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

天啓十八年,西陵神殿聯軍與荒人之間的戰爭暴發。沒有任何鋪墊,沒有任何談判,也沒有任何試探,雙方數十萬的軍隊,在荒原之上開始了廝殺,每時每刻都有無數人死去,平日裡那些清高驕傲的修行者,在風暴洋一般的戰場上像普通士卒一般拼命,即便是洞玄境的強者,也隨時可能變成草裡的無名屍體。

過往若干年裡,顯得有些低調的西陵神殿,終於展現出統領人間的風範與威嚴,西陵神殿掌教大人帶領着天諭、裁決兩位神座,以及強大的神殿騎兵,來到了荒原之上,南晉的皇帝或燕國的崇明太子,中原諸國的君王在震驚之餘紛紛醒悟過來,用最快的速度集結兵員集結,親自率領部隊進入荒原作戰。

數日後,又一個令世人震驚的消息從長安城裡傳出,大唐皇帝陛下李仲易,已於十餘日前率領大唐鐵騎北入荒原,將要抵達賀蘭城。

直到這個時候,人世間億萬昊天信徒,才終於真切地體會到,原來冥界入侵不是傳說,不然世間諸大勢力,何至於因爲那名冥王之女,便表現出如此緊張的態度,集結了如此恐怖的軍隊殺入荒原?

大唐帝國進入荒原的軍隊超過了十萬之數,東北邊軍盡數開拔出土陽城,在冼植朗大將軍的率領下,依着燕境直突北方,只用了很短一段時間,便來到了荒原深處的主戰場上,與西陵神殿聯軍會師。

大唐帝國最強大的北方軍。雖然要負責監控震懾金帳王庭,卻依然調出出超過一半的部隊,跟着皇帝陛下的御駕,來到了賀蘭城。

“此番大戰,不知有多少兒郎能夠返回大唐。”

大唐皇帝陛下李仲易,站在賀蘭城東城牆上,看着峽谷底部騎道里正有依序向東開拔的北方軍鐵騎。神情平靜卻有些極深的感慨。

黃楊大師站在皇帝陛下身旁,合什默然無聲頌經,沒有說話。

賀蘭將軍汗青。站在陛下身後,他認爲自已是皇帝陛下最忠誠的僕人,所以有很多別的臣子將領不方便說的話。自已應該說。

“陛下,御駕親征固然可以大震軍威,但千里征伐,遠在國土之外,實在是太過威險,尤其是國師無法隨行,書院又沒有派人來……”

皇帝揮了揮手,阻止汗青的進諫,說道:“朝堂之上奏章像雪片似的飛來,以許世爲首四個大將軍恨不得寫血書。就是不想讓朕出長安,如果不是朕見機快提前走了數日,只怕還真有大臣會撞宮牆,如今我算是聽了你們的意見,留在賀蘭城不繼續東進。難道你這蠻子還覺得不滿意?”

汗青有一半蠻人血統,如果是不是皇帝陛下信任,很難在唐軍裡做到這麼高的位置,所以平日裡最是忌憚別人喊自已蠻子,但皇帝陛下自然不同,他稱汗青蠻子那是過往的習慣而已。汗青只會覺得親近驕傲。

但今天他哪裡有心情驕傲,想着峽谷東面數百里外那片慘烈的戰場,想着那些實力恐怖的修行強者距離陛下如此之近,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我依然堅持認爲陛下就算是要坐鎮大軍,也應該退回北大營。”

皇帝微惱說道:“朕讓你看賀蘭城這麼多年,難道你還覺得賀蘭城不可守?”

汗青聞言一凜,沉聲說道:“賀蘭城固若金湯……但陛下,如今荒原上強者雲集。”

皇帝說道:“荒人的強者,要應對西陵神殿裡那幾位大人物,都慘淡不堪,哪有餘力和精神來刺殺朕?”

