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來過渭城

同道二字中的道,不僅僅指魔道,或者修道。

皇后當年看過很多遍寧缺的卷宗,是爲了對付他,因爲他殺死了她唯一的兄長夏侯,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迴盪在彼此間的情緒很微妙。

回到賀蘭城內,那種微妙的情緒,依然在寧缺和皇后娘娘之間迴盪,直到他進入樓閣靜室,看到那具灰色的棺材。

那具棺材很大,用數十根天棄山崖裡的松木做成。

松木上的樹皮都沒有來得及剝去,看上去顯得過於樸素簡陋。尤其是和躺在棺材裡那個人的身份地位比起來。

寧缺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走到鬆棺旁跪下,拜倒相見。

皇后娘娘平靜說道:“在宮裡見他的時候,你一向都不喜歡磕頭,現在他已經死了,你磕再多個頭,他也看不見。”

寧缺站起身來,伸手輕輕撫摩着松樹粗糙的樹皮,沒有說什麼。

皇后本來以爲他會像以前那樣,笑着說死者爲大的話,然後她便能順便提到死去的夏侯,再繼續深入到更嚴肅的那些話題。

寧缺在鬆棺旁站在片刻,然後望向黃楊大師和幾位將領,說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你們爲什麼會留在賀蘭城中?”

“院長和陛下先後辭世,天降大雨,鎮北軍被迫滯留賀蘭城,其後音訊斷絕,我們也不知道南方究竟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不過可以猜到一些……”

黃楊大師緩聲說道,然後把這些日子的情況說了一遍。

“金帳王庭既然敢圍攻賀蘭城,那麼單于肯定已經帶着大軍南下。”

寧缺從鬆棺上折下一小截被長明燭烤的有些焦的樹皮,蹲到地上,畫了一幅極簡略的地圖,在地圖下方畫了道橫線,說道:“七城寨……”

他忽然沉默,畫線的手指也停住。

房間裡一片安靜,人們知道寧缺出身渭城。渭城便是七城寨裡的一處邊塞。

寧缺臉上的神情沒有什麼變化,繼續平靜說道:“七城寨肯定破了,金帳的騎兵甚至已經過了平陵關,直逼河北郡。”

他扔掉手上的樹皮,擡頭看着衆人說道:“鎮北軍三分之一的騎兵,都在賀蘭城裡,北大營有沒有足夠的軍力抵擋?長安城如果從固山郡甚至是土陽城調兵,東境怎麼辦?隆慶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他的推測與實際情況發生的順序稍有變化。但得出的結論。與實際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異,和皇后娘娘的看法也完全一致。

“我們必須馬上離開。”

皇后說道:“以最快的速度南撤。”

汗青說道:“路途遙遠,糧草怎麼辦?”

一名鎮北軍將領說道:“一路打柴。多搶幾個金帳部落便夠了。”

寧缺搖頭說道:“金帳王庭肯定早有安排,他們的精銳南下,荒原腹部空虛。肯定不會給我們可趁之機,那些部落只怕在雨停之後,便向北方撤去,如果我們要追,路途會被拉的更長,無糧深入荒原,太過冒險。”

皇后問道:“你有什麼辦法?”

“沒有什麼好辦法。”

寧缺站起身來,說道:“首先賀蘭城裡的所有糧食必須全部帶走,而且一定要做好計算。所有的糧草必須先供給戰馬,人可以餓,餓上幾天不會死,而且有馬馱着還能繼續前進,到最後如果還不行,那便殺馬。”

將領們沉默片刻,沉聲應下。

汗青皺眉說道:“把城裡所有糧食都帶走。守軍怎麼辦?”

寧缺說道:“城中的守軍跟着鎮北軍一道南下。”

汗青吃驚說道:“守軍跟着一道南撤,難道不要賀蘭城了?”

寧缺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皇后說道:“只要人還在,大唐還在,賀蘭城就算丟了。將來總有一天能奪回來。”

時間急迫,商議結束之後。將領們匆匆離去,安排大軍南撤的各項事宜,黃楊大師去靜修療傷,皇后去看望受了些驚嚇的六皇子。

此時的靜室內,除了那口灰色的鬆棺,便只有寧缺和汗青兩個人。

“你和冥王之女坐着黑色馬車過關的時候,我就在城頭看着你。”

汗青看着他說道。

寧缺說道:“現在沒有時間去感慨,將軍想說什麼請直接講。”

汗青看了一眼灰色的鬆棺,說道:“陛下當年對你寵愛有加,他的遺命你如今也已經知道,那麼你是怎麼想的?”

