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開始渡河

只要一想到這太極宮地下有可能如蟻穴一般密道處處、四通八達哦,李承乾便有一種如坐鍼氈的感覺,嵴背發涼。

他揉了揉額頭,道:“武德殿周圍多多安排人手,嚴密護衛,另外尋找精通密道之術的人才入宮,幫助清查各處隱秘角落,萬不可疏忽大意。”

李君羨頷首領命:“末將馬上就去辦。”

李承乾猶豫一下,又叮囑道:“多多注意玄武門那邊是否有密道以供出入,但需暗中進行,不要大張旗鼓。”

李君羨心中一驚,不過卻不敢多問,頷首應下,見到李承乾再無囑託,遂施禮告辭離去。

李承乾一個人坐在殿中,手裡捧着茶杯卻也不喝,蹙眉沉思,心煩意亂。

即便他是名正言順、大義所在的國之儲君,即便眼下東宮佔盡優勢不可逆轉,可還是有那麼多人明裡暗裡支持雉奴,不願見到他這個太子上位。

若當真只是爲了利益也就罷了,可是許多人卻偏要打着所謂正義的旗號來反對他這個太子,這又是爲了什麼?

尤其是宗室之內那些郡王們,難不成以爲他這個太子被廢,他們就當真可以“封建天下”,效彷漢朝舊事?

太過天真。

縱然雉奴將來登基爲帝,履行諾言,那些武將文臣或許可以封建一方,但絕不會允許宗室子弟如此。、

偏偏就有那麼多人利令智昏,心存僥倖……

*****

孟津渡。

原本的渡口狹窄不足使用,尉遲恭命人冒雨將渡口附近的蘆葦蕩剷除,空出大片大片灘塗,將附近徵繳而來的木船放置在渡口,又命人嚴加看管,以免被暴漲的大水沖走。

更連夜修繕渡口損壞之處,儘可能的增快大軍渡河的速度。

今日雨停,尉遲恭遙遙看着遠處潮水一般涌來的山東私軍,奔至渡口處開始在各自領隊的帶領之下分配區域,陸陸續續開始登船過河。

第一艘船在萬衆矚目當中離開渡口,船上的水手奮力划動木槳、搖動船櫓,船首橫着破開水波向着南岸駛來,因水勢湍急,待其到得南岸,已經被水流裹挾至下游一里之外。

船隻靠岸,兩岸都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有兵卒自船上陸續下來,而後是一匹白色駿馬,一人身穿長衫翻身上馬,徑直向尉遲恭所在之處駛來。

須臾,行至面前,馬上人翻身下馬,抱拳拱手:“崔承福受命引大軍來援,見過鄂國公!”

尉遲恭知道這是博陵崔氏二房子弟,亦下馬上前,扶着對方雙手,爽朗大笑:“吾翹首以盼多時,今終於見面,辛苦,辛苦!”

黃河北岸密密麻麻浩浩蕩蕩的人羣涌到河邊開始渡河,而水師仍舊在下游板渚附近等待補充,這讓尉遲恭所有的擔心都一掃而空,雖然猜測水師會否有“圍點打援”之策略,但此刻也顧不得許多,如此之多的兵力、輜重支援潼關,使得潼關實力倍增。

戰局再度出現變化,未必不能反敗爲勝……

再者說來,既然山東世家對於晉王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顯然已經將各家利益與晉王捆綁一處,縱然他日潼關不可受,晉王也可自潼關退入山東,在山東世家扶持之下割據一方,以待捲土重來之日。

崔承福忙道:“談何辛苦?鄂國公主持正義、維繫先帝之遺志,不惜困守潼關亦不肯依附違逆縱享福貴,實在是忠心昭日月、賢名流千古之蓋世英豪,在下敬仰已久,今日得見,實三生有幸。”

尉遲恭捋着鬍鬚,暢懷大笑:“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先帝遺命所在,吾等身爲人臣,豈能不披荊斬棘、盡忠王事?反倒是你們山東世家久居地方,卻始終心懷忠義,爲維繫正朔不遺餘力,實是當世之楷模!來來來,吾已略備水酒,招待崔賢弟,請隨吾前去。”

相互吹捧一番,尉遲恭拉着崔承福的手,回到營房之內,果然已經有人備下酒宴,安排妥當。

崔承福也不謙讓,兩人一同入席。

世家子弟最擅長這等社交活動,即便尉遲恭爵高權重,崔承福亦能應對自如,相談甚歡。

酒過三巡,尉遲恭問道:“吾曾聽聞,好像兵部左侍郎崔敦禮亦是博陵崔氏二房出身?”

