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

司徒依蘭在心裡嘆息一聲,與他告別,牽着座騎向草甸下方走去。

七城寨的戰事已經告終,肅清戰場的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她現在要率領騎兵繼續深入草原,跟着徐遲的腳步,對金帳做出最後的攻擊。

戰爭已經結束,殺人才剛剛開始。

她希望這個世界不要再給寧缺這種機會,自己卻不得不繼續殺人。

牽着座騎走到草甸下,她忍不住回頭望去,只見朝陽正在升起,寧缺便站在朝陽裡,身體的邊緣泛着金光,看着有些神聖的感覺。

如果她有機會在宋國都城看到葉蘇成聖的畫面,或者會把兩者聯繫在一起,只不過與葉蘇不同,寧缺站在光明裡,把自己站成了一片陰影。

他有些暗淡,不容易被看清楚。

司徒依蘭忽然很同情他。

數十萬人因爲他的一句話死去,他卻表現的如此平靜,毫不在意因爲他沒有找到桑桑,他對這個世界已無愛憎,這種人自然是最可怕的,但這種人,何嘗不是最可憐的,他爲什麼而活着呢?

唐軍啓程,渭城再次變得安靜下來。

沒有陣師的隔絕,無數只蚊蠅發出的恐怖嗡鳴聲,像風雷一般迴盪在天地間,偶有陰雲蔽日,雲下有數百隻禿鷲發着難聽的叫聲飛了過來。

寧缺不在意這些。他這輩子沒有看過這麼多屍體與血,但像這樣程度的悽慘恐怖的畫面。已經看過太多太多,多到生厭。

他走到滿是血腥味的荒原裡,低頭看着腳下那些被血凝成亂團的野草,看着那些被血凝成結塊的土壤,一路行走一路沉思,直到走到那座人頭山前。

沉思靜觀,不是感慨,而是在細細感知其間的氣息金帳國師那座強大的血祭陣法,給了他一些提示,原來人間的力量。並不僅僅來自活着的人。也來自死去的人,他想要運用這些力量,需要怎麼做?

被血水浸泡的原野,被踩出很多足跡。啪啪聲裡。腳印裡積着極淺的血水。極濃的腥意,極多的怨念,直至形成一道清晰的痕跡。

寧缺在原野上走了整整三天時間。留下很多足跡。

如果此時有人坐在雲端,往下方的草原望去,應該能看到一幅很複雜的圖案,那幅圖案以渭城爲中心,以那座人頭山爲死穴,以漫漫數十里方圓的血染荒野爲幕布,以他的腳印爲線條,複雜的令人難以想象。

這幅圖案是座極複雜的陣,或者說,是一道極大的符。

然後他離開渭城,去了開平。這一次他靜觀的時間短了些,也只走了一天,因爲他已經變得熟練了很多。接着,他又去了渠城,直到把七城寨全部走了一遍,於是七城寨外都有了一座極複雜的血陣。

如果在天空往地面看的那個人飛的更高遠些,應該能看到這七座複雜的血陣就像是七個墨點,聯成了一道直線。

那道線很潦草,很隨意,不像是一道完整的筆畫,更像是一道筆畫的開端。

七座極複雜的大陣,只是墨點,七陣聯成的直線,只是一道筆畫的開端,那麼這道筆畫如果寫完整了,會有多長?會有多壯闊?

在寧缺寫出這道筆畫之前,永遠沒有人知道。

……

……

佈置完這七座大陣後,寧缺回到渭城。

渭城依然靜寂,只有大黑馬與那道破輦在等着他。

大黑馬走到他身前,沒有流露出久別重逢的喜悅,因爲它清晰地感覺到了寧缺的疲憊、感知到了他真實的想法,於是低下頭去。

寧缺伸手,輕輕撫摸它的脖頸。

不是他在安慰它,而是它在用這種方式安慰他。

無數草原人被殺死,鮮血澆灌草原,一切的一切,所有的罪孽與惡名,只是爲了寫出那道筆畫,爲了他心裡最大的不安。

那份隱隱的恐懼與不安,就像鞭子,不停地抽打在他的身上,讓他靈魂深處劇痛陣陣,讓他變得越來越焦慮。

他急着要離開渭城,去往南方,因爲他在渭城沒有找到她。

“我找不到她……觀主和大師兄,還有酒徒應該也還沒有找到她,但我必須找到她,所以我想請你幫我。”

寧缺看着破輦裡的黑驢,很認真地拜託道。

黑驢沉默了會兒,無意識地用前蹄扒拉着盤子裡的葡萄,即便是傲氣懶惰如它,也很清楚,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它曾經的主人,就是死在她的手裡。

