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與天長談

第641章 與天長談

順應天道很重要。

當年扶陽道人幫助大晏太祖改朝換代,又在互相幫助下改天換地,換了上任天帝,其實也是順應天下大勢,順應天道。

順勢而爲,便一切順暢。

逆勢而爲,則如逆水行舟。

此前說過,所謂天道,並不是一個獨立於世間神靈之外的個體,沒有必要敵視它、牴觸它,除了毀滅世界以外也沒有辦法將它推倒,因爲宋遊自身也是組成它的一部分。更好的做法是與它共處,順應它,順應世界,順應人心,借它之力。

順應天道雖然不見得一定能獲得某種助益,但起碼不至於受到莫須有的阻礙。

尤其宋遊身爲伏龍觀的傳人。

伏龍觀受天道眷顧,因此才能從上古存續至今,也是受天道眷顧,所以在這個修行法術逐漸沒落的時代,伏龍觀仍然代代都能修成大能。

宋遊應該知會它一聲。

至少讓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將會爲這天下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宋遊是順應民心的。

自古以來,人間帝王只要不得民心,哪怕手腕再強,也難逃滅亡的命運。

神靈與大能其實也是如此。

世間最大之勢,便是民心。

誰也不能逆着天下生靈的意願行事。

這個世界有自己的秩序,尤其是傳續已久的神道體系,無論是改變還是顛覆,都並不容易。

如今天下大勢尚未起來,還未到自然而然該改天換地的時候,赤金大帝身居高位,總領萬神,操持天宮事務已久,不能隨便說滅就滅——要麼需要等待一場亂世,人間改朝換代,大勢之下,自然改天換地,要麼便要收集足夠的罪證,說明這位天帝確實已經腐朽不堪,該當誅滅。

宋遊懶得去收集整理。

只從登天路開始。

阻止資格不夠的魂靈登天爲神,本身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是還香火神道與天宮神靈本來的樣子,無論是天道還是天宮中有德行的神靈,都不會覺得這個舉動有什麼不該,也都沒有阻止的理由。

那些無德之神,本身不配爲神,身居天宮多年,若無大的功績,甚至有惡行的,將他們誅滅、罷黜以及請下來也是正當行爲。

赤金大帝卻很難容忍。

這是在剪他的臂膀羽毛、壞他的根本,若他開始不爲所動,最後就沒有反抗之力,若他開始就反應激烈,則不能佔理。

究其根本,是他本身就墮落了,本身就是錯的,自然無論如何,都在法理上無法翻身。

這是陽謀。

宋遊唯一需要擔心的,也是真龍與嶽王神君所擔憂的,便是天宮別的上古神靈也對此感到不滿,感到冒犯,感到被挑釁,或者目光越過宋遊正在做的和即將要做的事,看到他未來要做的,看到未來導致的結果,感到警惕,進而感到利益受到侵犯。

原本赤金大帝雖爲天宮之主,名義上這些上古神靈也是他的下屬,同時赤金大帝也確實有操縱人間香火的能力,香火是神靈的根本,他在某種程度上掌握着對神靈們的利益分配,平日裡這些神靈也敬重他。究其本質敬重的是“在人間深入人心的天帝”,而不管天帝是誰。不過赤金大帝要想隨意號召他們也並不容易,起碼當他想要命令他們與人道巔峰的伏龍觀爲敵,自己還不佔正理,很多上古神靈怕都不會願意。

但這樣一來就難說了。

很多上古神靈都很了不得,他們在上古時期就是大能,甚至極少數有着不亞於伏龍觀祖師的名聲與道行,後來爲了長生轉投香火神道,不好說是一種出路還是一種墮落,也不知道如今是又有進展還是逐漸衰老了,總之萬萬不可小覷他們。

宋遊記得還有上古末期,伏龍觀還沒有建道觀的時候,乃至於之後,某些祖師的老友後來也走上了香火神道,在天上做着清閒神靈。

一人之力,實在不易。

宋遊閉目宛如坐定,默默思索着。

直到感覺到有人爲自己披上了一件紙裘,肩膀上傳來的觸感是一隻小手,當他睜開眼睛時,仙鶴已然落了地,就在一片高山的山腰,遠處竹林之間隱隱可見村舍的影子。

三花娘娘給他披好紙裘,還繫好了束帶,系得緊緊的,嚴肅的一張小臉像是很會照顧人的樣子,見他睜眼,則對他說:

“天上太冷了,你穿厚一點,暖和,暖和舒服。”

“多謝三花娘娘。”

“不客氣。”

“到了嗎?”