崔承福點頭道:“正是,非但與在下同支,更是在下堂兄。”

尉遲恭喝了口酒,感慨道:“那小子不一般啊。”

時至今日,張行成雖然仍是兵部尚書,但兵部裡裡外外的事務皆被崔敦禮一手把持,即便只是兵部衙門裡一個書吏,都唯崔敦禮之命是從,視張行成如無物。

氣得張行成乾脆告病在家,根本不去兵部衙門坐衙,以免自取其辱……

朝野上下,誰都知道只待太子登基,酬功之時,崔敦禮必然升任兵部尚書。

四十出頭的兵部尚書,距離宰輔半步之遙,豈能不令人豔羨?

崔承福執壺斟酒,尉遲恭謝過,狀似無意道:“你們世家門閥自古以來便有分門立戶的傳統,這回難不成也是效彷先賢,分別押注?”

每當局勢叵測之時,世家門閥爲了維繫血脈不絕,時常分別支持各方勢力,只需其中有一支能夠獲取最終勝利,既能保持血脈不斷,也能維繫富貴傳家,古往今來,屢試不爽。

所以天下人皆言,世家門閥眼中唯有利益,絕無忠義。

崔承福搖搖頭,嘆息一聲,敬了尉遲恭一杯酒,放下酒杯後道:“以往或許有過這等事,但此次卻絕非如此。世家名門繁衍生息,自然枝繁葉茂子嗣衆多,難免意見不一、利益相背,動輒產生內鬥實乃尋常之事,甚至分宗另過,也屢見不鮮。大兄由兵部一郎中升任左侍郎,皆賴越國公一手提拔,族中並未有過太多支持,結果其後族中命其支持關隴門閥,並未得到響應。繼而,二兄崔餘慶被關隴門閥殺害於長安城南崔家莊園,導致大兄愈發憤怒,遂由此不尊家族號令,自行其是,卻也是無奈之舉。”

世家子弟爲何願意罔顧忠義,一切以家族利益爲先?

很簡單,因爲世家子弟終生受益於家族,不得不以此作爲反饋。相反,若如崔敦禮這般並未得到太多家族照拂,反而要求其不顧仕宦生涯以順應家族之決策,如何能行?

人皆自私,世家子弟尤甚。

尉遲恭搖搖頭,關隴權貴雖然是天下第一等的門閥,但是相比於綿延數百年甚至千餘年的漢人世家,在如何延續傳承這方面,難免相形見絀。

其中有些手段雖然看得明白,但操作起來卻遠遠不如。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門閥底蘊,關隴貴族曾經一度輝煌鼎盛,但今日遭受重挫,能否東山再起猶未可知。而觀之山東世家,自兩漢以降,不知遭受多少厄難,多少滅族之災,卻能夠一直保持底蘊、延續至今,稍有機會便一飛沖天。

尉遲恭雖然勇勐無敵,卻絕非單純的愚笨武夫,爲人處世極爲伶俐,崔承福世家子弟見聞廣博,開朗健談,兩人頗有些志趣相投、相見恨晚,一頓酒吃得很是自在。

未等酒席散去,有親兵疾步入內稟報:“啓稟大帥,斥候剛剛傳回消息,屯駐於板渚的水師劉仁軌部已經得到江南的補充,正由板渚水閘進入黃河,朔流而上。”

尉遲恭當即起身,來到牆壁上懸掛的輿圖前,手指自板渚沿着黃河向上至洛陽,於孟津渡的位置點了點,對站到身邊明顯有些緊張的崔承福道:“賢弟不必驚慌,如今黃河水勢暴漲,水流湍急,逆水行船極爲不利,即便水師戰船性能優越,由板渚至孟津渡也需要五到七天。”

