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

一個壞消息是否能夠影響軍心士氣,其實並不在於這個消息到底有多壞,而是在於軍隊是否擁有足夠的自信,自信自己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夠重挫面前的強敵。

很顯然,唐軍之自信、自傲,天下無雙!

這種信心非是自大狂妄,而是自大唐立國起,便橫掃國內各路諸侯、反賊,而後又連破突厥、吐谷渾、薛延陀等等強國才慢慢建立起來,是以滌盪寰宇之赫赫戰功爲憑恃!

如若李二陛下當真於萬軍叢中被敵軍射傷眼目,這會被數十萬唐軍視爲奇恥大辱,縱然馬革裹屍、埋骨遼東,亦要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麗,以敵人的鮮血來清洗自身之恥辱。

那等情況之下,必然是數十萬唐軍不講戰術、不計傷亡,以人命填出一場勝利。

絕無可能自亂陣腳、惶恐不安。

再加上歷史之中高句麗的確玩弄過這樣一個把戲,試圖以此等謠言動搖唐軍軍心,故而房俊纔敢篤定。

李孝恭飲了一口茶水,慢慢的品味着茶水的回甘,半晌方纔嘆息一聲,搖搖頭,道:“二郎尚未明白本王擔憂之處並非陛下之傷勢到底是真是假,因爲如今之長安,很多人其實並不在乎這個,他們只在乎此等謠言所引發的震盪,會否讓他們有機可乘。”

房俊目光微凝,試探着問道:“王爺所擔憂的,可是宗室之內?”

他自然明白李孝恭言中之意,大唐雖然建國已久,但昔年“玄武門之變”之遺禍且已久未能肅清,太多人想着重蹈“玄武門之變”之覆轍,沿着李二陛下的舊路直達巔峰。

一旦長安局勢失控,那些人便可趁機發難,想着心目當中的權勢巔峰發動衝擊。

一旦這等情況發生,社稷危矣……

李孝恭放下茶杯,面色凝重:“本王不參與朝政許久,朝堂上那些個官員武將到底何等心思着實捉摸不透,但是宗室之內,卻難逃本王之法眼。”

這些年他爲了避嫌,故意“自污”,使得自己得了一個“貪財縱慾”之風評,已久樂此不疲。對於朝堂上的政務,甚至門閥之間的瓜葛,他一概不聞不問,唯恐受到牽連。

但是縱然他不問世事,但“宗室第一郡王”的名頭仍在,在宗室之內的影響力無與倫比,依然有許多消息來源,可以讓他清晰的掌握宗室之內的動向。

房俊道:“荊王殿下?”

李孝恭緩緩搖頭:“不止。”

房俊倒吸一口涼氣。

宗室之內,論身份地位,唯有荊王李元景有資格、有動機謀求至尊之位,所以陛下必定對其監視嚴密,“百騎司”怕是無數人日夜盯緊荊王府,一旦李元景有所異動,朝廷怕是即刻便會知曉。

而如果不僅僅是李元景有不臣之心,那麼宗室之內必然亂成一鍋粥。

大唐立國已久,李二陛下一手將這個帝國推至稱霸宇內之巔峰,朝野上下對於李唐皇室之認可無與倫比,縱然是關隴門閥意欲謀朝篡位亦是不能,一旦起兵謀反,必定遭致天下反對,縱然能夠屠戮宗室、登基爲帝,整個天下亦會頃刻間陷入分裂,烽煙四起、戰火遍及神州。

唯有皇室,纔有謀朝篡位之可能!作爲天下統治之根基,皇室穩定與否,至關重要。

皇室穩定,則社稷穩固;皇室不靖,則天下板蕩!

房俊追問道:“到底都有哪些人心懷不軌?吾實在想不出,除去荊王之外,其餘宗室又有何資格爭逐大位?”

李孝恭嘆息道:“非是本王不說,實在是有那樣心思的人決不在少數。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之下,一旦本王隨意猜測,其導致的情況往往使得整個宗室人人自危,便是那些沒心思的,爲求自保怕是也將不得不參預其中。”

這就是房俊對大唐立國之初的歷史一知半解之緣故,事實上,李唐建立之初,高祖李淵也不僅僅依靠自己的幾個兒子打天下,衆多族人亦是慷慨赴死、以血肉之軀鑄就大唐定鼎江山。

似李孝恭、李道宗這般宗室,原本便不是高祖李淵的嫡支子弟,卻盡在武德初年立下赫赫戰功,權勢滔天、聲望卓越,各個都自詡乃是國之幹臣,爲帝國立過功、流過血。

而“玄武門之變”固然使得李二陛下逆而篡取,於不可能之絕境反殺李建成,成爲大唐皇帝,卻也立下了一個極壞的榜樣——他讓所有人都見識到出身並非鑄造成就的唯一階梯,是不是嫡長根本無所謂,只要夠狠,只要掌握着強大的力量,任何人都可以爭逐皇位。

頗有一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意味……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有唐一朝,皇位能夠順利傳承的年份極少,大多要經過一番你死我活的廝殺爭鬥,方纔能夠確定皇位之傳承。

而帝國之氣運,亦在這種廝殺之中支離破碎,誰想奪得皇位就必須籠絡統兵大將,故而導致邊鎮軍權愈發強盛,“強枝弱幹”之形勢逐漸形成,終釀成盛唐傾頹之禍根……

兩人沉默一陣,默默的飲者茶水,都感覺眼下長安之局勢頗爲棘手。

半晌,李孝恭道:“此番讓二郎前來,本王就是想要問一問,是否要竭盡全力的輔佐東宮,不留一絲餘地?”

