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

沈婉怔了一怔,上得輦車。

這部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取其輕便之意,上面僅安有坐席,雖然極盡舒適,空間卻不甚寬敞,餘慈居中而坐,沈婉居於邊角,二人仍是吐息可聞,看上去倒也親近。

“沈掌櫃尋我何事?”

“妾身富貴,一族性命,操之真人之手,豈能不來?”

這還是沈婉首度在私下裡拿出這等恭敬之態,反差頗大,幾乎讓餘慈以爲是諷刺,怔了怔才反應過來。

餘慈注目看她,幾可穿透五臟六腑。

不知不覺,他和沈婉之間,竟然已是上下分明。

顯然,這是受到了近日來一系列事態變化的推動,而且在大戰之前,他們是有過交流的,沈婉應該是有某種猜測,並不奇怪。

倒是沈婉,也許是感受到了壓力,輕聲解釋:“這些年來,我苦修主上所賜法門,感應自生,自冥冥中,認得許多人物,也知道一些隱秘,唯獨不見真人。偏偏真人又是最關鍵的那個,我不免就想,怎會如此?

“若感應真實不虛,可能性便只有那幾個了。”

她還是沒有明言,也許是理智判斷出來,情感上還難以接受之故。

餘慈心中嘆了口氣,不接受才正常,他也沒有即刻改變的意思,也許日後他還要進一步熟悉這種局面。

二人說話的聲音也沒有刻意遮掩,虎輦玉輿隱輪之車畢竟是上清宗的寶物,這點兒保密性還是有的,外間挽車的四位女修,也休想聽到他們的一言半語。

“隨心閣是怎麼個意思?”

餘慈的問話不太明確,可沈婉卻是心領神會,應道:“此事應該分出三層去看。隨心閣是一層、白家是一層,白秀峰又是一層。當年上清宗在他處虛空世界的資源,部分交由隨心閣轉賣,易換可用之物。這是份極大的產出,隨心閣自然不會輕言放棄;而由哪一方掌握,哪一個人掌握,也很值得爭取。”

她稍稍一頓,既而微笑:“今日上清權柄盡在真人一身,尋來也是理所當然。”

沈婉刻意說起“尋來”二字,呼應餘慈之前的問話,顯然也把自己包括在內。

餘慈也笑:“上清虛空世界,我手中是有一處,就是那九幽冥獄,裡面資源是有一些,不過開採不易,可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也不只是九幽冥獄。當日紫微帝御立於中天,洗玉湖底,太霄神庭已有感應,光芒萬丈,洞徹湖水,明似琉璃,真人竟不知麼?”

“唔,還有此事?”

沈婉見餘慈面色不似作僞,也有些弄不清餘慈手邊的信息渠道了,不過查漏補缺本就是應有之義,她便續道:

“上清立派以來,太霄神庭中固化虛空甬道多處,便是當年大劫之後,由於洗玉湖底地形複雜,神庭更已成爲天魔眷屬盤踞之地,多年以來,一直沒有聽說有誰能將裡面的‘寶藏’起出。如今眼看盡歸真人之手,下手哪有不急切的道理?”

“想得真多啊。”

餘慈輕諷一句,不過,他也真正明確了太霄神庭的價值。

同樣是虛空世界之間的聯繫,“貫通兩界”和“固化甬道”不是一碼事。

貫通兩界,是真真正正地打通,任何生靈、死物都可以穿過去,沒有任何限制,但兩邊天地法則必將嚴重衝突,影響一界生態,

當日東華虛空和九天外域接通,就給前者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永淪之地撞擊真界形成“三方虛空”,至今北荒仍深受其苦。

若上清宗當年真是如此收攏虛空世界,法則衝突之下,此界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相比之下,固化甬道就要安全多了。

就像是從天裂谷底通向血獄鬼府,兩邊有足夠的緩衝,限制也多,不會過分影響兩界的生態。這種限制,就是幾乎看不到盡頭的深度,以及高度扭曲的虛空環境,傳說就是長生真人下去,想再飛上來,也是艱難。

在餘慈手邊,類似的典型則是九幽冥獄。餘慈之所以操控自如,是虛空神通之能,也有手中《攝幽明精異圖籙》的牽引之功,要滿足兩個條件,實非常人所能及。

目前而言,全天下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能夠如此。便是這樣,餘慈本人也從來沒有親身進入過,概因想再出來,花費的力氣實在可怕。

然而受限雖多,因其相對安全之故,實用價值反而更大。

太霄神庭之中,固化了十餘劫來,上清宗幾乎所有的虛空世界甬道,這份資源,確實是動人心絃。

資源如何運用,是個現實問題。沈婉是個好選擇,但她畢竟在上清宗門之外,宗門人還要有人主持,並與她配合經營……

念頭再轉,餘慈又是啞然失笑。這種事情,他想得也太早了些,都說多年以來太霄神庭無人能夠涉足,可此界大能衆多,面對這樣的肥肉,不撲上去咬一口,又怎麼可能?

