看着胡儼氣咻咻的樣子,居然氣定神閒,微笑道:“不對吧。”

胡儼讀不懂朱棣這話裡的意思,便道:“哪裡不對?”

朱棣道:“自皇考以來,便有徵闢大儒爲博士的常例,這張安世幾人,不正是大儒嗎?”

胡儼這下氣得牙根都要咬斷了:“此豎子也……”

“放屁!”朱棣突然大怒:“難道胡卿家忘了?當初你四處對人言,說此四人已學富五車,滿腹經綸,連胡卿家都沒有什麼學問可以教授他們的了嗎?”

胡儼:“……”

胡儼張大了眼睛,卻是一句話吐不出了。

只見朱棣拍案而起,繼續怒道:“這是不是你說的,要不要朕命緹騎去徹查?”

胡儼:“……”

顯然,他是記得這些話的確是他說過的。

朱棣道:“胡卿家乃是本朝狀元,學貫古今,連胡卿家都教授不了的人,那還不是大儒?胡卿家,你不要謙虛了,朕信得過你的學問。”

胡儼:“……”

朱棣道:“正是因爲胡卿家的舉薦,朕才痛定思痛,下此旨意,爲的就是此四大儒能光大國子學,往後胡卿家若還有什麼人才,但可舉薦到朕面前,朕也定當一併任用,切莫辜負了大才。好啦,胡卿家還有什麼話想說的嗎?”

胡儼道:“臣……臣……”

朱棣虎目一瞪:“胡卿家說話不要總是吞吞吐吐,朕是講道理的。”

胡儼道:“臣沒什麼可說的了。”

朱棣終於露出了笑容,道:“胡卿爲國家舉賢,此大功,朕要賜胡卿一萬錢。”

鬧了半天,最後胡儼怏怏去了。

他覺得自己好像有毛病,出殿之後,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啪,這一巴掌很清脆。

朱棣的心情顯然很好,拉着姚廣孝道:“姚師傅是高人啊。”

姚廣孝苦笑道:“這是以毒攻毒,國子學那些三品以上子弟,一個個荒唐無比,尋常博士和助教都管不住,貧僧思來想去,放了這張安世和京城三兇,怕他們就曉厲害了。再者說了,張安世幾個……平日裡遊手好閒也不成,可如今讓他們爲師,或許能夠爲人師表,也未嘗可知。”

朱棣大喜道:“朕也是如此作想,一箭雙鵰!反正這些混賬,朕管不了啦,教他們自己折騰去吧。”

姚廣孝道:“陛下聖明。”

…………

文淵閣裡。

幾個大學士和文淵閣行走的舍人各忙公務。

此時,解縉看了一份即將要頒發的旨意,不由皺眉起來,喚道:“胡公,楊公……”

文淵閣大學士胡廣與楊榮聞言離座上前。

解縉將這即將頒發的旨意給楊榮和胡廣看。

二人看了,都是大驚。

胡廣道:“自建文伊始,朝廷已許多年沒有徵闢文臣了,何況……這徵辟的竟是……”

說到這裡,胡廣苦笑。

楊榮看了旨意,也覺得不得要領。

“博士者,掌書籍文典、通曉史事之鴻儒是也,此等人爲博士,豈不可笑?是不是聖意錯了?”

解縉道:“來人。”

一個舍人上前。

解縉指着這聖旨道:“這聖旨有何分教?”

舍人回答道:“聽說……是國子監祭酒胡儼公舉薦,說此四人,學貫古今,是非常人,陛下於是欣然敕命他們爲國子學博士、助教。”

三人臉色驟變。

楊榮愁眉不展,道:“胡儼公曆來淡泊,何以如此呢?”

胡廣氣咻咻地道:“我看,是因爲張安世乃太子妻弟,這是要討好東宮。沒想到他竟是這樣的人,真是錯看了他。”

楊榮則是帶着狐疑的神色道:“可是胡儼公一向清正,如何會與這樣的人同流合污?”

解縉沉吟不語,卻在這時,突然道:“我看哪,這位胡儼公,也很不甘寂寞哪。”

說着,露出意味深長之色。

這句話,的確是意味深長!

