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殺張揚 迎獻帝

張揚知道眭固很想升官,所以無事就來獻殷勤。張揚倒也不是很愛這種會拍馬屁之人,但他總認爲自己現在貴爲大司馬,身邊總是缺不了這種人。

多一兩個阿諛奉承之輩,在一些場合才配得起他日益增長的身份……

“張舒雅,那杯茶好喝嗎?”

“嗯,味道不錯......眭固,你大膽,敢直呼本將之名,你......”

正要發火的張揚剛站起身,只覺一陣暈眩,從新跌坐入座。他雙眼模糊的伸手戳指着面前的茶杯,一直遙指到冷笑着的眭固,“你”了半天,也叫不出一個字。

他明白了,這茶裡被下了蒙汗藥之類的藥。眭固爲什麼要麻翻他,其目的不言而諭!

張揚想立即大聲呼救,或是弄出些動靜,好讓帳外的親衛聽到,進來救他。通常能在主將身邊擔任親衛的,都是極受主將信任之人。

但張揚剛摒足力氣,把面前的茶杯掀翻在地,“咔嚓!”茶杯清脆地摔裂聲剛響起,只聽帳外悶哼、慘呼迭起,隨即就聽帳外各處都亂了起來。

而眭固對逐漸喪失抵抗能力的張揚,並不急着下毒手,只是陰笑着不讓他逃出帳外。

“曹......曹智,給了你......你什麼好處,值得你買主求榮......”

被眭固一腳踢翻在地的張揚氣急敗壞的質問神情淡定的眭固。

“張舒雅,你錯了,你這輩子也不會有人真心效忠你,先是董昭,再有我們......”

“你們?難道楊醜他.....”

“對,你終於說對了,我告訴你吧,你現在身邊已經沒人了,唯一效忠你的那些親衛和將官,這會兒大概也都成了刀下亡魂,哈哈...哈哈哈......”

在眭固肆無忌憚的狂笑聲中,帳門突然被掀開,渾身血跡斑斑的楊醜領着十幾名軍士衝了進來。並且證明着眭固剛纔的話,“外面的都解決了!”

“楊醜,你個卑鄙小人,妄我......妄我一直信任與你......你爲什麼要背叛我.....”張揚喘着急氣,倒在地上拼着最後的意志,也要問個明白。

本以爲眭固已經把張揚解決的楊醜,一看倒地的張揚還活着,不由一錯愕,但馬上神色猙獰道:“良禽擇木而息,曹主公纔是未來的雄主,你......永遠都當不了......”

“曹智......他要我怎樣?”

“他要你死!”

張揚在昏迷前,人生最後一次看到的情景就是一道寒光直飛向自己的脖頸。

張揚的首級被送到“楊安殿”時,整個皇宮,整個司隸地區都震動了。

曹智很是客氣的沒有把張揚定性爲“霍亂社稷”或是“叛黨”等罪名,只是對外聲稱張揚不慎失足,墜馬而死。甚至還讓獻帝賜了諡號,但誰都明白張揚是怎麼死的。

在曹智表舉楊醜爲河內太守,眭固爲騎都尉後,一切都很明顯,就是一個有老又瞎的太監都明白,張揚不該站在曹將軍的對立面。

也就在曹智接受張揚的五千兵馬,表封楊醜、眭固官職的當日,獻帝劉協以國家正值爲難,大司馬一職不能空缺爲由,讓已是車騎將軍,錄尚書事的曹智,接任了大司馬一職。

同一天,同樣收到張揚死訊的大將軍楊奉,惶惶不可終日,他在樑縣與屬下商議,是否要把大將軍的職務讓出,給曹智,以求自保。

但這時楊奉手下的大將徐晃站出來堅決發對,他勸說楊奉立即截留住已經派往樑縣的張揚兵馬,再加上他們原有的兵馬,未必不能一戰。

楊奉不比張揚,他隨李傕在涼州征戰多年,經歷的血雨腥風,造就了他們這種人堅強的信念,並且決斷非常的果斷。他一聽徐晃的建議,很是有道理,於是馬上截住欲退回野王的張揚部衆,以大將軍的名義立時收編了這萬餘兵馬,準備與曹智周旋一把。

