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新案和舊案

第二天的早朝上,剛三磕九拜站起來,御史們就開始一個接一個的遞摺子。

有彈劾駱遠航謀害人命,勾結權貴,貪贓枉法的,有彈劾陳江對楊承志案疏忽大意、久拖不決的,甚至有人彈劾刑部大理寺對楊承志案的不聞不問,當然,也有人彈劾御史臺,這兩三年楊氏姐弟就在京城,到處喊冤,御史臺竟然瞎了聾了一般,一張彈折都沒有,全部失職……

皇帝厭倦的看着滿堂你爭我吵,你橫我一眼,我瞪回去兩眼,再看看一會兒就收了一大筐的摺子,厭惡的揮了揮手,“朕正病着,正痛心難當,先就這樣吧,金卿,你們幾個先議一議。”

皇上指着那一筐摺子。

金相躬身答應,目送皇上扶着個內侍,看起來有幾分艱難的站起來,往後殿進去了,這才示意魏相,嚴相,和六部諸位尚書,“大家一起議議,陳侍郎也留一留,楊承志案你最清楚。”

陳江答應了,和幾位相公尚書一起,進了離宮門最近的中書省。

最近這幾天,三位相公,金相贊成的魏相基本上都要先反對一下,不過這個,以前也基本是這樣,不過以前比現在委婉多了。

現在的變化,是隻要是魏相提議的,金相必定要再議一議,以前金相是完全的就事論事。

至於嚴相,就是點頭,這邊點頭,那邊也點頭,極其的不偏不倚。

六位尚書,這會兒都是一臉擰眉沉思狀,光擰着眉頭揪着鬍鬚用力沉吟,就是不說話,都是成了精的,就算心裡有所偏倚,當面也絕對不宜開口。

陳江陪坐最末,端着杯子,一杯接一杯的喝茶,畢竟是中書省,這茶葉是真好,中書省的團茶,是他喝過的最好的團茶。

“陳侍郎,楊承志一案,你說說。”金相先看着陳江道。

“他能說什麼?不過再把案子說一遍,至於別的,我看,還是去見皇上吧。”魏相不客氣的接在陳江前面道。

“嗯,也好。”金相併不堅持,指着擺在中間的一筐摺子,“都看一遍,理一理,看好了去請皇上示下吧。”

衆人都是看摺子的老手,不過兩刻鐘,看完摺子,歸了類,各人心裡都有了數,一羣人出來,往宮裡請見。

陳江跟在最後,金相回頭看向他道:“陳侍郎先回去吧,皇上若有召見,你再過來。”

陳江忙拱手答應,皇上身邊的這個議事團,沒有他的份兒。

勤政殿裡,皇上神情厭倦的歪在榻上,看着依次進來的衆人,擡手示意內侍,內侍忙給金相等幾個年邁老臣搬了錦凳過來。

原本御前議事時,是人人有座的,自從婆台山一案後,這幾趟御前議事,一議必吵,一吵起來必定沒完沒了。

皇上因爲二皇子的死,本來心情就不好,被他們吵的頭痛,一怒之下,除了金相魏相等兩三個年過七十的老臣,其餘,包括太子和秦王在內,統統站着。

自從婆台山慘案後,秦王就被召過來參與議事,在這之前,除非跟他有關,否則他是不參加這種御前議事的。

今天在朝堂上就吵成那樣了,這場議事,是必定要吵,必定要吵的不可開交,這個,皇上是有預料的,所以看到他們進來,先有了五分煩躁。

金相等人磕頭起來,不等他們說話,皇上先發話道:“這些孩子中間,朕最疼的就是二哥兒,可憐二哥兒……唉,明天是二哥兒的頭七,朕打算過去送送二哥兒。”

