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

那名神官肥頭大耳,穿着絲綢製成的神袍,說話的時候,手指微翹掩在鼻前,明顯很不適應街巷裡的污水臭味。

葉蘇說道:“臨康城裡授課需要批准嗎?”

神官寒聲說道:“你要教這些孩子勞作,沒有人會理會你,但據說,你每天授課的最後,都會講一段昊天教義?”

葉蘇說道:“不錯。”

神官看着他厲聲斥道:“非神官妄解教義,是不可饒恕的罪行。

葉蘇想了想,把手裡的飯碗擱到窗臺上,說道:“您若要問我的罪,我隨您去。”

神官看着他臉上的寧靜神情,便覺得受到了極大的羞辱,因爲他想要看到的是一個痛哭流涕的悔罪者,他習慣從那種救贖者的角色裡獲得快感,所以他覺得很憤怒,從護衛手裡接過鞭子,便向葉蘇的臉上抽了下去。

沒有人敢阻攔他,即便是那些抱着飯碗的孩子對老師非常敬愛,此時也只敢瑟瑟地站在一旁,因爲他是代表昊天意志的神官。

寧缺站在人羣外,看着這名低級神官因爲這樣的原因,便要教訓葉蘇,自然覺得有些可笑,心想這真是在找死。

然而當皮鞭破風抽出,葉蘇卻依然沒有什麼反應,他低着頭站在破屋前,似乎正在等待皮鞭在自已臉上留下血印。

寧缺這纔想起,在青峽之戰裡,葉蘇敗在二師兄劍下,雪山氣海盡毀,現在只是一個普通人,甚至可以說是廢人,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揹着木劍、驕傲行走於世間的道門強者。

現在的他,沒有辦法躲過這記皮鞭,那麼自然也無法躲過稍後可能落下的很多記皮鞭,一代道門奇才,或許便要悄無聲息死在那個庸人的手中。

寧缺不準備出手,因爲他沒有出手的道理。

雖然像葉蘇這樣的人物以這樣卑微的方式死去,便是他也覺得有些遺憾,但他不願意因爲對方而暴露自已的行蹤。而當他看到人羣那個抱着劍的瞎子,便知道憾事應該不會發生了。

皮鞭在污濁的空氣中寸寸斷裂,落在破屋前的污水裡,那名神官有些惘然地看着自已右手裡的鞭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後他右手的五根手指也斷了,鞭柄落下,鮮血淌流,白森森的骨頭截面,就像五個白漆塗成的句號宣告了他的結局。

神官臉色蒼白,看着自已的右手,看着手間淌下的血,痛的渾身顫抖,卻死死咬着嘴脣,不肯發出呼痛的聲音。

他不是那種虔心向道,道心堅毅的人,之所以能夠忍住斷指的痛苦,是因爲他像寧缺一樣,也看到了人羣外那名抱着劍的瞎子。

從看到瞎子的那一眼起,神官便知道皮鞭爲何會斷裂,自已的手指爲何會離開身體,也知道如果自已不想腦袋也掉下來,那便必須忍着。

西陵神殿在唐國之外的任何國度,都擁有無比尊崇的地位,一般的王公貴族都不敢得罪低級的神官,然而在南晉這個國家卻有一個地方,西陵神殿都必須保持尊重,低級神官在那些人的眼裡和豬狗也差不多。

那裡是劍閣。

神官不敢在皮屋前再做片刻停留,帶着十幾名護衛,低着頭向街巷外走去,當他走過那名抱劍瞎子身前時,更是恨不得把頭藏進褲襠裡。

傳聞中,南晉皇帝陛下就是死在這個瞎子的劍下,他不認爲自已和這些護衛的命加在一起有陛下的生命貴重。

柳亦青走到破屋前,以晚輩的身份,對着葉蘇行禮。他如今已經是知命境的強者,葉蘇只是個雪山氣海被廢的普通人,但他的禮數依然是那樣恭謹。

“家師再請您入閣靜修。”柳亦青溫和說道:“您乃明珠,何必蒙塵?家師以爲,世間總有那些愚昧狂妄之輩,想要做些可笑的事情。”