很難聽的嘎嘎聲,響徹渭城外的原野。

得到黑驢的承諾,寧缺的心情終於稍微放鬆了些,他翻身騎上大黑馬,輕輕一夾馬腹,只聽得一聲歡快的嘶鳴,黑色閃電重現天地之間。

原野上,出現一道筆直的線條,直指南方。

天地是片草原,他是野馬,不停尋找。

……

……

與大戰延綿的北方草原相比,中原也不太平,處處烽煙大作。

隆慶率領的西陵神殿騎兵,在燕國的全力配合下,一路西鎮北大營的唐軍,一路深入荒原,幫助左帳王庭的殘餘力量,在荒人的強勢攻擊下苦苦支撐。

西陵神殿在完全控制南晉之後,命令南晉的軍隊同樣分成兩路。趙南海親自率領着神殿騎兵,與南晉的浩蕩大軍,正在籌劃着準備攻擊對岸的大河國,大河兩岸的風聲都變得鋒利起來,忠於葉紅魚的裁決神殿舊屬,則是在西陵神國和南晉境內進行着血腥恐怖的暗殺,試圖延緩聯軍南下的腳步。

真正血腥的戰鬥,沒有發生在這些戰場上。而是發生在很多不起眼的地方:比如某座不起眼的小縣城,比如某個鎮上的破落道殿,比如海邊某個漁村,比如清河郡富春江畔的某處鐵礦,這些地方死的人最多。

這是因爲新教的傳播,根植於貧窮與憤怒,那麼自然是從這些地方開始,西陵神殿對新教的鎮壓,理所當然地也在這裡進行的最爲血腥。

葉蘇死後,新教的聲勢受到了嚴重的打壓。但沒有過太長時間。在唐國的暗中支援下,便重新獲得了生命,甚至有了一種浴火重生的感覺。

陳皮皮早已離開長安,繼承着師兄的遺志。在四處傳道。沉默而堅定執行着既定的方針。誓要推翻舊道門對這個世界的統治。

隱藏在各地的大門徒,沒有任何猶豫,便接受了陳皮皮的領導。尊先師葉蘇爲聖徒,奉陳皮皮爲教宗,開始向舊世界發起全面的攻勢。

新教在人間的傳播,如火如荼。

西陵神殿對新教的鎮壓,如山如海,神恩不賜,自有神威莊嚴恐怖。

小縣城的官衙有一處建築已經焦黑,據說是前些天新教暴徒點的火,只是那火勢有些奇怪,明明縣城連續多日未雨,空氣極爲乾燥,火勢卻沒有蔓延開來,只把一處偏僻的廂房燒燬,廂房裡卻有位懷孕的婢女。

今日審案,縣令以難以想象的效率做了結案陳辭,十餘名新教信徒,被押送至縣城裡唯一那座道觀,當着全縣百姓的面,被架上了火刑臺,片刻後便被燒成焦屍,人們的眼神有些惶恐,或者沒有同情,卻有害怕與憤怒。

人們注意到,那些新教信徒的眼神是那樣的憤怒而絕望,他們在火焰裡張着嘴卻說不出話來!有很多百姓知道那名婢女和縣令之間的關係,而縣令的夫人的舅舅正是道觀裡的神官,那位夫人很善妒……

東海畔某個漁村裡,基於同樣荒謬的理由,二十餘名新教信徒,被忠於族長的男丁和州城神官派來的執事捆死,然後系下沉重的石塊……隨着令人心悸的噗通聲,這些新教信徒被沉入大海,變成了可憐的冤魂。

某個小鎮破落的道殿前,前日被擁擠人羣推到牆上,從而額頭受傷的神官,看着那些憤怒的民衆,蒼白的臉頰上滿是殺意,眼睛裡充滿了惡毒的火焰,厲聲喝道:“誰再敢不交錢,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七名身着盔甲的西陵神殿騎兵,神情漠然地站在道殿石階下,居高臨下看着那些憤怒卻不敢反抗的民衆,在他們的馬前,血泊裡倒臥着十餘名民衆的屍體。

與這些充滿殘酷殺戮的地方相比,清河郡顯得要相對平靜很多,明明這裡還有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心向故唐,新教在暗中傳播的也極快,但至少表面上顯得很平靜,或者是因爲橫木立人和他的大軍在這裡。

這不代表橫木立人很仁慈,也不是說清河郡民衆的血性在十餘萬聯軍之前盡數破碎,而是因爲殺戳已經提前開始,血已經流了太多,所以纔有平靜。

在富春江畔鐵礦裡最先開始反抗的數萬名礦工,被殺了很多,陽州城和城郊的新教信徒,也被殺了很多,總之,橫木立人殺了很多人。

陽城州外通往北方的筆直官道兩側,原本種着很多青樹,此時春深夏初時節,本應該鬱鬱蔥蔥,青翠喜人,然而卻並非如此,因爲幾乎每棵道樹上都掛着一名反抗者的屍體,腐臭的味道薰的青葉片片凋落,畫面看着極爲恐怖。

