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敬天法祖

李治一臉懵然,不可置信道:“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若是連史書都不可信,還有什麼是可信的?吾輩孜孜不倦的日夜誦讀,難道都是一場虛空?”

自古以來,所謂的讀書,不過經史子集而已。

《晉中經簿》將六略改爲四部,即甲部錄經書,相當於六藝,乙部錄子書,包括諸子、兵書、數術、方技,丙部錄史書,丁部爲詩賦等,奠定了四部分類的基礎。魏徵編纂《隋書》之時,提出“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爲次,列經史子集四庫”,將四部制最終確立,正式標註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並進一步細分爲四十個類目。

古代之書籍包羅萬象,門類極多,但是其中絕大多數都歸於“雜書”之列,讀之無用。尤其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大部分古籍都被廢棄,真正受到重視的一部分,大多都是史書。

若房俊所言爲真,連史書都不可信,那還讀什麼書?

房俊道:“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不要去吹捧那些所謂的前任總結下來的道理,而是要自己從書中去感悟、去體會每一個古人在不同的時局之下所做出的判斷。”

李治一臉茫然:“可姐夫剛纔還說史書之中不可盡信,誰有知道那些事情是真是假?”

房俊喝了口茶水,笑道:“即便不是真的,那也是史書編撰者杜撰出來的。歷來能夠參與修史的學者,無一不是當世大儒。這些人以平生所學去編撰一部史書,凝聚了一生的心血,即便是對事實有所扭曲,亦是蘊含了無數的人生智慧。是真是假,又有什麼關係?吾等拜讀史書,正該學一學這些人的精華。”

每一部史書,都是一部人文鉅著,其中固然有虛假扭曲之處,但是其中的深邃思想,卻比那些記錄下來的前塵往事更爲重要,這纔是一部史書的精華之所在。

李治覺得自己受到了巨大的衝級,一時間猛然不知如何迴應。

房俊也不理他,自顧自的處置公文。

到了晌午時分,崔敦禮進到值房裡稟報:“殿下、尚書,圜丘那邊已經佈置妥當,二位要不要現場檢查一番,看看有無疏漏之處?”

圜丘即是天壇,乃皇帝祭天之所在,東征這等大事,誓師出征之前勢必要祈禱上蒼賜予勝利,不可缺少,乃是重中之重。

房俊便對李治道:“殿下,一起去看看吧?”

李治頷首道:“此乃大事,不可有絲毫疏忽,正該去敦促一番。”

兩人放下茶杯,一齊起身走出值房,在一衆兵部官員的簇擁之下,出了兵部衙門,策馬出了皇城,沿着朱雀大街徑直向南出了明德門。

圜丘就在明德門外兩裡許之處,是一處巨大圓錐狀土堆,外圍有三到矮牆環繞,祭天時,除了皇帝和一些重要的大臣外,其他人等都是不能進入最裡面一道牆,禮樂隊、外國使節等都在內牆的外面。

房俊等人抵達之時,圜丘周圍早已經被頂盔摜甲的兵卒重重圍住,確保無人搗亂,禮部官員出出進進,佈置着相應的一切設施。

翻身下馬,房俊與李治來到圜丘下方,擡首仰望這座祭天之所。

圜丘爲四層圓壇白灰抹面。每層圓壇都設有十二條直通丘頂的通道,稱爲“陛”,寓意着十二辰分佈在四周,分別朝十二個方向輻射,大約體現了唐人心目中的天上十二辰,分別以十二時辰命名,其中子、午、卯、酉陛又稱北、南、東、西陛。

其面南的午陛則寬於其他十一陛,這是皇帝登壇的御道。

“下官見過殿下,越國公!”

兵部右侍郎郭福善與一位禮部官員匆忙迎了上來,鞠躬施禮。

李治負手而立,站在圜丘之下擡首仰望,問道:“按照祭天的流程,一應事物準備的如何?”

那禮部官員道:“回殿下的話,禮部有數十名官員在此,嚴謹按照流程一一準備,眼下一切進展順利,不敢有絲毫懈怠。”

禮部尚書原本是令狐德棻,被武媚娘撓了一臉血不得不致仕告老之後,這個位置曾經閒置了一段時間,又先後由幾位大臣暫時代理,近期才由宋國公蕭瑀正式接任。

蕭瑀爲人圓滑,心思縝密,這等大事自然派遣禮部的精兵強將予以籌備,不至於鬧出紕漏來。

李治點點頭,叮囑道:“祭天之事,重中之重,定要竭盡全力,不可有半點疏忽。”

兵部、禮部的官員齊齊躬身,肅容應是。

李治這纔對房俊說道:“要不要上去看看?”

房俊道:“那是自然。”

丘頂乃是祭祀之所,需要佈置各種各樣的設施,琳琅滿目繁雜無比,必須一一清點確認無誤才行。

兩人便在一衆官員的簇擁之下,順着午陛旁邊未陛拾級而上。

整座圜丘高達三丈,以夯土修築,非常堅固,表面用白灰抹砌,整潔大氣。站在圜丘之頂,眺望四野。

封建王朝祭祀昊天上帝的行爲屬於最高規格的禮儀活動,因此圜丘在皇家禮制建築中的地位相應也極其重要,不僅常年有禮部官員駐紮此地負責維護,且以圜丘爲中心,周邊五十丈之內不允許有任何形式的建築,故而站在圜丘之頂,視野開闊,俯視大地蒼茫,仰望蒼穹如蓋。

北邊的長安城巍峨雄壯,南邊的終南山虎踞龍蟠,自隋文帝而始,往後隋唐兩代帝王數百年的時間內,都會在此祭祀上蒼,面前是“昊天上帝”的牌位,手中捧着爲上天獻納的玉璧,爲國家的康泰祭天祈福。

