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第272章 嶽臺

第272章 嶽臺

建炎五年的春末,金國燕京城風雲突變。

而事情傳到中原的時候,卻已經是夏初了,彼時趙官家正在東京城西的嶽臺檢閱部隊。具體來說,是在檢閱剛剛成軍的御營騎軍部隊。

但說實話,檢閱過程給趙官家帶來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那邊是怎麼回事?”檢閱完畢,趙玖回到將臺……也就是嶽臺大營和嶽臺鎮得名的嶽臺本身高臺之前了,下馬登臺後,卻並未着急下令部隊解散入營,也未着急尋曲端等人問話,卻是指着軍營不遠處一處熙攘所在面無表情發問。

“回稟官家,是東京士民,聞得官家在檢閱王師,特出城觀瞻……”隨行的兵部尚書胡世將即刻俯首相對。

但話剛說到一半,趙玖便冷冷相對:“觀瞻便觀瞻,如何就觀瞻到軍營與部隊中間去了?攤販也能擺到軍營跟前?這是觀瞻還是來看魚鱉戲?!”

魚鱉戲,是東京流行的一種娛樂方式,藝人指引魚鱉聽指揮列隊合縱,算是一種水生馬戲的雛形……而趙官家用此比喻,可見是發了怒。

但趙官家固然怒氣勃發,可莫說中了頭彩的胡世將,便是隨行四位相公、御營幾位都統、副都統,還有剛剛隨大軍抵達的曲端等騎軍軍官,雖然各自凜然起來,卻還是有些莫名其妙。

他們不是莫名其妙於趙官家爲何發怒,實際上,這些人早知道官家今日心情肯定好不了,但還是不能理解對方爲什麼要對這件事情不滿……老百姓看看又何妨?

一時間,有些人甚至覺得這位官家是氣急敗壞,無端生事了。

當然了,隨着趙玖繼續呵斥不停,這些人到底是有所領悟:“別國看自家閱兵都恨不得能從軍,唯獨大宋看自家閱兵是當笑話!靖康之變這才幾年?一旦安穩下來,還是看不起軍伍?!那種虧還要吃幾次才能長記性?當日高俅把京城禁軍弄成雜耍糰子,是什麼後果,你們沒見過嗎?”

一連串的喝問,意思已經極爲清楚,唯獨這話說得有些重,衆人便紛紛將目光對準四位相公,而未等四相出列和稀泥,開封府尹閻孝忠便主動出來認錯:“此事是臣失職,沒有處置妥當……”

“你們當然失職!”趙玖見到閻孝忠出來與胡世將並列,卻是捏着馬鞭怒氣不減。“太平年月以文制武是應該,可如今尚是戰中,朕一再強調文武分制,同階同級,爲何轉眼間你們這些文臣便又欺壓到了武將的頭上?!節度使領都統的軍令居然能被一個知州給無視!統制官進了崇文院(都省樞密院所在),見到一個編修官都要行禮問好!郡王領三鎮節度使徵召一個賦閒在家的進士入幕,人不去自然隨他,可士林中吹捧起來還要給他官做又算是怎麼一回事?!要朕來說,你們這些人活該被擄到五國城去住地窖!”

最後一句,已經是全然失態了。

然而遭此羞辱,將臺上諸多隨行中樞要員卻各自無聲,連諫官都沒有上來充大頭的意思……原因很簡單,這位官家並不是一個經常發怒的天子,而之前數次失態發怒,卻是在軍中,而且都殺了人的。

當然,這一次,似乎也勉強算是在軍中。

而且除此之外,趙官家所說的這些話,除了最後一句算是發泄外,其他的都是有所指的。

統制官見到編修官行禮不提,這是近來經常發生在崇文院裡的事情,而節度使的軍令被知州無視,指的是抵達前線一帶開始平叛的岳飛部遭遇的一件事情……岳飛到達吉州前線,設立前線大營,隨即派其部背嵬軍統制官張憲攜文書去旁邊撫州索取糧草,結果撫州知州拒不給糧,而且下令各城寨村鎮,不許任何人准許張憲部進入,一直到江西經略使劉洪道的文書抵達,方纔撥糧。

