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

前院,金拙言站在廊下陰影中,看着依舊燈火通明,卻熱鬧消退的院子。

小廝踮腳靠近,離了四五步,垂手稟報:“爺,夫人出來了,說裡面一切妥當了,問您這會兒回不回去。”

“跟夫人說,我還有點兒事,晚點回去。”頓了頓,下意識的落低聲音,接着道:“我有點兒事兒,讓她等我回去再歇下。”

小廝答應一聲,垂手退下。

金拙言仰頭看向天上明亮的半月,他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或是要出什麼事,說不上來爲什麼,他心裡充滿了驚悸,甚至是隱隱的恐慌。

翁翁交待他時,神態如常,聲調如常,他不過是告訴他,今天晚上在王府多呆一會兒,過了戊時再走。

可今天一早,魏國大長公主突然病倒了,翁翁沒來,太婆過了午時就走了,韓尚宮沒來,早幾個月前,太后就安排了韓尚宮過來這裡,安排主持今晚明天后院裡的一應事務,黃大伴早上來了一趟,之後,一直到現在,太后宮裡,再沒人來……

金拙言輕輕打了個寒噤,他想的多了,太后身體好得很,魏國大長公主這大半年裡,十天有八天是病着的,她今天早上又病倒來不了,沒有任何人覺得意外……

“唐夫人已經回去了。”陸儀一句話把金拙言嚇了一跳,他太出神了,竟然沒留意到陸儀的靠近。

“想什麼?這麼出神?”金拙言這份驚嚇,讓陸儀十分驚訝。

“韓尚宮沒來。”金拙言看着陸儀,聲音極低,“從早上到現在,就黃大伴來過一趟,再沒有人來。”

“嗯,午初前後,我就打發人往宮裡走了一趟,見到黃大伴了,說一切安好,看起來也是一切安好,這一天咱們忙得很,太后打發人來,看一眼就走,咱們都不一定知道。”陸儀眉頭微蹙,神情也有幾分凝重,他也有些不安。

“翁翁讓我進了亥時再走。”金拙言看着陸儀,陸儀眼裡閃過絲驚愕,盯着金拙言,“金相說是病了?”

“沒病,一早上就出去了,我問了太婆,太婆說沒事,讓我安心,可太婆……”

“沒到午時就走了,出什麼事了?你們府上?宮裡?”陸儀接的飛快。

“不知道,都說沒事。”金拙言看着四周,“能有什麼事……”金拙言的話沒能說完,那個老禿驢到京城了,肯定是他,這老禿驢就是個瘟神,他所到之處,絕無好事!

陸儀看着金拙言臉上隱隱約約一絲怒氣,敏銳問道:“想到什麼事了?能說嗎?”

“不能。”金拙言眼皮微垂,答的乾脆直接。

“嗯,那該怎麼辦?要……”陸儀看着四周,“往哪兒防範?”

“不知道,只怕也防不了,我到戊正再走。”金拙言聲音低落,他一直想殺了那個老禿驢,他早就該殺了他!

“我再去看一圈。”陸儀交待了句,轉身走了。

正院上房,端硯打發走衆小丫頭,自己和湖穎垂手立在簾幔外,等着聽裡面的吩咐。

簾幔內燈火通明,兩支一人來高的龍鳳喜燭光亮閃閃,照規矩這喜燭傍晚點上,就一直到燃盡,代表着夫或妻的那一支先熄滅,就意味這一生就要先走一步。

皇家與衆不同,自然不會任由這兩支喜燭有一個先燒沒熄滅的,這種宮裡特製的喜燭,又粗又高,到第二天天光大亮時,最多不過燃燒過半,就由小丫頭們齊齊吹熄,一切吉利。

李夏專心坐着,秦王專心梳着頭,“我記得去年有過一根白髮,後來又有過嗎?”秦王用梳子用下面托起梳過,任由烏亮的頭髮散落在另一隻手上。

“有,今年拔了兩根。”李夏答着閒話,卻沒有平時的自在不拘,“太醫診平安脈的時候問了,說人之常情。大伯孃說沒事,阿孃說肯定是想事想多了,人操心多了,頭髮就白,大伯孃頭髮就白了好多。”