“沒有到。”三花娘娘說道,“是白鶴不聰明,分不清方向,飛着飛着,就要落下去,找人問一下到哪裡了。”

“……”

宋遊又閉上了眼睛。

此後半天行程,幾乎都是這樣。

三花娘娘已然今非昔比,知道平州在哪個方向,然而一州之大,想找一座山何其容易,而且飛在天上看見的東西還和地面上不一樣,同一座城在地上和在天上長得都不一樣,沒有官道指引,也沒有路牌,飛得還快,稍不留神就容易走歪走過。因此三花娘娘經常會停下來,避開城池和居民聚集以及視線開闊之地,在離村舍遠遠的地方停下來,變成貓兒飛跑過去,再化成人形問路,或者讓燕子去問路,問清再回來,繼續騎着仙鶴向着長生縣雲頂山的方向飛去。

饒是如此,地面上也有很多人看見了天上飛過的仙鶴。 仙鶴實在太大了。

哪怕是在尊者山時,天宮接引新神,所用的仙鶴比起它來,也只像是一隻小麻雀,即使飛在雲中,身影也會時隱時現,稍稍低一點,就會在地面上投下巨大的影子。哪怕盡力繞着村城,也常常被人所看見。

平州本來就多仙神妖鬼傳說,民間此類氛圍也重,百姓都很喜歡談論這些,如此一來,恐怕又要多一些傳說了。

次日清早,雲頂山被霧籠罩。

鏡島湖平靜無波,倒映着天上細小如魚鱗一樣的積雲,也倒映着鱗雲之上飛過的一隻巨大仙鶴。

只有少許泛舟湖上、亦或是乘舟穿過鏡島湖前往雲頂山下,又低頭賞湖或是擡頭觀雲的人才得以看見,一時不免驚呼。

雲頂山上正是霧重重,鐵索隨風晃動,傳來清脆的聲響,山頂沒有霧,也沒有人,興許昨夜有人到了這裡,清早已下山去,也許昨日並沒有不懼山高路險的登山者到達這裡,自然也無緣得見仙鶴的風采。

仙鶴乘風而來,直達雲頂山巔。

山巔清明,沒有霧瘴,也不長草,唯有無數被風侵蝕的摩崖石刻,記錄着曾經在此居住的古老仙人。

尤記得當時宋遊初到這裡,天時地利與人和,處處精妙至極,玄妙之間他與天地相通,與山水感應,與古老的靈韻對談,一夜便是一年。

這裡對他而言無疑是離天最近的地方。

如今要與天長談,自該選到這裡。

……

山下不斷有人登山。

一個遇仙的傳說,一個有才華的文人,一篇《雲頂遇仙記》,讓本就名聲在外的雲頂仙山又添一層仙氣盛名,不知多少人慕名前來。

不斷有人沿着小路往上,懷揣着尋仙問道的虔誠與心情,十幾年間,將小路也踩得寬了不少。崔南溪的《雲頂遇仙記》中的梨樹仍在,當地官民甚至在這裡修了一間亭舍,給登山人休息,過往之人無不在此駐足,朝它投去目光,甚至有人伸手去摸,將枝幹摸得光滑透亮。

正是梨兒熟的時節,樹上碩果累累。

石足縣的新任知縣也是慕名而來。

當年那位崔南溪來此登山、在此遇仙時也正是石足縣的知縣,這讓他頗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一路往上,四季輪轉。

山勢越來越陡,越來越難爬,時而碰見從上方折返回來的人,擺手告訴他,山上的路被夏末的雨沖斷了,時而又有人驚慌失措的往回跑,告知他在山上遇見了豺狼虎豹,走到後邊,甚至有人遇見了山魈鬼怪,雖未傷人,也把人嚇得不輕。

