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中秋燈會有奇人

“多謝先生相助。”

“不必客氣。”

“陳某便先告辭了。”

陳將軍捏着一張折成三角的符,小心揣回懷中,便走出了大門。

此時街上已很熱鬧了,店鋪門前已被幾個攤販佔滿,陳將軍小心的從攤販中間跨過去,也跨過地上堆成一堆的枯葉,他回頭看了一眼枯葉,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但沒有在意,只大步離開此處。

身後除了一人留在後邊牽馬,其餘幾人都連忙跟上去。

過了片刻,落葉堆中一陣動靜。

“刷……”

葉子朝四周散開,一隻三花貓鑽了出來,抖一抖身子,伸個懶腰,左右看看,邁着貓步回了屋子中。

輕巧一躍,跳上桌面。

外邊嘈雜,三花貓小聲說話。

“道士……”

“嗯?”

“你爲什麼要用葉子把三花娘娘埋起來?”

“明明是風吹的,哪裡是我埋的?”

“是你吹的。”

“三花娘娘怎的憑空污人清白?”

“是你吹的。”

“那也定然是入了秋天冷了,看三花娘娘一個貓睡在大街上,怕着了涼,所以纔會用樹葉把三花娘娘蓋住,暖和一些。”

“?”

三花貓歪頭直盯着他,充滿懷疑。

也不知是選擇了相信,還是懶得和他計較,只見她晃了晃腦袋,跳下桌子,慢慢悠悠的上樓了。

道人盯着她的身影,繼續思索。

此時正是陳子毅將軍威勢最盛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民間許多百姓都將他的畫像貼在了門上,做成了門神。

畫得像不像另當別論,具體效果怎麼樣也不必說,但天下百姓是真的相信他有神威、就連他的畫像也能祛除妖邪、嚇住小鬼的。尤其在北方,更是已將他傳成了神一般的人物。

哪怕塞北人,也是隻消看見他的一個旗號,就會心中忐忑,甚至望風而逃。

以至於更遠的西域、更遠的國度,那裡的人還未曾與他有過碰面,但他的故事已在對方耳邊傳聞,這無疑是對於一個人最大的褒獎。

可以說他距離成神只差兩樣——

立地死亡和朝廷敕封。

雖是凡人身,卻已不可與尋常凡人等同,這樣的人,尋常妖邪陰鬼想在他身上作祟,無異於自取滅亡。

若是妖道設法寄夢,可能性也低。

那麼多不一樣的將士,尋常江湖奇人、民間異士,如何知曉這麼多人的身份面目?

最大的可能便是冥冥中的感應。

可這也有一個問題——

雖說中原王朝與塞北蠻人交戰多年,互相之間都有許多殘酷行爲,砍頭壘山、插屍爲林,若對方有擅長邪道的修行之人,取走將士魂魄用來做什麼用或是單純折磨取樂都不足爲奇。只是陳子毅領兵的這些年來,中原王朝幾乎都是優勢一方,塞北一方想取回屍體尚且艱難,更遑論在戰鬥過後回來特地取大晏將士的魂魄。而幾天不取,多數魂魄就將回歸天地,自然消散,只有極少數在偶然條件下才能成鬼。

這般操作起來應當是很難的。

“除非……”

剛一想到這裡,外頭又有人來。

是一名跛腳的中年道人。

“道友慈悲。”

“國師有禮。”

宋遊依然起身,與他行禮,隨即請他進來。

“可有打擾到道友?”

“國師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哪裡談得上打擾?”宋遊客氣說道,“何況在下近日都很清閒。”

“貧道也是想着天涼了,難得清閒,想出來走走,便索性來拜訪道友了。”國師笑呵呵說,“不過方纔來的路上,倒是遇上了陳將軍。”

“陳將軍也只來坐了一會兒。”宋遊說,“說不定國師還比他先出門呢,也是有緣。”

“誰說不是呢?”國師笑着說,又探身好奇道,“不知陳將軍這麼早來尋道友,可是有什麼要事?”

