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突襲

衛固坐鎮中軍,聽了範先報告,驚道:“不是說關賊只有百餘騎兵麼?怎麼還有這麼多弓手?”

範先說的清楚,賊人弓手並非普通百姓,那箭射得又猛又疾,而且角度刁鑽,幾個呼吸就將李堪隊給射成半殘,後者基本失去了戰鬥力。

衛固自言自語地道:“咱們曲中士兵,大都是新募,長矛衝殺或許可以,應對這等弓手卻有些煩難。李桓、鄭騰曲中,多有射手,應當發揮所長,與賊人弓手針鋒相對。隨我去見郭司馬!”

帶了臉色有些呆滯的範先,去找郭從。

郭從聽了衛固義正辭嚴的建議,半晌說不出話來。

但衛固所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何況衛固麾下剛攻了一次,損失不小,若再令他進攻,恐怕會引起反彈。一旦衛固損失慘重,士氣大落,也會影響到自己兩曲的士氣。

既然衛固戰力不行,那自己責無旁貸。

郭從送走衛固、範先,派人將鄭騰、李桓叫來。

兩人聽了郭從攻壘的要求,鄭騰戰意高昂,叫道:“衛司馬就是個儒生,計策出得雖好,他那一幫歪瓜裂棗,戰鬥力極差,根本無法好好執行。

還得是我等老兵,纔可建功。司馬且放寬心,某一定攻破敵壘!”

李桓則沉聲道:“司馬,敵人弓手擁有地利,不易對付。我軍來得匆忙,並未攜帶攻城器械,着實不利。

某以爲,一是抓緊打造攻具,如箭樓之類,二是集合全軍善射者,在後掩護刀盾手爬壘,一旦短兵相接,敵人弓手便無用了。”

郭從贊同李桓,道:“君家不愧是涼州將門,用兵穩健,老成持重,大善!”

命令軍中按李桓建議執行。

李桓之計果然有點狠辣。面對着逐漸豎起的箭樓,黃立只得趁着夜色發動偷襲,一舉將箭樓毀掉,但自己也付出十餘條性命。

郡兵又用射手與鄭樸對射。鄭樸只有一百弓手,而郡兵射手高達三百多。鄭樸被壓制。

有幾次郡兵都殺上了石臺,雖被緊急支援的黃立殺退,也可見局勢之緊張。

許多老年牧民帶着半大孩子求見昆健都蘭,請令上陣,支援鄭樸、黃立。

都蘭勉強保持鎮定,認真接待,但對這種大事卻無法判斷,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母親。

蒲蘭黎挺着大肚子,握住都蘭的小手,對衆人道:“關公有言,谷中事務一切由軍師做主,各位長者何不去楊軍師?”

一個老牧民滿是溝壑的皺紋中露出些笑容:“幾位閼氏纔是自己人。”

蒲蘭黎溫柔但堅定地道:“關公乃我等共尊之主,他既然將谷中事委于軍師,必是視軍師爲自己人。各位長者切莫猜疑。”

老牧民才帶着衆人拜別而去。

楊沛接見一衆老年牧民,親切撫慰,但卻拒絕其上戰場的請求,道:“此谷安若泰山,諸位勿憂。關公在外,伺機而動。這一次就讓河東兵有來無回!”

楊沛看到郡兵沒有采取自己與關公擔憂的困鎖之策,心中提着的石頭早已落地。

就算郡兵採取困鎖之計,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應對,現在郡兵仰攻堅壘,曝師野外,肯定是最好的安排。

遠行攻壘,蝟集谷外,營盤不堅,偵察不細,處處都是取敗之道。

鄧生對關羽道:“關公,這閹豎狗膽包天,根本沒把咱們的警告放在眼裡!日後必取其狗頭!”

自王方等人爲張懿率兵突襲斬殺後,鄧生對官兵徹底恨上了,可以說是性情大變。

以前他不太嗜殺,心腸比王方等人軟不少,現在手下卻很少有活口。

仇恨讓他變得殘忍,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武。

關羽心底也藏着仇恨,張懿、邢紀、勉昂、呂布,一個一個都要清算。

他遠遠盯着河東兵的舉動,宛如盯住獵物的鷹隼,目光不曾稍瞬,嘴裡回答鄧生:“等到明年,就跟他們徹底清算。”

鄧生心中疑惑,不知爲何是明年,但既然關公不進行解釋,便不追問,也眯着眼睛看向白波谷口,低聲道:“關公,是否攻之?”

關羽道:“不忙。等明天再看。”

河東兵剛攻了兩日,強度還不夠,損傷也不大,士氣尚未受挫,現在發動突襲,恐怕難收全功。

到了次日,關羽卻發現官兵一個新動向,讓他坐不住了——官兵竟然在建營築壘!

這是要做長期圍困的打算麼?

關羽對鄧生道:“不等了,準備突襲!”

鄧生擦拳磨掌,道:“是!”將命令一個傳一個傳達下去。

很快傳達到每一個人。

關羽將臥倒在地的青騅牽起,小心又快速地向山下行去。

得益於太平道的情報,關羽在河東郡兵剛出安邑不久,便已知曉。

河東兵自安邑浩浩蕩蕩北上,經聞喜、絳邑,渡汾水,來攻白波谷。

這時關羽早已率騎兵出谷,藏於臨汾之北山區。

關羽藏身地距離白波谷入口足有數十里。河東兵的斥候最多撒到二十里外,根本沒有發現關羽的蹤影。

官兵在明,關羽在暗。

等他們開始正式攻打之後,關羽才悄悄回來,躲在官兵大營的左後方。

對官兵來說,這完全是燈下黑。

埋伏可以在白波谷中,可以在左側山上,誰能料到會在大軍曾經走過的官道旁邊矮山上,己方的身後?