此時城牆之上別無他人,汗青看了黃楊大師一眼,掙扎片刻後壓低聲音說道:“陛下,我擔心的……便是神殿的那幾位大人物。”

此時東荒之上,西陵神殿掌教大人親至,又有天諭、裁決兩位大神官,還有道門在諸國裡隱藏着的客卿高手,這種陣容豈止豪華,簡直是近百年來聲勢最爲恢宏浩大的陣勢,除了書院沒有別的任何地方能排的出來。

皇帝陛下聞言微怔,旋即放聲大笑起來,說道:“道門看我大唐向來不順眼,如今朕難得出次長安城,要說他們會不會有什麼心思,還真說不準,你的擔心亦有道理,只是朕卻不信,神殿裡那幾位大人物敢真的對朕不利。”

汗青聽着陛下這話裡透着的豪邁氣息,心頭不禁一陣苦澀,知道以唐人的性情,說到膽魄方面,那便再難勸說,但他依然有些不甘心,說道:“北方軍調了半數進東荒,金帳那邊不安穩怎麼辦?陛下還是應該去北大營……”

皇帝陛下微微皺眉,說道:“有徐遲坐鎮北大營,朕有什麼好擔心的?”

徐遲乃是大唐帝國四大王將之一,向來沉穩低調,名氣遠不如鎮國大將軍許世,也不如當年的鎮軍大將軍夏侯,但這名大將軍的防守卻堪稱舉無雙,大唐帝國與金帳王庭要保持平穩,所以他一直負責北方軍。

汗青沒有辦法詆譭徐遲大將軍的能力,不由急的滿頭是汗。

皇帝看他頹喪神情,忍不住笑了起來,揮手示意他退下。

……

……

落日西下,照耀在賀蘭城上,東向的城牆上略顯幽暗,大唐鐵騎已經盡數通過峽谷前往東荒,皇帝陛下卻依然站在城牆上,手撫欄杆,目眺遠方,若有所思,他的鬢間已現花白,臉上卻沒有任何老態,只是比前些年瘦了不少。

荒原上比長安要寒冷不少,此時沒有陽光臨體,野風穿峽而至,皇帝陛下微微蹙眉,舉手握拳堵在脣邊,強行把咳意鎮壓,然後從懷中取出一瓶丹藥服了一顆。

“鎮咳之藥終究只能治表,無法治本。吃多了對身體沒什麼好處。”

黃楊大師看着他擔心說道。他與皇帝陛下多年前便結識,自懸空寺學佛歸來之後,二人更是義結金蘭,所以說話行事與普通臣子不同,很是直接。

皇帝陛下微微一笑,說道:“這麼多年了,還是治不了本。那便讓自已舒服些。”

黃楊問道:“陛下,莫非你真的不擔心?”

皇帝陛下聞言,眉頭微挑說道:“擔心什麼?金帳王庭那位單于還是西陵神殿那些神棍?朕帶着十餘萬鐵騎在外。我就不信金帳王庭敢來。”

黃楊看着陛下言談之間的淡然自信神情,不由微微一笑,心想自已竟是忘了陛下當年做太子時。曾是縱橫北疆無敵的一代名將,金帳王庭在他手中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哪裡敢輕挑戰釁,只是……

皇帝猜到他的擔心與汗青一樣,搖頭說道:“西陵神殿若想讓朕死,便必須全力出擊,但他們現在的目標是荒人,是冥王之女。”

“而且,他們哪裡敢來刺殺朕。”

黃楊沉默片刻後說道:“其實我更擔心長安城。”

皇帝陛下微微蹙眉問道:“你覺得公主監國不妥?”

黃楊心想何止自已覺得公主殿下監國不妥,大唐無數大臣甚至是街頭的百姓。都覺得此事大爲不妥,御駕遠起赴荒原,還把那兩位帶在身邊,若一旦出事,長安城只怕會陷入動盪。

沒有待他回答。皇帝陛下淡然說道:“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麼,那些擔心都沒有意義,即便朕真的出事,遺詔誰敢不遵?”

黃楊大師平靜說道:“遺詔要讓人看到纔有效力。”

皇帝陛下說道:“若朕先死,夫子在,書院在。誰敢行大逆不道之事?汗青擔心朕之安危,你擔心國之安危,那是因爲你們都沒有想明白一件事情。”

“要我大唐覆滅,須先滅夫子,再滅朕,然後還要把書院全滅,如此方能做到,而這個世界上,哪裡有人能夠做到?”

