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十章 迫在眉睫

李孝恭素來看不上這位持才傲物、桀驁不馴的魏王殿下,此刻聽聞其言語刻薄、用心險惡,愈發不喜,甚至面色不豫亦未有所收斂,一覽無遺。

李勣緩緩道:“魏王殿下之言有理,人各有志,誰也奈何不得。但還請諸位殿下明白,此刻陛下仍在危險之中,朝野上下人心震盪,動輒有滔天之禍,若不想留下一世罵名,還是安分一些的好。”

由他口中說出這樣的話語,已經算是明晃晃的警告了——陛下還沒死呢,你們最好都老實一些,誰跳得歡,誰就死的快。

當然,無論太子亦或晉王,乃至於魏王,都未必將他的警告放在眼中。

還是那句話,天下至尊的皇權面前,誰也難抵誘惑,縱然九死一生亦要拼力一搏,哪肯放過一絲半點的機會?

三位皇子神色各異,但這次都沒有說話。

房俊輕咳一聲,道:“郡王老成持重,思慮周詳,就這麼辦吧。”

以眼下情況來看,李二陛下大抵是未曾留有遺詔的,那麼李承乾便依舊是大唐帝國的儲君。雖然這麼想很是不敬,但事實便是如此,一旦李二陛下昏迷不醒直至殯天,李承乾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即位。

即便之前對於儲位歸屬有過諸多設想,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下局勢實在再好不過,無論對於李承乾亦或整個帝國,都可以將損失減少至最低……

如此,便必須將晉王李治困在這裡,免得出去搞幺蛾子。

蕭瑀眉毛緊蹙,有心反對,讓李治困在宮裡徹底喪失主動,但李孝恭“侍疾”的藉口實在不容辯駁,只得看了李治一眼,微微頷首。

李治也不說話,看上去滿面憂愁的孝子模樣……

……

回到住處,李治與蕭瑀對坐,一臉擔憂,更多還是不忿:“郡王叔看起來是站在太子那邊啊,虧得父皇對他那般信任,父皇病危之際,卻又置父皇心意於不顧,只知一味的討好太子,着實可恥!”

就算父皇未曾有遺詔留下,可父皇想要將自己冊立爲儲君的意思誰不知道?若當真是父皇的忠臣,就應當在父皇暈厥之際擁護父皇的聖意,而不是倒向實力更爲強大的太子那邊。

都爲了自身利益而已,哪有什麼忠義?

河間郡王李孝恭尚且如此,其餘宗室諸王之立場必然大同小異,最起碼在人心所向這一點上,相比太子便落了下風。

可誰讓父皇未曾來得及易儲,時至今日太子依舊是名正言順的國之儲君呢……

蕭瑀卻並不這麼認爲,他跪坐在李治對面,擡手給李治斟茶,低聲道:“未必如殿下想的這樣,河間郡王乃是宗室領袖,此等危急之時代表着整個宗室的意志,穩定朝政必然是首要之務,他可不僅將殿下禁足於此,太子不也同樣留在宮中?最爲重要是陛下現在僅只是病危,他最怕殿下與太子因爲爭儲而爆發出戰爭導致局面一發而不可收拾,因爲一旦陛下甦醒,他的責任無法推卸。但等到父皇當真有什麼不忍言之事,那時候他未必是這個態度。”

滿朝文武,對陛下之敬畏早已深入骨髓,絕不會因爲陛下病重暈厥而減弱半分,只要陛下尚有一口氣在,無人敢僭越一寸一毫,唯有等到陛下殯天,那時候纔會各見真容。

諸如李孝恭、李勣、程咬金之流,浸淫朝堂多年且生性嚴禁,這個時候是很難看出他們到底如何立場的……

李治想了想,覺得有道理,略有振奮:“右侯衛已經於春明門外集結,想必此舉定會引起十六位其餘部隊心思浮動,一旦父皇病重不治,這些人豈能不擇選站隊?只要吾等能夠先聲奪人,不僅中立者紛紛響應,便是東宮屬下亦會有人改換門庭!”