但就在楊奉決心自衛之時,曹智的特使李儒到了。李儒向楊奉呈上曹智的書信,並表達了曹智願與楊奉共得獻帝的意願。

楊奉開始有點發悶,不明白一些都佔優勢的曹智爲什麼突然願意與他和解了,並且還是主動派人來談。楊奉抱着既然曹智伸出了橄欖枝,他就先接接看的心境,試探性的問了問李儒曹智所需的條件。

令他沒想到的是,李儒非但沒提什麼要求,還在楊奉表達願意和解的語音剛落地,就又呈上一份禮單,說是他家主公的一點心意。

楊奉接過禮單,匆匆一閱,就立馬坐直了身子,大呼:“曹智好心意啊......”接着他無論從接待李儒的規格上,還是會談的氣氛都一把八十度大轉彎,變得熱情非常。

當徐晃進來打斷楊奉與李儒的談話,問要不要接受李儒帶了的好幾車禮物時,楊奉立時丟了最後一層夾裡,眯着眼睛對徐晃道:“既然曹大人如此盛情,我就卻之不恭了......”

接下來無論徐晃如何暗示楊奉不可中了曹智奸計的忠言,楊奉全都當成了耳邊風。

楊奉只知這天是他時來運轉的一天,他和李儒相談甚歡,宛如兩個多年不見的老友一般。在談話的最後,李儒向楊奉提出曹智想遷都。

楊奉一聽遷都,有些警覺,便問:“曹公欲將皇上遷到何處?”

李儒很是客氣的回道:“洛陽太過殘敗,實在不適合皇上和衆大臣居住,我家主公想把皇上遷往魯陽縣居住。”

“喔!魯陽!”楊奉手託下巴,開始若有所思李儒的這項提議。

李儒豈會容他細想,只聽他主動進言道:“魯陽並未出了司隸範疇,離楊公的駐地也近,今後我家主公供給糧草和皇帝一切的應用之物,而楊公就近負起禁衛帝都之職,這樣各司其職,供奉好皇上,共圖天下之大事!”

剛運轉起腦細胞的楊奉,一聽還有這麼傻的曹智,“他要幫我供應糧草養我,那不是太好了嗎!有這個傻帽出錢出糧養我的軍馬,那我不就可以省事多了,假以時日招兵買馬超過曹智後,在滅了他,到時這天下不都是我的了,而且洛陽那破地方真不是人住的,魯陽就不一樣了,那人口多,物資豐富,並且離我的樑縣真的很近,哈哈哈......”

明顯腦運速趨於漿糊狀的楊奉,在李儒一陣勸說之下,馬上答應了曹智的計劃,遷都魯陽。

就在楊奉點頭首肯曹智“遷都”一事時,洛陽“楊安殿內也是一聲略顯幼嫩的驚呼響起。

“什麼?遷都?”

劉協一臉驚訝的看着曹智,怎麼剛條件好點又要搬家。但很快劉協很快就把張大的嘴閉上了,現在的生活條件能稍有好轉,完全是靠曹大夫帶人帶糧帶錢來支撐着的。但這又能維持多久,長久以往就是坐吃山空的結局。劉協走出“楊安殿”環顧着一片破舊的洛陽,心中思量道:“賦稅不能從這片廢墟中收取,各路諸侯的供奉物品難以躍過洛陽外的山川阻擋,在這種要住沒住,要糧沒糧的破敗之地,的確不是長久之計!看來還是要到一個人丁旺盛之地!”

“那曹大夫以爲把帝都遷往何處爲妥呢?”自己想通洛陽不是長呆之地的劉協,轉過身問就在身後的曹智。

曹智不同與一般的權貴,他到現在從來都沒在劉協面前表現出霸道,或是丁點霸氣都未成展露。這是荀彧來洛陽之前,就跟曹智提點過的注意事項。後來曹智很快就印證了荀彧這種分析的理論所在,獻帝劉協從小一直生活在陰謀、暗殺、敵視和掙扎當中,他的成長几乎是扭曲的,所以獻帝劉協直到今時今日做了皇帝,他的自我保護意識還是比別人強得多,身心中都極爲排斥那種不停緊逼他的人,使他生活在恐慌中的人。

因此曹智一直以一種大哥哥的親切態度,對劉協進行誘導,來達成自己的所願。這是一種極佳的方式,劉協因此和曹智的關係更爲親近,對他現在正在成熟期的心智也是有矯正的功效。

對於劉協略帶天真地問話,曹智微一欠身,乾脆道:“許昌!”