這件事情便是岳飛都難以忍受,直接將官司打到御前,已經鬧了好幾日了。

至於說郡王徵召一事,不用說,自然是潑韓五的事情,他自徵召了一個之前亂中棄官歸家的進士入幕府,結果那進士直接回了一句‘不願做萌兒’……這倒也罷,甚至算是韓世忠活該,但關鍵在於,後來此人反而因此成名,以至於前幾日某地出缺以後,居然有吏部郎中舉了此人出任實缺,理由是‘有風骨’。

兩個破事,牽扯到了當今官家兩個最心腹的愛將,再加上今日又有一遭天大破事,也難怪官家會火氣日盛,並且趁機發作了。

實際上,你還別說,此時看去,趙玖嘴角真就有幾處燎泡,確係上火。

閒話少說,官家火氣旺盛的過了頭,身份超然的呂公相不在,其餘四位相公便顯得有些難堪……因爲韓嶽兩件事跟都省脫不開關係,所謂統制官給編修官行禮自然也是指的樞密院,所以四位本該出來勸住官家的相公一時都不好應聲。

何況最後那句話也確實過分了,莫說幾位相公,是個文官都不想受這種羞辱……至於平白當頭捱了一頓罵的閻孝忠和胡世將,閻孝忠倒是是個經歷過非常之事的人,半點多餘反應都無,而胡世將早已經面色發白。

想來,若不是趙官家一而再再而三的在邸報上強調,重臣置氣辭官實爲誤國,怕是胡世將這就免冠而去了。

“官家。”就在這個尷尬當口,御營都統制王淵主動上前。“幾件事情皆可就事論事,官家何必動怒?臣這就讓部隊驅趕營前攤販,整頓大營……”

“如此局面,也是你們這些武將自輕自賤!”趙玖見到是王淵來打圓場,反而更加大怒。“基本的道理,爲何不能懂?你以爲朕不知道你在討好幾個相公、尚書嗎?只知道討好文臣,如何不能堂而皇之來一句,‘若非老賊持戎,哪來的卿輩座談’?!真真讓朕哀爾等不幸,怒爾等不爭!”

王淵被罵了個狗血噴頭,只能退下,而趙鼎等人聽到最後兩句話,終於也無法置若罔聞,便準備上前接口。

“那兩件事不用議論了!”趙玖見到宰執出列,喘了幾口氣,到底是自己先行壓住了火氣,然後直接搶在趙鼎接口前下了決斷。“撫州知州滾到瓊州去!吏部那個郎中即刻罷免!還有文武官員行禮之事,再讓朕知道你們在公房裡高階給低階行禮的,雙方一併滾到金國去,那裡纔是不講典制的野人所在!”

見到官家態度稍緩,而且雖說嚴厲了一些,但到底是將幾個麻煩事給擺脫了過去,幾位相公各自鬆了口氣,便要應聲,張浚更是給一側有些手足無措的酈瓊使了個顏色,示意後者去整頓軍營周邊秩序……但也就是此時,有一人早就忍耐不住,卻是執拗性子上來,直接出列。

“官家,臣以爲此番處置有所不妥。”御史中丞李光肅然相對。

“哪件事處置不妥?”原本已經要回身的趙玖冷眼相對。“還是都不妥?”

“知撫州事發配瓊州不妥。”

“具體哪裡不妥?”

“撫州挨着虔州,虔州是五嶺叛亂的核心,靖康之前虔州的虔賊便是出了名的,靖康後,東南、荊襄各處軍賊、盜匪、叛軍殘餘皆流入虔州周邊,撫州在其側深受其害,而且綿延數載不能平……御營前軍便是以軍紀著稱,敢問撫州那邊又如何能信呢?這種情形下,撫州知州下令州內嚴陣以待,也是情有可原!”李光在衆人稍顯憂慮的目光中梗着脖子相對。“官家不能因爲寵信岳飛便一廂情願,如此不公。”

“說得好。”出乎意料,可能是剛剛罵了一通泄了火的緣故,趙玖此時反而有些恢復理智了。“只是他公然違逆法度,以至於拖延軍事又怎麼說?總不能文臣違逆法度都是爲國爲民、情有可原,而武將稍有不妥便是心懷惡念,寧可錯殺吧?這是不是也算不公?”

“官家今日言語未免刻薄……”李光愈發忍耐不住。

“確實刻薄了。”趙玖負手點頭相對,狀若有所思。“身爲天子,俯視百僚,何來文臣,何來武臣?一意強調,反而使兩者生分……既然那個撫州知州情有可原,便讓他從軍去吧,改成武官,轉爲御營使司參軍,隨行御營前軍平叛,這算是寬大處置了吧?當然,他若不願去,再去瓊州也不遲,如何?”