“嗯,你大伯孃就太操心了,身在皇家,也有好處,至少不用象你大伯和大伯孃那樣,一輩子聚少離多。”秦王一下接一下梳着手裡的一把頭髮。

“這邊。”李夏指了指另一邊頭髮,秦王放下手裡的頭髮,拿起李夏指的那一邊,梳了幾下,瞄了眼滴漏,“明天五更就要拜堂,之後進宮,至少要忙未末,咱們早點歇下。”

“好。”李夏一個好字裡透着緊張,“叫她們進來……”

“不用,我侍候你。”秦王放下梳子,從後面抱住李夏,兩隻手往下摸索到絲帶,輕輕拉開。

前院,金拙言看着下人收拾的差不多,轉了半圈,正要往去尋陸儀,剛走了兩步,就看到黃太監腳步急匆的衝進來,一眼看到金拙言,匆忙欠了欠身,金拙言急衝一步,一把揪住他,“出什麼事了?”

“沒出什麼事,太后娘娘急宣王爺和王妃進宮,立刻。”黃太監急而快的交待了句,金拙言急忙鬆手,看着黃太監大步往裡急進,呆了片刻,只覺得渾身僵硬,寒毛都豎起來了。

不是沒出什麼事,而是,出大事了。

“去找陸將軍,快,讓他立刻過來,立刻!”金拙言急急吩咐小廝明鏡,明鏡答應着,人已經衝了出去。

秦王抽開那根絲帶,衣服散開,秦王鬆鬆攏着衣服,看着半露的春光,低頭吻在李夏白細的脖頸,滿足的嘆了口氣,“小阿夏總算長大了。”

李夏在他懷裡轉個身,伸手拎起他那件披着的長衫衣襟,額頭抵在秦王胸前,舉起長衫掩在頭上。

秦王失笑出聲,剛要說話,屋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中,婆子和黃太監的聲音一起傳進來,“王爺!宮裡來人……”“王爺,娘娘讓您立刻進宮,還有王妃。”

秦王和李夏幾乎同時往簾幔外衝,秦王一步衝出,急忙伸手攔在李夏面前,急切之下,脫下身上的長衫,裹在李夏身上。

端硯已經舉起簾幔,“姑娘,是……王爺,是黃大伴,說是……”

端硯話沒說完,黃大伴已經衝進來了,擺手示意端硯,“你們出去。”端硯急忙看向李夏,見李夏示意了,急忙帶着湖穎垂手退了出去。

“娘娘病了,病的突然,讓您和王妃立刻進宮,還有,娘娘交待,規矩不能錯了。”黃太監看着秦王,緊促的呼吸中,透着掩飾不住的驚恐。

“煩大伴略等片刻。”秦王急匆的交待了一句,話音沒落,李夏已經揚聲叫了端硯,“端硯湖穎。”

端硯和湖穎一起擠進來,驚慌的看着李夏。

“沒什麼事,我和王爺要趕緊進宮一趟,侍候更衣,挑端莊些的。”一句話間,李夏已經轉了不知道多少念頭,娘娘病到這會兒宣秦王和她進宮,必定不是小事,太喜慶的衣服不好,太素淨更不好,端莊最不容易出錯。

“請陸將軍,看看世子走了沒有,沒有一起請進來。”秦王一邊坐下,由着湖穎利落的梳頭挽頭髮,一邊一迭連聲吩咐,“阿孃病了這事,金相知道了嗎?皇上呢?”

