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

又是一種!

餘慈自己都覺得奇怪,爲什麼首先會跳出這個念頭。他關注的不是雪枝完全失常的表現,而是這一瞬間,女修滋生出來的別樣情緒。

痛苦、恐懼、卑怯、羞辱……

這些情緒太過激烈,不適合入藥,沒有用處。

可在此混亂之中,還有那麼一份“期待”,如風過枝葉捲起的蛛絲,纖細而綿長,似乎隨時可能斷去,卻又表現出難得的堅韌,或者說,是一份不願接觸現實的固執。

完全可以入藥!

餘慈心念微動,已將這份情緒收取,按照秘法封起,只待煉丹時使用。

做完此事之後,他關注的重點仍沒有偏移太多。

他注意到,因吐露心緒一端,失態之餘,雪枝倒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心中積鬱的壓力有所消減,導致激烈情緒很快沉澱,帶來的是平靜又陰鬱的心境,就像是陰雲灰霾充斥的天空。

挺合適啊。

餘慈不是說這種情緒,而是指目前這份兒心情,其實非常適合做爲“鼎爐”,容納各方採集的情緒,煉製七情魔丹。

可惜還是弱了些,一次兩次還好,再多了,雪枝性命堪虞。

由於心中計較的緣故,他盯視的時間有些太長了,本已有些虛脫的雪枝,更是支應不住,也把那“最合適”的心境衝亂。

餘慈暗道一聲可惜,更知道該如何迴應,當下咧嘴一笑:“好啊,若夫人有意,正好和白衣做個伴。”

雪枝輕齧下脣,餘慈對她完全不合情理的說辭,問都不問一句,恐怕真的是心中敞亮,只故作不知而已。她感覺什麼都瞞不過眼前這可怕的男子,又深以爲恥,一時羞憤欲死,再也禁受不住,匆匆告辭,將託附給她的童兒都遺忘了。

餘慈也不叫她回來,而是趁機對童兒吩咐兩句:“玄黃啊,你的名字比較敏感,在人前不如暫換個稱呼,叫阿黃算了。”

童兒實在是最好說話不過,一點兒異議沒有:“好啊。”

拍拍它的腦袋,餘慈笑道:“那就跟着剛剛那位,去挑幾本書,帶在路上看吧。”

等玄黃跑出屋子,餘慈臉上笑容收斂,對雪枝的請求,他之所以答應得如此爽快,雪枝本身因素所佔比重很小,就是蘇雙鶴那邊,也沒什麼意思。他主要是想看看,白衣勾搭這位,究竟會拿出怎樣的謀算?她們針對的、利用的都是哪個?

希望能給出一個讓他滿意的答案吧,如若不然……滄江那邊獵獲劍修的事項線索,倒是越來越明晰了,不知論劍軒有興趣沒?

揹着手走出屋舍,越是相處,他越覺得和白衣有緣——無關感情,只是覺得他某一部分神通與此女隱然有所共鳴,感覺就像是聽到了某篇特別悅耳的樂章,有種天然的契合感。

難道真的讓她傳我衣鉢?

餘慈不自覺已經走到園中一座假山之頂,這裡是全島地勢最高的地方,風景絕佳,工匠也在這裡修了一座小亭,以爲觀景之用。

下意識裡,餘慈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地方,因爲在他將全島情形一覽無餘的時候,更多的人也將他看個通透。他其實也很清楚,如此心態,正是過往數十載,那個連用數個分身化名,鬧得真界各地天翻地覆,卻始終不露真身的本心寫照。

可如今,他既然選擇停在最高處,就必須將承受衆人目光的聚焦。

餘慈站在亭中,越過院中屋脊,觀浩緲煙波,極至目力盡頭,心胸爲之一暢。

其實,心態轉換,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之前的排斥,僅僅是對自身實力的懷疑,趨向萬全的本性罷了,當明確了內外天差地別的距離時,自然而然就把腳下的一切忽略掉。

此時,他與絕大多數人所關注的世界,已經疏離很多……很多!

