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

早年在劍園,界河源頭,唱主角的是曲無劫、影鬼、羽清玄、羅剎鬼王、大梵妖王這一批最最頂尖的人物。

餘慈在那裡,只能說是在刑天的驅動下,敲個邊鼓,

除他以外,那一批突入界河源頭的修士,更不必說,連旁觀者的資格都算不上。而就在那一批修士中間,若也要分個三六九等,毫無疑問,得利最大的,就是帝天羅。

她是第一個搶奪了曲無劫的收藏,又全身而退的。

劍仙不假外求,能夠入得他們法眼的,無疑擁有着絕大的價值……以及威能。

尤其是當時,還是“沉劍窟主人”的影鬼,寄身劍仙原道法體,大肆破壞,能逃過那一輪劫數的法寶,靈性、威能必然是出類拔萃。

餘慈不免就想:

這一幅畫卷,莫不就是那件法寶?

隨着畫卷鋪展開來,暗蝕界域便給開了天窗,靈光矯然躍空,千百里範圍內都能看到。

可問題是,寶蘊已經不能看下去了,附近九成九……乾脆點兒說,是除了餘慈以外的所有人,都無法直視。

畫卷內蘊的劍意,排斥一切外力。

也許,畫卷之上,真的是某一刻的靈綱山吧。

那淡青的天空、雪白的海浪,厚重的山石,本沒有生命可言,但在畫卷裡,它們活了過來。

¤Tтkā n ¤℃ O

更準確地講,是它們所承載的意念和力量,活了過來。

按照天人九法的理論,劍意是靈性的力量,其高度凝聚化合形成的“種胎”,亦即“劍胎”,便是劍修獨立不改的真種子。

靈昧之法,無法從天地法則體系中探知,卻對體系有着強烈的影響。

存或不存,法則體系的結構狀態是不同的。

餘慈也沒有強行透視畫卷的玄妙,而是從法則體系的異化狀態中觀察,逐步判斷、滲透。

畫卷中充斥着劍意,餘慈發現了至少二十種以上。

每一種劍意,都有獨特的韻味兒,有着強烈的“自我意識”——當然,這只是個比喻,用以形容那份生動氣象。

雖然畫卷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影,餘慈卻彷彿看到了衆多音容笑貌。

他能“看到”曲無劫、昊典、原道……

在這裡面,劍意即人,人留劍意。

他們是如此鮮明、清晰,就像從來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沒有任何兩種劍意是相同的。

可在這一刻,它們在共鳴,

同屬於劍仙的超拔意念,傲岸而純粹,但彼此之間,卻有一份對彼此的認同。

使得在某一個剎那,這份恢宏而絕妙的氣象留印虛空。

這不是兩位、三位,而是二十多位劍仙的共同“創作”。

就算是劍仙、就算是同門,如此機緣,也是千載萬年難逢,而製作這幅畫卷的修士,便將這一刻“截取”下來。

所謂的“截取”,不是比喻,而是真正的不可思議的手段。

不知是哪位,從連貫的時間長河中,截取這幅剪影,等於是將那一瞬間的世界“切”下,獨立出來,化爲此圖。

沒有什麼別的煉器手段,卻是渾若天成……這本就是天成之寶!

帝天羅怎麼能用得起?

餘慈心中,震驚和疑惑並存,可事實就是這樣。

雖然內蘊的劍意不可能全數引發,雖然衆多劍意達成一個微妙的共鳴和平衡,使得威煞內斂,但只是那份數十位劍仙意興飛揚、氣貫長虹的大勢,便已拔至天地法則體系的最頂端,俯視萬物,難有與之並論者。

當畫卷與外界元氣相激,自有金玉之音貫穿,透心刺神。

“暗蝕界域”中央,東昌子本來是以“心魔煉返”壓制帝天羅,佔盡上風。

可當此音入耳,便是呆怔。

他與帝天羅魔識相接,等於是同遭這件異寶的“洗煉”。

帝天羅早有準備,他可沒有!

就算差了整整一個大境界,就算是長生與否的根本差別,可在這樣的劍意之下,他和帝天羅都是螻蟻之流,“差別”什麼的,又什麼意義?

劍意清音瞬間截斷了他的情緒念頭,掃平所有,剎那空白。

在“心魔煉返”的關鍵時候,如此做法,與尋死無異。

頃刻間,包圍着魔種的心神幽獄崩潰,魔種失了限制,立時生根發芽,就像是一株魔藤,在急劇成長的同時,毫無節制地抽取了其紮根土壤的所有養份。

所有的神意力量、情緒念頭、生機活力,都在這一剎那被抽了個乾淨。

如此威煞的天成之寶,不可能維持太長時間。

畫卷收回,暗蝕界域崩潰。

等人們擺脫了劍意壓迫,嘗試着移回視線,呈現在所有人眼中的,便是東昌子整個人枯萎、化爲飛灰的場景。

圍觀者都是譁然。

海面上,帝天羅重新成爲人們視線的焦點,她甚至還在原地,背對海岸高崖,分毫未動。

餘慈卻知,動用那幅畫卷的代價着實不小,此時她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但是,東昌子的被抽盡的生機靈氣、神意力量,都去了哪裡?

答案是:在帝天羅身上。

天魔體系中,最直接的提升境界的方式,就是他化魔染。

勝者全勝,敗者全敗,他化魔識之妙,盡在於此。

爲何魔門修士進境往往遠超同儕?也是由此而來。

東昌子的死,成全了帝天羅。

六慾天魔級別的根基法力,盡都移轉到帝天羅身上,帶着她一路衝關,轉眼便觸及了那層橫亙在“超拔”與“凡俗”之間的厚重關隘。

剎那間,劫雲傾覆,彷彿數千裡的厚重雲層一發地壓下來,與海面相接。

在其中,帝天羅的氣機非但沒有見機收斂,反而持續高拔飛揚,與天地偉力接觸、交纏。

圍觀者又是騷動,帝天羅竟是要在此時此地,破關渡劫!