“許昌?在哪裡?很遠嗎?”

“不遠,就在陳留旁邊......”

“哦,陳留我知道,我還差點被兄長封到那裡做藩王!”

點頭基本應允曹智遷都之想後的劉協,行出幾步,又想起了羣臣會不會有異議。於是,又問曹智:“朝中有些老臣跟着我東遷長安,後又一路西返,疲憊之身還未恢復,不知這時再次遷都,會不會......”

曹智馬上接口道:“皇上不必擔憂,臣前幾日已着太史令夜觀天象,說太白犯鎮星於鬥牛,熒惑又逆行,金火交匯革命之象也.....”

曹智反正說了一大堆專業天象術語,不要說獻帝沒聽懂,就連曹智自己也沒鬧明白這些什麼星的東西,只是最關鍵最後一句“魏地將要興旺”讓劉協明白了遷都不是他或是曹智的意願,而是老天的意願,而這個“魏地”指的正是許昌。

既然連老天都這麼說了,在第二日的升殿議事上,新尚書荀彧的提議,以全體通過的高票,決定了遷都事宜。

十日後,聖駕起行,浩浩蕩蕩地出洛陽向魯陽進發。

身處樑縣的楊奉,這天樂呵呵的,他已經派人往魯陽開始着手準備接駕事宜。儘管徐晃一再提醒曹智狡詐,此事中定然有詐,但這時的楊奉那還聽得進去,直到他望眼欲穿的等了三日,也未見獻帝的“鑾駕”更別說浩浩蕩蕩地文武百官了,在通往洛陽的管道上只有那幾根雜草一直在搖晃,像是在嘲笑楊奉的愚蠢。

“報......”悠揚的馬蹄和稟報聲,終於響起在了官道上。楊奉精神一振,暗道:“終於來了!”

但很快楊奉再次失望了,因爲來的人數明顯少得可憐,那根本不是帝駕或是遷都的隊伍,而是他自己的斥候騎兵。

“快講,帝駕呢?”

“稟大將軍,曹軍出洛陽後,突然改道,由道關,直放許昌而去!”

“放屁......”楊奉一把摔了手中的大將軍斧鉞,人卻因爲太激動,直接墜下了馬。

徐晃等一干將領,忙衝下馬,來攙扶摔倒的楊奉。

楊奉急喘着粗氣對徐晃吩咐道:“快,快,徐晃率部趕上去,務必把皇上給我奪回來......”

千騎鐵騎從魯陽奔出時,曹智正隨着獻帝的“鑾駕”盤旋在道關之上。

道關是一座險要的古關,因山路十二曲,往返都要盤旋上下而得名。曹智選擇這條路也是經過精挑細選,這條路偏僻,又可隱藏千軍萬馬的蹤跡。但缺點就是獻帝的遷都隊伍龐大,因爲道路曲折,所以行進的速度很慢。在一路上曹智下令把好些重、大、不易運輸之物統統扔掉,劉協好生捨不得,因爲這些好東西都是曹智到達洛陽後爲其置辦的,他已經好些年沒用上這些好東西。

但曹智爲了行軍速度,還是堅決下令“扔”,並寬慰劉協,等到了許昌,就爲獻帝置辦更好的御用之物。終於在曹智的催促下,獻帝和他的三萬大軍順利通過了道關,在關下接上等候在那裡的滿寵一行人,曹智和荀彧等人都是大鬆了一口氣。

這時低一些級別的官員才從閒言碎語中得知,曹智一直擔心有人會扼守道關,而造成他歸途的險阻。是啊!衆人回頭望向曲折盤旋的道關,才恍然到要是真有一支兵馬扼守住此關,只要不多的兵馬,他們想要如此順利的通過,真是千難萬難。

曹智來這之前,他的兄長曹操就面授機宜過他,“要想成功,就要不擇手段,管別人怎麼看你!”現在曹智就是這麼做的,帶着皇帝爬山鑽洞,應該是件丟人的事,但曹智不在乎,關鍵是結果。曹智現在認爲曹操的話很對,成者王敗者寇,世人不都是看結果的嗎?有誰會注意事情的過程?

曹軍和帝駕出了道關後,速度加快,在不引人注目的道路上行了四日後,終於還是被楊奉的先頭部隊追上了。

“曹智,你個奸詐小人,妄我家主公信任與你,你卻藏頭露尾的劫持帝駕,速速歸還帝駕,不然休怪徐晃不客氣!”