至於宿衛長安的程咬金,晉王府的幕僚們從未將其當作爭儲路上的絆腳石,蓋因程咬金能爲了自身之利益與山東世家分道揚鑣,足見其本性自私,什麼名分大義在他眼中皆是徒然,如何確保甚至擴大自身利益才最爲重要。

所以即便爆發爭儲之戰,程咬金也只會順水推舟、錦上添花,而不是逆勢而爲、雪中送炭。

蕭瑀卻沒有那麼樂觀,輕嘆一聲道:“十六位各軍之中都有咱們安插的暗子,這些人或許不能陪着殿下一往無前,但隨波逐流還是做得到的。問題在於這些人看似人多勢衆、佔盡優勢,可東宮六率由李靖執掌,戰力剽悍、紀律嚴明,更有右屯衛雖然眼下由江夏君王執掌,但上上下下皆乃房俊心腹,緊要之時揭竿而起,也是一大麻煩,咱們這邊未必頂得住。”

此前關隴門閥盡起其掌控之軍隊施行兵諫,聲勢浩大至極,數量更是東宮軍隊的數倍乃至十倍,任誰都覺得東宮毫無勝算。結果數量龐大的關隴軍隊被東宮六率以及右屯衛打得丟盔棄甲、落花流水,不僅一舉斷送了關隴門閥數百年底蘊,甚至連長孫無忌都不得不自戕謝罪。

面對天下第一名帥的李靖與公然戰力第一的房俊麾下右屯衛,誰敢言必勝?

李治倒是不以爲然:“右屯衛雖強,但是強在其火器戰術獨步天下,李靖雖強,也得有一支強軍供其驅策。此前關隴兵諫,朝中各處衙門損毀大半,城外的鑄造局更是夷爲平地,如今雖然重建,但器具、人手、資金盡皆貴乏,產能不足站前之一二。右屯衛無充足之火器,東宮六率無足夠之軍械,任憑李靖與房俊有不遜於孫武之能,也無法翻起風浪來。到時候雙方比拼的便是人數,咱們未必落在下風。”

無論怎麼算,他都覺得己方不吃虧。

況且正所謂“富貴險中求”,世間哪有必勝之戰?自己原本便不是儲君,如今聲勢浩大的爭儲乃是逆襲,又豈能不冒上幾分風險呢?

正如父皇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一樣,起先也只不過是存着玉石俱焚的心思,不甘遭受隱太子之屠戮而奮起反擊,結果一場廝殺下來卻險勝,最終逆而奪取,成就宏圖霸業,御極天下。

如今之形勢與當年頗有幾分相似,甚至比父皇當時更有優勢,畢竟那時候高祖皇帝可沒有想着將儲位傳給父皇,父皇幾乎是與整個天下爲敵……

父皇在更爲惡劣的局勢之下能夠開創宏圖霸業,爲何我就不能?

對於晉王的樂觀,蕭瑀不太認同,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的確沒法子去規避所有風險。

只是叮囑道:“一定要時刻關注寢宮內的情況,一旦陛下殯天,殿下必須第一時間知曉,而後佔據先手,儘可能將優勢掌握在手中。否則若晚上一步,殿下性命危矣。”

李治對此信心滿滿:“這一點宋國公大可放心,無論寢宮那邊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無可能瞞得過本王。”

蕭瑀頷首。

他知道李治自幼跟在李二陛下身邊長大,對於李二陛下身邊的人極爲熟悉,既然有志於爭儲也必然會盡可能的拉攏陛下的身邊人,隨時探知一切消息。但既然李治這般篤定,那麼這個眼線耳目的地位一定不低,甚至就是陛下身邊侍候的幾個內侍之一。

王德此人大智若愚,雖然不過是一介閹宦,但自詡讀書人,標榜忠義,很難將其收買使其背叛陛下。

除去王德,大抵也唯有那個陰險狠辣的王瘦石了……

想到此處,他提醒道:“殿下仁厚,卻也不可對人毫無提防,尤其是此等動輒生死的大事,更需要仔細甄別、穩住主意,絕不能墜入別人之圈套。”

能在陛下身邊出賣陛下的消息,又豈能不會將你出賣?

