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

這天週末,杜峰一早來到陶家,神神秘秘的將林朝陽拉出了門。

前段時間林朝陽託杜峰幫忙物色房子,這都兩三個月了,他這邊終於有動靜了。

“這個是我初中同學舅舅家的房子,解放前老一輩兒買的三間屋子,有產權。”

杜峰一路領着林朝陽來到魏公村附近的大雜院,原本是個二進院,十幾間房子,被七八家人家瓜分。院裡蓋了不少抗震棚,想來都是前幾年地震時候蓋的,剩下的土路還不到兩米寬。

這會兒正是早上,大雜院人來人往,有人出門倒夜壺,一走一過的味道比早起的凜冽寒風還要刺鼻。

有的地震棚被改造成了廚房,這會兒正做飯,屋裡屋外,水汽氤氳。

林朝陽和杜峰兩個生人進了院,引來了幾個住戶的注意,大家的目光隱晦的放在兩人身上。

還沒等看房子,林朝陽的眉頭已經微不可察的蹙了起來。

這個年代的大雜院,生活環境比他想象的要惡劣的多啊!

尤其現在還是冬天,對比起來,老丈人家的公寓樓條件要好太多了。

不過來都來了,他還是跟着杜峰看了一眼房子。

房子是東廂的三間屋子,加在一起四五十平,林朝陽夫妻倆住倒是夠了,按照現在的住房標準,哪怕以後生幾個孩子都夠了。

根據統計數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這個時候燕京市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55平。

戶主不在,帶着林朝陽二人看房子的是戶主女婿。

看完了房子,杜峰見林朝陽神色平常,就知道他應該是不太滿意,跟戶主女婿客套了幾句,兩人便出來了。

“姐夫,不滿意吧?”杜峰問道。

“是啊,比我預想的情況要差。”

林朝陽不是不能接受住房條件差,只是既然已經想花錢買房了,自然想提高一下住房標準,要不然還不如和這個時候的其他人一樣,“等”“靠”“要”就完了。

“沒辦法。賣房的確實少,而且又不能離燕大、燕師大太遠。”杜峰解釋道。

“我明白,辛苦你了。”林朝陽拍了拍杜峰的肩膀。

“其實,你倆要是不怕折騰的話,我們團裡同事家在西四附近倒是有個四合院。他們家要的也不貴,三千塊錢就行。”

林朝陽聽着心頭一動,三千塊錢的四合院,即便是一進院也很便宜了,那可是在西城。

“一進的?怎麼這麼便宜?”

“正屋他們家住着,另外的房子有兩戶人家佔着呢。”

難怪便宜,敢情是有歷史遺留問題。

再一想到西四到燕大的距離,林朝陽心裡剛興起的念頭就熄滅了。

三千塊錢過段時間他倒是能湊出來,可房子權屬不清,距離又那麼遠,太不切實際了。

眼下他和陶玉書要解決的,還是實實在在的住房問題。

看過了四合院(大雜院)的狀態,林朝陽覺得夫妻倆的第一套住房還是首選公寓樓或者筒子樓吧,舒適性還是第一位的,四合院可以以後再買嘛。

到了12月5號這天,林朝陽下班之後又來到了燕師大。

《天下第一樓》算起來已經排練了二十多天,對於學生話劇來說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

燕大的《美麗的愛情》《良心》排練時間基本也就這樣,不過與兩者不同的是,《天下第一樓》是一出三幕劇。

按照之前排練的時間顯示,整部話劇的演出時間達到了一個半小時,這還是在林朝陽一再精簡的情況下。

眼看着還有幾天就是一二·九首都高校文藝匯演的日子了,黃會琳覺得是時候把架勢拉起來,讓學生們當着觀衆的面演一演了。

要不然等一二·九才第一次上臺,到時候少不了嘴瓢腿哆嗦,萬一出了演出事故就不好了。

《天下第一樓》籌備了近一個月時間,請到了林朝陽這個當紅作家創作劇本,又由黃會琳這個中文系副教授作領頭羊,動員了燕師大六個院系超過50名學生參與。

別說是《美麗的愛情》和《良心》了,就是一般的劇院演出也很少有這麼大的規模。

黃會琳爲了《天下第一樓》的順利彩排,找到了燕師大黨高官賈鎮,經過一番溝通,學校開放了禮堂用於給學生們彩排話劇,並且特批了兩千塊的經費。

光衝着《天下第一樓》籌備的聲勢,可比一般的學生話劇鬧的動靜大多了。

首演的消息剛剛放出去,立刻傳遍了燕師大校園。

傍晚時分,聞風而來的學生們包圍了禮堂的門口。

好在今天校領導都來觀劇,保衛人員反應還算迅速,及時維持了秩序,安排學生們有序入場。

林朝陽到禮堂門外的時候,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他想進禮堂,保衛卻不認識他,他又沒有學生證,只能乾着急。

林朝陽正打算讓保衛幫忙進禮堂找個人給他證明一下身份,就聽見後面有人喊他。

“朝陽!朝陽!”

