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改制與和談

李玄都已經有十餘天沒有入睡,也沒有入定神遊,因爲現在的他很忙,除了要規劃道門之外,還要忙於新朝之事,而且他和秦素的婚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由李家着手準備。

當初兩人選擇了三處大婚地點,分別是遼東、齊州、蘆州,如今遼東和蘆州已經不合時宜,帝京城內局勢未定,前朝宗室、勳貴還未處理完畢,景修又因爲清查國庫而掀起了一場大案,城內氣氛頗爲肅殺,也不適合舉辦婚禮。最終李玄都決定在八景別院與秦素完婚,這個重擔便落在了李家人的頭上,張海石爲此專門返回蓬萊島,將船隊的事情交由李太一暫且掌管。

李玄都已經和秦清議定,大玄朝廷不能像大魏朝廷那樣閉關禁海,不僅要開放海禁,還要興建水師,初步定爲三大水師,分別是:北海水師、東海水師、南海水師。其中北海水師以補天宗的船隊爲主,東海水師以清微宗的船隊爲主,南海水師以慈航宗的船隊爲主,三宗也不是將船隊全部交出,仍舊保留了半數以上的船隊。

大魏的早期軍制是指揮使鎮守地方,總兵官是爲臨時職務,是大軍出征時的最高統帥。待到後來,衛所制度開始崩潰,總兵官成爲地方駐守最高武官,取代了指揮使的職能。嚴格來說,雙方互相併不統屬,故而要由更高的總督來居中協調指揮。

在總兵官氾濫且成爲常設官職之後,若是大軍出征,最高將領掛大將軍印,被尊稱爲大將軍,大將軍便如早期的總兵官一般,並不常設,是爲臨時官職,戰事結束便要上繳大將軍印。大將軍權力極大,可以統轄戰區內全部軍政大權,節制戰區內的總督、巡撫,故而秦襄掛大將軍印出徵時,總督之尊的秦道方也要以秦襄的意見爲主。

秦清決心除青鸞衛等幾個特殊衛所之外,廢除大部分衛所制度,新建的水師實行募兵制,因爲三大水師並不侷限於一州之地,而是橫跨數州,故而其主將也並非普通總兵官,仿照京營,設提督軍務總兵官,高出普通總兵一級。

至於青鸞衛,從青鸞衛都督府降爲青鸞衛。

按照衛所制度,分爲都、衛、所三級。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最高長官爲“都指揮使”,正二品,隸屬於隸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下面設衛, 長官爲“衛指揮使”,衛下面是所。皇帝親軍上二十二衛,稱“親軍指揮使司”,不隸五軍都督府。

“衛”正常上面是“都”,但青鸞衛的全稱是“青鸞衛親軍指揮使司”,是直接隸屬於皇帝,所以沒有上面的“都”,自然也沒有“都指揮使”,只有“衛指揮使”,正三品。

這是爲數不多決定保留的衛所,由楊呂出任指揮使,雖然品級不高,但無疑權重,秦清又加封楊呂爲少傅,從一品,也不算委屈楊呂這位天人造化境大宗師。

如果不出意外,李太一會代表清微宗成爲未來東海水師的提督軍務總兵官。同時秦清還打算裁撤齊州總督、幽燕總督,設齊州巡撫、晉州巡撫、直隸總督,由直隸總督兼管東海水師和齊州巡撫。直隸總督的人選便是現在的齊州總督秦道方。

另外兩大水師,由遼東總督節制北海水師,由未來的江南總督節制南海水師,總督成爲真正的封疆大吏。

再有就是,秦清決定在廢除衛所制度的同時裁撤名存實亡的五軍都督府,收權於兵部,兵部又聽令於內閣,內閣集軍政大權於一體,直接聽命於皇帝,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帝手中。

總而言之,內閣統領六部、都察院、地方督撫,內閣成員由六部尚書或其他重臣充任,內閣擁有票擬之權,廢黜宦官之後,皇帝直接掌握批紅之權,擁有最終決定之權。

這是官職上的變化,除此之外,秦清也儘可能地精簡勳官、散官、爵位。

大魏素來有職官、勳官、散官之分,職官就是真正掌握實權的官職,比如六部九卿、地方督撫等等,散官又稱散階,沒有職權,只是個空名,享有對應品級的待遇。

勳官則是類似於爵位,又不完全相同。比如大名鼎鼎的“上柱國”便是正一品的勳官,比如某些重臣故去時,皇帝贈“上柱國”,便是封賞勳官。

秦清決定廢除勳官和散階制度,只保留爵位制度。爵位自皇帝以下,分爲七等:親王、郡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不論內外,不得世襲罔替,依次遞減,直至庶人。

同時秦清又保留了“三公”、“三孤”、“三師”、“三少”,也就是: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十二個榮譽官職,並無實權,用以加封或追贈。

其中“三公”是爲正一品,“三孤”是爲從一品,“三師”是爲正二品,“三少”是爲從二品。

當年張肅卿就曾被加封太師,被視爲位極人臣。不過按照規矩,加封太師之後,皇帝要執弟子禮,所以很少有人能生前加封太師,大多是死後被追贈。同理,儲君對太子少師也要執弟子禮。

當秦清將消息放出之後,朝野議論紛紛,沒有幾人敢奢求“三公”,能夠傳給子孫後代的爵位纔是關鍵,如今還要看趙政和秦襄的爵位如何,才能確定其他人的爵位。這兩位一個是文臣之首,一個是武將之首,若能得王爵,其他次一等之人也許能封公爵,可如果兩人僅僅是公爵,那麼其他人就是候、伯爵位了。