曹智聽得明白,原來是徐晃,看來楊奉的大軍後面也不會太遠了。曹智根本不在乎徐晃的罵詞,令前軍和帝駕繼續前行,只是對着羽林中郎將許褚道:“許褚,你的老對手來了,去迎接一下!”

“好嘞,駕......”

許褚率領五千後軍騎兵,立即與徐晃擺開陣勢對殺起來。沒想到徐晃知道輕重緩急,不與許褚多做糾纏,留下二千兵馬抵擋許褚,自己則領兵直衝曹軍大隊,不求別的,只求拖延曹智和聖駕的步伐。

不得不說在徐晃不要命的糾纏之下,曹智恐聖駕有失,不得不停下步伐,派兵與徐晃對殺。此時趙雲請命出戰,曹智心想趙雲武藝高強,直接下令擊殺徐晃。但徐晃還是隻和趙雲交手一招,就棄了趙雲,率部直衝匆匆在層層重兵護衛之下的獻帝鑾駕。

徐晃的目標很明確,盯牢聖駕,別人一概不管。徐晃前後一共對這處根本不可能衝破的防守,連衝十九次,三千人打剩下六百人,自身上下受八處不同傷痕,渾身是血,但他還不停息,在他率部發起第二十次衝鋒時,終於迎來了楊奉的大部隊。

徐晃被部下救下時,滿意着今日的戰果,隨後暈倒。

但他的主公楊奉同志現在也來不及慰問,心腹愛將了,直接擺開陣勢,堵着曹軍和聖駕,破口大罵。聽得出楊奉趕了這麼長的路,真是氣急敗壞,什麼陳年佳釀的詞都拿出來了。

“我真是瞎了眼,曹智,我恨不得飲你的血,吃你的肉......”

曹智站在門旗下,越看怎麼越覺得這楊奉像一個市井潑婦,“行了,行了,你不瞎眼,能讓我騙嗎?”

“什麼?你說什麼?他奶奶的......給我殺......”

這時楊奉也顧不得在講什麼按步就班了,大隊人馬直接掩殺了上去。

曹智也不甘示弱,率部迎上,雙方大戰一日,互有損傷,入夜時隔着一條山谷安營紮寨。

當夜曹智着急部下議事,討論如何擺脫楊奉西去。會上滿寵提出徐晃是一員良將,今日之表現大家有目共睹,而滿寵與徐晃盡是舊相識。滿寵提議由他連夜去往敵軍營寨,勸降徐晃,打通西去的道路。

曹智對滿寵能說服徐晃不報太大希望,但此時出了硬拼,別無他法,荀彧、李儒等都支持滿寵去試上一試。

當夜,在胡牀上接受傷痛折磨的徐晃,在朦朧間徐晃只覺一人走進了他的營帳。徐晃以爲是楊奉來探視他了,忙翻身下牀呼道:“主公,末將身體無礙,您那麼忙.....”

徐晃終於看清了眼前之人,是一個穿着普通兵服的士兵,再定睛一看,竟然是老熟人滿寵。徐晃知道滿寵現爲曹操帳下從事,從地上站起後,板起臉問道:“伯寧,你來作甚?”

滿寵嘿嘿一笑後道:“將軍傷勢無礙吧?”

徐晃道:“哼,你我現在各爲其主,有話就說,別轉彎抹角!”

滿寵大笑道:“好,將軍快人快語,曹公很是欣賞將軍之勇猛,想招將軍如曹公帳下共事!”

“呸!”徐晃忍痛站立而起,戳着手指大罵滿寵道:“滿寵休要在胡言亂語,我徐晃不是你想的那種背信棄義之人,你走吧,在要來勸降,我就將你綁了!”

滿寵面對徐晃虎目圓睜的叱喝,不但爲退後半步,相反引着徐晃兇狠地目光,仗義執言道:“徐晃,你難道沒看出來楊奉乃鼠輩,無安邦定國之能,你難道要跟着種人一輩子嗎?”