餘慈越來越清晰地感覺到:

凡人的七情六慾,世間的道德法理,很多時候,都無法承受長生真人這樣的“龐然大物”,說是“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錯非聖人,誰能在方寸之間,遊刃有餘?

就算餘慈有所自省,想要照顧得面面俱到,也非常困難。

他的思維,也在實力的攀升中,不知不覺發生了異化。這種異化,是爲了更有效地發揮他的力量,可往往就是這裡的落差,使得心魔潛伏,危機暗藏。

餘慈不允許自己在“傷春悲秋”中停留太長時間,很快就從中糾正過來,卻也是自然而然地,從自家心境中,抽了一股情緒,留存待用。

……

做完纔是一怔,什麼時候,類似的事情做起來,都是天經地義了呢?

餘慈終究沒有在迷惑中停駐太久,很快就要離開,他還要去解決一些事情。

本體在假山小亭上站着,神意已經穿入心內虛空,凝成一個虛影,便在他現身的剎那間,心內虛空靈如轉丸,平等天、星辰天、人間界、萬魔池都是在他眼前翻滾化現,由他“挑選”進入何處。

證嚴和尚在哪裡?

一念既生,渾茫虛空便鎖定了位置,餘慈一步跨出,就到了目標所在。

在與環帶湖環境非常相似的湖畔,證嚴結跏趺坐,靜靜觀水。他一道殘魂,擺出如此端正的姿勢,依舊有凝實之意,非是故意作態。顯然,在心內虛空多日,殘魂倒是漸有滋養,而最重要的是,此人心志端凝,難以撼動,形之於外,方能成此勢。

餘慈倒也不急着和他說話,剛剛跨空而至,讓他略有所悟。

當自闢虛空的神通與心內虛空徹底交融,這片天地也就是實實在在的,也有遠近、高下的空間規則,甚至也概略成形的天地法則體系。

任何生靈進入其中,都要受到法則的壓制。

餘慈是唯一的例外,由於他對心內虛空的徹底掌控,使得所有的法則都以他爲中心而存在。且這片虛空,餘慈是“看”它從虛地縹緲的心象集合,接引外氣,投影天地,再化合如一的,習慣了它介於真實和虛無之間的情況,也習慣了以神意穿行其間,以虛對虛,對於法則的限制,就沒那麼在意。

可幾日前剛剛站在真實之域,來了一場大戰,更顯化“萬古雲霄”,讓他對“我”的意志與天地法則的關係,非常敏感,自然而然就關注着“我”對法則的影響。

所以,他敏銳地察覺到,這種定點切入的方式無關乎他對於心內虛空的“特殊性”,而是一種境界的體現。

也就是說,就算他與心內虛空全無關係,之前那一幕,他照樣可以重現。

只要他對相應天地法則體系的認知到了那種程度,對天地法則體系的影響也符合要求,更重要的,能夠達到這種“超然物外”的層次,在不特意扭曲法則的前提下,整片虛空,就像是在他手中轉動的鐵丸,可意隨意標註任何一位置,念動人至。

如果將此外化到真界天地中,道理也不會有任何差異。

當然,這是單純神意到此,天然就適合穿行在天地法則中,若再加上肉身,就是另一種情況。

天地如濁海,夫真實者,一曰能出,二曰能入,戲水鬧海,可謂龍耶?

剎那間,餘慈對“真實之域”中,一重更高的層次,有了清晰的認知。

回過神來,見證嚴和尚依舊沉靜跌坐,似乎沒有察覺到身邊多出一個人來。

餘慈這段時日,對情緒很敏感,知道證嚴和尚明顯走的是佛門傳統“本心不動”的路子,心如明鏡,一塵不染,若說瑕疵,恐怕也只餘那份“力爭自由”的執念了吧。

可若不如此,哪還有性情可言?

