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十章 按部就班

然而最終,太子卻穩坐如山,致使李二陛下種種謀劃未竟全功。

此等情形之下,皇帝與太子焉能和平共處?所以李二陛下易儲之心不會變,甚至爲此不擇手段。

但太子歷經關隴叛亂,宛如浴火重生,其優異之表現不僅得到朝野上下一片讚譽,獲得前所未有之支持,更爲重要是自戰火之中錘鍊出一支戰力強悍的東宮六率,再加上橫行無敵的右屯衛,東宮軍隊強悍忠誠,太子穩如泰山。

如此,即便以李二陛下之威望,意欲強行易儲已不可行,否則必將遭受抵制,只能另謀蹊徑。

什麼蹊徑?

自然是栽贓嫁禍,敗壞太子名譽,使其盡失人心。

還有什麼比“因穩固儲位而殘殺手足”這樣的罪名更完美呢?

之前,李二陛下一再想要易儲的目的,是覺得太子當不好大唐帝國的皇帝,更比不過兩個兄弟;現在,李二陛下易儲之目的則已經變成無法與太子共存,畢竟那麼多冷酷的謀劃之後,太子豈能不心生怨憤?

加之東宮軍力衆多、戰力強悍,又得到山東、江南兩地門閥支持,鬼知道太子會否在那些人慫恿之下效仿當年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用他兩兄弟的性命徹底將太子拉下儲位,完全合情合理。

至於將來的儲君未必一定是嫡子,哪一個還不是李二陛下的兒子?

更何況,如今還有一位遠赴遼東擔任“新羅王”的李恪,單論才能、威望,完全不在他們兄弟之下,若繼位爲君,定能將大唐盛世長久延續,甚至更上一層樓……

所以,兩兄弟豈能不感到心中發寒、兩股戰戰?

……

房俊回到中軍帳,程務挺、王方翼、岑長倩、歐陽通等人皆以匆匆抵達,不過幾人坐在下首面容呆滯,半晌無言,顯然尚未從李二陛下“死而復生”以及這件事背後所表露出來的意義所帶來的震撼當中擺脫出來。

畢竟誰能想到當東宮上下浴血奮戰、逆轉取勝之後,才發覺這一切都有可能是李二陛下的陰謀?

這對於東宮上下士氣打擊是致命的。

房俊環視一週,將諸人神色收入眼底,沉聲道:“陛下回京之事想必各位已經聽說,汝等皆乃軍人,只需履行自身職責即可,毋須理會朝堂上的爭鬥。”

幾人稍微頓了一下,齊聲道:“喏!”

房俊頷首,續道:“馬上集結全軍,給高侃傳令讓其撤回來,各部做好戰鬥準備,斥候嚴密監視長安周邊動向,不可有半分疏忽懈怠,一旦局勢有變,無論本帥是否身在軍中,要做到一個時辰之內攻佔玄武門,不計代價!”

諸人渾身一震,齊齊站起,大聲道:“喏!”

心中皆知如果李勣一路上所爲都是奉命而行,那麼陛下易儲之心早已堅如鐵石、不可動搖。如今回京,依舊會推動易儲之事,而右屯衛作爲東宮最爲堅固的班底,勢必與皇帝有所衝突。

一旦陛下以強硬手段軟禁太子疑惑乾脆欲直接廢黜太子,右屯衛說不得就得效仿陛下當年,重演一回“玄武門之變”,只不過當年陛下由此入宮逆而篡取,如今卻是攻守易位。

簡直就是天道輪迴……

岑長倩擔憂問道:“大帥稍後可要入宮?”

右屯衛乃是東宮班底,房俊更是右屯衛的靈魂,若李二陛下欲執著於廢黜儲君,必先剪除東宮羽翼,欲先剪除東宮羽翼,必先拿下房俊……所以房俊入宮,凶多吉少。

房俊嘆氣道:“陛下回京,吾等臣子豈能不入宮覲見?不過汝等不必擔憂本帥安危,有你們鎮守玄武門外,便是本帥的護身符,即便是陛下也不敢輕舉妄動。稍後本帥入宮,在本帥返回之前,無論何人以何等理由前來令右屯衛換防至別處,都毋須理會,咱們必須死死的紮根在這玄武門!”

“喏!”