“相爺已經在宮裡了,皇上和江娘娘那邊,老奴出來時,已經有人去稟報了。”

李夏和秦王急忙卻不亂,黃太監心底的那片驚恐慌亂一點點下落。

陸儀和金拙言到的極快。

秦王在簾幔外,正伸直胳膊,由着湖穎帶着幾個小丫頭手腳極快的穿衣服系紐絆繫腰帶,見兩人大步進來,不等兩人站穩,就迎着兩人道:“說是阿孃突然病了,召我和阿夏立刻進宮,別擔心,金相已經在宮裡了,皇上和江娘娘那邊,也去稟報了。”

“我陪王爺進宮。”陸儀立刻道。

“讓陸將軍陪您去。”不等秦王說話,金拙言上前半步,語氣堅定道。

“不用。”李夏的聲音從簾幔裡傳出來,“娘娘在宮裡又不是魚肉。”

“阿夏說的對。”秦王接話道:“真要是……那就是天羅地網,你一個人能抵什麼用?倒不如在外面。”

金拙言點頭不說話了,陸儀欠身應了,“我送王爺到宮門口,留承影守着。”

秦王應了,湖穎等人已經侍候秦王換好衣服,幾乎同時,簾幔掀起,李夏頭髮簡單挽起,只用一支金步搖,寶藍裙子外一件靛藍長衫,端硯也換了身靛青衣服,抱着件靛藍薄鬥蓬緊跟其後。

秦王伸手拉住李夏,剛要邁步又頓住,看着金拙言,鄭重交待道:“不要輕舉妄動。”

金拙言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只低頭欠身應了。

李夏被秦王拉着,一路小跑,直奔二門,車已經備好等着了,李夏和秦王上了一輛車,陸儀上馬緊跟在車旁,直奔宮城。

秦王拉着李夏,幾乎趕在宮門下鑰前最後一刻,衝進宮門。

會通門裡,一個小內侍提着琉璃燈,焦急的等在宮門內,見秦王和李夏直衝進來,黃太監緊跟其後,猛的鬆了口氣,忍不住露出笑容。

秦王緊盯着趕緊抿回笑意,躬身見禮的小內侍,心裡一鬆,只覺得腿腳痠軟,看樣子,就算有事,也不是他不敢想的那些事。

李夏掃了眼小內侍,環顧四周,見四周看不出任何異樣,也鬆了口氣,萱寧宮的人能接在這裡,一切如常,至少局面都在太后掌控之中,在掌控之中,就沒有大事。

兩個人心神都放鬆下來,這才發覺,兩人緊握在一起的手,汗浸浸一片冷涼。李夏從秦王手裡抽出手,將帕子塞到他手裡,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伸手過去,在秦王衣袖上蹭了蹭。

秦王擦了手,將帕子遞給李夏,兩人腳步不停,一路緊走進了萱寧宮。

江娘娘從門房裡踱出來,帶着一臉說不出的表情,“娘娘說是突然病了,太醫早就到了,我也早就到了,你問問太醫,娘娘的病到底怎麼樣,打發人跟我說一聲。”最後一句,江娘娘是看着李夏說的。

李夏低眉垂眼,曲膝應是。

“娘娘辛苦了。”秦王恭敬欠身,腳步卻只頓了頓,往旁邊斜了斜,繞過江皇后,往裡進去。

李夏再次曲膝低眉,緊跟在秦王身後,一溜小跑往裡進。

江皇后轉身看着沿着走廊大步小跑的兩人,眼睛微眯,心裡堵滿了困惑和忐忑。

這座看着風平浪靜的萱寧宮裡,必定出了極大的事,纔會把這一對正該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夫婦,這麼急急慌慌的召進來。

可是,出什麼事了?病重?哈!江皇后露出一臉譏笑,真要是病重就好了,可除了病重,還能是什麼事兒?她想幹什麼?

要不要請皇上來,藉着皇上衝進去看個究竟?

可這萬一就是她的打算呢?

這事太突兀,也太荒唐,她實在想不出是她要幹什麼?甚至不知道是不是真出了什麼事……

她現在一片茫然,全無頭緒而有所行動,只會壞事。

江皇后深吸了口氣,往後退了一步,轉個身,一步一步進到門房,坐下,她就坐在這裡等着,她倒要看看,她要幹什麼,她想怎麼樣!

秦王大步在前,進了垂花門,繞過雕花屏風,這才頓住,看着急迎出來的韓尚宮,張了張嘴,那一瞬間,他喉嚨乾啞,竟然沒能說出話。

“娘娘沒事吧?沒什麼事吧?”李夏趕上一步,壓着聲音問道。

“這會兒沒事,快進來吧。”韓尚宮一邊說着,一邊轉身急步往裡。

秦王臉色變了,步子比剛纔快多了,越過韓尚宮,直衝進去。

李夏沒跟上去,一把拉住韓尚宮,低低問道:“皇上沒過來?”