徐晃對於滿寵說出這番話後,突然跌坐在了胡牀之上,不知是體力不濟,還是被滿寵的話戳到心靈深處之地。反正是未在發雷霆之火,只是低着頭,急喘着氣。

滿寵不管徐晃這會兒在想些什麼,一連串的話語急衝而出。

“你看你爲他拼死拼活,受了這麼重的傷,楊奉這種無情無義之人連探視一眼都不來,還把你放在突前前鋒的位置上,你說你還能打仗嗎?徐晃啊,良禽擇木而棲,這是千古定律,曹氏一門現在雄才偉略者何止一人,想你這樣的將帥之才,應該投效纔對,何苦爲了一點虛無的情義,而一身窩在楊奉帳下做一員部將!徐晃啊,人生苦短啊,匆匆幾十年,過眼雲煙,要是一生碌碌無爲,又何必到這世上來走一遭......”

徐晃在滿寵連珠炮似的言論之下,依然低着頭,喘着氣,並未之聲。

默默有頃之後,徐晃突然哀嘆道:“我與楊奉共事多年,在他最需要我時,離他而去,叫我徐晃今後還有何臉面存活於世上!”

徐晃這句話雖說沒有明確表示對滿寵的提議感興趣,但毫無疑問在滿寵眼裡這個難以攻克的冰山,已經鬆動了。

滿從接着列舉了曹操、曹智各項舉措,不但在各自的治地,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是忠心匡扶漢室的,不像楊奉等“涼州狼”都是抱着把持皇帝的目的,收取個人利益爲目標。

這些事實,其實徐晃跟了楊奉這麼多年,那有不知之理。楊奉目光短淺,好利忘義,和李傕、郭汜等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從他們的言行中從來沒有半點是抱着匡扶漢室爲己任的大義之感。

說到最後,徐晃帳外的親衛,都知道來了敵軍的說客,紛紛探頭進來查看徐晃的情況,見徐晃安然才退了出去,但明顯帳外人影撞撞,滿寵再想神不知鬼不懼的安然離去,是不可能了。

於是,滿寵乾脆橫下心,對徐晃道:“今天徐晃你跟我回去便罷,要是你不願跟我回去,那我就準備住在這了,隨便你把我綁了送楊奉那兒,還是現在就宰了我......”

“你......”面對甩無賴的滿寵,徐晃無語,兩人就這樣僵持了半宿,在即將要破曉黎明之前,一直沉默地徐晃終於一拍大腿道:“哎,就讓我徐晃做一回無情無義的人吧!”

徐晃這突然的一表態,倒是把假寐快成真睡的滿寵嚇了一大跳,“你.....你剛纔說什麼?”

徐晃在大笑聲中,把話重複了一遍,但馬上疑慮道:“我們倆如此大張旗鼓的喧譁了一夜,不知那楊奉是否已......”

徐晃馬上有自信道:“伯寧,但請放心,我的屬下對我的忠心,絕無問題!”

滿寵擦着眼屎忙道:“好,我們現在就去取了楊奉的項上人頭,作爲你面見曹公的賀禮......”

徐晃一聽滿寵之言,立即拉住滿寵道:“我今雖已決定離楊奉而去,但十幾年的情分還在,我徐晃不會做這種人,我們還是走吧!”

滿寵心想把徐晃逼的太急,反而不美,於是就和徐晃天際還未吐白之際,飄然離開了駐守的營地。讓滿寵欽佩這個耿直地有點可愛的徐晃,竟然不是把楊奉剛調撥給他的數千軍士一起帶走,而是隻帶了一百多名親信,直奔曹營而去。

曹智看到滿寵真的把徐晃勸了過來,連夜上奏表封了兩人爲騎都尉,並對帶兵不多來投效的徐晃表示了極大的熱情。

第二日,曹軍正想強突原由徐晃駐守的防線時,一早就發現丟了主將的敵營兵將,立時鳥獸般的無心抵抗,散開了通道。後來徐晃已經投效曹營的消息,不知爲何在楊奉的軍營中不脛而走,很多忠心與徐晃的兵將得知後,在向楊奉主營靠攏之際,乾脆停了腳步,回身追着曹軍而來。他們不是來追擊曹軍的,而是爲了跟隨徐晃轉投曹軍。

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曹智不由感慨:“有本事的人,就跟那蒼蠅與腐肉一般,是會相互吸引的!”