衆人都是一臉錯愕。

“這是皇上一片愛子之心,可是,二爺頭七就是明天,只怕禮部來不及準備。”金相率先委婉勸阻。

皇上出一趟宮,動靜實在太大了,禮部來不及,二皇子府上更來不及準備。

皇上沉着臉,只冷哼了一聲。

“皇上這一片拳拳愛子之心,天下皆知,皇上出宮親送,只怕二爺在天之靈,也要惶恐不安,請皇上三思。”魏相也忙跟上前勸阻。

這件事上他不反對金相,當然金相也絕不會反對他。

皇上沒看魏相。

“皇上自己還病着,到了靈前,萬一傷心過度,豈不是讓二爺在天之靈,無法安心遠行?請皇上爲了家國社稷,爲了天下萬民,保重自己。”嚴相換了個角度。

皇上長嘆了口氣。

一羣尚書趕緊順着嚴相這話意勸阻。

“皇上先要保重自己,不然二爺如何心安?”

“皇上,請以社稷爲重。”

……

皇上再次長嘆,擡手掩着臉,“朕的愛子遠逝,朕竟不能親自送他,朕這心裡……”皇上聲微哽,片刻,放下手,看向太子道:“明天你去一趟,替朕送送二哥兒。你也去,二哥兒從小兒就和你親近。”皇上又轉向秦王。

“是。”太子躬身答應。

秦王也恭敬答應。

衆人鬆了口氣,金相斜着幾位尚書各抱了一大抱的摺子,暗暗嘆氣,今天這議事,只怕又是開個頭就得結束,皇上這基調已經定下了,他今天傷心過度。

“議的怎麼樣了?”皇上在眼角按了幾下,厭惡的看着幾位尚書一人抱了一懷的摺子。

“回皇上,臣等先把這些彈折理了理,這些彈折,全部都是彈劾駱遠航謀害前任吉縣縣令楊承志一案的……”

“此案之前陳江已經查清楚了,所謂謀害查無此事,金相這個駱遠航謀害前任吉縣縣令的話,不妥當。”金相的話剛開了頭,就被魏相打斷糾正了一句。

“確如魏相所言。”金相心平氣和的接受了魏相的批評,“所有彈折,都和前任吉縣縣令楊承志一案有關。

有一十五份,是彈劾陳江瀆職,沒有查清,就枉判了楊承志一案;有七份彈劾刑部和大理寺置若罔聞;有十一份彈劾御史臺兩年內從未發聲,應追其不言之責。

還有三十一份,是彈劾駱遠航謀害朝廷命官,勾結權貴謀奪民財,請朝廷嚴查。

這三十一份中間,有二十份是連同駱遠航和員外郎江延錦一起彈劾的,說是駱遠航勾結的權貴之人,就是江延錦,有四五份,甚至言及太子。”

金相先簡潔的介紹了一下這些彈折的內容。

魏相瞄了眼太子,又下意識的掃了眼秦王。

太子神情自若,從婆台山慘案之後,每天遞上來的彈劾,或多或少都會扯到他,這個,他早就預料到了。

秦王這幾天的表情都差不多,冷着臉面無表情。

每天的彈折總要或多或少牽出太子,也同樣或多或少的牽出秦王府,這份衝擊,大家都要承受。

“怎麼議的?”皇上再問了句。

“還沒議。”金相欠身。

皇上眉頭擰起來了,“朕不是說了,讓你們先議一議?”

“是,老臣的意思,民意不可違,再說,此案當初陳江並未結案,老臣建議重啓此案,若確有此禍亂國法之事,當嚴肅國法,平復民意,若屬誣告,也正好藉此還駱遠航等一個清白。”

金相認了一句,直接說起了自己的建議。

“皇上,臣以爲不妥。”魏相立刻接話道:“此案當時已上報大理寺以及刑部,查無實據,只是念楊承志一女無知,一子年幼,沒有追究誣告之罪。這會兒被有心之人藉機挑事,就要發起重審,一旦成風,只怕京城就要無賴遍地,日日有人鬧事,在重審無數舊案了,此風不可開。”

皇上眉頭緊擰,一張臉繃的十分難看,又吵起來了,這兩位,老了老了糊塗起來,都是越來越不識大體了!