胡儼乃是狀元出身,從出身來看,文淵閣三個大學士,都沒有他好,可如今,三個進士入閣,胡儼卻屈居於國子監祭酒,平日裡他好似怡然自得的樣子,可現在思量來,這老匹夫……只怕也想入閣,過過官癮。

胡廣便搖頭嘆息道:“真沒想到……此等高士,竟至於此。”

倒是楊榮若有所思,他覺得胡儼可能不是這樣的人,只是事實就在眼前,只勉強道:“可惜,可惜了。”

解縉目光深邃,淡淡一笑。

…………

張安世終究還是沒有想到,陛下和胡儼會這樣看得起自己。

他高高興興地帶着三個兄弟去宮裡謝恩,可宮裡沒準他們進。

皇帝大致就一個意思……給朕滾,別礙眼。

於是張安世當着午門宦官的面,對三兇不由感慨:“陛下加恩於人,卻又不肯接受我等當面致謝,所謂深藏功與名,事了拂衣去,即是如此。”

說着,深怕那宦官記不住,又道:“此句出自李白的《俠客行》。“

宦官木然點頭。

張安世便與三兇又往國子監,去拜謁國子監祭酒胡儼。

胡儼猶如吃了蒼蠅一般,捏着鼻子見張安世四人。

張安世感激地道:”恩師言傳身教,還舉薦我們四人入國子學爲師,學生感激涕零。”

三兇也有樣學樣:“俺也一樣。”

胡儼:“……”

“恩師,你咋不說話?”

胡儼嘴脣蠕動,嘆了口氣,道:“你我如今乃同僚,就不必以師生相稱了。”

張安世詫異道:“可一日爲師,終身……”

胡儼急了,忙擺手:“要避嫌,避嫌。”

張安世明白了:“我懂,恩師舉賢不避親,讓人欽佩,可也怕有人誤會。以爲我們只是不學無術的草包,是因爲恩師與我們親厚,這才舉薦我們。”

胡儼木着臉道:“你說是便是吧。”

張安世倒是問起了事情來,道:“恩師,這國子學……教授什麼?”

胡儼道:“四書五經。”

張安世喜滋滋地道:“學生一定……竭盡全力,絕不使恩師蒙羞。”

胡儼鼓着眼,不吭聲。

朱勇三人也喜滋滋地道:“俺們也一樣。”

從胡儼處出來,張安世感慨萬千地三個兄弟道:“我真沒想到,現在我們已經是鴻儒博士了,兄弟們也不必沾沾自喜,需知學海無涯,我們要學的東西還多着呢。”

不管怎麼說,張安世一直對有學問的人都有崇拜的心理。

而如今,自己也成爲了一個大學問家,這難免有些沾沾自喜。

於是次日,張安世便早早的起來,帶着三兇去到了國子學。

國子學裡頭,又有不同的分類,總共六個學堂,低級爲正義、崇志、廣業三堂;中級班爲修道、誠心二堂;高級班只有率性一堂。

而張安世和三個助教,則被派去了正義堂。

張安世覺得正義堂這個名字很好,很適合他張安世。

張安世對於教育的事業很熱衷,清早到了正義堂後,在講臺上高座,三兇個個托腮,專侯學生們來。

可奇怪的是,等了老半天,也不見人,而隔壁的書堂已經開始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張安世幽幽嘆氣起來,忍不住道:“他孃的,這些人好的不學,竟學我們。學生都沒有一個,那我這博士不是白乾了嗎?”

良久,倒是終於有一人姍姍來遲。

這人揹着書囊,怯生生地站在了書堂外頭。

張安世眼睛一亮,像撿了寶似的,一下子衝了上前。

朱勇道:“俺認得他,他是鎮遠侯的孫子顧興祖。”

張安世忙上前摸顧興祖的腦袋,很是親切地道:“別怕,別怕,來了都是客,不,來了就是自己人。”

顧興祖委屈地揹着書囊,任張安世幾人擺佈。

張安世道:“你的其他同窗呢?他們怎的沒來?”