至於秦道遠和秦道方二人,身爲宗室,不能一概論之,多半都是王爵,可就算如此,宗室也顯得十分單薄。

如今秦道方身爲地方督撫,並不在帝京城中,秦道遠跟隨秦清來到帝京,除了擔任戶部尚書之外,還兼了宗人令,只是如今宗室人數稀少,也沒有什麼好管的,主要就是會同禮部尚書梅盛林一起將前朝徐家諸帝遷出太廟,再將秦家祖先遷入其中,算不得什麼難事,關鍵是繁瑣。

秦清忙於內政,秦襄的戰事卻是極爲順利。

在太平宗的協助下,秦襄於七月底攻佔了蘆州全境,楚州成爲一處孤地,各府縣紛紛請降,幾乎是不戰而下。在此過程中,沈元重、許飛白等人戴罪立功,秦襄上奏朝廷之後,任命沈元重爲蘆州巡撫,任命許飛白爲楚州布政使。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雙方隔江對峙的局面,失去蘆州之後,千里江防,處處皆是破綻,渡江並非難事。

另一邊,上官莞、寧憶的和談也十分順利。

嚴格來說,白鹿先生、四位山主、寧奇、黃石元等人都是道門的俘虜,沒有談判的資格,而司空道玄沒有參與最後的帝京之戰,他才能夠真正代表儒門與道門談判。

此次談判,道門允許儒門保留四大書院,可三大學宮卻要廢黜兩座,只能保留一座,以此作爲對儒門的懲戒。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司空道玄最終同意讓出萬象學宮,廢黜天心學宮,保留歷史最爲久遠的社稷學宮。

如今天心學宮還在謝恆、楊松、邸姜夫人、金蟾叟、赤羊翁等人的手中,負隅頑抗,南魏小朝廷的背後也少不了他們的支持,所以天心學宮是必然要被廢黜的。至於萬象學宮,則是司空道玄高風峻節了,他雖然是萬象學宮的大祭酒,但考慮到社稷學宮曾出過亞聖和荀卿等先賢,歷史最爲悠久,而萬象學宮的前身是明空女帝修建的萬象神宮,不足以與社稷學宮相提並論,於是主動保存社稷學宮。

和議之後,司空道玄自稱無顏面對歷代先賢,主動辭去大祭酒之位,歸隱山林。

李玄都得到消息之後,一邊調集道門天人境以上的高手,準備剷除儒門最後的抵抗勢力,一方面又下令改萬象學宮爲萬象道宮,驅逐其中儒門弟子,改爲祭祀太上道祖、南華道君、楊朱等道門先賢,同時李玄都感念師父李道虛曾在此地求學,又下令在萬象學宮內增設師父李道虛的牌位,位於諸位先賢之後。

此事由寧憶全權負責,陸時盈協助。

寧憶當年也曾是萬象學宮的弟子,可如今卻成了道門之人,反過頭來改建萬象學宮爲萬象道宮,不得不說造化弄人。不過李玄都此舉並非故意使寧憶難堪,他打算將未來的萬象道宮發展成爲一處類似於太學的求學之地,召集各路名師在此傳道受業,不定期請部分真人、大真人在此講學,凡道門弟子,皆可來此深造,由寧憶出任第一任宮主。

陸時盈也就是陸夫人,只是暫時協助,在成立道門之後,李玄都會仿照客棧的結構設六堂,其中專管財政者爲度支堂,由陸時盈出任首任堂主。

和談之後,在上官莞的指揮下,以陰陽宗、皁閣宗、真傳宗爲主的道門勢力,大舉進入中州,秦中總督王檀承受不住道門的巨大壓力,在失去最後的庇護後,主動請降。

秦清任命王檀爲中州巡撫,任命李如是爲秦中總督。

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六章 假長生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八章 閣老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六章 賢內助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四十章 出拳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最終章 太平客棧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痛下殺手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終章(三)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番外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
第一百一十七章 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萬歲第五章 無道貪狼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推斷第十七章 仙子妖女第一百三十六章 雷霆之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二百九十四章 三長老第三十四章 老夫鐵鷹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七十七章 故地尋幽第七十八章 無外心安第三十六章 調素琴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六章 假長生第十五章 玄竅歸元第五十六章 賜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劍有長短第四十章 蘭玄霜第八章 閣老第五十八章 血刀寧憶第二百三十章 夏夜春雨第六章 賢內助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一百一十七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七十四章 江湖世故第四十五章 深藏不露第六十五章 所謂劍道第一百一十章 一家之人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九十五章 金玉相逢第一百五十八章 屍姬屍火第一百八十章 相鬥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二百章 忘八無恥第四十章 出拳第三十七章 鬼咒劍氣第一百零九章 山搖地動第一百七十九章 端倪初顯第六十三章 嶺秀山莊第九十一章 廣妙姬第二百章零二章 一襲飛魚最終章 太平客棧第十一章 袖裡青蛟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觀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九章 地下玉牢第一百零七章 妓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錢一白第一百六十八章 痛下殺手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兩方計較第二百零八章 請客登島第二十六章 四襲青衣第一章 人生不滿百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二百三十七章 慈恩塔鬥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清微宗密辛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安宮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第一百一十八章 紫府白絹第一百零一十九章 夜航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佛道第七十三章 結果第五十三章 薄禮第一章 避暑行宮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二百零四章 度世佛光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零一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六十五章 紅粉骷髏第十一章 有事相問第十三章 陰陽無常第四十八章 有人橫刀攔路第二十八章 東昌府第三十八章 一箭第一百六十五章 故人第三十一章 趙姓公子第八十四章 身不由己終章(三)第四十四章 牝女老嫗第二十八章 登門拜訪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九十六章 皁閣往事番外十第二百五十六章 蛟龍之屬第一百七十四章 龍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毒真丹第四十六章 冰雪消融第一百九十四章 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