關羽攻擊的時間選在晚飯之時。

暮色漸起,炊煙裊裊。

大隊騎兵從煙霧中躥出,宛如鬼魅,猛地從側後方殺入官兵大營之中。

首先炸營的乃是後方那些民夫。

敵人從南邊來,民夫下意識便往北方逃,瞬間將竭力組織列陣的郡兵衝散。

而關羽百騎已尾隨潰散的民夫殺到近前。

郭從騎在馬上,高舉長槊,來回奔馳,大聲呼喊:“列陣!迎戰!敵騎不過數十而已!”

高大的戰馬,鮮明的甲冑,十分顯眼。

關羽揮槊一指,喝道:“射死此人!”

卜律、支羅等胡兵於奔馳中引弓搭箭,二三十支箭矢覆蓋向郭從。

郭從急忙躲閃,已是不及,身中數箭,摔落馬下。

周圍親兵急忙搶上救起。

勉強組織起來數十人的陣列立時陷入混亂。

關羽等掛弓取刀挾槊,狂風一般殺到。

郭從穿着鐵甲,所中箭矢未及要害,正在親兵攙扶下登馬,關羽長槊刺出,正中其後頸。

嗤地一聲響,槊尖從咽喉前面露出。

鄧生等人刀槊齊下,將上來拼命的幾個郭從親兵全部斬殺,高呼道:“關公在此!”

郡兵大亂。

第29章 殺將第48章 青騅第40章 血火第63章 諉過第57章 單于第12章 投奔第35章 都蘭第88章 鄉里第85章 內應第4章 夜炊第76章 北望第18章 風起第23章 殺胡第37章 郭泰第6章 搏殺第27章 激烈第53章 李傕第23章 殺胡第46章 消沉第41章 呂布第87章 名將第62章 撲空第50章 東下第32章 胡女第35章 都蘭第48章 青騅第23章 殺胡第15章 羌賊第70章 終見第88章 鄉里第77章 訪賢第63章 諉過第79章 豪強第55章 趙雲第23章 殺胡第70章 終見第10章 名臣第68章 突襲第53章 李傕第47章 贈馬第46章 消沉第18章 風起第15章 羌賊第24章 賞賜第71章 天機第59章 暗流第51章 見聞第46章 消沉第71章 天機第37章 郭泰第72章 分歧第28章 彌合第85章 內應第69章 破敵第19章 去留第53章 李傕第2章 董卓第8章 斬將第53章 李傕第44章 春雷第56章 調動第10章 名臣第62章 撲空第26章 玄德第38章 戰雲第78章 壯志第56章 調動第12章 投奔第35章 都蘭1、《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人物身高第85章 內應第28章 彌合第36章 招誘第77章 訪賢第40章 血火第21章 破陣第3章 西行第67章 攻守第65章 山賊第42章 惡戰第4章 夜炊第69章 破敵第43章 鬥將第56章 調動第38章 戰雲第55章 趙雲第30章 酷烈第5章 追兵第66章 陳式第16章 心志第81章 歸家第50章 東下第42章 惡戰第10章 名臣第54章 流寇第49章 鮮卑第51章 見聞第63章 諉過第70章 終見
第29章 殺將第48章 青騅第40章 血火第63章 諉過第57章 單于第12章 投奔第35章 都蘭第88章 鄉里第85章 內應第4章 夜炊第76章 北望第18章 風起第23章 殺胡第37章 郭泰第6章 搏殺第27章 激烈第53章 李傕第23章 殺胡第46章 消沉第41章 呂布第87章 名將第62章 撲空第50章 東下第32章 胡女第35章 都蘭第48章 青騅第23章 殺胡第15章 羌賊第70章 終見第88章 鄉里第77章 訪賢第63章 諉過第79章 豪強第55章 趙雲第23章 殺胡第70章 終見第10章 名臣第68章 突襲第53章 李傕第47章 贈馬第46章 消沉第18章 風起第15章 羌賊第24章 賞賜第71章 天機第59章 暗流第51章 見聞第46章 消沉第71章 天機第37章 郭泰第72章 分歧第28章 彌合第85章 內應第69章 破敵第19章 去留第53章 李傕第2章 董卓第8章 斬將第53章 李傕第44章 春雷第56章 調動第10章 名臣第62章 撲空第26章 玄德第38章 戰雲第78章 壯志第56章 調動第12章 投奔第35章 都蘭1、《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人物身高第85章 內應第28章 彌合第36章 招誘第77章 訪賢第40章 血火第21章 破陣第3章 西行第67章 攻守第65章 山賊第42章 惡戰第4章 夜炊第69章 破敵第43章 鬥將第56章 調動第38章 戰雲第55章 趙雲第30章 酷烈第5章 追兵第66章 陳式第16章 心志第81章 歸家第50章 東下第42章 惡戰第10章 名臣第54章 流寇第49章 鮮卑第51章 見聞第63章 諉過第70章 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