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由盛而衰

書中世界與現世大不相同,許多人的命運也發生改變,其中就有張肅卿。因爲徐無鬼獨尊廟堂的緣故,張肅卿未能以天寶帝老師的身份早早登閣拜相,反而仕途蹉跎。早在天寶二年的時候,張肅卿只是禮部侍郎,雖說侍郎也是二品大員,但與內閣首輔相較,還是不足爲道。而且在六部之中,禮部雖然清貴,但是實權微末,尚書還好說,侍郎多是養老職位,張肅卿被安排在這個位置上,如果不出意料之外,就要止步於此。

可誰也不曾料到,宋政大軍席捲天下,奪取半壁江山,朝廷精銳盡失,不得不頒佈詔令,讓各地督撫自行籌糧募兵,同時張肅卿左遷爲兵部侍郎,署理荊州巡撫。放在以前,荊州巡撫還是個當之無愧的美差,可如今荊州已經落入了青陽教的手中,荊州巡撫就成了一個空名頭。別人都視爲畏途,要麼裝病推辭,要麼是走門路,唯有張肅卿坦然受之,將兒子女兒留在帝京,只帶着一紙詔書和兩名隨從出京赴任去了。

不過張肅卿也不是直接去荊州送死了,他先到了中州龍門府,當年他曾在萬象學宮求學,此地的故友同窗極多,張肅卿依靠着這些人脈在中州招募兵勇,又在秦襄和趙政的幫助下,開始練兵,並且編練水師,爲將來渡江作戰做準備。

在廣陵府江北大營一戰中,張肅卿也響應朝廷的號召,率軍前往,嚴格來說,張肅卿是文人出身,這還是他第一次領兵,雖然他練兵卓有成效,但被潰兵衝散了陣形,在敗退途中,他見識了遼東新軍的車陣,大爲震動。此等車陣,不說所向無敵,當真是堅若城池,若非最後青陽軍調來火炮轟擊車陣,遼東新軍甚至有反守爲攻之勢。這讓張肅卿萌生出效仿遼東編練新軍的想法。

其實張肅卿也聽說過有關遼東傳聞,其中最讓他矚目的就是那位秦家大小姐,年近不惑卻不曾嫁人,也不招贅,孑然一身,才能卓絕,主政遼東三州,據說遼東總督秦道方的種種政令都是出自這位小女子之手,故而被人稱作影子總督。只是可惜不是男子之身,無法出仕。他那女兒張白月生平不服人,最是服氣這位秦姐姐,惜乎未曾謀面。

因爲遼東新軍的啓發,張肅卿返回中州之後,開始招募良家子從軍,發展屯田,並大力發展火器,甚至還在秦襄和趙政的幫助下,成立了荊州軍械局,不過此事也成爲一個不大不小的笑話,畢竟荊州的軍械局卻開辦在中州境內,甚至張肅卿的巡撫衙門都在中州境內。好在此時趙政擔任秦中總督,中州並無巡撫,也無甚所謂了。

因爲徐無鬼的緣故,張肅卿雖然免去了身死之憂,但也從堂堂首輔淪落爲巡撫之流,而另一位在現世之中大名鼎鼎首輔孫鬆禪,此時也不大好過。他的老家是松江府,就在江南,此時已經被青陽軍佔領,家中的十幾萬畝良田也都成了宋政的囊中之物,其中憂憤可想而知,可他又無可奈何,只能在帝京城中乾着急而已。正巧在此時,遼東秦素派人聯絡這位孫閣老。

先前江北大營一戰,遼東新軍的表現有目共睹,這只是一萬精銳之師,在遼東還有數萬精銳,此時朝中已經有了讓遼東鐵騎入關平亂的聲音,只是徐無鬼遲遲不肯鬆口。不過遼東的地位已經是非比尋常,不能以尋常督撫視之,幾乎是一方藩王了。對於遼東的拉攏,孫鬆禪無論是出於老家的考慮,還是自己以後的考慮,總之是十分痛快地應承下來,與遼東結成同盟,若是太平時節,督撫結交閣老,自然是以閣老爲尊,如今卻是反過來,督撫手掌兵事大權,閣老要仰仗督撫了。

此時的遼東割據一方,當然不需要朝中有人,真要有人,那也是徐無鬼本人才行,不過秦素需要一個探子,可以迅速知悉朝廷內部動向,同時也可以在合適的時候爲遼東發聲,孫鬆禪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張肅卿爲人正直,做不來這樣的事情,可孫鬆禪做得,否則在現世之中,他也不能接替張肅卿擔任首輔。

到了如今,雖然朝廷和遼東之間還有從屬關係,但在根本上已經與春秋兩國無異,明面上共尊天子罷了。

時間進入天寶二十載,這局棋是從天寶十一載開始,所以距離十年之期只剩下一年。在這一年中,局勢趨於平穩,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宋政未能一鼓作氣拿下帝京,已經不復先前之銳利,而朝廷之所以能抵擋宋政,則是仰賴各地督撫之助,各地督撫又是仰賴地方豪強,甚至部分督撫本就是地方豪強出身。

wωw⊕ttκǎ n⊕¢ ○ 在這等情況下,儒門暗中支持的帝黨中人終於以平亂不利爲藉口向徐無鬼發難,要求徐無鬼還政於天寶帝。徐無鬼本人乃是長生境界,手中又掌握着青鸞衛都督府,倒也不怕有人在帝京城中發難,只是舉世洶洶,再加上局勢糜爛,讓他有身心俱疲之感,面對儒門的步步緊逼,這個徐無鬼終究不是現世中那個百折不撓的地師,同意讓步,讓已經年過三十的天寶帝親政,他不再是攝政王,不過仍舊在朝中主政,以叔祖父的身份出任內閣首輔,統領內閣,下轄六部,由孫鬆禪擔任內閣次輔。