究竟如何,還要以他親眼所見爲準。

故而,餘慈只緩緩頷首:“我知道了。”

至此便另啓話題。上位者的責任,讓他必須瞭解一下沈婉目前面臨的困難,於是他道:

“給我說說你那邊的情況?”

冷不防跳到此事上,沈婉也有些意外,但她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秀眉微蹙,將沈氏一族受到的打壓、人才的凋零、雷家的威脅等等難事一一道來,由此也涉及了隨心閣幾個家族之間的權勢更迭等更爲複雜的背景。

餘慈聽得也是搖頭:“沒個幾百年,沈氏一族恐怕都難以翻身,還要你們血脈不絕才成。”

家族式的傳承,憑藉血脈聯繫,比之宗門一類,也許更爲穩固,可一旦受到沉重打擊,想恢復過來,也是極難。

宗門如樹,只要根系主幹還在,就算砍掉枝葉,沒幾年就能繁茂如初。

家族如人,砍掉四肢,削去皮肉,就很難再復甦,只會在失血中不斷虛弱,直到死掉。

“你是要跳出來,還是在隨心閣內發展?”

沈婉輕聲應道:“真人明鑑。如今沈氏一族休養生息纔是最緊要的,妾身也只想給他們爭一處立身之地,不至於像眼前這樣,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雖沒有正面迴應,但餘慈還是知道了沈婉的需求。

對他來說,這顯然會耗費更多的精力。可自從他走出種魔之術的限制,便已經漸漸明白了,神主和信衆關係,歸根到底,就是一種契約,一種交易。

信衆必然想從神主那裡得到些什麼,也許是世俗的某種需求,也許是單純心靈上的慰藉。

但更多時候,是二者兼有,且沒有一個盡頭。

至於神主這一方,真正需要的和有意義的,只有那淹沒在複雜信息中,精煉純粹的信念而已。

看似不公平的交易,其實最是公正不過,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雙方的需求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完全可以並行不悖。

能夠有所限制的,只是神主的能力和操守;信衆的自制和誠意。

沈婉的自制在水準之上,其誠意也毋庸置疑。

所以餘慈沒有多說什麼,只微微頷首,算是接受了沈婉的“要求”。

沈婉則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話題也要結束了。她已經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位,也不準備再多留,便躬身告辭。

可就在她準備起身的時候,餘慈卻道:“再等等吧,說是要乘輦同遊,咱們連外面的景緻都沒怎麼看呢。”

沈婉微怔,往輦車之外瞥了眼,那飛流而過的雲氣固然變化萬端,偶爾躥出的雷火也眩目得很,此外便是上空湛藍似沒有盡頭的天穹。

長及數十里移山雲舟就在這僅有的幾種色調之間穿梭,初看雄偉壯觀,可看得久了,仍然單調。

這樣的景色,她已經看得厭了,也不認爲像餘慈這樣不可測度的強者,會真的有乘輦車遊覽的興趣。

那麼,其“留客”的做法,就很值得思量了。

不那麼明晰的念頭在心湖裡沉浮,沈婉卻是發覺,本能的反應還是要超出了念頭的轉速,某些不應有的情緒反應,通過形神深層不可知的運轉,一發地涌了出來。

故而,她垂下眼瞼,掩去心中不安,而某種想法也積蘊在心頭,使得自家的體溫略有變化。

餘慈卻是真正換了個思路。

眼下,他要測試座下輦車的作用。只他一人還不成,正好拿沈婉來當試驗品。

雖然沈婉不是出身玄門,但沈氏一族在沒有破敗前,給她打的底子還是可以的,修煉的乃是玄門正宗路數,又已踏足步虛境界,比外面挽車的四位女修,要強出不止一籌。

虎輦玉輿隱輪之車,乃是上清宗創派之始便傳承下來的聖物。並非是可以祭煉的法器,而是類似於天成秘寶。四位挽車的女修,將玄門罡氣透過絲帶,傳入輦車,與其上以萬計的符紋聯繫,激發出一部分功用。