房俊默然,他明白李孝恭的意思。

若是長安穩定,社稷穩固,待到李二陛下御駕親征覆亡高句麗,將遼東之地納入帝國版圖,帝國已經於形式之上大一統,自今而後,天下遂寧,對外征戰將會放緩腳步,大規模的戰爭更是告一段落,將會以發展內政爲國策。

如此情形之下,政局穩固,太子的儲君之位自然徹底篤定,再無變動之可能,否則必將引發劇烈的朝局震盪,於帝國之利益不符。

然而,一旦眼下長安發生動亂,太子身負監國之責,一個“無能”之罪名怕是難以抹去,陛下會否一怒之下以此爲藉口,乾脆將太子廢黜,改立晉王爲儲?甚至於那些心懷叵測之輩若是兵變成功,李二陛下返京之後會否順水推舟,直接將太子廢黜?

這是極有可能之事。

所以李孝恭纔會有這樣一問,到底要不要全力支持東宮?畢竟東宮儲位不穩,一旦失施,他們這些“太子黨”就將成爲李二陛下打壓之對象,即便活命,也將遠離權力中樞,利益大受損失。

況且儲君權力之爭奪,歷來都伴隨着血腥,成功了自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旦失敗,想要活命簡直難如登天。

到底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房俊並未更深一步予以思考,當初他從“遠離儲位之爭”轉變爲“全力扶持東宮”,就對此進行過一番最深層次的考量。結果自然便是既然重生一回,當戰線自己之價值,儘可能的去避免大唐重蹈歷史之覆轍,走向那一條“強枝弱幹”的舊路,在鼎盛之時轟然崩塌,使得後世子孫扼腕長嘆。

他擡頭看了李孝恭一眼,頷首道:“自然要全力支持東宮,若東宮失勢,崛起的必然是關隴門閥。以關隴門閥之強勢,必將重現貞觀初年一手遮天之舊事,甚至猶有過之!眼下朝廷所原釀的種種改革,皆是針對大破以往的權力平衡,受損最大的便是關隴門閥,一旦被他們得勢,必將這些政策全部廢黜,朝堂之上緊要衙門皆被關隴子弟侵佔。而宗室之內,無論是誰意欲染指大位,自身之能力盡皆不足,要麼依附關隴,要麼拉攏山東、江南,待到他們事成,必將使得山東、江南、甚至隴右各地的地方力量暴漲,而京畿空虛,造成強枝弱幹之局勢……無論哪一種,皆是亡國之禍根!故而,於公於私,咱們都只能支持東宮。”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行之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箭穿心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三十一章 入關第九百零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暴斃而亡第四十三章 橫生波瀾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兵權之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妒火中燒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國降爵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三百零三章 勸進第九百三十九章 李二陛下的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新婦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相殘(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公主落水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兩個滑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少女慕艾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錦繡山河樓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第4263章 強渡灞水(下)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恨意滔天(續)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五十九章 汝與皇家有仇乎?第六百零二章 何其難也第一百四十八章 返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饒其不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門閥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4306章 平衡之道第六十三章 夫人不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想殺就殺,墨跡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迷惑強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擄掠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兩千二十一章 身陷死地第五十五章 李二的強硬安撫第一百三十二章 賣炭翁(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千九百章 陰毒手段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徵倭佈局第六十六章 背後有高人第一百零三章 死水微瀾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第4571章 救出人質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六百六十章 預留退路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三千一百三十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零六章 叛國之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治攬權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九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慮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利益權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齊王妃獻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隔閡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自相殘殺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勢第四十一章 驅逐出城,面壁思過(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三百五十六章 五行之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箭穿心第一千零二章 幸福來了,就得抓住!第三十一章 入關第九百零五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局勢危急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你們捧着金飯碗要飯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暴斃而亡第四十三章 橫生波瀾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釋放第兩千一十八章 嚴刑逼供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兵權之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妒火中燒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削國降爵第五十六章 蠻橫第九百五十八章 姐夫的小棉襖第三百零三章 勸進第九百三十九章 李二陛下的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操練(上)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九百九十六章 你得帶路啊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新婦第一百零五章 手足相殘(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六十五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千四十三章 遺詔風波(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公主落水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聲名鵲起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兩個滑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千七十七章 立場難明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少女慕艾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錦繡山河樓第九百零八章 峴港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第4263章 強渡灞水(下)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恨意滔天(續)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五十九章 汝與皇家有仇乎?第六百零二章 何其難也第一百四十八章 返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饒其不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罵人專揭短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門閥第九百零六章 忽發意外第4547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七百二十六章 具裝鐵騎!第4306章 平衡之道第六十三章 夫人不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離間?第一千兩百二十章 想殺就殺,墨跡啥?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迷惑強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擄掠第七十二章 抓捕第兩千二十一章 身陷死地第五十五章 李二的強硬安撫第一百三十二章 賣炭翁(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五十五章 馬踏韓王府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血戰突圍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千九百章 陰毒手段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徵倭佈局第六十六章 背後有高人第一百零三章 死水微瀾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赤誠!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第4571章 救出人質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八十六章 陣亡者(第三更求月票)第六百六十章 預留退路第八百四十九章 登陸戰第三千一百三十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零六章 叛國之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魏府喜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打臉太快(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李治攬權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六百九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三十七章 科舉籌備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疑慮第八百八十章 心思歹毒第八百五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利益權衡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齊王妃獻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