“此前在下去北欽山尋訪蔡神醫,但沒能尋到,回來路上,便碰上陳將軍與兩位殿下打獵歸來,因在下以前便常聽說將軍的故事,心生仰慕,也對北方和邊境之事頗爲好奇。當時談了幾句,沒能盡興,今日陳將軍便來找我敘舊,與我說些與自身有關的事。”

“想來和說書人說得並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

“呵呵……”

國師笑呵呵的點頭說:“其實貧道對陳將軍也是敬佩不已,只是,呵,天下人知曉陳將軍的厲害,卻不知曉陳將軍究竟有多厲害。”

“怎麼說?”

宋遊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也確實很感興趣。

“就好比當年魚頭關一戰,道友可曾聽過?”國師是個健談的人,很快便起了話題,好似與老友閒談。

“可是陳將軍以五千精兵戰勝十萬的那一戰?”

“正是。”

“那在下便從說書人口中聽過。”

“驚天大勝,威震塞北,又是蘭水之戰中奠定勝局的一戰,想來天下沒有哪個說書人會放過這一段了。”國師笑着說道,“那便請問道友,在說書先生口中,此戰陳將軍是如何取勝的?”

“聽說是用的水攻。”

“這便是貧道爲何說世人知曉陳將軍厲害,卻不知曉陳將軍究竟有多厲害了。”國師搖了搖頭,“上游攔水,設計引兵前來,開閘放水,水淹大軍,自然是一大奇謀,可其實卻並非如此。”

“願聞其詳。”

“其實哪來的奇謀巧計,只是當時下雨,河面漲水,世人見了,便謠傳水攻。”國師搖頭,“事實是陳將軍以五千對十萬,生生的打贏了,光明正大的阻擊了十萬塞北大軍!”

“竟是如此……”

“不止阻擊,甚至取勝,待援軍趕到時,塞北人已經潰敗,丟屍上萬!”

“……”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是。”

“說書人之所以說陳將軍用的水攻,世人之所以這麼傳,便是因爲沒有人會相信五千人能打贏驍勇善戰的十萬塞北。”國師繼續搖頭,“可有時候只有編故事才需要考慮人相不相信,真正的事反而不需要。”

“國師所言有理……”

“世間智謀,有高有低。要說奇謀巧計,比之尋常人,已是大智,可比之陳將軍,反倒只能算箇中智。真正的大智是世人理會不了的,就如沒有人會相信五千軍士能打贏十萬塞北,要問怎麼贏的,也許讓陳將軍親自來說,世人聽了,也是不肯信的。”國師嘆道,“所以貧道說,世人知曉陳將軍的厲害,卻不知曉陳將軍究竟有多厲害,那是講不出來的。史書寥寥幾筆傳下去,後人見了,大概也想象不到。”

“史上這樣的事似乎不少。”

“是也。”

國師笑着說道:“史上許多善戰之人,常用奇謀,其實哪來那麼多奇謀,比奇謀更不可思議的,便是他們不用奇謀,竟也堂堂正正的贏了。”

兩人就此閒談了好一會兒,國師才說起他真正來找宋遊想說的事。

“天下民心所向,生靈願力所趨,地府凝聚已近了。”

“何以見得?”

“不知道友可有察覺到天道的轉變?”

“在下近期常在城中,少有出去,所見所聞都不多,卻不知國師說的又是什麼轉變?”宋遊一邊喝茶一邊問道。

“此時變化還很小,在城中確實不易察覺出來,不過若是邊疆,常死人的地方,便能明顯察覺到了。”國師說道,“原先人死成鬼,乃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今卻變多了許多,像是那些有怨念的、不甘心的,亦或是生前本領高強的,死後魂魄都極可能留下來,不再消散。”

“當真如此?”

“邊疆早已有人來報。”

“原來如此。”

宋遊聽了,心中只嘆一句,果然如此。

“貧道想來,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地府怕是就要凝聚而成了。”國師也喝着茶說。

“這個時間是國師算好的吧?”