此言一出,李光當即張口結舌,語塞難言……而他心中深處幾乎是瞬間生出一句話來,那便是‘此人智足以拒諫’。

當然,這句話只是出來一瞬間,便即刻消失不見了,因爲這位御史中丞到底知道,這位官家今日是有點氣過了頭,但平日裡還是很講道理的。而且‘智足以拒諫’是亡國的商紂王,這位官家卻是相當於重新立國的光武帝,自己跟着這位官家從南陽一路過來,經歷和現實擺在那裡,做不得假。

除此之外,李泰發(李光字)身爲‘半相之尊’,此時如何沒有醒悟?此事到根本上還是這位官家北伐之志漸漸受到現實阻礙,忍不住先敲打唯一一個有力量直接阻礙北伐的官僚們而已。

當然了,曉得歸曉得,李光還是認真再度出言:“官家,便是轉爲武官,進御營前軍是不是有所不妥?他正是與御營前軍有怨……”

“若是他在那裡被人報復、受了欺負,朕也必然會給他一個交代。”趙玖不以爲然道。“譬如他真若是死在了軍中,朕不管岳飛知不知情,也一定將岳飛降職,轉爲文臣,來都省做個尚書……一視同仁,公平公正!”

李光徹底無言,周圍幾位相公、重臣也都面面相覷,並相互使眼色,那意思很清楚,這事事後再論也罷,寫信直接警告岳飛也好,總是有辦法的。而今日官家這個情緒,別指望他能好好說話了,大家也都別說話了。

別說話之間,那邊酈瓊已經整頓好嶽臺大營周邊秩序,而趙玖也坐到了嶽臺上預留好的御座上,卻又喚來曲端、劉錡、李世輔、張中孚、張中彥等御營騎軍將領,然後面無表情緩緩相對:

“委屈諸位了,朕只給了你們區區大半年的時間,寥寥數百萬貫的錢帛,你們居然能給朕招來八千多騎……委實了不起。”

曲端在下面張了張嘴,只能趕緊俯首請罪……而其餘御營騎軍諸將,一瞬間卻只覺這官家說話宛如曲都統一般好聽,唯獨曲端說話雖然好聽,如今卻不敢輕易囚禁同僚乃至上官了,而趙官家說話好聽,說不得卻是要掉腦袋的,然後也各自俯首,不敢擡頭相對。

沒錯,今日真正引發趙官家怒氣的,或者說引發了趙玖今日最大一股怒氣的緣故,也是羣臣願意對趙官家稍作忍讓的緣故,同時也還是曲端沒有在剛剛文武之爭中陰陽怪氣的緣故,正在此處……一萬五千定額的御營騎軍,組建了大半年,結果卻只有八千入賬,沒有大規模戰馬騎兵,這北伐怎麼伐?

用驢子嗎?!

“官家,委實不是臣無能,關西的騎兵,臣能搜刮的已經搜刮盡了。”無論如何,被問到頭上,其餘人能‘別說話’和‘低下頭’,曲大卻是躲不過去的,所以他張了半日嘴,最後也只能硬着頭皮相對。“臣……”

“搜刮盡了,就只有八千多?朕記得御營騎軍一萬五的定額你當日提交的札子裡親筆許下的吧?而且當時還嫌少?”趙玖打斷對方,冷冷相對。“曲都統,一萬五的定額給朕弄來八千……你可知道,便是張伯英最荒唐的時候,都不敢給朕吃這種空額?”

且說,嶽臺的臺子從戰國魏時就開始有了,大宋立都汴梁以後,此地便成爲宋太祖檢閱部隊、豢養騎軍、習練騎射的所在,算是理論上皇家第一將臺,其規制自不必多言。然而,從趙官家回到這個臺子以後,氣氛便一直不大好,而隨着趙官家話說的越來越刻薄,此時更是鴉雀無聲的狀況多些,便是道德楷模万俟卨,都不敢此時貿然來救這個自家盟友的。

“問你話呢?”半晌,倒是趙玖自己先無奈嘆了口氣。“是你當日擅自誇了海口欺君,還是今日無能?”