衆人再次應諾。

玄武門乃太極宮門戶,無論是佔據此地接應太子,亦或是給於太極宮壓力,絕對不容有失。

房俊又道:“待會兒本帥趕赴春明門,途中會告知贊婆,命其稱病留在軍中,替咱們死守中渭橋,絕不可輕易入宮。”

中渭橋意味着最後的退路,而吐蕃胡騎畢竟是外邦軍隊,大可不必聽從李二陛下調遣,眼下關中局勢複雜,即便李二陛下再是惱怒,也不敢同這支胡騎開戰。

程務挺蹙眉道:“贊婆會否被陛下拉攏過去?”

說到底,吐蕃胡騎之所以千里萬里趕赴長安助陣東宮,是爲了噶爾家族的利益,一旦贊婆意識到太子儲位不穩,甚至有可能被李二陛下廢黜,未必不會轉投李二陛下陣營,出賣東宮。

房俊搖頭,篤定道:“不會!陛下當初願意與吐蕃聯姻,可見心中對於吐蕃之忌憚,原本陛下計劃東征之時安撫住吐蕃,待到東征之後再權力攻略吐蕃,如今東征一戰虎頭蛇尾,更是耗盡國力,根本無法支撐另一場大戰。此等情形之下,只能繼續與吐蕃苟合,噶爾家族欲在青海湖畔自立,陛下豈肯冒着得罪吐蕃的風險予以支持?贊婆明白這個道理,必會堅定的站在東宮這邊,東宮纔是噶爾家族的希望所在。”

……

面對此等局面如何應對,房俊早有腹稿,各項動作按部就班。

仔仔細細交待一番,想着回去住處沐浴更衣然後再入宮覲見,但想到女眷們此刻大抵也聽聞了陛下“死而復生”的消息,見到自己必然問東問西,更是有人歡喜有人發愁,麻煩得緊,乾脆隨意洗了把臉,出門帶上自己的親兵已經一千精騎出營而去。

自右屯衛出門,向西繞着大明宮的外牆一路疾馳,至太極門之外,便見到整裝待發、士氣鼎盛的吐蕃胡騎。

與贊婆並騎立在太極門外,向南遠眺着春明門方向,房俊將自己的命令說了,贊婆當即答允下來,並且表白心跡:“吾知道長安之局勢錯綜複雜,利益糾葛盤根錯節,甚至誰也不知將來的局勢到底會怎樣,但請越國公你轉告太子殿下,噶爾家族非是朝秦暮楚之輩,既然答允協助東宮保住儲君之位,那麼無論敵人是關隴叛軍還是別人,都會將承諾進行到底,至死不渝。”

房俊吃了一驚,讚歎道:“居然還會用‘朝秦暮楚’這個成語?嗯,很是應景。”

шшш⊙ тTk Λn⊙ ¢ ○

贊婆哈哈大笑,揮舞了一下胳膊,皮子坎肩下大抵到了長安便未曾洗澡的體味難抑遮掩的散發出來,臉上神情甚是得意:“家父學究天人,尤其對於華夏典籍尤其癡迷,咱家書房裡到處都是那些個經史子集,再用一句成語形容一下,咱也算是家學淵源,哈!”

房俊莞爾一笑,馬鞭輕輕敲着靴子,極目陰雨之下遠處的春明門方向,輕聲道:“陛下安然無恙回京的消息,想必將軍已經知曉吧?”

贊婆斂去笑容,重重頷首,卻沒有說話。

房俊收回目光,看着贊婆,問道:“若本帥將後背交出,不知是否可以繼續信任將軍?”

贊婆愣了一下,略一沉吟,慨然道:“越國公是大唐少有的聰明人,在下也不是傻子,於公於私,噶爾家族都必須與越國公、與太子殿下同一陣線,否則一旦大唐皇帝與吐蕃聯姻,噶爾家族將會腹背受敵,哪裡還有活路?在下出兵之時,家父便曾叮囑,在下以及麾下這萬餘精騎,乃是噶爾家族爲數不多的精銳,無論勝敗,就讓吾等以熱血殘軀換取越國公及太子殿下的友誼,除此之外,生死有命!”

“好!”

房俊大讚一聲,滿臉通紅,抽出腰刀指天立誓:“既然如此,便懇請將軍死守中渭橋,只要將軍不負太子,則東宮上下銘記此恩,他日定竭盡全力助將軍父子立國,若違此誓,人神共棄!”