“娘娘吩咐,說她只是高興之下,多喝了幾杯酒,犯了點兒老毛病,沒什麼事,安靜歇一歇就好了,皇上要上早朝,讓他不必過來了。”韓尚宮答的很仔細。

李夏嗯了一聲,指了指外面,“江娘娘一直守在門房?”

“江娘娘那邊,聽說要立刻請王爺和您進宮,就過來了,娘娘說頭疼心煩,要靜一靜,沒讓她進來,她不肯走,一直守着。”韓尚宮放慢腳步,聲音壓的更低。

“讓人守好,防着她闖進來。”到正殿門口,李夏最後吩咐了句。

“已經安排下了。”韓尚宮答應着,緊跟在李夏後面進了正殿。

正殿內,燭光溫暖,花香宜人,金太后和平時一樣,斜靠在榻上,一身家常打扮,笑容隱隱,溫和的目光落在李夏身上,擡手示意她不必多禮。

秦王筆直的站在榻前,李夏甚至能透過衣服,看到他渾身的緊繃,李夏頓住,順着秦王的目光,看向屋角燈影下盤膝而坐的枯瘦老和尚。

老和尚一雙清澈而亮,正目不轉睛的看着李夏。

老和尚的目光溫暖而安寧,可說不清爲什麼,李夏的心卻縮成一團,下意識的靠近秦王,將手塞進秦王手裡。

秦王握緊李夏的手,移開目光看向金太后,聲音微啞,“你叫我來,是爲了他?”

“不是。”一絲一絲的悲傷,滲進金太后的笑容裡,“過來坐吧,還能說好一會兒話呢,咱們好好說說話兒。”

“他來幹什麼?你怎麼能讓他到宮裡來?你……“秦王的憤然更多是擔憂急切和絲絲的懼意。

李夏心底那絲說不清的懼意更濃,有一瞬間,她恍恍惚惚,好象不是秦王牽着她的手,好象是她牽着兒子的手,正走在往那張寶座的路上,不過那時候她沒有懼意。

”阿夏坐這兒。“金太后沒答秦王的話,向李夏伸出手,示意她坐到她旁邊,那是李夏平時常坐的地方。

李夏暗暗吸了口氣,用力握了握秦王的手,鬆開,側身坐到金太后旁邊。

金太后擡手按在李夏肩上,指了指老和尚,聲音平和的彷彿在說這茶不錯,“這是巖哥兒的父親。”

“阿孃!”秦王呆了一瞬,失聲驚叫,她怎麼能跟阿夏說這句話!

李夏的愕然比秦王更甚,片刻,心裡生出股極其不詳的感覺,沒看老和尚,只直直的瞪着金太后。

“你比巖哥兒強。”金太后避開李夏驚恐的目光,拍了拍李夏的手,轉頭看着秦王道:“你坐下,聽我說完,有好些話呢。”

秦王臉色蒼白,沒坐到金太后指向的椅子,往旁一步,緊挨李夏坐在榻上。

“咱們就說說古話兒,你是個聰明孩子,有什麼不懂的,你問就是。”金太后看着李夏,李夏急忙點頭。

“就從……我八歲那年說起。我八歲那年,有一回和阿孃,還有大哥到婆臺寺上香,回來的路上,有人攔在車前,一個男孩和一個小姑娘,還有兩三個僕從,說是金氏族人,來認祖歸宗的。阿孃不知根底,就帶回了長沙王府。”

金太后聲音輕緩,這是李夏從來沒聽說過的事,秦王似乎知道些什麼,別過了頭。

“還得說遠些,才能說明白。我們金家,是從古氏太夫人起,才富貴綿延,古氏太夫人是個妒嫉性子,當年據說有個庶出子,被族中送出海外,這兄妹兩人,就是那一支的血脈,說是,只有他們兩個人了。