顧興祖道:“前幾日書堂裡還有二十幾個同窗的……不過……”

“不過啥?”

顧興祖道:“不過自聽聞博士要執教正義堂,便都沒來了。”

張安世笑臉頓時收住了,大怒道:“豈有此理,這是侮辱胡儼恩師,也是瞧不起陛下。他們爲啥不想來?”

“他們倒是想來的。”顧興祖道:“可他們的爹孃不讓,說在家一樣,免得來了國子學,成了四凶、五兇。”

張安世一愣,隨即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沒想到自己三個兄弟聲名狼藉,也有害處。

想着,張安世露出慈祥的眼神看着顧興祖:“不錯,你爹孃很識大體。”

顧興祖沉默了片刻,才道:“俺爹孃靖難的時候,因爲俺爺投了北軍,被建文殺了。俺爺奉旨鎮守貴州,還不曉得這裡發生的事。”

張安世:“……”

張安世吸了吸鼻子:“這是忠臣之後啊,我們一定要好好教你成才,入座吧。”

顧興祖便揹着書囊入座。

張安世道:“四書五經背熟了嗎?”

顧興祖坐在位上發呆,一時無言。

朱勇三個,抱着手圍着他的課桌。

張安世道:“你來國子學讀書這麼久,連四書五經都不能背熟,是哪一個混蛋教的,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顧興祖:“……”

“說話。”

“博……博士……我……我……現在讀。”

“今日背誦一篇,背不出,有你好果子吃,你阿爺將你交在我手裡,我爲了你好,自當要嚴格管教。”

顧興祖忙取出《論語》,在其他四人的兇光下,磕磕巴巴地念:“學而時習之……”

張𫐄大怒,給顧興祖後腦一個爆栗子,罵道:“大聲一點!”

顧興祖吃痛,目光怯生生的,只好大聲開始唸誦。

四人各自抱手,只盯着顧興祖,顧興祖硬是讀了一個多時辰。

背誦時,朱勇大怒:“當初俺讀書的時候,一日就能背下論語全篇,你這小子咋這樣沒出息。”

取了戒尺便打。

顧興祖終於哭了:“俺想回家。”

丘鬆吸了吸鼻子,斬釘截鐵地道:“回家,就炸了!”

次日一早,胡儼便領着顧興祖興沖沖地來,怒道:“張安世!”

張安世道:“恩師……不,胡祭酒好。”

胡儼道:“聽說你們四人,無故打人?”

張安世詫異道:“哪裡無故了,不是教書嗎?”

胡儼怒道:“教書?哪裡有動輒打罵的?這裡是國子學,不是你們撒野的地方,這顧家的子弟,在老夫那兒足足哭了一炷香,你們若是再這般,老夫便參你們一本。”

張安世只好道:“胡祭酒息怒,以後不打便是。”

胡儼吹了吹鬍子,突然發現好像也沒啥好說的,回頭看一眼顧興祖:“往後再打你,和老夫說,老夫爲你做主,老夫不信,國子學是沒王法的地方。”

在胡儼的關愛下,顧興祖高興地點頭。

一個時辰之後。

正義堂裡又傳出了朗朗讀書聲。

顧興祖的讀書聲尤其的高亢,就好像是男低音在演出似的。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子曰:吾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嗚哇……呵……呵……四十而感不惑……”