曲端擡起頭來,無奈相對:“好讓官家知道,既不敢欺君,也不是無能,但之前確係有些誇大,眼下也確係有些困難……”

“我聽不懂你這能文能武的言語,說些能懂的話來。”趙玖斜靠在座中,催促不及。

“臣當日想的是,若是能將關西搜刮盡了,還是能有兩萬騎的……”曲端小心回覆。

“兩萬騎?”趙玖直接笑出了聲。

“但官家有旨意,御營各軍騎兵不要動,劉錡的那點子騎兵也留給吳玠,臣也不好去搶奪。”

“你原本是打這個主意……還有呢?”

“還有便是蕃騎。”曲端終於說到了關鍵所在。“臣當時便想了,婁室之前兩度掃蕩關中,西軍騎軍盡墨,關西存馬也盡數被奪走,戰馬都要臨時從青塘購入,而青塘那邊也是有限,一年不過一萬匹馬便到了頭,還要分給御營其餘各營兵馬一些,如何能弄到一萬五千騎?再加上官家應許李世輔領着蕃騎入御營軍,故此,臣當時便有了去橫山、兜嶺、柔狼山一帶去招募党項蕃騎的意圖,那些地方,絕對能召來一萬五千騎滿額……”

趙玖看了眼頭後方頭都不敢擡的李世輔,心中稍有醒悟,卻又不解:“那爲何沒能招來?”

“好讓官家知道,李世輔父子那一遭,弄得西夏有些警醒,再加上堯山大戰震動西夏,所以邊境上管的嚴厲了許多。”曲端搖頭不止。“雖說官家給的錢帛多,那些蕃騎巴不得過來,但主要山道被堵着,他們着實過不來……不過官家,西夏人遲早會鬆懈,再給臣半年時間,必然能給官家湊齊員額!”

“騎兵!西夏……金國……”趙玖仰天一嘆,然後沉默了好一陣子都沒有開口。

而見到官家這個樣子,樞密使張浚上前,稍作開解:“官家,依照嶽鵬舉與呂安老(呂祉)的平金策而論,都要先復京東和陝北的……便是北伐,等到渡河時也說不得要明年、後年了,到時候騎軍這裡是不怕耽誤的。”

趙玖仰頭望着頭頂微微飄起來的龍纛,卻是連連搖頭:“德遠想的太輕巧了,剛剛招募的騎兵和訓練了一年的騎兵哪裡是一回事?便是訓練了一年和兩年的騎兵也不盡相同……蕃騎熟悉馬術卻不守紀律,漢騎則是剛剛上馬,都要訓練的。曲大,朕問你,就你眼下這八千騎兵,放在堯山戰中,當得住完顏婁室一突嗎?”

曲端面色由紅轉白,又從白轉紅,到底是老老實實說了一句實在話:“臣不敢說謊,不要說眼下,便是真再訓練整備了一年、兩年,這八千騎又如何當得住當日完顏婁室那七千騎的奮力一突?若是能擋住,李永奇便不會死了,劉錫也不會現在還在黃河上當舵手……”

場面一時僵住,劉錡與李世輔一度擡起頭來,但都還是畏縮的低了下去。

而半晌,嶽臺上薰風漸起,旗幟不知何時齊齊招展起來,端是威風堂堂,但趙官家不言,臺上還是鴉雀無聲,君臣文武,只能盯着頭頂龍纛與四周各種旗幟各自發呆。倒是不遠處的騎軍隊列中,一些蕃騎早已經漸漸忍耐不住,在那裡交頭接耳,走動問詢,漸漸熱鬧起來。

曲端看不下去,幾次想說話自請去整飭隊伍,幾次都不敢開口則個。

也不知道等了幾多會,這種僵持還是被打破了……不知道何時離開嶽臺的劉晏,忽然親自率數十名赤心隊騎兵疾馳而來,赤心隊騎俱皆甲騎,甲冑在中午陽光下反射耀眼,驚得那些蕃騎各自凜然,紛紛避讓。而劉晏也不顧氣氛,直接登臺,然後當衆給趙官家送上了一個專門盛放札子的木盒。

毋庸多言,這便是武臣中獨享的密札了,而讓這些中樞大員不解的是,這個木盒上居然用漿糊嚴嚴實實沾着三根雞毛?!