“道友知曉,貧道與陛下皆有所求,貧道也不瞞道友。”國師沉默了下才說,“不過貧道終究學識淺薄,天道的演變實在讓貧道出乎預料,此時地府尚未凝聚成功,但人死後成鬼的事情卻變多了,頗有些麻煩。”

“想來國師已有應對之法。”

宋遊一邊說一邊淡淡看着國師神色。

“貧道確實有些準備,已經派遣人與鬼去往邊疆,那些死人多的地方,將鬼魂都牽引回來,免得四處爲亂,驚嚇到人。”國師說道,“貧道原與陛下商議過後,在豐州尋了一地,本是未來想留作地府鬼城與陽間接洽的,此時正好將鬼帶去,暫存此地。”

“國師料事如神啊。”

道人笑着恭維,舉杯飲茶。

“道友似乎並不意外……”國師說道,“道長又是如何知曉的呢?”

“實不相瞞,在下之前便有聽說,有人曾在豐州見過百鬼夜行的場景,正覺奇怪,怕是有人作亂,想去查探一番呢。”宋遊笑道,“既然是國師在那邊設立鬼城的話,在下便不必急着去了,只等以後路過,再去見識一番國師的手筆。”

“竟是如此巧合?”國師笑了笑,“世間之事,真是妙極。”

“妙極。”

“正好貧道也很想請道友去看看。”國師對他說道,“不敢耽擱道友遊歷天下,但若道友離京之後,路過豐州,可一定要告知貧道。若貧道又有了什麼疏漏之處,也好請道友指出,否則的話,上萬鬼魂的怨念,貧道可承受不起啊。”

“一定!”

“說不定貧道還真需要道友相助……”

“怎麼說?”

宋遊看向他,他也看宋遊。

“往近處說,那些從邊疆回來的鬼魂多有兇悍之輩,有些不僅煞氣深重,更有些罪孽也很深重,不止是戰場殺敵多了那麼簡單。化成鬼後,他們被貧道手下的人與鬼帶到豐州,也常常不服管教,甚至作亂,貧道也很頭疼。若今後有壓不住的,成了氣候的,便只能來請道友相助了。”

宋遊聽了,卻沒有說什麼,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而是笑着問:

“往遠處說呢?”

“若今後鬼魂太多,豐州業山裝不下,地府卻遲遲未成,貧道便只能考慮先用秘法隔絕一片天地了。”國師恭敬道,“貧道不才,出任國師之後四下蒐集了許多上古文獻,竟也真的找到一些了不得的手段,其中便有一樣,可以陣法隔出一片天地,只是貧道不精此道,一人可辦不來。”

“若真到了那時,便儘管來找在下。”

“多謝道友。”

“不敢稱謝。”