林朝陽一看,竟然是陳健功和章耀中。 Www⊕тTk án⊕¢ Ο

“你們倆怎麼來了?”

“下午聽說《天下第一樓》要演出,我趕緊跑過來了。你可真不夠意思,話劇都要首演了,也不跟我說一聲。”陳健功解釋完就抱怨起來。

最近這些天以來,《天下第一樓》在燕師大師生當中傳播的火熱,被一些學生各種吹捧,吹的神乎其神。

這個時候各大高校的學生們聯繫緊密,這種風聲自然也傳到了其他高校,可口耳相傳往往沒辦法傳遞多少有用的信息,尤其《天下第一樓》還是一部內容和結構都相對複雜的劇本。

所以儘管之前名聲傳的很大,但許多外校關心這部話劇的人也只知道大概是以全聚德爲原型,講的一家烤鴨店的興衰史。

“你這是……也沒進去?”陳健功看明白了林朝陽的處境,說着話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滿是嘲諷。

還沒等林朝陽回答他的話,陶玉書便從禮堂裡走出來。

“朝陽!”她叫了林朝陽一聲,又看見了陳健功和章耀中,“你們也來了?”

“我們過來刺探刺探敵情!”章耀中玩笑道。

陶玉書笑了笑,“快進來吧。”

有了她領路,幾人纔算進了禮堂。

燕師大的禮堂與燕大禮堂規模相差無幾,都是一千多個坐席,這會兒已經被燕師大的學生們填了個七七八八。

學生們對即將上演的話劇充滿了期待,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讓偌大的禮堂上空充斥着一股噪耳的聲音。

林朝陽是《天下第一樓》的幕後功臣,他的座位被安排在了最前排的中間位置。

陳健功和章耀中屬於蹭票進來的,被安排到了靠後排中間的位置,角度和視野不錯,唯一的遺憾就是距離舞臺遠了點。

陳健功往周圍掃了掃,剛坐下沒一會兒的功夫,禮堂裡的人好像又多了,他往最後面看了看,因爲放進來的學生太多,好像已經不得不佔用過道了。

他站起來在周圍這一片坐席裡掃了掃,發現了幾個熟悉的面孔,都是各個高校熱衷於社會活動的積極分子。

“學生們還真是熱情啊!”他嘟囔道。

“看來大家都對朝陽的劇本翹首以盼。”章耀中笑着說道。

“烏泱泱傳了一個月了,大家肯定好奇。”

兩人說着話,那邊保衛已經在維持秩序,讓學生們安靜下來。

此時的前排,林朝陽正被黃會琳引薦給燕師大的幾位校領導和中文系的幾位資深教授。

“感謝朝陽同志對於我們燕師大的支持。”燕師大校黨高官賈鎮滿臉笑容的與林朝陽握着手說道。

“您客氣了。”

黃會琳笑着說道:“朝陽同志和玉書同學伉儷情深,說起來也是我們燕師大一家人。”

賈鎮聞言哈哈笑了起來,“沒錯沒錯,都是一家人。”

這個時候燕師大沒有校長,只有書記。賈鎮曾是陳老的機要秘書,身居高位,但在嗡嗡嗡中也受到了衝擊,平凡後纔來到燕師大擔任書記一職。

《天下第一樓》獲得校方如此大的配合,與他的支持密不可分。

閒話幾句,禮堂內的氣氛逐漸安靜下來,舞臺上的幕布緊閉着,時間慢慢走到了六點半,禮堂內的燈光暗了下來,所有人都知道,話劇要拉開大幕了。

“1917年夏,清朝的最末一個皇帝在子民們‘帝制非爲不可,百姓思要舊主’的呼聲下,由辮兒帥張勳保駕,又坐了大寶。

紫禁城內外的遺老遺少們頓時打了雞血般興奮起來,翻騰出壓在箱底多年的朝衣、續上真真假假的辮子,滿大街跑的都是祖宗。

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表示心情愉快的唯一形式就是吃。

所以,前門肉市口裡迴光返照般地鬧騰起來。”

伴隨着女聲旁白,幕布啓。

正陽門,又叫前門。天子腳下,人口稠密,市井繁華,京師精華盡在於此。

店鋪、茶樓、戲院攤位鱗次櫛比,白天人羣熙來攘往,入夜燈火輝煌,歷五百年而繁華不衰,近幾日裡尤其熱鬧。

正陽門外叫肉市口的小衚衕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飯館子,每家飯館子都有獨特的風味佳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聲噪京城的燒鴨子,老字號“福聚德”,門臉就坐落在肉市口裡。