“你看呢?”皇上看向嚴相,冷聲問道。

“臣以爲,象魏相所言,一案確實不宜再二再三提起重審,此風確實不可開。”嚴相忙欠身答話,“不過,山西籍舉人潘志這次告發的,應該不能算楊承志舊案,只是含了楊承志一案在內,卻並非只有楊承志一案。”

嚴相話鋒一轉,金相垂眉耷眼,十分淡定。

魏相一幅凝神細聽的樣子,也十分淡定,嚴寬就是個打着中立的幌子,他是站在金相一邊的,這他早就明明白白的,那頭一句,不過虛晃一槍,這樣的事,不只一次了。

秦王冷着臉,看起來聽的十分專注。太子的目光從嚴相看向秦王,眼裡臉上都看不出什麼表情。

“此次之案,由山西籍舉人潘志首發,告的是駱遠航自任職米脂縣令起,直到今天,將近二十年間,幾乎每任都利用大小弓,侵吞或是助當地富戶侵吞貧家之財,或是夥同他人將淤出的國有之良田,或是無主,甚至有主之田,高價賣出,低價入帳,侵吞無數國財,又夥同明州江氏子江延錦,霸佔和縣幾處產硯石的無主之山,臣以爲,此案是新案,並非是原楊承志案,楊承志一案,只不過是此案其中九牛之一毛。”

嚴相說的極其仔細,他剛纔詳詳細細問過陳江了。

皇上聽到高價賣出低價入帳,侵吞無數國財這句,臉色陰沉下來了,“可有實證?”

“實證還沒看到,不過潘志遞了份他查實的田畝數目,所處,以及賣與何人,何價,十分詳實,數目駭人,臣以爲,只怕是真的。”

魏相看向太子,太子極其不易覺察的衝魏相遞了個眼色,示意他不必多理會。

“諸位看呢?”皇上看向垂手而立的幾位尚書。

“臣以爲,應該查清查明,以正國法。”古翰生先站出半步表態。

“臣附議。”羅仲生跟着表態。

“婆台山一案如今正是吃重的時候,這會兒出來這樁案子,臣擔心這是有人故意藉此分散人力人心,別有所圖。”禮部鄭志遠提出異議。

“你看呢?”皇上看向刑部周尚書。

“臣以爲應該查一查。”周尚書急忙表態,這是他自己的意思,這事是該查一查。

那天聽阮謹俞說了調查金守禮一案的發現,以及阮謹俞對他的提醒,他足足想了半天一夜,思前想後,決定目不斜視,立定腳跟做人,凡事只看事不看人,碰到的事情,依國法律令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他決定走一心爲國的路子,雖然坎坷,可這個當口,最坎坷的路就是最踏實的路,應該也是最安全的路。

“嗯,那就交給刑部吧。”皇上一句話定了調。

“是。”周尚書沒推辭。

皇上最近幾天脾氣極大,推辭的結果,九成九是捱上一通罵,還是得接下這差使,說不定還附帶出來個限期,不如痛快接下。

“好了,先這樣吧,朕支撐不住了。”皇上厭煩的揮了揮手,“退下吧,明天,你們也都去送一送二哥兒。”

金相幾個急忙站起來,連太子在內,躬身退出。

退到殿外,下了臺階走出十來步,秦王腳步微頓,眼風斜着太子和魏相,招手示意周尚書,用周圍的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微笑道:“這案子交給十七吧,也省得他閒着淘氣。”