但很快,隨着在場統制官以上的軍官,外加趙官家本人看到雞毛後都嚴肅到了極致,這些聰明的文臣還是醒悟過來,這大概是一種訊息嚴重程度的標識。

不過,趙玖打開雞毛札子,匆匆翻閱了一氣,卻又當場鬆懈下來,似乎是虛驚一場。

見此形狀,趙鼎微微皺眉,稍微又等了一陣子,便上前詢問:“官家,敢問是何等嚴肅軍事?能否相告。”

“不算什麼嚴肅事,但遲早要說給你們聽的。”趙玖將札子直接遞給了趙鼎,然後繼續仰頭望天,卻是利索相告。“吳乞買不是中風了嗎?粘罕領着都元帥加國論勃極烈……可就在十來日前,完顏兀朮三兄弟殺了粘罕,逼迫吳乞買退位爲太上皇,將儲君,也就是他們侄子合剌立爲國主,並改元皇統,遷都燕京。”

趙鼎伸手捧着札子,尚未打開,便已經跟身後所有人一起聽呆了。

“合剌登基後第二日便廢了都元帥與勃極烈制度,在燕京尚書檯仿着咱們這裡設了都省和樞密院,以大伯父完顏斡本爲遼王、太師、平章軍國重事,也就是統轄文武的公相;三伯父完顏訛裡朵爲晉王、都省相公、元帥,四伯父完顏兀朮爲魏王、樞密使、副元帥,這二人也基本上是分掌政權、軍權的,並以完顏希尹爲都省副相。”趙玖擡着頭絮絮叨叨敘述個不停,宛若在講什麼故事一般,但說到這裡,卻還是忍不住稍停了一下才繼續言道。“然後還以降臣秦檜爲樞密副使……改制之後,第三日便派使者南下,有意與咱們再度議和,這札子便是使者給的訊息,經張榮那裡傳來的。”

“秦會之竟然做了金國樞密副使?”趙鼎一時間居然也是首先注意到了此處。

趙官家聞言嘆了口氣:“人各有志嘛,劉豫都稱了皇帝,折可求也能投降……一個御史中丞,不必強求。”

“金國這般亂,豈不是天佑皇宋?”張浚反應過來,卻是一時喜形於色。“官家,粘罕到底是金國第一功臣,完顏兀朮這些人殺了粘罕,又逼退吳乞買,乃是自取其禍!”

趙玖搖頭不止:“沒這回事,金國才立國幾年,多少摻雜着野人那套……這件事情非要捋一捋,無外乎是阿骨打死後吳乞買、粘罕、阿骨打諸子三足鼎立,然後吳乞買一朝中風或者病弱,驟然失了平衡,粘罕與阿骨打諸子爭權,然後粘罕先勝後敗,送了性命而已。沒那麼多花頭,下面也未必會亂,說不得三家就此合一,金國軍政統一,反而會難對付一些呢。”

趙鼎、張浚以下,衆人紛紛頷首,都說確有此慮。

“不過,此事也能從根本上說一說。”趙官家繼續侃侃而談。“金國畢竟是從野人部落匆匆轉爲萬里大國的,國土這般大,又諸族混雜,而且不修道德、殺戮劫掠無度,制度還不一,中間多少問題都一直明擺着,內亂也一直有的,只是因爲之前二十年軍爭之事一直得手,搶來的金山銀海任他們糟蹋,這才使得這些內部鬥爭被遮掩和拖延下來。而如今,他們一旦漸漸爲我們阻攔在黃河邊上,軍事上不能再有進益,便自然要在內裡鬧起來。”

趙鼎等人愈發頷首不及,便是能文能武的曲端也都跟着點頭不停……他們是真心覺得趙官家總結到位,這話簡直可以直接上邸報了。

名字曲端都替趙官家想好了——《官家論金賊政變之本質》。

話說,官家言語精闢,引得衆人心服口服,紛紛頷首。但不知爲何,也算是能文能武,然後一直肅立在側後方不語的楊沂中卻沒有點頭。

實際上,這位久隨趙官家的心腹御前將領一直覺得哪裡有些怪異,因爲從官家說到秦會之後,便有些不對勁了。在楊沂中看來,官家似乎不是在爲秦會之從賊感到可惜,倒像忽然卸下了什麼一般,有些釋然起來一樣。

否則,哪來心思說後來那些廢話?