崔承福算了算,搖頭道:“即便如此,也得加快渡河速度才行,這十餘萬人到底不是正規軍隊,很難做到令行禁止,渡河之時難免混亂不堪,越往後渡河的速度越慢,應當加快渡河進度。”

十餘萬人蝟集於黃河北岸,就算孟津渡乃是數個渡口組成的渡口羣,供應如此龐大數量的軍隊渡河依舊非常緊張,稍微出一點意外,便要耽擱很長時間。

尉遲恭哈哈一笑,鎮定自若道:“放心,吾對此早有預見,因此做下應對,雖然將水師擊沉於黃河之上有些妄想,但若只是阻攔其行進速度,卻是不難。”

“來人!”

尉遲恭回身將帳外親兵叫進來,下令道:“傳令下去,命沿河預留之部隊做好準備,只要水師艦船出現在河面上,馬上予以攔截。”

“喏!”

親兵得令,轉身出帳,將命令傳達下去。

須臾,便有數十斥候策騎疾馳出了營地,沿着黃河向着下游而去。

十餘支預留在黃河兩岸的部隊得到命令,趕緊將事先準備的滾木、鐵索等物堆疊在岸邊,隨時待用。更有十餘艘船隻停泊於河道水淺之處,將船隻鑿沉,堵塞河道。

只等着水師艦船一頭撞上來,便在兩岸予以迎頭痛擊。

第八百三十七章 暗鬥【求月票】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禍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城裡人不友好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女談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器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五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百四十五章 蕭銳抵達第七百八十五章 演一場戲(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三千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錢從哪兒來?第4546章 牽扯深遠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平生讀書,數十萬字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4277章 回馬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圍毆第4566章 縱火殺人第一百零八章 蠱惑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心機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五 酒宴·婦人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擔憂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王氏之憤怒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勢不可擋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說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殉葬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暗中查探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江湖路遠,各安天命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龍首原上(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欺負人第4537章 皇宮夜宴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公主駕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荊王謀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一百四十八章 果然是棒槌(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洋和尚第兩千七十三章 所爲何來第四十六章 請求賜婚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嫉賢妒能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七百五十四章 君已入甕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十四章 房玄齡教子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胸襟廣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十五章 平庸之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三千一百二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4511章 百般愁緒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4270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天降異像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男人要深蹲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陽之怒(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預感不妙第二百二十六章 廷議(中)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兵部左侍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4578章 壓價太狠
第八百三十七章 暗鬥【求月票】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禍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天人感應第五百五十七章 以德服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城裡人不友好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女談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軍器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落入法網第五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一百四十五章 蕭銳抵達第七百八十五章 演一場戲(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敵蹤第三千五十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錢從哪兒來?第4546章 牽扯深遠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平生讀書,數十萬字第二十五章 進擊吧,房府之二男!(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八章 教育改革(上)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朝野震動第4277章 回馬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圍毆第4566章 縱火殺人第一百零八章 蠱惑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到處是坑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上掉餡兒餅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心機章第一千九百八十五 酒宴·婦人第4309章 王朝密碼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別說話了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我給大夥兒唱一段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少府監與狗,不得入內(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擔憂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王氏之憤怒第兩千九十四章 不請自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勢不可擋第四十二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說客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殉葬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暗中查探第4501章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 帝王之怒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江湖路遠,各安天命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龍首原上(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欺負人第4537章 皇宮夜宴第4576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第六百七十四章 挖個坑(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公主駕到(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荊王謀劃第四百三十三章 犯顏死諫第一百四十八章 果然是棒槌(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洋和尚第兩千七十三章 所爲何來第四十六章 請求賜婚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嫉賢妒能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儒家道統第七百五十四章 君已入甕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下馬威(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洞察敵情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那奸細我見過第十四章 房玄齡教子第二百零五章 寬慰太子第三千一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胸襟廣闊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四百七十二章 閒情第十五章 平庸之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三千一百二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4511章 百般愁緒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告狀第4270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七十章 使者人選第七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天降異像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弔唁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局勢糜爛(求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男人要深蹲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機營(上)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陽之怒(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三千一百三十二章 預感不妙第二百二十六章 廷議(中)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四百七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兵部左侍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4578章 壓價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