知縣心中一再打鼓,猶豫了又猶豫,幾次心中都起了放棄的念頭,終於是堅持了下來。

之所以堅持下來,一是因爲讀過崔南溪的那篇文章,知曉崔南溪也曾遇到過諸多困難,心中也曾好幾次想過放棄,最後都堅持了下來,這才得以在雲頂山上遇到真仙。同時崔南溪文中所說,自己歷經磨難,堅持到底,到了雲頂彼岸過後,那般暢快自在、彷彿自己勝了自己的豪邁感覺也深深令他爲之動容。二是因爲自己與他同爲石足縣的知縣,若崔南溪能去,自己不能去,便顯得自己弱於了他,實在丟不起臉。

於是一路往上。

中間真的遇到了山魈鬼怪,不過這些山魈鬼怪都不傷人,只是虛驚一場。

知縣知曉,這是被那位真仙點化的妖怪。

因此纔不傷人。

這條路終究是沒有以前兇險了。

原先崔南溪的文章中寫,山中可是正兒八經有妖怪,也是正兒八經要吃人傷人的,那時路上也遠遠沒有這般熱鬧,甚至幾乎是獨行,更容易受到山間妖怪以及豺狼虎豹的襲擊,更考驗人的意志。如今路上人多了,無論是山間妖怪還是豺狼虎豹,都不敢輕易出來傷人。

如此多半是尋不到仙人了。

等到知縣抵達鐵索懸崖旁時,卻見又有人往回走,面容興奮,一見他就對他說道:

“足下還不走快一些!雲頂山上又有仙人來了!”

“啊?當真?”

“難道足下昨日登山之前,沒有看見天上有仙鶴飛過嗎?”

“沒有注意!”

“總之又有仙人來了,此時就在雲頂山巔盤坐,隔着一層霧,有時能看得見!”那人說着頓了一下,“只是今日神仙來了之後,山上起的這層霧好似頗有些玄異,鐵索怎麼也爬不過去了,只能遠遠的看。”

“竟有此事!”

知縣心中大喜,也不顧腿腳痠軟,連忙往前跑去。

走到鐵索懸崖邊時,果真見到前方懸崖之中濃霧重重,濃霧隨風而走,濃淡也有變化,等到霧淡之時,隱約可見對面山頂的景象——

山頂寸草不生,卻有一張石臺,正有一人盤坐於石臺之前,一動不動,像是與天對飲,又像與誰長談。

那是一個道人的模樣。

(本章完)