寧缺說道:“你繼續說。”

汗青繼續說道:“所有人都知道,你和公主殿下的關係親近,和皇后娘娘卻有舊怨,陛下傳位給六皇子……我其實並不在意你支持哪一方,但我希望你這時候就表明態度,南撤之途艱難,到時再出問題……”

門外傳來腳步聲。

汗青不再說話。

皇后娘娘牽着一個少年走了進來。

那少年穿着明黃色的皇子服飾,眼眸微轉,打量着寧缺,顯得有些好奇,又有些怯怯,像是不習慣見到生人。

寧缺在鬆棺旁沉默了很長時間。

然後他看着皇子問道:“你想當大唐皇帝嗎?”

皇子有些惘然,擡頭看了眼母親。

皇后輕輕摸了摸他的頭頂,神情格外寵溺。

皇子看着寧缺,認真地想了很長時間,說道:“父皇讓我當,那我便當。”

寧缺說道:“很好,是你的就是你的,誰也搶不走。”

皇后靜靜看着他,說道:“這算是書院的承諾?”

寧缺說道:“這是我的承諾,但一樣有效。”

皇后說道:“我並不懷疑這一點。”

寧缺問道:“爲什麼?”

皇后說道:“因爲你最終還是娶了桑桑。”

寧缺看着她溫婉美麗的容顏,記起先前在城下草原上,她轉身望向自己時,黑髮在臉上飛掠畫面,那畫面很美麗,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

他發現,皇后娘娘很懂自己。

於是他忽然明白了,當年陛下爲什麼一定要娶她爲妻。

……

……

賀蘭城內存貯多年的糧草被搬運一空,城前戰場上倒斃的戰馬。被唐軍割斷四肢,堆在拖車裡,做爲候補的糧食。

沒用多長時間,數萬唐軍便撤出了賀蘭城。一名鎮北軍將領請示要不要燒掉城內的守城弩與建築,以免落於王庭蠻人之手,皇后娘娘和寧缺同時做出了否決的意見,在他們看來大唐將來總是要回來的,這些都是唐國的財富。

被暴雨和敵人圍困在荒原深處的唐軍。終於開始了南歸的旅程。只不過來時。他們的國家還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度,迴歸之時,他們的國家已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就像汪洋裡的一艘破船,隨時可能覆滅。

於是迴歸的旅途,顯得有些沉默壓抑。還有些緊張。

寧缺臉上的神情看不出來任何異樣,握着馬繮的手,卻時不時地毫無來由地握緊,緊的指節發白。暴露出他的心情比誰都緊張,比誰都壓抑。

經過艱難地跋涉,南歸的唐軍大部隊,終於抵達了岷山中麓地帶,視野之中的青色越來越濃,山上的秋樹則是越來越紅。

此地距離北大營還有很遠的距離。唐軍已經很飢餓疲憊,糧草也所剩無幾,但只要不發生大的問題,應該能夠順利南迴。

寧缺緊繃了多日的心情終於放鬆了些,一直深深藏在心底深處的恐懼和緊張,卻也同時暴發,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提出自己要往西邊走一趟。

幾名唐軍將領都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在金帳王庭南侵的背景下,他再如何強大,一旦落單被包圍,也只有死路一條。

大家都清楚寧缺爲什麼要去西邊。只是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就算這時候趕過去又能挽回些什麼?

最終還是皇后娘娘同意了寧缺的要求。還派出一支精銳騎兵小隊進行護送。

“七城塞根本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汗青看着向荒原西方奔去的數十騎,蹙眉說道:“他這時候去看一眼,除了讓自己徒增痛苦,沒有任何意義。”

皇后娘娘說道:“很多事情,總是要親眼看到,才能真正死心。寧缺他雖然不是普通人,但在這方面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

……

渭城就在眼前。

荒蕪的原野間,座落着安靜的土城,當風吹過的時候,城牆上的灰便會落下來,落到肉攤的砧板上,落到忘了蓋布的酒甕裡。

渭城還是那座渭城,簡陋無比,城門像往年一樣有些歪斜,但如果從裡面關上,便是破城車都很難撞破。

今天的渭城顯得太安靜了些,那些積在土城牆下的舊灰,裡面隱隱可以看到黑色的痕跡,不知道是血凝之後的顏色,還是別的什麼。

寧缺揮手示意騎兵停下。

他跳下馬,走到城門處伸手一推,歪斜的城門應聲而倒,煙塵微作。他站在城門處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擡步向裡面走去。

騎兵們坐在馬背上,看着走入渭城的他,臉上的情緒有些複雜。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寧缺從渭城裡走了出來。

他臉上的神情依然平靜,背依然挺直,扶在刀柄上的右手依然穩定,看不出任何變化,似乎在渭城裡什麼都沒有看到。

“裡面的情況怎麼樣?”唐騎軍官問道。

寧缺搖了搖頭,說道:“什麼都沒有。”

軍官微微蹙眉,示意幾名騎兵進渭城看看。

寧缺低聲說道:“不要進去。”

那幾名騎兵看了軍官一眼,看他沒有什麼表示,提繮向渭城駛去。

寧缺沒有轉身,吼道:“不要進去!”