古氏太夫人之前,金氏族中就有遺訓,海外一支非金氏子孫,永不許認祖歸宗。

那一對兄妹,女孩兒跟我差不多,說是六歲……”金太后一臉譏笑,看着李夏,“過了好些年,我才知道,她不是六歲,她是九歲,她那個哥哥也不是十歲,而是,十四了。”

李夏已經知道她說的這一對兄妹是誰了,只覺得後背一片冰涼,頭皮都有些麻了。

“阿爹說祖宗之訓不可違,是大哥……”金太后乾笑了幾聲,“大哥從小兒就想當個聖人,他跪在阿爹面前,說當年就是古氏太夫人妒嫉不賢的錯,以勢壓人,如今不能再一錯再錯。”頓了頓,金太后乾巴巴的誇了句,“說的真好,後來,那兄妹兩個就留下了,他們不姓金,姓全,幾代人都姓全。”

“全具有。”秦王低低的說了個名字。

“金家和鄭家是世交,百年之中,聯姻不斷,我二姑姑嫁的就是鄭家,是鄭太后的嫂子,先皇兄妹幾個,常到長沙王府,我和魏國在一起唸書,那時候,我和大哥一樣,也覺得,一筆寫不出兩個金字,那一對兄妹,是我們的親人。阿爹和阿孃待全氏兄妹,跟我和大哥一樣,一起唸書,一起進出。”

後來,先皇就迷上了全柔,柔姐兒,人如其名,水一樣的柔軟,碰一碰就盈盈帶淚,怯怯動人。“

金太后一字一字說的冷漠無比,李夏下意識的看向一動不動團坐在陰影中的老和尚。

“我沒妒嫉,”金太后上身微微前傾,看着李夏,“因爲我不喜歡先皇,那時候,我最喜歡和四哥一起玩……”

李夏心裡如閃電劃過,她知道這老和尚是誰了,他是晉親王,出生時生母難產而死,養在先鄭太后膝下,和先皇親逾骨血的四皇子,傳說中剛成年就早死了的晉親王!

金太后看着李夏圓瞪的雙眼,露出絲絲笑意,擡手在李夏手上拍了拍,“你是個聰明孩子。我沒打算嫁給先皇,我想嫁的,是皇四子,可後來……”

金太后的話頓住,好一會兒,悠悠嘆了口氣,“我和先皇訂了親,訂親前一個月,全具有和阿爹說,他姓了金,全氏往上幾代人,就失了祭祀供奉,這是不孝,他不想再認祖歸宗,他要爲全氏立族。阿爹很感動,大哥更是擊節讚賞,半年後,全柔哭成淚人兒,要以滕妾的身份隨我出嫁時,阿爹就答應了,讓她入了族,姓了金,進宮當月,她就做了金貴妃。”

李夏指尖冰涼,下意識的握住了秦王的手。

“我和全柔差不多時候懷了身孕,全柔生下了皇上,三天後,我生下了大哥兒。”金太后聲音低而慢。李夏看着金太后渾身的悲傷,心裡說不出的悲涼。

“我不知道全柔怎麼說服的先皇,先皇聽她的,先皇在她的眼淚裡,就是一堆爛污泥!”金太后從牙縫中擠出了爛污泥幾個字,“先皇把皇上抱過來,把大哥兒抱給了全柔,是我太傻,我看出了那孩子不象我的孩子,我壓根沒想到,我就覺得自己太多疑了,我就是……”

金太后猛的哽住,好一會兒,才透過口氣,“兩天後,是阿妙,她給皇上洗澡……我還坐着月子,衝到全柔那裡……”

金太后微微昂着頭,用盡全力,也沒能咽回眼淚。

“大哥兒是活活餓死的,渴死的,抱回去,就……活活餓死……我打殺了那院子裡所有的人,殺了全柔,我把她打成了一堆爛泥。”