朝廷內鬥洶涌的時候,宋政也陷入麻煩之中,因爲澹臺雲成功躋身了長生境,並且與宋政嫌隙日生,再加上戰事不利的緣故,澹臺雲在一次議事中與宋政決裂,兩人相鬥一場之後,澹臺雲公然出走,率部返回蜀州荊州交界位置的白帝城中。

端坐白雲之上的宋政臉色陰沉,語氣卻是聽不出太多喜怒,“我倒是不知道,清平先生何時在我身旁落子。”

坐在宋政對面的李玄都笑而不答。

澹臺雲反叛宋政,需要一個契機,李玄都很早之前便開始着手佈置,着實費了好大的功夫,他讓秦素通過陸雁冰聯絡上了李非煙,再通過李非煙聯繫了石無月,又通過石無月聯繫上了貪狼王,貪狼王與澹臺雲的心腹宮官交好,這才與澹臺雲取得聯繫。此舉耗費時間長達三年之久,期間各種試探和取信於對方的舉動不知多少,這才瞞過了宋政的耳目。

澹臺雲早就對宋政心懷不滿,更爲關鍵的一點是,澹臺雲是局中之人,並非弈棋之人,她當然不知道遠在極北的遼東纔是真正大敵,在她看來,青陽軍的大敵是朝廷,所以對於遼東的善意,她並未拒絕,而且對於宋政的種種舉措,祖先是儒門七十二聖賢的澹臺雲並不認可,最終有了這次金陵府之變。

觀戰之人議論紛紛,司空道玄嘆息一聲,“澹臺雲反出金陵,宋徵官要由盛而衰了。”

赤羊翁臉色微沉,“歷來以怪力亂神成事者,若是無法一鼓作氣定鼎江山,便逃不過分崩離析的局面,當年太平道如此,如今的青陽教也是如此。”

秦清也道:“不知宋政是否還有其他手段,若是沒有其他手段,恐怕……”

便在這時,張海石拄着竹杖來到了宋政身旁,道:“月白兄,如果紫府贏了,你覺得這棋局之中是否會多出一位女帝?”

秦清一怔,“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畢竟棋局中的素素年近不惑都未曾嫁人,說不得要過繼子侄到自己膝下,便是登基稱帝也不是不能。”

說到此處,秦清話鋒一轉,“不過紫府纔是弈棋之人,還是要看他的選擇。”

此時棋局之中,雖然秦素未曾成婚,但因爲年歲漸長的緣故,也有了許多子侄輩,她讓自己的堂弟迎娶了司徒玄略的女兒,又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李元嬰的兒子。自古以來,通過姻親關係來牢固結盟並非什麼稀奇事,秦素也不過依循舊例罷了。

在這一年中,隨着齊州的局勢穩定,司徒玄策退居幕後,辭任齊州總督一職,由他的弟弟司徒玄略出任齊州總督。

此時天寶帝剛剛親政,正急於尋求外在支持,不過也知道遼東勢大,不可再放任其繼續坐大,於是派人拉攏齊州一派,於是在司徒玄策的授意之下,張海石率領八百清微弟子上京,出任青鸞衛都督府右都督。

一時間天下形勢變化莫測。

秦素的應對十分簡單,專心發展壯大自身。局勢越亂,越是沒人能干擾遼東,遼東就能按照秦素既定的步驟徐徐圖之。這就好比是江湖武人,我也不管其他,只是增進修爲,拔升境界,待到修爲大成之後,任你這般武學,那般法術,不過一揮袖而已。

此時再觀龍氣,宋政身上之龍氣仍舊是蛟龍之屬,卻是不復鋒芒,顯露頹勢,盤踞於帝京的真龍之氣已經從老邁不堪變爲奄奄一息,隨着天寶帝親政而只剩下最後一線,反觀遼東,卻是聲勢大振,已然開始由蟒化蛟。

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開清平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五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五章 燈下黑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六十章 胭脂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六十九章 金帳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劍骨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
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三十八章 暗渡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陡轉第十八章 張姓青鸞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陵府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八十四章 阻攔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五十七章 道理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七十二章 大長公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開筋正骨第二百四十一章 恩仇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五十八章 言語攻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正邪之辨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一百二十九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四十七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九十六章 巷中殺人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護城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重開清平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境界第二百一十章 秦家別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早做打算第五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洛水之畔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二百二十章 爲民請命第八十三章 耿月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雀湖畔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章 乾坤倒轉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十九章 殺子之仇第一百五十一章 手段盡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浩浩佛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陰氣聚煞第六十二章 六劫齊至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七十五章 鎮魔井洞天第十二章 觀星臺上第五章 燈下黑第六十七章 帝京貴人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九十章 未死之人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十四章 較技較計第十八章 種魔之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道祖顯聖第一百六十一章 造化神掌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八十二章 禍從口出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大家臣第一百八十四章 五行借勢第三十九章 難分勝負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友助我第二百八十三章 蹤跡初顯第二百六十六章 查案第五十章 先手落子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八十一章 女子香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二百二十三章 魔刀第二百二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頭觀景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五十八章 江河倒灌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政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一百六十章 胭脂第二百零七章 觀海樓下第一百零四章 各有所求第五十一章 利動人心第四十七章 現出真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下)第五十六章 王霸之辯第一百零四章 偷襲圍攻第六十九章 金帳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一百五十五章 棋盤內外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一百六十四章 聯手第二百一十八章 劍骨第九十二章 女人何苦爲難女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