他的聲音很大,很暴烈,就像是雷一般,在渭城外的荒原上炸響,那幾名騎兵身下的座騎聞聲而驚,人立而起。

渭城裡一道殘破的酒幡輕輕搖晃。

聽到寧缺憤怒的吼聲,人們終於明白渭城裡面發生了什麼。

再沒有人試圖進去看一眼。

寧缺向自己的座騎走去。

每走一步,他的頭便低一分,身子便佝一分。

“走的時候,我就對你說過,不要老,不要死,等我孝敬……結果現在呢?你這個老狐狸,總是喜歡說話不算話。”

寧缺喃喃自言自語道。

然後他笑了起來,笑容有些悲慘。

……

……

大軍雖然沒有經過渭城,但終於進入了戰區。金帳王庭騎兵在邊塞造成的恐怖破壞,還有那些變成廢墟的唐人聚居城鎮,連接在人們眼前出現。

這是支疲憊之師,卻被沿途所見的血與火,廢墟與斷牆,死難的族人,激起了近乎瘋狂的戰意,只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和糧草補充,便會變成恐怖的軍事力量,甚至就連現在,很多將士都紅着眼睛想要與金帳騎兵戰上一場。

幸運或者不幸的是,沿岷山南歸的唐軍大隊,始終沒有遇到金帳王庭的主力部隊,在順手剿滅了數十草原遊騎之後,便近了北大營。

南歸的唐軍與大將軍府重新獲得了聯繫,因爲人馬衆多,自然不便同時進入北大營,大將軍府派出了精銳的一部騎兵前來接應,送來糧草補給,同時奉命將皇后娘娘與皇子,還有最重要的皇帝陛下的靈柩先接回北大營中。

經過一番臨時的商議,南歸唐軍沒有對大將軍府的軍令提出任何疑義,大部隊就地休整,皇后娘娘與六皇子則隨陛下靈柩先行啓程。

陛下的靈樞很簡樸,但很沉重,數十整根松木的重量,需要數匹戰馬才能拉動,一路南歸,唐軍遇到的最大困難便是這個。

如今的北大營,擔負着抵抗金帳王庭的重要責任,自然顯得有些混亂,留守在將軍府周邊的唐軍神情焦慮,然而當承着鬆棺的馬車自城外行來時,無論是將士還是普通的民衆,紛紛跪倒在地,面露悲痛之色。

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寧缺坐在馬車裡,坐在鬆棺旁。

數匹戰馬拉動着沉重的灰棺,在街道上緩緩駛過,車輪碾壓着堅硬的石質地面,發出單調而令人心悸的聲音。

街道旁忽然響起數聲厲喝。

“殺死妖后!”

“替陛下洗去恥辱!”

殺聲震天,一名唐將帶着數百名騎兵,從街頭衝鋒而至,朴刀雪亮。

前方那輛馬車裡,皇后娘娘抱着六皇子,神情平靜。寧缺坐在鬆棺旁,微微垂着頭,神情平靜,彷彿什麼都沒有聽到。

……

……

(書最開始時,寧缺離開渭城,對馬士襄將軍留的三句話,便是這章裡提到的那三句話。)

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64章 問天(上)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64章 彼岸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1章 困獸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64章 可惜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63章 登桃山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85章 一杯花茶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102章 鐵劍,木劍,一念間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66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上)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85章 下陽州(中)第2章 它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上)第15章 殺生的石頭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28章 開賭,擺人頭(下)第56章 墓上青痕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54章 瓦山小鎮第37章 七箭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46章 有人闖山第1章 她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4章 青衣少年第127章 血饅頭第78章 入魔(三)第122章 敲骨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95章 永字八法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4章 青衣少年第67章 大明湖開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95章 永字八法第8章 曾經的同窗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188章 歸來(下)第105章 何明池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
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64章 問天(上)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64章 彼岸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1章 困獸第172章 松鶴樓紀事(下)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64章 可惜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63章 登桃山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85章 一杯花茶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89章 初入公主府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102章 鐵劍,木劍,一念間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7章 滿山桃花開遍第44章 那些不值錢的事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下)第166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上)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85章 下陽州(中)第2章 它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上)第15章 殺生的石頭第60章 君陌一步,南來一箭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28章 開賭,擺人頭(下)第56章 墓上青痕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54章 瓦山小鎮第37章 七箭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46章 有人闖山第1章 她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4章 青衣少年第127章 血饅頭第78章 入魔(三)第122章 敲骨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40章 不一樣的奉天篇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143章 二師兄的規矩(下)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95章 永字八法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4章 青衣少年第67章 大明湖開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173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上)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60章 澗畔句句錯,不想錯過第95章 永字八法第8章 曾經的同窗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188章 歸來(下)第105章 何明池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02章 在那天之外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