曹智這心底的比喻,當然沒敢說出來,要不在養傷的徐晃要是知道曹智把他比喻成一塊腐肉,準保在叛變一次。

楊奉真是時運不濟,不知跟碰到曹智有沒有關係,反正碰到他之後,他就沒一天安生過。而且不知爲何,凡是和曹智沾邊的人,與之的對立方都會有人叛變,這好像成了一種慣例。更可悲的是,這些往往都是作爲主公的楊奉後知後覺的,知道徐晃叛變,數千兵將跟着變節之事時,楊奉還在享受早餐。他準備吃完這頓,今天再和曹智大幹一場,一定要把獻帝奪回來。

“咣啷噹!”瓷碗摔碎時,楊奉再次氣暈。這次是真暈,還一下暈了半天,醒來已是正午時分。不是楊奉平時注意鍛鍊,身體素質很好,大概這一暈就醒不過來了。

楊奉撐着無力的身體,欲裂的腦殼,一醒來就疾呼:“追,追,追......”

楊奉重整人心不穩的大軍,立即出發,追擊西逃的曹軍而去。但沒來的派出斥候偵查的楊奉,再次遭受噩運。

曹智知道策反了楊奉一員戰將,收編了他二三千人馬,但從根本上並沒有剷除這個跟屁蟲。於是,曹智在昨晚紮營山谷的後方就設下了埋伏,親自領着許褚、趙雲伏擊了楊奉,而迅速西去的只是聖駕和徐晃等老弱殘兵和隨行的謀士、百官。

這一場伏擊,曹軍就地掩藏,充分利用地形,以逸待勞的等候楊奉。他們時間充裕,而且氣定神閒,剛出山谷的楊奉軍馬,在一陣滾石、箭羽之下,傷亡慘重。曹軍大隊人馬再趁機奮勇殺出,直殺得楊奉和他的和手下丟盔卸甲,大敗而逃。

要不是擔心獻帝身邊護衛不夠,曹智趁勝追擊的話,楊奉可能就此在東漢史上被永久除名。

楊奉逃回樑縣,數日後得知曹智已護駕抵達許昌,他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他現在也着實沒有了實力再與曹智叫板。於是在這年九月間,發了封“賀章”到許昌,同時向獻帝請辭了“大將軍”一職,退而求次只想要個車騎將軍的稱號,讓他在河南郡苟延殘喘。

曹智此時那還會心慈手軟,楊奉的請辭,根本未來個三讓四請的,直接讓獻帝恩准。並他在回到許昌後,第一件事就是調集大軍,由趙雲、楊醜、眭固直掃樑縣而去,徹底把楊奉打敗,趕走。

在司隸區眼看無法在立足的楊奉不得不帶着殘兵敗將,退出樑縣,南下去往淮南投奔袁術而去。

而漢獻帝移駕許昌也頗爲順利,劉協踏入許昌就見到了龐大的皇宮地基,從曹智下令建宮以來,才二月左右,許昌皇宮的雛形還瞧不出的端倪,但觀看聲勢浩大的地基,就連不甚懂建築學的劉協都在驚歎之餘,真正相信,曹智在這裡有比洛陽更好的準備。

劉協像個孩子般在工地裡轉了一圈又一圈,害的在趕工的工人,跪了一次又一次。後來爲了不耽誤工期,曹智不得不再三請獻帝離開,回臨時的城外行轅就住。

獻帝在滿意曹智爲他所做的一切後,就要再次封賞曹智。已爲列三公,和車騎將軍的曹智,這次在封賞就要升任爲大將軍了。曹智知道後,連忙請辭這一官職,他告訴獻帝,這一切的規劃這會兒不是他,他只是一個執行者,而真正的大功應該是他大哥曹操。曹智請求把大將軍的官職,封給在鄄城的曹操。