“是。”周尚書欠身答應。

他也有這個打算,不過不是因爲阮謹俞閒着淘氣,他那也不是淘氣,而是因爲這樁棘手無比的案子,刑部裡,只怕也就阮謹俞敢接了。

他正發愁怎麼樣才能理所當然的既把這案子交給了阮謹俞,又不會讓人家認爲他站了隊,至少不能認定他站了隊。

秦王這一聲吩咐,真是太及時太體貼了。

周尚書一時有些感慨,若論體恤下屬,秦王爺真是沒話說,天生的仁厚。

第294章 老太老頭纔是一對兒第152章 兩個聰明人第472章 鐘鳴第114章 嚴夫人的安排第520章 遷怒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78章 雨過天青灰第33章 從上往下第48章 有其主纔有其僕第436章 明智第95章 胡家這一環第170章 福禍總相依第317章 照舊的大事第311章 大婚四第486章 到底是官方第171章 蘇氏父子第148章 這心大的第477章 生事第166章 激憤的士子第630章 只有娘第629章 攻守之別第21章 鼎力相助第407章 借勢第732章 一場考試3第569章 別人眼中第328章 天上人間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71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八第418章 流雲第158章 出手第474章 守靈第339章 舍與不捨第476章 附驥第668章 番外十三 那位陸將軍之十三第381章 圍觀者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706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二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580章 風和日麗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102章 折鉤第606章 地獄之下有地獄第513章 濟難第634章 一口入骨第277章 光腳第686章 番外二十四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四第333章 先介紹一下第576章 不孝啊第313章 真不是挑事兒啊第233章 四張請柬第316章 探手第447章 以交情論第458章 江家舊事第362章 難得和一堆第121章 馬騾和驢第499章 瘋第141章 好親找上門第436章 明智第195章 胡老大第254章 親事們第4章 轉運使第502章 雙生第163章 勸留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645章 番外六 那位陸將軍之六第596章 摧心第486章 到底是官方第213章 到家前一天第718章 追夫記 之二第373章 他是真擔憂啊第104章 妖以窩聚第251章 熱鬧的妹妹們第491章 溫馨第461章 從下往上看第12章 老夫老妻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395章 提一點舊事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720章 追夫記 之四第340章 作主第361章 福兮禍兮第667章 邀請第636章 恩怨都在隨手間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24章 關切和照顧第716章 周而復始第548章 聰明人啊第52章 一家子老實人哪第695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一第513章 濟難第98章 縣尊縣尉和師爺第662章 對話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377章 人情不經是不知道滴第471章 過不去的結2第512章 人禍啊
第294章 老太老頭纔是一對兒第152章 兩個聰明人第472章 鐘鳴第114章 嚴夫人的安排第520章 遷怒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700章 此一世的你 之六第78章 雨過天青灰第33章 從上往下第48章 有其主纔有其僕第436章 明智第95章 胡家這一環第170章 福禍總相依第317章 照舊的大事第311章 大婚四第486章 到底是官方第171章 蘇氏父子第148章 這心大的第477章 生事第166章 激憤的士子第630章 只有娘第629章 攻守之別第21章 鼎力相助第407章 借勢第732章 一場考試3第569章 別人眼中第328章 天上人間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712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八第418章 流雲第158章 出手第474章 守靈第339章 舍與不捨第476章 附驥第668章 番外十三 那位陸將軍之十三第381章 圍觀者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706章 此一世的你 之十二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580章 風和日麗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102章 折鉤第606章 地獄之下有地獄第513章 濟難第634章 一口入骨第277章 光腳第686章 番外二十四 那位陸將軍之二十四第333章 先介紹一下第576章 不孝啊第313章 真不是挑事兒啊第233章 四張請柬第316章 探手第447章 以交情論第458章 江家舊事第362章 難得和一堆第121章 馬騾和驢第499章 瘋第141章 好親找上門第436章 明智第195章 胡老大第254章 親事們第4章 轉運使第502章 雙生第163章 勸留第646章 送出的希望第383章 一場遭遇戰第645章 番外六 那位陸將軍之六第596章 摧心第486章 到底是官方第213章 到家前一天第718章 追夫記 之二第373章 他是真擔憂啊第104章 妖以窩聚第251章 熱鬧的妹妹們第491章 溫馨第461章 從下往上看第12章 老夫老妻第555章 真死和嚇死第395章 提一點舊事第501章 看個熱鬧第720章 追夫記 之四第340章 作主第361章 福兮禍兮第667章 邀請第636章 恩怨都在隨手間第236章 豆豆生快第24章 關切和照顧第716章 周而復始第548章 聰明人啊第52章 一家子老實人哪第695章 此一世的你 之一第513章 濟難第98章 縣尊縣尉和師爺第662章 對話第460章 縫隙總是有的第377章 人情不經是不知道滴第471章 過不去的結2第512章 人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