富春江兩畔也被恐怖籠罩着,線條優美的小橋間懸着一具具屍體,鮮血和難以形容的汁液,從那些僵直的腳上淌落,落入江水和溪水裡,曾經清澈無比、養育了清河人無數年的水,已經變得血色一片,薰鼻難聞至極。

美麗而寧靜的清河郡,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曾經熱鬧的陽州城,人人道路以目,死寂壓抑,那些念念不忘千年之前故國、一心想着要離開唐國的諸閥貴人,看着現在的畫面,會不會後悔自己曾經的決定?

就算後悔,他們也已經沒有任何辦法。

現在的清河郡,已經完全被西陵神殿騎兵及南晉軍隊控制,尤其是當橫木立人展現了自己鐵血的手腕和難以想象的強大實力之後,沒有任何人敢起異心。

一座神輦,在陽州城的直街上緩緩行過,來到那片幽靜的湖前,所有看到這座神輦的人,紛紛跪倒在地,表示自己對昊天的敬畏,稍遠些的街巷裡,更多的人家則是用最快的速度關上了門窗,生怕被誰看到。

萬重幔紗裡,橫木立人神情寧靜,稚嫩的臉頰上帶着天真的神情,即便當他看到湖畔被木樁貫穿身體的那些罪人屍體,也依然如此。

他真的不在意這些血腥的畫面。

因爲這些畫面,本來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認爲自己既然是昊天的兒子,那麼便擁有統治號令這個世界的權力,無論是誰膽敢違揹他的意志,都應該去死。

湖風輕襲,幔紗微微搖動。

極淡的花香混着極淡的血腥味,穿過紗幔,來到他的鼻端。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神情天真而陶醉,所以顯得很殘忍。

或者是因爲湖風有些微寒,或者是因爲吸的太深的緣故,他忽然咳嗽起來,白皙的臉上涌出兩團不正常的紅暈,顯得有些痛苦。

……

……

(祝大家明天上班愉快^^……)

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04章 一心安處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61章 曾經黃河滔滔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95章 唐不亂第9章 一聲嘆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164章 罵湖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121章 明月出青山第78章 登天(下)第267章 秋意濃第6章 斬雪(上)第4章 又一個夢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139章 來自俗世的警惕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55章 殺破道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2章 它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234章 來自南晉的買家第132章 何時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105章 不殺第68章 這種感覺彙報三件事情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8章 花酒果子,意料中事第87章 一塊石頭第91章 滅佛中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132章 此事無關慷慨第224章 將軍(上)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22章 看破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78章 入魔(三)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183章 裁決大神官的安排第246章 熬鷹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66章 一魚萬法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246章 熬鷹第58章 殿前私語第268章 傳道第258章 秋歸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24章 好傢伙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69章 桑桑說第27章 血腥歸座之路的開端第116章 一碗麪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45章 小停頓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4章 照看(上)
第63章 一世人,兩碗煎蛋面第104章 一心安處第48章 從天而降的屍與劍,來到荒原的巨輦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64章 癡於道者,歌以詠之第61章 曾經黃河滔滔第114章 書院大師兄第88章 成京之戰(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95章 唐不亂第9章 一聲嘆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118章 一把劍(上)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164章 罵湖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74章 粥與信,從前和以後第121章 明月出青山第78章 登天(下)第267章 秋意濃第6章 斬雪(上)第4章 又一個夢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79章 重重秋霧鎖未來第26章 有道,便能上道第139章 來自俗世的警惕第181章 請受千刀萬剮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155章 殺破道第19章 清河郡到了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217章 舷畔的黑色桃花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2章 春天的故事(中)第2章 它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234章 來自南晉的買家第132章 何時第152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101章 一步山崖第105章 不殺第68章 這種感覺彙報三件事情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8章 花酒果子,意料中事第87章 一塊石頭第91章 滅佛中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132章 此事無關慷慨第224章 將軍(上)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08章 敢教日月換新天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22章 看破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50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36章 一帖驚長安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78章 入魔(三)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183章 裁決大神官的安排第246章 熬鷹第74章 光明神殿裡的日子(上)第66章 一魚萬法第46章 永不消失的冬天第246章 熬鷹第58章 殿前私語第268章 傳道第258章 秋歸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130章 總有花開時第24章 好傢伙第66章 被追尋着的她第69章 桑桑說第27章 血腥歸座之路的開端第116章 一碗麪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45章 小停頓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4章 照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