葉蘇看着身前這名盲劍客微微一笑,這已經是劍閣第三次派人來請自已,他也知道柳白傳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道門和書院兩敗俱傷,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隱藏了無數年的知守觀,不再是所有人都膜拜敬畏的不可知之地。無論修行界還是西陵神殿內部,都有不少人想要通過殺死或欺凌他,來獲得某種精神上的力量或者說自我認可。

他看着柳亦青說道:“我只是個普通人,現在還把目光放在我身上的那些人,不可能走的太遠,既然如此,便不需要理會。”

柳亦青說道:“先生居陋巷,安全如何保證?”

葉蘇說道:“這片街巷裡生活着很多普通人,我希望能夠像他們一樣活着,如果不能那大概便是昊天的意思,代我感謝令師好意。”

柳亦青知道不可能輕易說服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心想即便境界盡毀,辭鋒不似往年傲然,但葉蘇終究還是葉蘇。

柳亦劍以劍爲杖離開,破屋前回復清靜,那些孩子們望向葉蘇的眼神變得越來熱烈。他們在這片街巷見慣了流血衝突,所以對落在污水裡的那五根手指能夠做到視而不見,但卻明白老師果然不是普通人。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終究是有道理的,不然桑桑怎會成爲現在的桑桑,破屋前的孩子們用市井裡的智慧,看出了葉蘇的不凡,沒有被嚇走,反而拿出了稚拙的小市民的可愛,纏在他的身旁。

對於身旁的熱鬧,葉蘇不以爲意,待孩子們吃完飯後,他從破屋裡取出一塊小黑板,開始給孩子們上課,場間頓時變得安靜了很多。

寧缺站在外圍,聽着葉蘇平靜而溫和的聲音,看着他很有耐心地對孩子們講解問題,忽然覺得在此人的身上看到了大師兄的影子。

葉蘇授課的內容讓他有些意外,和修行沒有任何關係,最開始的時候,是在講一種頭花的編織方式,接下來又開始畫圖,教那些男孩子做木工活,直到上課快要結束的時候,他纔講了一段簡單的教義。

寧缺有些想不明白。

暮色漸至,街巷深處傳來家長們喊孩子的聲音,窮困人家一天只吃兩頓飯,晚飯的時間總是會稍早些,如果餓了好上牀直接睡覺忍着。

葉蘇揮揮手,示意今天的授課到此結束,夾着小黑板走進了破屋。孩子們恭敬地向破屋行,然後嘰嘰喳喳吵鬧着散去。

寧缺走到破屋前,看着那扇連風都攔不住的木門,沉默不語。

按道理來說,他本不應該走進去,然而此番重蹈紅塵,覓的便是機緣,在這臨康城污水橫流的街巷裡,忽然見到葉蘇,這便是機緣。他本是往西陵赴死而去,在死前見到他,更是大機緣,而且他相信自已現在可以隨時殺死對方。

他向前走了兩步,舉手敲了敲門。

“請進。”葉蘇在破屋裡說道。

寧缺推門走了進去,只見破屋裡家徒四壁,只有一張小牀,一個水缸,屋頂的氈皮破了很多洞,暮光漏下,倒是很明亮。

葉蘇看見是他,有些意外,笑着說道:“你怎麼在這裡?”

寧缺說道:“隨意逛逛,卻沒想到能遇見你。”

葉蘇請他在牀上坐下,說道:“遇見這種事情,向來都是隨意發生的。”

寧缺說道:“誰能想到你現在藏身陋巷做教書先生。”

葉蘇從缸裡盛了一碗水,遞給他,說道:“青峽一戰後,我先去了宋國,然後來到這裡,很多年前我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

寧缺接過水碗,道了聲謝,問道:“傳聞中勘破生死關的那次遊歷?”

葉蘇微笑說道:“生死這種事情,只要你去看,便無法看破,當年的那些驕傲,現在看起來,其實真的有些可笑。”

寧缺現在的境界,並不足以完全理解這句話,但他隱約感覺到,葉蘇雖然境界盡毀,但在某些方面卻似乎已經超越了當年。

葉蘇問道:“你來南晉何事?”

