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

張白晝雖然脾氣暴躁,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已經不是魯莽性子,心中早已計議定當,暗忖道:“這老人如此自信,氣息不動如山,定然是境界修爲遠遠在我之上,見識格局也是如此,倘若由他出手,我竭力抵擋,定然久守必失,倒不如以攻代守,搶佔先機。”

想到此處,張白晝聽到老人的話語之後,背後所負長劍已經是“倉啷”一聲出鞘,自行飛入張白晝的手中,張白晝毫不猶豫,一劍直往老人當胸刺去。這一招並非是蜀山劍派的本門絕學,而是當年李玄都教他的一招,出自“萬華神劍掌”,而“萬華神劍掌”本就是脫胎於劍法,自然也可以用作劍招,此時一劍刺出,虛實不定,劍影繽紛,讓人分不清到底攻向何處。

老人正是徐七,他輕輕咦了一聲,頗有些驚訝,並不接招,而是側身讓開。

張白晝喝道:“第二招。”他手中長劍施展開來,卻是本門絕學。

有人用“一道一劍一堡一教”來形容蜀州江湖,“一道”是妙真宗,“一劍”是蜀山劍派,“一堡”是唐家堡,“一教”是青陽教。

唐家居於白帝陵上方的唐家堡,青陽教居於白帝城,只有妙真宗和蜀山劍派居於山上,故而又言蜀州有兩座山,一山是蜀山,一山是天蒼,兩者並列齊名。雄踞蜀山的蜀山劍派,號稱天下第一大派,僅次於正邪兩道二十二個宗門。

其實論起實力,獨佔蜀山的蜀山劍派並不遜於許多宗門,甚至還略強於某些衰弱已久的宗門,但是正邪二十二個宗門立宗多的有千餘年,少則也有數百年,諸如正一宗、太平宗、清微宗等宗門,發源於當年的正一道天師教和太平道,至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雖然其在這千餘年來,有過興衰起伏,但根基和名望是衆所公認。稍晚一些的玄女宗、牝女宗等宗門,也有八百餘年的歷史,每一個宗門創建成名,那都是千百年來無數人才俊傑,花費無數努力心血累積而成,一宗之傳承,都是一點一滴、千錘百煉凝聚而至,決非一朝一夕之功。相比起來,蜀山劍派在江湖崛起,不過是近百年來的事情,雖然興盛得快,底蘊卻還比不上諸多二線宗門,更不用說與正一宗、清微宗、無道宗、補天宗等當世大宗相比了。

不過就算如此,也能看出蜀山劍派的雄厚實力,能在百餘年間崛起,不遜於部分宗門,自然有其獨到之處。

張白晝作爲蜀山劍派的嫡傳弟子,自然深得蜀山劍派的真傳。蜀山劍派既然以劍爲名,自然是以劍爲尊,比起清微宗更有甚之,畢竟清微宗還是自認傳承自太平道一脈,乃是道門之人,李道虛仍舊用劍是因爲他手中有天下唯二的仙劍之一,如李玄都這般,已經不滯於物。蜀山劍派比起清微宗更進一步,已然是唯劍之外再無他物了,不尊道祖,不尊聖人,也不禮敬佛祖,乃是純粹的劍派。派中共有七門劍訣,皆是上成之法,因材施教。練成一門之後,還可以再學第二門,傳說蜀山劍派的開派祖師就將七門劍訣全部練成,乃是一位地仙散人,無門無派,機緣巧合之下,躋身長生境界,以七門劍訣爲根本傳下道統,由此建立蜀山劍派。