(本章完)

404.第399章 傾訴221.第219章 計較278.第275章 舊瓶272.第269章 一笑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39.第39章 買賣(上)93.第92章 人心(續)105.第104章 雨水(中)228.第226章 思懷12.第12章 界溝246.第244章 不忘(下)祝阿越女兒週歲生日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58.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336.第331章 奏對429.第423章 保全(續)373.第368章 應變271.第268章 炒慄(2合1還債)140.第139章 分歧(上)445.番外——退婚439.第432章 斷絕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70.第70章 撤兵(4k2合1)452.同人5:驀然回首—— Narkissos365.第360章 武林49.第49章 水戰(上)253.第250章 往來(下)417.第411章 河流331.第327章 遺篇312.第308章 虛張428.第422章 保全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24.第24章 三萬之約295.第291章 名冊441.第434章 又是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93.第92章 人心(續)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296.第292章 緣由64.第64章 廿八(下)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142.第141章 人選81.第81章 勝了(上)370.第365章 夏雨(續)189.第187章 吾山84.第84章 流光(上)305.第301章 耶律441.第434章 又是420.第414章 一擲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455.同人8:醫國——諼兮Hilla97.第96章 輕重310.第306章 炸醬麪240.第238章 奔援189.第187章 吾山122.第121章 兵力320.第316章 發兵207.第205章 徵詢313.第309章 名使154.第153章 進軍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258.第255章 約期155.第154章 來回288.第284章 東西38.第38章 雪渡(下)129.第128章 鑄刀35.第35章 年節183.第181章 臣如忽至理342.第337章 手段106.第105章 雨水(下)374.第369章 旨意12.第12章 界溝50.第50章 水戰(下)310.第306章 炸醬麪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73.第73章 劫寨116.第115章 郊遊(下)143.第142章 胡思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82.第279章 題記253.第250章 往來(下)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02.第101章 流言(上)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12.第308章 虛張332.第四卷卷末總結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134.第133章 戰間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402.第397章 進軍270.第267章 團結4.第4章 英雄氣96.第95章 往使408.第402章 駐馬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0.第10章 天日昭昭
404.第399章 傾訴221.第219章 計較278.第275章 舊瓶272.第269章 一笑190.第188章 你知我知39.第39章 買賣(上)93.第92章 人心(續)105.第104章 雨水(中)228.第226章 思懷12.第12章 界溝246.第244章 不忘(下)祝阿越女兒週歲生日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58.同人11:紹宋御營軍制及編制、番號初探336.第331章 奏對429.第423章 保全(續)373.第368章 應變271.第268章 炒慄(2合1還債)140.第139章 分歧(上)445.番外——退婚439.第432章 斷絕460.同人12:宋金戰爭後世記敘及相關評價—70.第70章 撤兵(4k2合1)452.同人5:驀然回首—— Narkissos365.第360章 武林49.第49章 水戰(上)253.第250章 往來(下)417.第411章 河流331.第327章 遺篇312.第308章 虛張428.第422章 保全171.第169章 江湖多風波333.第328章 初雪(2合1)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24.第24章 三萬之約295.第291章 名冊441.第434章 又是167.第166章 疏通上下(下)93.第92章 人心(續)11.第11章 天日昭昭(續)296.第292章 緣由64.第64章 廿八(下)197.第195章 不公不正142.第141章 人選81.第81章 勝了(上)370.第365章 夏雨(續)189.第187章 吾山84.第84章 流光(上)305.第301章 耶律441.第434章 又是420.第414章 一擲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455.同人8:醫國——諼兮Hilla97.第96章 輕重310.第306章 炸醬麪240.第238章 奔援189.第187章 吾山122.第121章 兵力320.第316章 發兵207.第205章 徵詢313.第309章 名使154.第153章 進軍19.第19章 扶腰(七歲大佬也生日快樂)258.第255章 約期155.第154章 來回288.第284章 東西38.第38章 雪渡(下)129.第128章 鑄刀35.第35章 年節183.第181章 臣如忽至理342.第337章 手段106.第105章 雨水(下)374.第369章 旨意12.第12章 界溝50.第50章 水戰(下)310.第306章 炸醬麪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73.第73章 劫寨116.第115章 郊遊(下)143.第142章 胡思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82.第279章 題記253.第250章 往來(下)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102.第101章 流言(上)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12.第308章 虛張332.第四卷卷末總結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134.第133章 戰間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185.第183章 仁者宜戰慄(續)402.第397章 進軍270.第267章 團結4.第4章 英雄氣96.第95章 往使408.第402章 駐馬62.第62章 五日(4k2合一)10.第10章 天日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