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血神經

就在這個時候,李玄都臉上忽然流露出幾分凝重神色。

因爲他發現那個鎮魔井的井口開始越來越大,除了滾滾的紫黑色氣息之外,隱隱有其他氣機傳出。

下一刻,一股鮮活沸騰又伴隨着腥臭之味的紅光從鎮魔井的井口中浮現,轉瞬之間就淹沒了那些滾滾屍氣。

在血光之後,有一條深紅近黑的血河從井口中奔涌出來,粘稠到化不開的血水就像一條大江,蜿蜒而動,其中飽含着一股暴虐兇殘的意味,讓人不寒而慄。這樣的氣息,絕不可能是道門中人,只有那些忤逆天道的真正魔頭身上,纔會有這樣的氣息,這樣的人物纔是真正的逆天行事,幾乎爲天道所不容,所在往往都是曇花一現。

沒想到在鎮魔井之下,還隱藏着這樣一位人物。

李玄都身形一掠,重新回到鎮魔臺的上方,目光直接透過重重血氣,望向鎮魔井的井口。

只見在看似窄小的井口之下是一個極大的深邃洞口,漆黑的深沉之中隱隱有着無數暗影遊動,似是潛伏在陰影中的猛獸,只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便要擇人而噬。

鎮魔井與鎖妖塔一樣,都是分爲九層,按照境界高低,分別囚禁在不同層次,藏老人只是被囚禁在第一層而已,所以是第一個逃出生天,接下來還有更爲厲害的囚徒會不斷逃出鎮魔井。

李玄都心知厲害所在,定要將鎮魔井重新封住。

也就在這個時候,那條血河已經直奔李玄都而來,雖然不是長生境界,但勝在詭秘陰毒,若是被他纏上,元氣大傷的李玄都未必能輕易應對。

李玄都握緊手中“紫霞”,剎那間一閃而逝。

一線劍氣撕裂了滾滾血氣,激盪出的氣機漣漪迴盪不休。

這一劍同樣將那條血河從中一分爲二。

下一刻,一個“血人”從血河一躍而出,滾滾鮮血在他的身上流淌,看不清面貌,只剩下一個輪廓,就像是一個完全由鮮血組成的血人。

血河被一分二之後,凝而不散,接着好似百川歸海,重新匯聚到此人的腳下,好似大江一般的血河最終化作一個三丈見方的血池,不斷冒着血泡。

李玄都見此情景,立時想起了在白帝陵中見到的皁閣宗耿月,當時耿月不僅性情大變,而且修爲大進,究其根本,是因爲她修煉了一門魔道的大成之法。

這門魔道功法傳承自一位上古魔頭,名爲“血神經”,修煉之前要將自己全身上下的皮膚整個剝下,只餘血肉,然後再以魔針刺體,魔火煉化,至少要受十年的生不如死之苦,將自身上下的肉、骨、筋膜、經絡全部煉化爲精血。等到煉化功成,整個人化作一道血影,無形無相,飛天遁地,神出鬼沒,防不勝防。與人敵對交手時,也無須使用什麼法寶外物,其自身就是一件無雙法寶,只要朝對方一撲,透身而過,對手的神魂精血立時就會被吸走煉化,而且血影還可將對方肉身體魄化爲己用,僞裝成他人,再去害其朋友同門,所殺之人越多,他可吸納的神魂精血也就越多,自身修爲也就越高,端的厲害非常,陰毒無比。正因如此,修煉此法之人不容於世,人人得而誅之。

之所以有人要冒着如此大的風險和如此大的痛苦去修煉,倒是應了西域的一句諺語:人所犯之罪,大多不是因爲貧窮,而是因爲貪婪。長生一途,到了天人境界之後,便是一步一重樓,一樓一重天,步步艱辛。尤其是天人造化境與長生境界之間的門檻,最高也最難以跨越。許多無望抵達長生境的天人境大宗師往往會退而求其次,不走五仙大道,轉而另闢奇徑,這些歧途可謂是千奇百怪,通常被稱之爲魔道。

魔道有兩大特點,第一點是泯滅人性,重塑自我,雖然表面上看不出什麼,但其實本心已泯,完全成爲另外一個人。第二點是戰力極高,魔道功法的隱患更甚於旁門左道之法,極爲殘忍,不僅對旁人殘忍,對自己也同樣殘忍,如此大的代價換來的便是遠勝三教正統的戰力,一位天人造化境的魔頭就能媲美長生境的地仙。除此之外,許多魔道功法要麼勾連域外天魔,要麼將自己煉製爲非人的存在,同樣超脫了生死,也算是在某種意義上獲得了長生,所以被鎮壓之後,不會因爲壽數而亡,只會因爲氣機消耗殆盡而死。

此人顯然也是修煉了“血神經”的魔道之人,甚至有可能耿月便是得了此人留在世間的傳承。萬幸的是,此人被鎮壓在鎮魔井中多年,元氣大損,比起李玄都也好不到哪裡去。

此人被李玄都一劍逼出之後,桀桀怪笑,嗓音尖銳刺耳,“好手段,你是何人?”

李玄都沒有說話,只是舉起手中的“紫霞”。不過李玄都並無絕對把握能夠穩勝此人,再加上剛剛斬殺藏老人又耗費了部分元氣,所以李玄都沒有急於出劍。

此人沒有絲毫懼色,笑道:“這把劍我認得,是正一道牛鼻子的“天師雌雄劍”,你既然手握此劍,那麼想來就是本代大天師了,我且問你,張清衍是你什麼人?”