七門劍訣各有優劣。

“太乙劍訣”對弟子資質要求較小,門檻不高,易於入門,缺點是整體平平無奇,可以用作前期修煉之用,待到境界高後,再學其他劍訣。

“洞玄劍訣”與儒門的“浩然氣”類似,一個“穩”字貫穿始終,根基牢固。大成之後,無論面對何等對手,都有一戰之力。缺點是很難出奇制勝,而且修煉速度較慢。

“庚金劍訣”修煉較快,殺力不俗,劍本就是兇器,西金之屬,此劍訣與劍性相合,威力實在非同小可。不過此劍也有缺點,每人體內,均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修煉此劍訣之後,金之氣壓倒其他四行之氣,庚爲陽,辛爲陰,陽氣壓過陰氣。這“庚金劍訣”練的越深,體內陰陽二氣和五行之氣越發失調,及至後來,必然會反噬自身,難以長壽。唯有到了天人境界,方能調和五行陰陽,不至於自身受到損害。不但無害,反而強壯臟腑。

“九轉劍訣”,劍訣精妙,對於資質要求不高,且沒有隱患,缺點是此門劍訣融匯了道門的外丹之法,中間許多關卡必須藉助外力才能通過,也就是必須輔佐各種丹藥才能修煉有成,若無宗門依仗,或是家世底蘊,手中無錢,是萬萬不能修煉成功的。

“七殺劍訣”,當年蜀山劍派祖師與一位無道宗老祖賭鬥得來,最爲頂尖的上成之法,在李玄都還未創出“南鬥二十八劍訣”之前,被譽爲第四大劍訣,僅次於“慈航普度劍典”、“北斗三十六劍訣”、“太陰十三劍”,威力奇大,殺力驚人,詭異難測,缺點是此法對於資質要求甚高,等閒人難以修煉,而且此法殺伐過重,若是心志不堅之人,容易走火入魔,留下隱患。

“少初劍訣”,蜀山劍派的開派祖師得了先天五太中的“太初”之法,他從中感悟出些許天地至理,雖然不能傳於弟子,但卻將其與劍訣糅合在一起,創出了一門劍訣,取名“少初”,寓意遠不如“太初”,此劍訣玄妙無比,沒有隱患,缺點是對於悟性要求極高,尋常人就算勉強入門,也要被卡在瓶頸,多年難以寸進半步。

“六情劍訣”,蜀山劍派的開派祖師曾與一位忘情宗祖師有過一段情緣,結成苦果,終身未娶。他便是從忘情宗的“太上忘情經”中悟出這套劍訣,本意是以此對付忘情宗的“太上忘情經”,都說七情六慾,此時七情只有六情,少了一情,便是求而不得的那一情。後來被蜀山劍派的開派祖師幾經修改,不再侷限於男女之情,便是親情、友情,也可修煉此劍訣。這套劍訣是七套劍訣中最爲奇怪的一套劍訣,與其他劍訣截然不同,威力與自己的心境息息相關,越是寂寥難堪,這套劍訣的威力也就越大,卻是暗合“忘情”的幾分玄妙,雖然不及“天算”,但常常能出其不意,不知所起,不知所終,自己無從預料,對手也無從預料。反之,如果心情歡喜,沒有半分失意,這套劍訣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難以發揮出不知所起不知所終的種種玄妙。

七門劍訣並無嚴格的高下之分,先學哪門,後學哪門,全看各人資質境遇。不過對應七大境界:天人造化境界、天人無量境、天人逍遙境、歸真境、先天境、玄元境、抱丹境,下三境沒有資格學習。換而言之,每攀升一個境界,便可多學一門劍訣,如此彌補不足,待到天人造化境,便能七套劍訣集於一身。至於傳說中的長生境,卻不能強求,只能看自己的機緣了。

張白晝如今已經是先天境的修爲,故而學了三門劍訣,分別是:“太乙劍訣”、“九轉劍訣”、“六情劍訣”。

“太乙劍訣”不必多說,此乃打牢根基的劍訣,越早修煉越好,是張白晝初入抱丹境所學。“九轉劍訣”耗費甚大,張白晝本不該過早修煉此法,只是蜀山劍派掌門對於這位弟子期望頗高,甚至有傳承衣鉢之念,故而在張白晝躋身先天境的時候主動讓他修煉這門劍訣,並且由門派提供丹藥。至於“六情劍訣”,卻是張白晝被關在後山竹林的時候,感念家人死去之苦,自學而成,那時候的張白晝不過玄元境,也正因如此,張白晝才被師父所青眼。