寧缺說道:“只是過路,我準備去西陵神殿一趟。”

青峽一戰後,葉蘇成了廢人,不再是修行者,自然也不關心修行界的事情,他不知道西陵神殿要開光明祭,也不怎麼關心。

寧缺想着先前見到他授課時的畫面,不解問道:“以您的境界學識,只要願意,最多花上數年時間,無論想教出南晉科舉狀元還是修行強者,都不是什麼難事,爲什麼先前卻講的是那些內容?”

葉蘇說道:“想要修道,需要天資,臨康城裡有這種天份的學生並不多,即便有,想必早就進了劍閣,至於我爲何會教那些孩子編頭花做木工,那是因爲這些技能可以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間裡掙到錢,然後可以多吃幾碗飯。”

寧缺想了很長時間,最後說了兩個字:“佩服。”

葉蘇說道:“如果要說佩服,不如佩服你大師兄,他多年前便在市井裡教過書,我現在做的事情,並不新鮮。”

寧缺說道:“師兄本就是那樣的人,您卻是半途上路,所以更值得佩服。”

葉蘇說道:“我在長安城小道觀裡住過一段時間,很喜歡那種市井之中自有真義的感受,現在也是在尋求自我的平靜,哪裡值得佩服?”

聽着市井之中自有真義這句話,寧缺端着水碗的手微微一僵,他看着葉蘇的眼睛,非常認真地問道:“您能教我這些嗎?”()

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76章 入魔(一)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95章 天亦病(中)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159章 知守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05章 何明池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148章 殺菩薩第177章 如果天不能容我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200章 夫子論夜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19章 嗔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24章 好傢伙第85章 闖宮第64章 警兆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29章 闢地(下)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43章 戰爭,始於一張腰牌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78章 同赴深淵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137章 無題第158章 人歸來,棋盤歸去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23章 上馬爲賊(七)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109章 你看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50章 昏暗石壁上鑲着的兩顆明珠第124章 誰的賭坊?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28章 並肩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57章 書,書癡,書院第296章 掃墓第127章 第一日第215章 將軍(下)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95章 唐不亂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60章 有所思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71章 欲擇何色?第164章 彼岸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77章 顫慄(下)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12章 小藥丸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49章 開樓第112章 來來去去第96章 天亦病(下)第98章 陋巷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02章 身灰心亦灰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28章 泥塘裡第165章 饅頭第5章 看與不看第109章 真難看第96章 該誰走?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221章 小樓傳說(上)
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76章 入魔(一)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265章 街頭論道第95章 天亦病(中)第53章 劍起時,你我在橋的兩頭第159章 知守第96章 天亦病(下)第105章 何明池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36章 鐵箭黑花終相見第197章 最後一口氣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148章 殺菩薩第177章 如果天不能容我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42章 御史張貽琦之悔悵第15章 他是梳碧湖的砍柴者第200章 夫子論夜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94章 掃地的老婦人第119章 嗔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24章 好傢伙第85章 闖宮第64章 警兆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29章 闢地(下)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235章 錢多了不起啊?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32章 昊天的影子第133章 那片雪飄了下來第43章 戰爭,始於一張腰牌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78章 同赴深淵第195章 與春雨一道來臨的女子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137章 無題第158章 人歸來,棋盤歸去第70章 天地之間有野馬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23章 上馬爲賊(七)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109章 你看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50章 昏暗石壁上鑲着的兩顆明珠第124章 誰的賭坊?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28章 並肩第183章 曾欺天,須瞞地第157章 書,書癡,書院第296章 掃墓第127章 第一日第215章 將軍(下)第115章 天生一對(下)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95章 唐不亂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60章 有所思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71章 欲擇何色?第164章 彼岸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77章 顫慄(下)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12章 小藥丸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49章 開樓第112章 來來去去第96章 天亦病(下)第98章 陋巷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02章 身灰心亦灰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28章 泥塘裡第165章 饅頭第5章 看與不看第109章 真難看第96章 該誰走?第222章 小樓傳說(下)第185章 放聲而笑(下)第221章 小樓傳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