金太后擡手捂着臉,眼淚從指縫裡往外涌。

第687章 番外二十五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五第662章 對話第595章 不可欺第342章 隱去的過往第492章 外患內憂第426章 醉話第638章 閒說第319章 長袖子郭第144章 老實人的王八拳第191章 求援手第53章 人心之墨第122章 隨行隨止第511章 第一要緊第159章 可憐的徐煥第426章 醉話第246章 紅臉白臉一肩擔第183章 豪爽的胡勝兄弟第341章 召見第717章 追夫記 之一第528章 求援第729章 追夫記 之十二第72章 大局大勢第630章 只有娘第533章 藥渣第25章 九曲十八轉第258章 很高興你記得我第54章 沉重打擊第539章 姑奶奶們第335章 說親第543章 皇陵旁邊第279章 挑了個人第332章 起了心思第380章 開酒樂事也第187章 虛虛實實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275章 順順當當的相親第384章 一個開始第339章 舍與不捨第544章 結案第10章 驚嚇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50章 沒有無縫的蛋第296章 唐家那位姐姐第659章 番外十二 那位陸將軍之十二第478章 盛德第335章 說親第422章 前程無量的貴嬪第310章 大婚三第4章 轉運使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150章 找上門的好親第535章 敘舊第180章 各憑本心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432章 主考第186章 教子第139章 返京第342章 隱去的過往第449章 一個比一個淡定第15章 燒銀子第368章 一網一片第496章 想法第396章 質問第360章 淵源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526章 王富年第448章 都是混水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310章 大婚三第53章 人心之墨第615章 新案和舊案第114章 嚴夫人的安排第691章 番外二十九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九第402章 善事不易第504章 脈絡在哪裡第527章 閒一會兒話第377章 人情不經是不知道滴第425章 退第622章 德與位第191章 求援手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354章 宮宴一第292章 一對好朋友第418章 流雲第526章 王富年第544章 結案第468章 嫁三第86章 神通第528章 求援第354章 宮宴一第208章 牛將軍其人第580章 風和日麗第322章 訴個苦第365章 風起於蘋末第551章 一條死路第198章 長途奔波李文鬆第618章 一場小戲第274章 想歪和說歪
第687章 番外二十五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五第662章 對話第595章 不可欺第342章 隱去的過往第492章 外患內憂第426章 醉話第638章 閒說第319章 長袖子郭第144章 老實人的王八拳第191章 求援手第53章 人心之墨第122章 隨行隨止第511章 第一要緊第159章 可憐的徐煥第426章 醉話第246章 紅臉白臉一肩擔第183章 豪爽的胡勝兄弟第341章 召見第717章 追夫記 之一第528章 求援第729章 追夫記 之十二第72章 大局大勢第630章 只有娘第533章 藥渣第25章 九曲十八轉第258章 很高興你記得我第54章 沉重打擊第539章 姑奶奶們第335章 說親第543章 皇陵旁邊第279章 挑了個人第332章 起了心思第380章 開酒樂事也第187章 虛虛實實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275章 順順當當的相親第384章 一個開始第339章 舍與不捨第544章 結案第10章 驚嚇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50章 沒有無縫的蛋第296章 唐家那位姐姐第659章 番外十二 那位陸將軍之十二第478章 盛德第335章 說親第422章 前程無量的貴嬪第310章 大婚三第4章 轉運使第537章 得到機會第150章 找上門的好親第535章 敘舊第180章 各憑本心第470章 過不去的結1第432章 主考第186章 教子第139章 返京第342章 隱去的過往第449章 一個比一個淡定第15章 燒銀子第368章 一網一片第496章 想法第396章 質問第360章 淵源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526章 王富年第448章 都是混水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310章 大婚三第53章 人心之墨第615章 新案和舊案第114章 嚴夫人的安排第691章 番外二十九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九第402章 善事不易第504章 脈絡在哪裡第527章 閒一會兒話第377章 人情不經是不知道滴第425章 退第622章 德與位第191章 求援手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154章 李文山相親第354章 宮宴一第292章 一對好朋友第418章 流雲第526章 王富年第544章 結案第468章 嫁三第86章 神通第528章 求援第354章 宮宴一第208章 牛將軍其人第580章 風和日麗第322章 訴個苦第365章 風起於蘋末第551章 一條死路第198章 長途奔波李文鬆第618章 一場小戲第274章 想歪和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