相較之下,倒是餘慈自己,情緒生滅雖是複雜百倍,然而有情緒神通鎮壓,有黑森林法門管控一切念頭生滅,隱然便有“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意味兒。

看似情緒豐富,其實……既然弄情,便是無情。

又一聲無聲的慨嘆,餘慈打斷了證嚴的靜坐狀態:“和尚今後如何打算?”

“便爲此殘魂尋一具寄託之身,重新修煉,若能可能,願往西極而行,尋一超脫之途。”

證嚴依舊維持着端坐的姿勢,連頭也沒回,答案清晰而簡單。

餘慈卻知裡面的難處:“寄魂奪舍,終不是長久之計啊。”

遭天劫毀滅肉身,固然是證嚴有意爲之,以脫去大黑天佛母菩薩的鉗制,可結果未明,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且是深植於神魂核心,再難祛除。

故而寄魂奪舍,最後還能彌補過來,成就佛果道業的,幾至於無。

他對證嚴和尚知根知底,說話自然坦白。

證嚴並不意外,只道:“小僧還有一次機會。”

餘慈微怔,這可不是他預料中的答案。

機會?

證嚴緩緩站起,轉過身來:“小僧正要與道兄說起。這些年來,小僧搜檢血僧意識殘餘,頗有所得,是關於菩薩之事……”

所謂菩薩,在這兒自然是特指,是說大黑天佛母菩薩。餘慈當即提起注意,知道證嚴接下來所講的,必是與他有着極大的關礙。

“記得小僧當年,曾與道兄講起,菩薩之威能,有如無垠星空,周覆萬方。可如今再看,其實與小僧一樣,都急於從樊籬中跳出。這片天地面貌,就是籠子、是鎖鏈,系在身上一日,便永難有成功之時。”

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五)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185章 玉京三光 心火煉物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中)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後記之三三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249章 途中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87章 尼姑第178章 養鳥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6章 織錦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三)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中)第158章 虛空亂流 鳩佔鵲巢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376章 七星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76章 說蟲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下)第140章 奇禁第248章 河上第340章 一劍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74章 救死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405章 求解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二)第138章 定位第82章 三寶第105章 鬼池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8章 收穫第250章 清歌第128章 我知第12章 交錯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中)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30章 星雨第309章 緣由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中)第329章 玉碎第93章 覆盤第135章 錦帕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上)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54章 截殺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226章 發掘第164章 殺劍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79章 眼線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65章 十倍第67章 巢穴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中)第318章 破碎第64章 搜索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130章 成果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42章 老古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240章 求生算死 虛空獨遊(上)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上)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四)第120章 佛緣因果 辰光殘石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下)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405章 求解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下)
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111章 華陽神戰 生死魔國(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五)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185章 玉京三光 心火煉物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中)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後記之三三第62章 幃帳激戰 連續反轉(上)第249章 途中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中)第87章 尼姑第178章 養鳥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6章 織錦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三)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中)第158章 虛空亂流 鳩佔鵲巢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下)第376章 七星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完)第76章 說蟲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下)第140章 奇禁第248章 河上第340章 一劍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下)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74章 救死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中)第106章 縛地之困 巫神之核(下)第405章 求解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二)第138章 定位第82章 三寶第105章 鬼池第235章 夜摩遺印 雲上之城(下)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三)第8章 收穫第250章 清歌第128章 我知第12章 交錯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中)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30章 星雨第309章 緣由第38章 千里飛劍 無漏加持(中)第329章 玉碎第93章 覆盤第135章 錦帕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上)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四)第54章 截殺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九)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下)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226章 發掘第164章 殺劍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79章 眼線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167章 火煉固本 巫毒伏蟲第165章 十倍第67章 巢穴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中)第318章 破碎第64章 搜索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130章 成果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四)第42章 老古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五)第240章 求生算死 虛空獨遊(上)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38章 背議是非 激盪魔潮(上)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四)第120章 佛緣因果 辰光殘石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下)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上)第405章 求解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三)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十)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