贊婆亦是豪情迸發,將胸脯拍得砰砰響:“在下以人頭擔保,就算是死,也要以屍體搭建浮橋,以供太子殿下過河!”

他自然是不傻的,明白中渭橋應該算是東宮最後的退路,一旦太子由此渡過渭河,只能是兵敗逃亡,自此一路向西,進而割據河西諸郡。但是太子割據河西諸郡對噶爾家族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可以徹底擋住來自於大唐的兵鋒攻勢,使得噶爾家族能夠騰出手來全力抵禦邏些城的攻擊。

噶爾家族與東宮太子相互依存、彼此協助,佔據祁連山南北,雙方皆進可攻、退可守,擁有充足的戰略縱深,形勢縱然比不上太子順利登基之後傾舉國之力扶持噶爾家族立國,也差不了太多。

當即,贊婆率領麾下胡騎自太極宮從側的禁苑向北撤離,至渭水之後沿着河岸一路向東,返回中渭橋附近駐紮。

房俊則率領麾下親兵、精騎駛出禁苑,沿着城牆一路向南,抵達春明門外。

此時的春明門外已經人潮熙攘、摩肩擦踵,無數達官顯貴、皇親名流得知陛下回京的消息,衝破京兆府的阻攔,趕赴春明門外恭迎聖駕。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御史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暗生齷齪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九百五十九章 矜持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折服與人情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觀念之爭第五百九十三章 餘波第4312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降將之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極力拉攏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朝會(上)第4314章 作繭自縛第兩千六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於東市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二十章 漁翁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四百七十章 線索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熱鍋螞蟻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煩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四百七十二章 秋收(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與丫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甘爲鷹犬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會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4289章 怒氣勃發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真的有奸細!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兩千九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實力懸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雄心再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門提親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未竟全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一十五章 囂張跋扈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怨難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三章 我喜歡的類型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一章第六百四十章 大鬧平康坊(完)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略(上)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章 神,請讓我再死一次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掘墓(上)第五十四章 關隴的危機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談判技巧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九章 出大事了(續)第六百零九章 交鋒第六百零三章 魔女的犄角第六百二十八章 赴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世子之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仇深似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案要案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4532章 兒女雙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朕要親臨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八百九十六章 末路王族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殺子之仇,豈可不報?第二百九十章 神棍的誕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學家(求月票支持!)第五百零九章 打的就是出家人!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御史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暗生齷齪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九百五十九章 矜持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折服與人情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觀念之爭第五百九十三章 餘波第4312章 捲土重來第八百九十一章 降將之道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忠臣,逆賊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極力拉攏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敵軍來襲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朝會(上)第4314章 作繭自縛第兩千六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於東市第九百一十六章 丹室夜話(續)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二十章 漁翁第九百一十五章 雷神之威第四百七十章 線索第三百零三章 背後的刀第一千三百章 名分之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熱鍋螞蟻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煩惱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失控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魏徵問罪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四百七十二章 秋收(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姑娘與丫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甘爲鷹犬第六百六十七章 政事堂會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4289章 怒氣勃發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真的有奸細!第八百八十七章 妹子嫁你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暴虐之輩第兩千九十七章 簡在帝心第4541章 登門質問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實力懸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一百九十八章 所聞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人心不足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雄心再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門提親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衝突(上)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未竟全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七百一十五章 囂張跋扈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怨難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十三章 我喜歡的類型第六百五十四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一十一章第六百四十章 大鬧平康坊(完)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略(上)第四百一十章 朝堂爭辯第一章 神,請讓我再死一次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掘墓(上)第五十四章 關隴的危機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收租見聞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三千一百三十七章 問心無愧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談判技巧第六百零七章 證據第三千六十四章 風雨將至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讓利第一千零五十章 愚不可及第九章 出大事了(續)第六百零九章 交鋒第六百零三章 魔女的犄角第六百二十八章 赴宴第七百六十五章 佈防輿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世子之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仇深似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醞釀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案要案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識好人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情之所繫(第二更)第4532章 兒女雙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朕要親臨第六百零二章 登徒女第八百九十六章 末路王族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二的變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五十四章 殺子之仇,豈可不報?第二百九十章 神棍的誕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逆天科學家(求月票支持!)第五百零九章 打的就是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