那種人唯利是圖、毫無立場,不可不信,卻也不可輕信……

李治連連點頭:“放心,本王省得。”

此前已經對當下局勢做過完善的推演,每一個步驟都仔細推敲,爭取做到萬無一失。

一旦父皇不能救治,行動迅即展開,絕不會坐以待斃。

*****

作爲宗室領袖,眼下宮中局勢的掌控之人,李孝恭佔據了御書房外側的一間倒裝房,在此辦理公務。

得聞陛下暫時無礙,李孝恭也放下提着的心,身心疲憊的回到此處,在內侍伺候之下沐浴更衣,一身清爽的坐在書桉前印了一口熱茶,重重吐出一口濁氣,這才感覺渾身輕鬆了一些。

這兩年身在西域掌管西域都護府,不僅氣候惡劣物質貴乏且要面臨關隴門閥的掣肘、域外強敵的入寇,可謂殫精竭慮,耗費無數心血,這一副養尊處優十餘年的身子骨幾乎透支。

繼而被陛下秘密急詔回京,主持宗室事務,更是夜不安寢、食不甘味,差點支撐不住……

坐在椅子上出了會神,這纔打起精神處置公務。

只不過剛剛看了兩份公文,便有內侍入內通稟,說是英國公求見……

李孝恭不能怠慢,趕緊讓人將李勣迎入,起身見禮之後與其一道坐在窗前地席上,問道:“剛剛分別,懋公便登門而來,可是有何要事?”

李勣也不寒暄,開門見山:“太子與晉王,郡王打算站在哪一邊?”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中疑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悔之莫及第八百六十九章 蘇州刺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做錯事要認,捱打要立正!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脅迫捆綁(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言相勸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武家兄弟第八百八十九章 推脫不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長樂出馬(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二的悲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得擔當第十五章 密謀詭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五百七十章 交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吧 威逼脅迫第4306章 平衡之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九百零三章 是情敵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年前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極力拉攏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警告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咆哮公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於東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杜懷恭的悲傷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世家根基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加阻撓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小姨子過分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患得患失第六百二十二章 宿命孽緣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追查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八章 都是誤會第九百七十一章 給你兒子施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弔唁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的兵營我的兵(上)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時局蹊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威懾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陣拒敵第三千五十四章 一隻耳朵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禍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患難真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世界那麼大,你得去征服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灞橋折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紈絝之首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五百六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七十章 懵然無知第二百六十九章 埋人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4558章 共處一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胡攪蠻纏第三千三十五章 家族第三百七十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前方有坑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心中疑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悔之莫及第八百六十九章 蘇州刺史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做錯事要認,捱打要立正!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脅迫捆綁(續)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言相勸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武家兄弟第八百八十九章 推脫不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長樂出馬(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屋內軍師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陷入重圍第八百二十五章 此仇必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二的悲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太子的仁慈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雪日偶遇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得擔當第十五章 密謀詭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紅顏禍水第五百七十章 交鋒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吧 威逼脅迫第4306章 平衡之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九百零三章 是情敵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年前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極力拉攏第二百九十六章 指點你的人生第兩千七十二章 犯言直諫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警告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栽贓嫁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咆哮公堂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於東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惡戰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反抗要殺,不反抗也要殺第一百三十一章 杜懷恭的悲傷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世家根基第一百八十二章 橫加阻撓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利誘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小姨子過分了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患得患失第六百二十二章 宿命孽緣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早有埋伏第七百七十八章 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追查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九十八章 都是誤會第九百七十一章 給你兒子施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弔唁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的兵營我的兵(上)第三千零九章 危機陡現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時局蹊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威懾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陣拒敵第三千五十四章 一隻耳朵第八百六十章 戰略之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定時爆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差使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栽贓嫁禍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走避禍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患難真情第九百七十四章 謀定後動第九百四十八章 出征之日第三十六章 半真半假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世界那麼大,你得去征服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灞橋折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紈絝之首第五百六十七章 竹槓敲響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玄武重地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李治的絕望第五百六十四章 籌備第二百七十章 懵然無知第二百六十九章 埋人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四百零七章 別跟他學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4558章 共處一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胡攪蠻纏第三千三十五章 家族第三百七十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前方有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