獻帝劉協一想也對,這個還沒見過的大忠臣,是應該好好封賞與他。他不但寫得一手好詩,更是曹智的哥哥,聽說曹智此行來洛陽迎帝接駕,都是出自此人的謀劃。

於是就在這一日,漢獻帝頒詔,晉升徵東將軍、費亭侯,兗州牧曹操爲大將軍。

第907章 世子之爭第564章 酒足飯飽第256章 明目張膽的敲詐第1122章 選擇撤退第368章 挖錯方向第998章 早已定下的投降第115章 暫時安全第669章 三妻四妾第1145章 火牛陣第346章 特殊本領第163章 江夏蠻第24章 娘心第653章 賈詡的失望第116章 兵返酸棗第602章 隨便收個荀諶第49章 洞房第375章 月黑殺人第495章 營救行動第146章 長安來人第874章 戰事起 廬江陷第274章 暗示第1166章 沒有令人失望的杜畿第577章 兩個受傷的人第561章 曠世對決第91章 戰雲始末第683章 進兵陳留第235章 口無遮攔第1002章 會晤第312章 不是不想當第587章 誰來主宰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800章 狠毒的郭嘉第1029章 沮授的得意第992章 成長的孫權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121章 浮想聯翩第657章 交換第735章 屯田都尉第503章 死亡威脅第462章 重回牛渚第415章 不當走狗第110章 曹操來信第817章 帶劍入宮第1145章 火牛陣第78章 周昕不傻第115章 暫時安全第196章 殘酷戰爭第81章 痛下決心第712章 不近情理的曹智第362章 有完沒完第752章 敗露第523章 聯軍會議第1068章 恐怖之師第250章 我也要走了第245章 尷尬氣氛第1000章 協議第547章 安排私談第632章 借道第373章 生的希望第367章 朋友妻第878章 不祥之兆第1015章 官渡第一戰第987章 一戰搞定第888章 袁紹新使劉備第125章 謀動第635章 以糧換軍餉第459章 魯肅受傷第1137章 老套征服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642章 強留賈詡第1072章 大敗而歸第347章 圍城第191章 談話第455章 多猜無益第106章 獻城第79章 往事如煙第851章 我有什麼理由放過你第490章 反對第759章 拂袖而去的糜竺第327章 擴張第1065章 千轉百回的一夜第373章 生的希望第975章 決戰(5)第245章 尷尬氣氛第1174章 你包我圍第341章 好機會第164章 揚州歸途第228章 巢湖水城第1138章 祭拜與生日第342章 不同的苦惱第906章 急轉直下第1070章 大帳收穫第118章 帳中歡敘第511章 接風酒宴第1031章 連燒帶搶第1047章 轉折信號來臨第1076章 露陷的偷情第733章 孔世孫第861章 欲拒還迎第261章 誰都別說
第907章 世子之爭第564章 酒足飯飽第256章 明目張膽的敲詐第1122章 選擇撤退第368章 挖錯方向第998章 早已定下的投降第115章 暫時安全第669章 三妻四妾第1145章 火牛陣第346章 特殊本領第163章 江夏蠻第24章 娘心第653章 賈詡的失望第116章 兵返酸棗第602章 隨便收個荀諶第49章 洞房第375章 月黑殺人第495章 營救行動第146章 長安來人第874章 戰事起 廬江陷第274章 暗示第1166章 沒有令人失望的杜畿第577章 兩個受傷的人第561章 曠世對決第91章 戰雲始末第683章 進兵陳留第235章 口無遮攔第1002章 會晤第312章 不是不想當第587章 誰來主宰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800章 狠毒的郭嘉第1029章 沮授的得意第992章 成長的孫權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121章 浮想聯翩第657章 交換第735章 屯田都尉第503章 死亡威脅第462章 重回牛渚第415章 不當走狗第110章 曹操來信第817章 帶劍入宮第1145章 火牛陣第78章 周昕不傻第115章 暫時安全第196章 殘酷戰爭第81章 痛下決心第712章 不近情理的曹智第362章 有完沒完第752章 敗露第523章 聯軍會議第1068章 恐怖之師第250章 我也要走了第245章 尷尬氣氛第1000章 協議第547章 安排私談第632章 借道第373章 生的希望第367章 朋友妻第878章 不祥之兆第1015章 官渡第一戰第987章 一戰搞定第888章 袁紹新使劉備第125章 謀動第635章 以糧換軍餉第459章 魯肅受傷第1137章 老套征服第366章 地上局勢第642章 強留賈詡第1072章 大敗而歸第347章 圍城第191章 談話第455章 多猜無益第106章 獻城第79章 往事如煙第851章 我有什麼理由放過你第490章 反對第759章 拂袖而去的糜竺第327章 擴張第1065章 千轉百回的一夜第373章 生的希望第975章 決戰(5)第245章 尷尬氣氛第1174章 你包我圍第341章 好機會第164章 揚州歸途第228章 巢湖水城第1138章 祭拜與生日第342章 不同的苦惱第906章 急轉直下第1070章 大帳收穫第118章 帳中歡敘第511章 接風酒宴第1031章 連燒帶搶第1047章 轉折信號來臨第1076章 露陷的偷情第733章 孔世孫第861章 欲拒還迎第261章 誰都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