人影紛紛飛離,但凡是長生中人,當真有多麼遠,跑多麼遠,免得遭遇池魚之殃。

餘慈和寶蘊卻沒有動。

寶蘊還問:“要不要使壞……絕色呢!”

這是她第三次強調,顯然帝天羅給她的印象十分深刻。

天可見憐,餘慈今天還沒見到帝天羅的模樣呢。

他心裡突又一動:以魔心擬天心,說起來,和寶蘊十分契合啊……

此時正是天劫臨頭,如果寶蘊身化奼女陰魔,寄神奪舍,都不用餘慈出手,便是個順理成章的局面,要省不知多少力氣。

既然動了念頭,自有與之相配套的許多法理依據,層疊而生,將單純的念頭,轉化爲漸漸清晰的思路。

眼看思路成形,餘慈卻是一怔,神思突然偏移,被天地間的某種現象所吸引。

劫數激發之時,天地法則體系的結構狀態,不可避免有了變化。

到了餘慈這種境界,很多時候,形狀就是本質。

餘慈早就知道,攔海山周邊,是一片“低窪地”,趙相山也曾說過,這是域內域外法則體系衝突的結果。

但這種認知,失之簡略。

直到帝天羅強渡劫關,引爆了周邊天域的法則亂相,更細節的東西,才進一步呈現出來。

此時此刻,餘慈意識舒展,便循着法則的動盪,輕飄飄穿透了真界法則體系,直抵外域,對那邊的法則結構,也有了較爲真切的感應。

這也算是突破了某種侷限——不是能力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餘慈的心神順勢而行,不再拘於域內、域外,他跳了出去,從更高的層次“俯覽”全局,

這是真實之域的層次,對餘慈來說,並不稀罕。

問題在於,他僅單純地以“認知”的方式,攀登上來,概覽真界天地法則體系全貌。

上回的登臨和觀測,則是借大日法相施展虛空挪移神通,施加了強烈的動盪和刺激。

一動一靜,認知的層次和精細程度,就是天差地別。

餘慈早知道,包裹着真界的天地法則體系,不是一個“平滑”的理想形狀,而是多處扭曲、凹凸不平的。

但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下進行觀察,還是頭一回。

這能讓他能更客觀地瞭解常規情況下,真界的真實面貌。

把天地法則體系用“凹凸”來形容,其實不太恰當,這只是一個相對形象的比喻。

若將其視做一種“趨向”,還更準確點兒。

所謂的“凹”,就是存在某種引力,使別處的法則結構向那邊傾斜、聚攏;

相應的,所謂的“凸”,則是存在某種斥力,將原本存在的法則都排斥出去。

其形成的原因、法則運化的法理,都不盡相同。

真界之中,這種凹凸扭曲的位置,比較明顯的就有十多處。

最醒目的還不是攔海山,而是在真界中部,也就是天裂谷、萬鬼地窟一線。

如果用“凹凸”來表示,那裡就像是一座高聳的山脈,與攔海山相映成趣。

看到這種“地形圖”,餘慈陡然間就明白了。

怪不得呢,這些年在攔海山附近發現的緣覺法界碎片,數量、密度都超出正常水平。

要知道,緣覺法界的層次擺在那裡,其碎片是真正能夠嵌入法則體系中的奇物。

當年陸沉一拳將其粉碎,那些碎片留在北荒地底的還好,但凡是反衝上地面的,被黑暴一卷,散入天地,有相當一部分,肯定是順着天地元氣的流向,如水之就下,自然而然,流淌到這處“窪地”。

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185章 斬火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中)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205章 帶路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35章 天篆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上)第176章 信息第321章 厲害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下)第295章 三寶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上)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下)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三)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89章 不動第244章 對決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312章 化魔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31章 等待第54章 截殺第156章 伊辛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下)第235章 變化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五)第3章 追魂第45章 三呼第288章 元磁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五)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十)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四)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上)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下)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238章 刑天第128章 我知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257章 死手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七)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中)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上)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314章 認祖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上)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一)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中)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下)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上)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335章 逝水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上)第12章 交錯第61章 又見第95章 寄託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上)第90章 猛料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下)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197章 平等之秘 解析本源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105章 破執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5章 猜忌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一)後記之三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三)第171章 虛化第177章 馭器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五)第291章 搜魂第246章 長鞭第36章 穿梭
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185章 斬火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中)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下)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205章 帶路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中)第35章 天篆第139章 定心之簪 抵天之劍(下)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上)第176章 信息第321章 厲害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下)第163章 驗心煉火 試平等珠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下)第295章 三寶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上)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下)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三)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中)第289章 不動第244章 對決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四)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第312章 化魔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31章 等待第54章 截殺第156章 伊辛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下)第235章 變化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五)第3章 追魂第45章 三呼第288章 元磁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五)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十)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四)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上)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下)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二)第238章 刑天第128章 我知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中)第257章 死手第252章 蜃樓遠景 長青近況(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七)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中)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上)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第314章 認祖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上)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完)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一)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中)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下)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上)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335章 逝水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上)第12章 交錯第61章 又見第95章 寄託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上)第90章 猛料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下)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下)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197章 平等之秘 解析本源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105章 破執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115章 猜忌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一)後記之三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三)第171章 虛化第177章 馭器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五)第291章 搜魂第246章 長鞭第36章 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