此時張白晝所用的便是“九轉劍訣”,顧名思義,此套劍訣共有九重變化,也是九重境界,施展出來,當真是九曲連環一般。此時張白晝一氣用出,已經是極盡“九轉劍訣”之精妙。

徐七真要破招,不過一掌就夠了,只是他先前已經誇下海口,只用先天境的修爲,卻是不好硬接,只能向後再退幾步,劍氣掠過,割下了他的幾根髮絲。

張白晝乘勢追擊,欺身而進,手中長劍直往徐七的心口位置點來,不但劍招凌厲,而且姿態似如飛天仙人。這一招正是“六情劍訣”中的“一心一意”,乃是攻敵之心臟所在。

徐七盛年時縱橫江湖,閱歷極富,後來駐守劍秀山多年,那藏書樓自然也曾經去過,各家絕學盡在其中,見識廣博,前兩招他雖然未曾擋下,但不難看出來歷,但這“六情劍訣”卻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這也怪不得徐七,只因“六情劍訣”被創出不過百餘年的時間,不似其他絕學那般流傳千年,而且難以修煉,有那失意之人練成,也絕不會想着靠此劍訣在江湖上揚名立萬,故而知之者甚少,不說享譽江湖,便是蜀山劍派中也少有人熟悉瞭解。如今蜀山劍派中並無天人造化境的高人,也就是沒有人能學全七門劍訣,故而這套劍訣通常都是被放在最後去學。

徐七不由大爲好奇,再次閃避,要看一看這少年人的下一招。

張白晝也是心思縝密之人,發覺徐七的心思之後,又一連用出五招“六情劍訣”,正合六情之數。

從未見過“六情劍訣”的徐七便一連讓了六招,加上前兩招,十招之約只剩下兩招。

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二百零八章 迎客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番外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二百章 慕容畫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一十二章 賭約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五章 請神之術
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逢佳節第十一章 二三事(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尸暴跳第二十二章 奇正相合第一百九十八章 隔空而言第七十章 老汗第一百四十八章 長生不死之藥第一百六十五章 長老堂第一百八十四章 渾天太元經第五十一章 訪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朝成空第七十三章 貝遙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零八章 顏如玉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二百四十三章 以衆擊寡(五)第六十七章 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六章 兩小第二百零八章 迎客第四十六章 出劍(四)第七十三章 玉盈法師第二章 六部十二人第六十九章 御馬監掌印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氣星辰第一百章 客卿道侶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氏家主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二百一十八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零五章 小別(上)第二十章 留影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 東山屍影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敢爲天下先第一百六十七章 寧憶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點評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門玉萍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三十章 女子劍客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八十九章 劫財劫色第一百八十二章 衣鉢第七十七章 再至客棧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七十四章 五行成丹第二十章 半個岳母第二百二十八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五章 感春悲秋第七十七章 藏老人第六十九章 魔刀第一百零二章 血陣煉屍第七十三章 八部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去樓空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二十二章 關雀客棧第一百二十八章 言語誅心第五十四章 飛劍紫凰第一百七十九章 忘情第四十三章 桃源縣城番外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聽風樓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二百九十九章 邪神第四十二章 由荊入瀟第二十一章 落雪第一百三十二章 劍訣第三十二章 純陽紫氣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北第七十九章 唐穆霸第二百六十一章 龍鬚香冠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章 慕容畫第二百章 慕容畫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第一百七十三章 降與不降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一百五十四章 無邊煉獄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歸一統第一百一十二章 賭約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一百四十章 陰魄珠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婚第二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一百七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一百四十三章 另有洞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炷香第八十六章 尋路難第五章 請神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