黃楊緩緩搖頭,說道:“但是夫子終究已經老了。”

“夫子永遠不會老……”

皇帝陛下這句話明顯還有下半截,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自已有所觸動,沉默片刻後緩聲說道:“其實朕纔是真的老了。”

黃楊知道陛下的身體一直不好,明白他所說的老,其實是病,心情不禁變得有些低落,旋即想到生死本是尋常事,何必憂愁。

知道黃楊已經想通,皇帝陛下笑了起來,伸手摸了摸他的光頭。

這是多年前他很習慣做的事情,但黃楊大師多年沒有被人如此不敬地摸過腦袋,哪裡能夠習慣,高僧大德的模樣頓時消失無蹤,極惱火地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笑容漸斂,看着他平靜說道:“生死之憂多徒勞,但身後之事需要提前安排,朕已想好,皇位傳給小六。”

黃楊臉上的惱怒神情驟然凝結,過了很長時間才清醒過來,吃驚說道:“如此大事,怎麼這般隨意便定了,而且陛下爲何要先讓我知道?”

皇帝說道:“你先前不是擔心遺詔的效力?你便是遺詔的執行人。”

黃楊聲音微澀說道:“我哪裡有這等能力,這本應是書院的事情。”

皇帝搖了搖頭,說道:“書院不得干涉朝政,這是夫子定下的鐵律,原先還有個寧缺,我本屬意他來執行朕的遺詔,但現在這小子爲了自已的老婆,正在和整個世界甚至包括朕作戰,哪裡還用得了他?”

黃楊想起那個傳聞,眉頭蹙的越發緊,向後方樓臺望了一眼。

皇帝知道他在想什麼,平靜說道:“聽聞書院餘簾教授前年收了位女弟子。”

黃楊說道:“是,據說是魔宗行走唐的妹妹。”

皇帝看着他說道:“書院不在意此事,朕不在意,大唐便也不需要在意,至於你和青山的擔心……回長安後,我會讓小六拜大先生爲師。”

黃楊雙手合什,真誠讚道:“如此便沒有任何問題。”

……

……()

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88章 一些小事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111章 君陌修佛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58章 天人交戰第151章 修佛(上)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56章 墓上青痕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17章 上馬爲賊(一)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59章 知守第69章 桑桑說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224章 將軍(上)第81章 入魔(六)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25章 這是病嗎?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117章 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89章 行走在佛光裡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174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下)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81章 書院裡的燕國教習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76章 入魔(一)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92章 渭,我心憂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195章 窮舉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84章 一場盛會第224章 將軍(上)第88章 一些小事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42章 桃山之亂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88章 一些小事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90章 無題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128章 並肩第82章 夜觀石尊者像有感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69章 桑桑說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28章 泥塘裡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104章 一心安處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63章 登桃山
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88章 一些小事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111章 君陌修佛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43章 誰能知命第21章 相看兩厭(上)第58章 天人交戰第151章 修佛(上)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13章 懸空寺的鐘聲第56章 墓上青痕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17章 上馬爲賊(一)第285章 血旗不倒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59章 知守第69章 桑桑說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81章 黃河之前想太多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60章 奔跑射箭的少年第224章 將軍(上)第81章 入魔(六)第177章 再見朱雀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156章 人間春雷,佛國拈花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25章 這是病嗎?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06章 大駕,光臨第117章 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171章 松鶴樓紀事(上)第115章 白塔出雲第89章 行走在佛光裡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174章 人生如題,各種癡(下)第96章 戰鬥,勝佛第110章 四人行,有人踏湖而行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81章 書院裡的燕國教習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76章 入魔(一)第41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下)第92章 渭,我心憂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195章 窮舉第45章 大戲裡的男人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41章 烏雲落在銀色面具上第1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上)第255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下)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84章 一場盛會第224章 將軍(上)第88章 一些小事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42章 桃山之亂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88章 一些小事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90章 無題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128章 並肩第82章 夜觀石尊者像有感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69章 桑桑說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28章 泥塘裡第3章 勺子,何時見勺子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104章 一心安處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63章 登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