很可惜的是,這不過是隔靴搔癢,輦車深藏的真實,恐怕發掘了不到萬分之一。

餘慈也研究過輦車上的符紋,包括車壁上,那氣韻流動的飛仙圖。

如果從符籙結構的角度看,那已經算是一個傑作,尤其是從局部觀察,不管是分形、竅眼,都安排得非常精到。

只是,在整體佈局上也太過寫意,不夠精密,也沒有經過有效的疊竅合形,如果將其視爲一個符籙,肯定是最難催動的那一種。成千上萬的竅眼,足以吞掉好幾位長生真人的修爲。

餘慈不是沒試過加以修改,但他從飛仙圖的筆觸中,感受到了某種難以把握的真意,那不只是結構上的問題,如果判斷錯誤,思路就是錯的,也就無法激發出真正的功能。

這使他想到了在北荒時,辛天君與廣微真人的理念之爭。

辛乙曾言“通竅貫氣造死胎,性靈通神纔是真”,當時還不覺得,現在看來,單純的精密結構,似乎還真的無法盡數包容性靈之妙。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部輦車,也不真的就是符籙法器。

細細思量,輦車應該是屬於存思一脈,與他的符籙派別雖同源玄門,同出上清,實則頗有差異。

換一個人在這裡,十有八九唯有搔頭而已,但對餘慈來說,也不是全無辦法。

記得說沈婉起過,這架輦車的用處,更多是用來感應道韻,封召神明。

前者且不說他,餘慈對“封召神明”一事的認知,也經過了幾個階段,

從最初耳聞,到真正從符法神通中踐行,還有不久前,萬古雲霄和紫微帝御的呈現,都在不斷修正他的概念。

餘慈固然是本命金符的道基,可上清法門中,存思的影響可謂無所不在,就是天垣本命金符中,三十六枚種子真符,形成脈絡各異的符法神通後,也有小半,顯化出神靈、寶器等等,正是存思術的特徵。

更不用說,不管餘慈築基入門時的“彩雲追月”法門,還是後來直指大道的玄元根本氣法,心內虛空,從入手時開始,走的都是標準的存思術路子。

其中玄理,隱有互通。

就是在高端的層面,餘慈也不缺乏相應的認識。

尤其是紫微帝御,號“衆星之主”,天然有統御星君神明之能,進入那個狀態之後,便等於是站在了星君體系的最高層,那也正是上清神明體系的主體,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餘慈來說,封召神明一點兒都不難。

但召來什麼星君神明,是要看當時的戰鬥中,氣機流轉的狀況,真的要他嚴格按照慣有的法度,把如何下手、下什麼手、裡面是怎樣一個道理說清楚,還真有些不適應。

也許需要多花一點兒研究的時間。

他現在就想,如果用笨辦法,將車上的紋路,或者是整架輦車都描畫進心內虛空,又會如何?

輦車上的真意極難捕捉,這裡一定是有相應的心法,作爲聯繫的渠道,餘慈沒有,只能把握起來就更加困難。

但他相信,這點兒問題,早晚會給攻克的。

如果沈婉能夠幫忙,進度肯定會更快……呃,這女人在想什麼?

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113章 火輪第73章 援手第377章 煉器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上)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中)第63章 奪舍第62章 劍意第282章 生死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中)第212章 玄蒼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155章 龍脈第366章 飛鏡第125章 封印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122章 主導局面 封海劃線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19章 孽靈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中)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32章 縫隙第232章 化蛇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137章 流金第299章 演天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四)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五)第281章 事態激化 虎口奪食(下)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中)第121章 有爲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上)第29章 發現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中)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上)第178章 寶幢佛光 魔演妄境第137章 入地第304章 睜眼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下)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77章 遷族第五十三章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16章 織錦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後記之二四第14章 靈犀第274章 情報販子 池魚之殃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上)第269章 魔影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上)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下)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中)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二)第196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下)第223章 理由第179章 安睡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中)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314章 認祖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248章 河上第292章 鐵闌第389章 勸解第216章 換丹第134章 鍊度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247章 渡口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下)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
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上)第113章 火輪第73章 援手第377章 煉器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五)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中)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上)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中)第63章 奪舍第62章 劍意第282章 生死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中)第212章 玄蒼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下)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第155章 龍脈第366章 飛鏡第125章 封印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122章 主導局面 封海劃線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中)第19章 孽靈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中)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32章 縫隙第232章 化蛇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中)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137章 流金第299章 演天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四)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五)第281章 事態激化 虎口奪食(下)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中)第121章 有爲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227章 天名承啓 獄曰屠靈(上)第29章 發現第102章 拔山擲嶽 兵災魔王(上)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中)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上)第178章 寶幢佛光 魔演妄境第137章 入地第304章 睜眼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中)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下)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77章 遷族第五十三章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七)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上)第16章 織錦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下)後記之二四第14章 靈犀第274章 情報販子 池魚之殃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上)第269章 魔影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中)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上)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下)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中)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中)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二)第196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下)第223章 理由第179章 安睡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中)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上)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314章 認祖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四)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四)第248章 河上第292章 鐵闌第389章 勸解第216章 換丹第134章 鍊度第73章 天之權柄 神之網絡(下)第177章 寶鑑魔影 人心之極(上)第247章 渡口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下)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