正當飯口,肉市口裡熱鬧非凡,各家飯莊子的廚竈正在煎炒烹炸,跑堂的忙着招呼客人,食客們推杯換盞,猜拳行令。

福聚德老唐家的家業如今已傳到第三代,門臉兒正中門楣上並排掛着三塊匾。

“福聚德”居中,“雞鴨店”在右,“老爐鋪”在左,這便是福聚德的三項業務:燒鴨子、生雞鴨和蘇盒子。

前廳左邊擺着兩隻大木盆,旁邊坐滿了徒弟,一個個手腳麻利的扒着鴨毛。

沿牆根,一排木架子上掛着開好生的鴨胚子,鴨子都吹好了氣,抹上了糖色,一隻只肥嫩白生,十分肥壯。

前廳右邊是福聚德的百年烤爐,紅磚落地,爐火常燃。爐口有一副對聯:金爐不斷千年火,銀鉤常吊百味鮮。

舞臺上的佈景是由燕師大學生聯合校工們共同製作完成的,成果略顯粗糙,不過舞臺上的燈光一打,倒掩蓋了不少瑕疵,看起來像模像樣的,有了幾分話劇舞臺的神采。

街聲,隱約傳來廣和樓京戲的鑼鼓聲。夾雜着吃飯、說笑、猜拳的各種聲音。

話劇,不僅是表演的藝術,也是舞臺佈景和聲音的藝術,爲了這些街聲,學生們可沒少費功夫。

《天下第一樓》第一幕開場的環境烘托,耗費了劇組學生們和校工們的巨大精力,但成果也是斐然的,只幕啓的短短几十秒鐘,臺下的觀衆便完全沉浸到了話劇之中。

第一幕的背景是皇上又登基了,前門肉市口福聚德內各色人物粉墨登場,藉着送龍旗來佔小便宜的警察、重新抖起來的遺老遺少克五、腦子活嘴又甜的跑堂常貴、自恃功勞死要工錢的大師傅羅大頭……

福聚德的老掌櫃老了,家裡兩個少爺不成器,生怕家業被敗光,二掌櫃王子西幫老掌櫃找來師兄弟盧孟實。可盧孟實看出福聚德的外憂內患,並不想接手這個爛攤子。

最後老掌櫃臨終之際呼喊着“盧孟實”的名字,終於讓盧孟實接手了福聚德。

至此第一幕劇情結束,舞臺上換場的時候,章耀中回過神來,低聲對陳健功說道:“健功,朝陽這劇……不一般啊!”

他憋了好一會兒,才憋出這麼一句話。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好話劇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可好話劇卻是人人都能看得出來的。

儘管只是第一幕,可那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鮮活靈動的人物塑造和起承轉合恰到好處的故事,無不在對觀者展示着這部話劇的卓越。

陳健功此時神色複雜,禮堂內光線暗淡,章耀中只看到他嘴脣囁嚅着,隔了好一會兒才發出聲音。

“確實不一般。光是這第一幕,就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我真沒想到……”

他眼神中透露着幾分不甘,可又不得不面對現實。

“……朝陽他的劇本竟然寫的這麼好!”

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52章 苦差事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84章 撿洋落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5章 祖墳着了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5章 祖墳着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105章 漲稿費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47章 筆來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89章 道統之爭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31章 成了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
第11章 燕大圖書館第152章 苦差事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6章 這個男人,有點東西第84章 撿洋落第145章 稿費收到手軟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5章 祖墳着了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39章 我可真不是個人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5章 祖墳着了第63章 借書處出了個大作家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148章 《中國文學》第59章 少說也得是個中篇吧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麼孽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118章 座談會爭鋒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講所嗎?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10章 這牀吃嗩吶長大的吧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塊金子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14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105章 漲稿費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9章 百無一用大舅哥第47章 筆來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59章 我還有更棒的第131章 全軍閱讀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餑餑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89章 道統之爭第41章 想着換張牀吧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37章 這錢花的值第83章 一份稿子,收兩回錢第22章 短、平、快的項目第62章 《十月》怎麼了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58章 哪個好編劇不讓導演改劇本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48章 發現了點什麼第125章 光榮的任務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環》發表第135章 《人民日報》專稿報道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27章 天賦在閃光第26章 把稿子帶走第104章 已得《茶館》七分神韻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11章 學生們不幹了第33章 中國出了個許靈均第53章 比《簡·愛》還上頭第128章 笨是笨了點,倒還有救第36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39章 只要錢到位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們第140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餅第35章 媳婦說瘦了,那就是瘦了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91章 這不是我的詞兒嗎第114章 玩的可真髒啊第86章 長壽的秘訣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50章 大家風範第31章 成了第46章 1978年的最後一天第30章 《牧馬人》發表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108章 竟然寫的這麼好第142章 無出其右者第69章 好長時間沒撒雞湯了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