……

《左傳》有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此之爲國家誕生之初所賦予的核心功能。

在遠古的時候,國家的職能就是這兩個。而縱觀華夏之歷史,即是“祀、戎”相見的歷史。

“祀”者,行禮樂之教化而尊天地與鬼神也;“戎”者,固社稷之安定而伐非禮與不善也。禮樂教化若不能安社稷,則以“征伐”而代之,此乃所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爲“天下有道”者也。

沒有比這兩樣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很多時候“祀、戎”是緊密相連的。

房俊接過一旁禮部官員遞過來的名冊,上面記錄着祭祀所需要的各種流程以及相對應的器物,一件一件一絲不苟的予以覈對。這件事不敢有半點疏漏,否則後果誰也承擔不起,稍有差池,整個禮部衙門估計得有一半以上的官員要被充軍流放。

所以哪怕他檢查得再是嚴格,一旁的禮部官員也未有半分不滿。

李治則揹着手四處溜達,雖然也曾參加過不少祭祀大典,但是這等國戰之前的祭天典禮,其檔次估計也就只比新皇登基的典禮稍微差一點,是他從未經歷的,所以處處都感到好奇。

房俊足足檢查覈對了一個時辰,方纔鬆了口氣,將名冊交還給禮部官員,依舊不放心的叮囑道:“這裡所有的一切,從此刻起誰也不許碰觸,違者嚴懲不貸!此次祭天之典禮到底又多重要,想必毋須本官提醒,若是出了差錯,諸位不僅前程不保,甚至還會闔家遭難,定要謹慎處之!”

不過是一場充滿了“封建思想”的大型活動而已,當真能夠影響到東征之勝負麼?

答案是肯定的。

“敬天法祖”乃是華夏之人文淵源,人們敬畏上天的力量,認爲不可抵禦,而上天則無時無刻不在俯瞰着人世間的蒼生,其喜怒哀樂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對世人予以警示。

一旦祭天的環節出錯,那必然是上天警示世人“此戰不利”,會極大的削弱軍心士氣。假若戰事之中正巧稍有不順,更會將上天的“警示”無限放大,嚴重之時,整個軍隊士氣低迷徹底潰敗都有可能。

很多時候,精神作用往往是主導勝敗的決定性因素……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軍情緊急第四章 居心不良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兇器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三千六十九章 各懷機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逼迫第三千九十章 底氣十足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間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挑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會師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自作聰明,麻煩纏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二十六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言辭交鋒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戈鐵馬,奔騰萬里如虎 (又是一萬,求月票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暴力施政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結婚紀念日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生擒活捉第十八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驗貨第4526章 心存怨望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第六百四十四章 兇案第三十八章 欲求長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溫酒話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公主落水第六百三十八章 學生武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4281章 人生如戲第六百零三章 魔女的犄角第九十六章 追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不懂信仰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4543章 天下風物第六百八十二章 丹藥盛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四百九十二章 晉爵國公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敗家敗出新境界第五百八十章 殿下饒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怨深重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都是房二惹的禍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培育玉米第三千一十一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暗中查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雪夜截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去天上問問第一千零六十章 未來權臣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太子踐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三千二十五章 易儲變數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綠病相憐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橫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混淆視聽第三千八十章 利益至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軍中叛亂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餘孽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第五十六章 推恩令?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書信第4510章 你解決他第六百零九章 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皇族立場(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武媚娘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延時引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4495章 兩京並舉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侯莫陳氏第七百七十一章 遠近親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平穰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劉洎的算計第九百七十五章 千古人鏡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會(中)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軍情緊急第四章 居心不良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兇器第三百三十九章 朝中風向第三千六十九章 各懷機心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逼迫第三千九十章 底氣十足第三百八十四章 反間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銀子去哪兒了?(中)萬字,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挑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各懷機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會師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自作聰明,麻煩纏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安西都護(上)第二十六章 危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言辭交鋒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戈鐵馬,奔騰萬里如虎 (又是一萬,求月票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暴力施政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唐人之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結婚紀念日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生擒活捉第十八章 追求生活高品質 (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九章 武氏女(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驗貨第4526章 心存怨望第三千一百四十章 局勢叵測第六百四十四章 兇案第三十八章 欲求長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溫酒話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兩千零六章 殺俘不詳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公主落水第六百三十八章 學生武裝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4281章 人生如戲第六百零三章 魔女的犄角第九十六章 追殺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不懂信仰第四百七十四章 祿東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何爲律法?懲前毖後第4543章 天下風物第六百八十二章 丹藥盛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敲打第四百九十二章 晉爵國公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敗家敗出新境界第五百八十章 殿下饒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四十二章 努力耕耘第三百五十二章 仇怨深重第三百一十二章 抵死不認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都是房二惹的禍第七百四十五章 故人舉薦(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自作聰明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培育玉米第三千一十一章 置身事外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暗中查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雪夜截殺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去天上問問第一千零六十章 未來權臣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太子踐行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曲線救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羣情激憤第三千二十五章 易儲變數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綠病相憐第五百五十四章 就是豪橫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混淆視聽第三千八十章 利益至上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軍中叛亂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餘孽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第五十六章 推恩令?第四百二十九章 心頭刺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六十九章 你得付出代價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書信第4510章 你解決他第六百零九章 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皇族立場(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駙馬,你太快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他不牛,他兒子牛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睚眥必報武媚娘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延時引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棉花第4495章 兩京並舉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侯莫陳氏第七百七十一章 遠近親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平穰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香消玉殞第六百五十一章 君子好逑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劉洎的算計第九百七十五章 千古人鏡第七十二章 房俊笨不笨?第二百四十章 大朝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