兩人坐在這裡聊了一上午。

國師果然健談,知識也淵博,也許他和任何人都能聊得投機,自然也與宋遊聊得盡興。

到了中午,宋遊還從對面飯館叫了菜來,與他同吃,下午才離去。

……

求臨期月票啦~

第6章 貓神難當第559章 了卻因果第473章 天下之變第635章 天下令人欽佩者衆多第267章 逸都舊事第703章 故人具雞黍第414章 貓間天堂第21章 山中尋高人第460章 自該入書傳千古第307章 茶樓聽自己的故事第645章 夢中與神談第515章 古老柳樹第181章 畫中天地第138章 滋養京城萬物第253章 四時封鎖第684章 四方皆借力第127章 多謝女俠等我兩年第644章 震喝人神第687章 欠我們斷尾一條,陽壽百年第652章 大地靈韻與天宮戰神第11章 女鬼歌舞第441章 滿載而歸第495章 城隍已今非昔比第648章 汝非真龍也第80章 路邊山神請第562章 傳授雷法第595章 你看我像耗子還是像人第277章 鎮北軍中奇人營第215章 道人託夢第68章 聽慣了的江湖恩怨(+1)第4章 村廟有神靈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650章 山中自得其樂第444章 陽州青雲宮第320章 燕子顯神通第531章 誰言大漠不好客第478章 老嫗 枯井與小人第533章 偏要與天借雨第228章 貓兒也走過千山萬水第641章 與天長談第698章 修行不是無來由的風第400章 鬼城建成,神靈歸位第396章 嶽王神君(加更求月票)第42章 誰說落後就不美?第500章 天才之爭第506章 還當年善意第631章 競州再尋浮雲觀第234章 果然如此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第159章 避一避風頭第11章 女鬼歌舞第161章 北欽山尋神醫第697章 江上一歸人第253章 四時封鎖第118章 荒山除鬼第379章 國師圖謀第171章 請鬼幫忙第296章 燕仙已成神第702章 心中舊事起,靜候故人歸第482章 持杖下井第394章 燕子和三花娘娘一樣聰明第113章 是三花娘孃的生意第243章 療法初成第282章 陣前斬妖第651章 誰能降之?第488章 龍興之地第79章 也能稱一句神仙第532章 地火國見聞第13章 有人來訪第31章 廟會第616章 即將離去第193章 得見故人(求月票)第114章 三花娘娘本是貓神第19章 說來也巧第513章 青桐林中有洞天第20章 江湖傳聞第353章 是個巧合第436章 能救世人,就是好仙第126章 裝都不裝了第23章 壞我高人氣質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617章 全因仙貓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313章 緣分奇妙不可言第8章 且借一抹霞光第504章 暗示第339章 三花娘娘驅邪記第226章 多虧三花娘娘第328章 舊屋仍在第97章 鏡神有請第452章 錢財飛走四出,街邊偶遇舊識第197章 多謝等候第188章 將軍之夢第677章 破廟迎雷公第607章 舊人到訪第442章 除邪神的神仙愛吃雞第503章 餃子也可以是耗子形狀第86章 靈敏大仙並不靈敏第579章 再回逸都第71章 貧苦百姓不養閒神(+4)
第6章 貓神難當第559章 了卻因果第473章 天下之變第635章 天下令人欽佩者衆多第267章 逸都舊事第703章 故人具雞黍第414章 貓間天堂第21章 山中尋高人第460章 自該入書傳千古第307章 茶樓聽自己的故事第645章 夢中與神談第515章 古老柳樹第181章 畫中天地第138章 滋養京城萬物第253章 四時封鎖第684章 四方皆借力第127章 多謝女俠等我兩年第644章 震喝人神第687章 欠我們斷尾一條,陽壽百年第652章 大地靈韻與天宮戰神第11章 女鬼歌舞第441章 滿載而歸第495章 城隍已今非昔比第648章 汝非真龍也第80章 路邊山神請第562章 傳授雷法第595章 你看我像耗子還是像人第277章 鎮北軍中奇人營第215章 道人託夢第68章 聽慣了的江湖恩怨(+1)第4章 村廟有神靈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650章 山中自得其樂第444章 陽州青雲宮第320章 燕子顯神通第531章 誰言大漠不好客第478章 老嫗 枯井與小人第533章 偏要與天借雨第228章 貓兒也走過千山萬水第641章 與天長談第698章 修行不是無來由的風第400章 鬼城建成,神靈歸位第396章 嶽王神君(加更求月票)第42章 誰說落後就不美?第500章 天才之爭第506章 還當年善意第631章 競州再尋浮雲觀第234章 果然如此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第159章 避一避風頭第11章 女鬼歌舞第161章 北欽山尋神醫第697章 江上一歸人第253章 四時封鎖第118章 荒山除鬼第379章 國師圖謀第171章 請鬼幫忙第296章 燕仙已成神第702章 心中舊事起,靜候故人歸第482章 持杖下井第394章 燕子和三花娘娘一樣聰明第113章 是三花娘孃的生意第243章 療法初成第282章 陣前斬妖第651章 誰能降之?第488章 龍興之地第79章 也能稱一句神仙第532章 地火國見聞第13章 有人來訪第31章 廟會第616章 即將離去第193章 得見故人(求月票)第114章 三花娘娘本是貓神第19章 說來也巧第513章 青桐林中有洞天第20章 江湖傳聞第353章 是個巧合第436章 能救世人,就是好仙第126章 裝都不裝了第23章 壞我高人氣質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617章 全因仙貓第208章 路遇奇人第313章 緣分奇妙不可言第8章 且借一抹霞光第504章 暗示第339章 三花娘娘驅邪記第226章 多虧三花娘娘第328章 舊屋仍在第97章 鏡神有請第452章 錢財飛走四出,街邊偶遇舊識第197章 多謝等候第188章 將軍之夢第677章 破廟迎雷公第607章 舊人到訪第442章 除邪神的神仙愛吃雞第503章 餃子也可以是耗子形狀第86章 靈敏大仙並不靈敏第579章 再回逸都第71章 貧苦百姓不養閒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