卻是此時,這顧興祖自脖子以下,被人串了一個個似沙包大的火藥包,這火藥包像項鍊珠子一樣,將他身子捆成糉子似的。

顧興祖整個人戰戰兢兢,大聲朗誦,一刻都不敢停。

張安世則是坐在角落裡,駕着腳,興致盎然地看《春秋》。

朱勇和張𫐄抱着手,盯着顧興祖紋絲不動。

丘鬆拿着火摺子,時不時將那火摺子裡的闇火吹燃,撲哧撲哧的。

學習的進步很快。

短短七日,論語居然倒背如流了。

張安世大爲震驚。

果然四對一是大炮打蚊子,殺雞用了牛刀啊。

顧興祖很用功,廢寢忘食,他主動學習,雖然讀書時,總在某些時候,發出一些古怪的叫聲。

不過這只是些許的細節,不必在意。

這一切還歸功於三兇,三兇臥薪嚐膽,從前是老師成日管教他們這三個頑劣的少年,現在一朝翻身,作爲三個京城裡的混子,他們比任何人都曉得這些讀書混子是怎樣偷懶摸魚的。

可謂全方位,無死角,不給顧興祖一丁點偷懶的機會。

顧興祖最害怕的就是丘鬆。

因爲丘鬆話最少。

有時看他躲在窗前,睡在課桌上,掀起衣來,有節奏拍地打着自己的肚腩,顧興祖便覺得格外的詭異,便渾身不自覺的打了個顫抖。

…………

朱棣已收到了胡儼的好幾封奏疏了。

拐彎抹角地說張安世在學裡胡鬧,引起了其他師生的不滿。

當然,這裡頭的措辭是,其他的師生不滿。

朱棣對這些奏疏,看也不看。

胡儼那傢伙……朱棣還是挺喜歡的,他不似其他的文臣,都有功名利祿之心,反而很是安貧樂道,德行很好。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懶散,喜歡混日子。

這國子監在太祖高皇帝的時候,風氣還好,裡頭的舉監、貢監、廕監、例監等生員,誰敢逃學啊。

當然,那時候待遇也確實高,因爲科舉剛剛開始,朝廷沒有選拔人才的渠道,朱元璋又把百官當了韭菜,隔三差五割一茬。

這所謂的割一茬,是真正物理意義的割一茬,一刀子下去,一了百了的那種。

於是乎,監生們老老實實!

另一方面,朝廷又需要大量官員進行補充,於是當時的監生,待遇不在進士之下,說不定你讀書讀着讀着,就有人拉你走,來不及了,收拾收拾,趕緊跟我來,皇帝剛剛乾死了幾十個知府、知縣,現在正缺人,就你了,你入監讀書有三十八天,已經算是老資歷了,至少補一個知府。

如今……顯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絕大多數的文臣,已由科舉出身的進士和舉人充任,在國子監裡讀書,變成了純粹的學習,而且功勳子弟,就算不讀,照樣可憑藉父祖的軍功襲爵。

再加上胡儼懶散,國子監一日不如一日。

朱棣早就對此不滿了,現在你胡儼叫個啥,反正這國子監都爛了。

不過朱棣對張安世幾個還是頗爲關心的,叫了亦失哈到面前來:“張安世四個,沒有鬧出什麼大事吧?”

“陛下,沒有。”

朱棣道:“那就得了。”

亦失哈笑吟吟地道:“到了月底,鎮遠侯便要回京,奏疏已經到了,說是現在已至湖北落鳳驛。”

朱棣聽罷,道:“貴州之事,關係最是重大,鎮遠侯爲人穩重,有他在,貴州才能安穩,此番他回京,朕極想聽一聽他對貴州軍情、民情的看法,傳旨下去,等他抵京,次日便來覲見。”

“喏。”

…………

到了月末。

這一天的清晨,張安世如往常一樣,準備穿戴一新後,就預備要去國子學裡教書。

其實他心裡是帶着懷疑的,懷疑這是朱棣圈養他和京城三兇的陰謀,爲了讓四兄弟安分,纔來了這麼一出。

不過張安世找不到證據,話說回來,爲人師表的感覺很好,作爲一個有學問的人,張安世恨不得給自己配一副金絲眼鏡,最好在自己的衣上縫一個上衣兜,再在裡頭插一根毛筆進去。

他匆匆洗漱,還未出門,卻見朱勇三人急匆匆地來,急道:“大哥,大哥……”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沒想到你們比我還勤快,這麼急着去國子學教書?”