第561章 自然都是三花娘孃的功勞第421章 野蠻中的禮節第397章 夢中會神君第123章 斬殺山怪第463章 請與之鬥第493章 下一個朝代姓什麼第240章 禾州何人不識君?第315章 神仙在身邊第5章 三花娘娘第320章 燕子顯神通第583章 時間(加更求月票)第526章 香火不是白吃的第2章 山間有霧鬼第188章 將軍之夢第403章 堯州路半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394章 燕子和三花娘娘一樣聰明第707章 這怎麼好意思呢?第122章 厲害啊道長第700章 三花娘孃的厲害之處第10章 逸都租房第508章 移民北遷第543章 大漠深處滴水泉第410章 尊駕爲何至此第249章 雪原戰事第85章 夜晚捕鼠第76章 與鬼談閒第419章 龍舞於天,一刀劈浪第48章 柳江大會第99章 便請雷公出來一見第43章 道經哪有這個好第467章 再請與之鬥第110章 長京城內有妖鬼第582章 尋訪故人第214章 在下擅長釣魚第674章 貓某喜好自食其力第308章 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第72章 多走一程又何妨第293章 歷史上的重要節點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687章 欠我們斷尾一條,陽壽百年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614章 怎麼又有一根甘蔗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460章 自該入書傳千古第655章 貓兒也有憂愁第241章 莫問歸途何處第270章 舊事了結第180章 那日不尋常第385章 上古大妖之威第233章 殿中鬥法第217章 神靈不靈,就該燒廟第599章 道人與貓的回報第448章 贈果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57章 燕子少年第603章 離去第8章 且借一抹霞光第42章 誰說落後就不美?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343章 街頭偶遇第316章 光州尋舒某第185章 三花娘娘又長一歲第273章 邊境之行第659章 龍池取靈韻第177章 絕世女子的僞裝第428章 蟄伏?降伏?第544章 長京去西九千九百里第211章 晴夜霹靂第366章 狐狸本性第646章 這位此來所爲何事?第100章 天宮與雷神第118章 荒山除鬼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583章 時間(加更求月票)第710章 天地之間往事去,陰陽山上故人來第507章 與長京相別(加更求月票)第311章 小城鬼事之夜半來香第114章 三花娘娘本是貓神第153章 降罰第34章 瘦瘦棗紅馬第627章 何時來春第476章 餘州人好吃蛇鼠第556章 自然是三花娘娘做主第685章 下來再打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138章 滋養京城萬物第568章 寶物都有歸處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第296章 燕仙已成神第35章 此間亦有修行第540章 滴水成湖第71章 貧苦百姓不養閒神(+4)第354章 分水刀與神靈第549章 安息就在今日第577章 下山第368章 水下有鼉龍第644章 震喝人神第391章 道士你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本事沒教
第561章 自然都是三花娘孃的功勞第421章 野蠻中的禮節第397章 夢中會神君第123章 斬殺山怪第463章 請與之鬥第493章 下一個朝代姓什麼第240章 禾州何人不識君?第315章 神仙在身邊第5章 三花娘娘第320章 燕子顯神通第583章 時間(加更求月票)第526章 香火不是白吃的第2章 山間有霧鬼第188章 將軍之夢第403章 堯州路半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394章 燕子和三花娘娘一樣聰明第707章 這怎麼好意思呢?第122章 厲害啊道長第700章 三花娘孃的厲害之處第10章 逸都租房第508章 移民北遷第543章 大漠深處滴水泉第410章 尊駕爲何至此第249章 雪原戰事第85章 夜晚捕鼠第76章 與鬼談閒第419章 龍舞於天,一刀劈浪第48章 柳江大會第99章 便請雷公出來一見第43章 道經哪有這個好第467章 再請與之鬥第110章 長京城內有妖鬼第582章 尋訪故人第214章 在下擅長釣魚第674章 貓某喜好自食其力第308章 給世界帶來的變化第72章 多走一程又何妨第293章 歷史上的重要節點第640章 如此方爲王道第687章 欠我們斷尾一條,陽壽百年第229章 禾州也有故人第614章 怎麼又有一根甘蔗第660章 植樹道謝第460章 自該入書傳千古第655章 貓兒也有憂愁第241章 莫問歸途何處第270章 舊事了結第180章 那日不尋常第385章 上古大妖之威第233章 殿中鬥法第217章 神靈不靈,就該燒廟第599章 道人與貓的回報第448章 贈果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322章 偏向虎山行第57章 燕子少年第603章 離去第8章 且借一抹霞光第42章 誰說落後就不美?第671章 先去送一位故人第343章 街頭偶遇第316章 光州尋舒某第185章 三花娘娘又長一歲第273章 邊境之行第659章 龍池取靈韻第177章 絕世女子的僞裝第428章 蟄伏?降伏?第544章 長京去西九千九百里第211章 晴夜霹靂第366章 狐狸本性第646章 這位此來所爲何事?第100章 天宮與雷神第118章 荒山除鬼第83章 李大官人與靈敏大仙第583章 時間(加更求月票)第710章 天地之間往事去,陰陽山上故人來第507章 與長京相別(加更求月票)第311章 小城鬼事之夜半來香第114章 三花娘娘本是貓神第153章 降罰第34章 瘦瘦棗紅馬第627章 何時來春第476章 餘州人好吃蛇鼠第556章 自然是三花娘娘做主第685章 下來再打第73章 明德二年春分遊至平州第138章 滋養京城萬物第568章 寶物都有歸處第615章 要多久才能成大妖呢?第296章 燕仙已成神第35章 此間亦有修行第540章 滴水成湖第71章 貧苦百姓不養閒神(+4)第354章 分水刀與神靈第549章 安息就在今日第577章 下山第368章 水下有鼉龍第644章 震喝人神第391章 道士你是不是有什麼厲害的本事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