出身世家之人,取名都有跡可循,各家輩分範字多是取用一段話,依次排列,早有定數,後人只要遵循祖宗之法就可以了,比如李家的輩分是取自“謹道如法,長有天命”一句,張家的則是“風清雲靜,山世無拘”一句。按照這個規矩來算,張靜修的父輩是“雲”字輩,“清”字輩是張靜修的祖父輩。就連張靜修都已經飛昇離世,那麼他的祖父最起碼也是數十年前的人物了。

李玄都搖頭道:“我並非張家之人,你又是何人?”

血影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小子,你若不是張家之人,何以能手持‘天師雌雄劍’?不對,爲何‘天使雌雄劍’只剩下一柄?另外一柄去了何處?”

李玄都只能推測出張清衍的輩分,卻不知道其人生平,不過正一宗弟子們對於自家老祖宗自然熟悉,那是上上代大天師,從祖天師算起,也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師,早已經飛昇離世。

說起這位大天師,正一宗弟子上下都知之甚詳,因爲這代大天師的經歷十分傳奇,曾經兩次出任大天師。第二十八代大天師、第二十九代大天師是父子兩人,俱是驚才絕豔之人,張清衍在六十歲的時候,將大天師之位傳給不惑之年的兒子,自己開始避世清修,以求渡過一重天劫。結果在他七十歲的時候,剛剛躋身長生境的第二十九代大天師,也就是張靜沉的父親張銜雲,在與當代聖君交手的時候,同歸於盡,結果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師張清衍不得不重新擔任大天師,並開始扶持長孫張靜修,待到張靜修坐穩了大天師之位以後,張清衍才以九十歲的高齡飛昇離世。屈指算來,張清衍離世至今已有五十年。不管怎麼說,張清衍在世九十年,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大天師之一。

不過張清衍傳位張靜修一事也引出了正一宗內部的一段恩怨,張靜修和張靜沉都是張清衍的孫子,卻不是親兄弟,張靜修是長孫,可父親早逝,本來是無緣大天師尊位的。如果張銜雲不死,日後很有可能傳位給張靜沉,可結果卻是張靜修登上了大天師尊位,這便導致張靜沉以及許多張氏族人認爲是張靜修搶走了張靜沉的大天師之位,張靜修對此心知肚明,早年爲了維持正一宗的穩定,選擇打壓張靜沉,待到正一宗大局穩定之後,張靜修也對張靜沉懷有幾分愧疚之意,對他頗多容忍,最後張靜修選擇傳位給張靜沉,除了膝下無子、張鸞山被廢、穩定局勢等各種原因之外,未嘗沒有將大天師尊位還給張靜沉一脈的考慮。

其實張靜修讓張靜沉在鎮魔臺枯坐多年,也有磨礪性情的用意,這也是道門中常用的手段,各宗之間,無非是名頭不同,或是“思過”,或是“悟道”,甚至李玄都也曾有過類似經歷。李非煙在鎮魔臺上被困多年之後,的確消磨了許多火氣,不再像年輕時那般鋒芒畢露,要柔和許多。可張靜修萬萬不會想到,張靜沉在鎮魔臺上多年,不但沒有磨礪性情,反而變得極爲扭曲,以至於他在接掌正一宗之後,倒行逆施,最終落到萬劫不復的地步之中。這卻是張靜修沒有料到的了。

既然這道血影開口便喝出正一宗第二十八代大天師的名諱,想來兩人之間是大有干係,說不定正是張清衍將此人鎮壓在鎮魔井中,那麼此人的身份就不難猜測了。

一名鬚髮皆白的老道人思索片刻後,喝道:“清平先生,此人是‘血神君’蕭神通,修煉‘血神經’,十分厲害,還請清平先生萬萬小心,不可大意!”

李玄都臉色凝重,證實了自己的猜測。

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六章 斬殺傀儡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四章 燕清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十一章 改制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一百一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九章 新榜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四章 醜琴師第十四章 冒乞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十二章 動員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六十八章 雨滴夜長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
第一百零五章 兩人皆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追逃之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月下二人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三十八章 劍逆陰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劫齊至第十三章 夜不收第九十章 百獸真經第二百六十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八十一章 啓程動身第九十一章 長生宮前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九十八章 蜀山劍派第六章 斬殺傀儡第二百一十四章 入關始第十章 百花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齊神宗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三不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頭之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戰而勝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家父子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西陽縣第一六十五章 名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荒宅避雨第一百八十八章 結下善緣第十四章 六字光明咒第二百一十七章 仙鶴神針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一五十五章 收網第十七章 坐忘禪功第一百五十一章 巫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光暗第三十九章 疑雲重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如此世故第一百六十章 漁翁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刀斃命第四章 燕清第一百零三章 撤離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二十一章 棲霞縣主第二百八十五章 密議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門第一百零八章 天師地師第一百八十八章 鬥法第二百一十四章 崑崙山巔第一百八十章 分火見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零五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望仙台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十一章 改制第六十五章 妻子母親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一百三十章 另有古怪第一百六十八章 落花臺第一百一十二章 賭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亂登山第九章 新榜第四十七章 醉仙樓第一百四十六章 丹入腹中第四章 醜琴師第十四章 冒乞第五十六章 蛟凰齊飛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一百二十八章 交流第六十三章 天書十卷第七十六章 太平山再見第三十五章 以死謝罪第二百五十一章 赴約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第九十八章 東城美酒第八十六章 客卿候選第五十四章 所向披靡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二十六章 逃奴第一百六十七章 月下二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曲畢飛書至第一百二十一章 切磋較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互助第十二章 動員第一六十四章 談和第一百七十九章 六人結盟第一百三十六章 邱安青第六十八章 雨滴夜長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虛第二百五十九章 鳳求凰第七十章 權謀之道第三十七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八十三章 太平七老第一百八十七章 兩樣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