“大哥,國子學不能去。”朱勇苦着臉道。

張安世詫異道:“咋啦,瞧你們害怕的樣子,有沒有出息!我平日裡教導你們,做男人,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你大哥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

朱勇道:“顧興祖他阿爺回來了,我剛聽來的消息,是俺爹說的,說是今日要去五軍都督府覆命,明兒入宮,他阿爺鎮遠侯的脾氣是火爆得不得的,人稱顧瘋子。”

張安世哼了一聲道:“怕個什麼,他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敢砍他孫兒的授業恩師嗎?真沒有王法了,不說啦,大哥突然想起魏國公老是想請我去給他女兒瞧病複診,大哥去幾日。”

張安世說罷,一溜煙便跑。

朱勇:“……”

張𫐄在後頭叫道:“大哥,那俺們怎麼辦。”

丘鬆同時齜牙道:“要不,先下手爲強……”

好在張安世是有良心的人,跑到了門口,又心急火燎地趕了回來,道:“哎呀,你們還傻站着幹什麼,快各回各家去,讓家裡十個八個護衛保護自己,大哥看病去啦,後會有期。”

這一次,真跑了。

(本章完)

第129章 重賞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22章 大病初癒第360章 賺翻了新的一月,求月票!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91章 封賞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448章 加恩第37章 皇孫的煩惱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336章 替罪羊第493章 震驚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61章 入宮赴宴第22章 大病初癒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535章 大禮第255章 一鍋端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116章 龍顏大悅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2章 重新做人第533章 努力罷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145章 喜報第51章 我心善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335章 開太平第423章 重獲新生第527章 猛虎出籠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92章 盡誅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541章 聖駕第27章 朕之伯樂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587章 斬立決第583章 衆建諸侯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423章 重獲新生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11章 卷,往死裡卷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454章 賞賜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388章 朕在此第594章 出擊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528章 搞錢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42章 君臣相見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367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259章 國公第212章 清洗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
第129章 重賞第577章 神奇的事發生了第369章 我和夏公很熟第22章 大病初癒第360章 賺翻了新的一月,求月票!第238章 外甥隨舅第171章 斬盡殺絕第91章 封賞第311章 震驚四座第448章 加恩第37章 皇孫的煩惱第433章 大變活人第139章 大買賣來了第336章 替罪羊第493章 震驚第323章 功德無量第61章 入宮赴宴第22章 大病初癒第279章 不得好死第595章 一擊必殺第535章 大禮第255章 一鍋端第389章 你的嘴利,還是朕的刀利第379章 他們在打劫朕第459章 驚人數目第116章 龍顏大悅第358章 皇孫威武第2章 重新做人第533章 努力罷第558章 神兵利器第413章 水落石出第415章 天下第一才子第83章 八十三章:滿門抄斬(七千字大章)第291章 天文數字第523章 連根拔起第480章 壞人心術第145章 喜報第51章 我心善第108章 託陛下洪福第78章 才高八斗張安世第289章 官升一級第598章 龍顏震怒第335章 開太平第423章 重獲新生第527章 猛虎出籠第361章 一夜暴富第392章 盡誅第169章 紀綱,你完了第541章 聖駕第27章 朕之伯樂第20章 陛下 有個好消息第172章 有一百七十二章:真相大白第587章 斬立決第583章 衆建諸侯第332章 絕不可能第107章 真實的棲霞渡口第121章 皇孫崛起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40章 你教朕怎麼辦第199章 人贓並獲第499章 兩全其美第29章 京城二兇威武第423章 重獲新生第297章 大大功臣第111章 卷,往死裡卷第112章 陛下 銀子來了第6章 天子守國門第454章 賞賜第182章 張安世發老婆了第314章 普度衆生第143章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第205章 趕盡殺絕第236章 牆倒衆人推第317章 事情敗露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260章 卷王之王第507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373章 罪魁禍首竟是他第222章 洞房花燭殺人夜第388章 朕在此第594章 出擊第201章 功德圓滿第273章 賀喜陛下第347章 狠人還有文化第476章 給朕剮了第528章 搞錢第341章 唐虞之治第342章 君臣相見第106章 揭開真相第576章 父子相見第367章 不要不識擡舉第334章 我要看血流成河第445章 天下第一功第400章 帝王之心第544章 重大案情第259章 國公第212章 清洗第93章 陛下 這是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