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駕,光臨

何明池的出現和離去,讓李琿圓的神智受到了很大沖擊,此時又聽到這個消息,臉色變得更加蒼白,眼睛裡流露出驚恐的神情。

“怎麼回來的這麼快?”他聲音微顫說道。

李漁面無表情,緩緩坐下。

如果是前些天,她聽到這個消息後,絕對不是現在的反應。賀蘭城的唐軍歸來,她篡改遺詔的事情肯定已經曝光,她事先爲此準備了很多手段,然而隨着西陵神殿號召天下伐唐,那些手段已經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

那名太監低聲說道:“梧州南邊有司禮監的陳公公在,他應該提前收到消息,這時候正在往那邊趕,應該能攔一攔。”

李漁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疲憊問道:“鎮北軍有多少人隨行?”

太監低聲回稟道:“據報是五百精騎。”

隨行的人數不多不少,讓李漁有些無法判斷清楚徐遲大將軍的心意。她的心頭忽然莫名想到一種可能,問道:“……還有誰在?”

太監稍顯遲疑,說道:“聽說,書院十三先生也在隊伍裡。”

聽到這個名字,李漁的眉微微蹙起,李琿圓眼中的驚恐情緒卻是愈發濃郁,他先前說夫子死了,書院沒用,但事實上,身爲唐人尤其是身爲一名皇子,他哪裡會不知道書院對唐國的意義?哪裡會不畏懼?

“皇姐,我們必須做些事情。”

他看着李漁緊張說道:“寧缺已經表明態度,書院肯定會支持那個女人,在這種時候,除了按照何明池說的去做,我們沒有別的辦法。”

誰能夠抵擋書院?放眼望去,世間只有昊天道門能夠做到。

李漁緩緩搖頭,說道:“我不想再聽到你說這種話。”

李琿圓嚥了一口唾沫,仍然沒有放棄勸說她的努力,急聲說道:“投降不代表大唐滅亡,道門需要有人替他們統治俗世,收集資源,滅了唐國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相比金帳王庭的蠻人,難道不是我們更適合?”

他越說越覺得有道理,興奮地站起身來,揮舞着手臂說道:“反對我們的人,已經被何明池殺光了,明日朝會之上,全部推到南門觀身上,皇姐你再讓忠於你的那些大臣站出來支持我們與西陵神殿達成和議,那麼整件事情都能解。”

“怎麼達成和議?割土賠款,解散昊天道南門,封院?還是說我們姐弟在桃山上叩首拜山祈求昊天的原諒?”

李漁微笑看着他說道:“你說我們大唐比金帳王庭的蠻人更適合……更適合什麼?更適合做道門的狗?”

什麼叫心喪若死,便是她此時的心情,她的右手微微顫抖,卻沒有像先前那樣扇到李琿圓的臉上,因爲她發現那已經沒有意義。

“這些年來,因爲母后的緣故,我總覺得你太可憐,所以我寵着你,愛着你,憐着你,沒想到最終把你慣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李漁站起身來,準備離開宮殿。

李琿圓依然抓着她的手,被帶着跌落榻下。

他看着李漁的背影,驚恐喊道:“皇姐,你要殺我嗎?”

李漁慘然一笑道:“你是我的親弟弟,我答應過母親,會好好照顧你,我又怎麼會殺你?現在我終於懂了何明池那句話的意思……陛下你再如何無恥,只要活一天,我便要保護你一天,便不能讓那個女人傷害你,處於風雨之中的大唐,還是要因爲我的私心而陷入內亂,西陵神殿怎麼會不高興看到這一切?”

…………天下大亂,唐國勢危,是因爲夫子和皇帝陛下的先後離開,沒有人會認爲唐國現在還能像從前那般強大不可一世,但唐國在這場大戰裡的表現,甚至比人們設想的更加令人失望,尤其是長安城南的那間書院。

書院是唐國的根基,是唐國的守護者,就算夫子已經離開,但書院裡還有很多強者和精於謀略的大人物,令很多入侵者感到困惑不解,令所有唐人都感到失望憤怒的是,開戰至今書院始終保持着沉默。

在西陵神殿號召天下伐唐的誥書傳遍世間之間,書院便已經封門,更準確地說,自從夫子登天那一刻開始,書院的大門便再也沒有開啓過。

書院沒有正門,只有側門。

書院的側門直通後山,那纔是真正的門。

前院新召的學生,被就地解散,拿着書院教授們開出的書信,扛着行李從石坊下離開,去到長安城,進入朝廷各衙幫助做事。

至於書院的教習們,則是收到了後山傳來的一封信,那封信裡很平靜地說到,願意留在書院的便留下,想離開的便離開。

禮科副教授曹知風是燕人,他選擇了離開,數科兩位教習來自南晉,卻堅持留下,根據統計,來自異國的教習們有七成最終留在了書院。

用他們的話來說,我們是南晉人,我們是月輪人,我們是宋人,我們是西陵人,我們都不是唐人,但我們是書院的人。

在此之後,書院依然沒有什麼動靜,後山也沒有書信繼續傳出,有些教授不知去了何處,其餘的教習只好留在封門後的前院裡做着自已的學問。

就算世界明天就要毀滅,該做的事情總還是要做。

深秋某日,長安城漸漸從混亂中平息,卻還沒有完全平靜,羽林軍騎着戰馬,警惕地注視着街頭的動靜,長安府衙役四處奔跑忙碌,魚龍幫的幫衆在背街的窄巷與暗娼樓裡,尋找着他們想要找到的那些人。

城門司奉旨意,落城門,除了近京諸州送糧的車隊,嚴禁任何軍民進出,長安城就此變成了一座孤城,再也顧不得城外的一切事情。

書院在長安城南,自然是在城外。

當長安城變成孤城後,書院也進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一座巨輦,出現在書院門外的草甸間。

萬重幔紗,已經有很多層被撕爛,金玉雕成的欄杆上,有很多缺口,還有很多污黑的舊血跡,但依然顯得莊嚴肅穆。

巨輦畔的六十四名實力強橫的西陵神衛,現在只剩下了十幾人,其餘的人,都已經死在了崤山夜雨下的那場驚天一戰中。

輦上萬重紗裡,是一個高大的身影。

那個高大身影的左手已斷,卻依然光芒萬丈。

甚至要把書院的光彩都全部鎮壓下去。

西陵神殿掌教大人,來到了書院。

崤山夜雨裡,他殺死了大唐鎮國大將軍許世,爲此犧牲了數十名西陵神衛,他也付出了一隻左手的慘重代價。

但此時的他,還是那般的強大,甚至要比以往更強大。

許世死在他的手中,這就是理由。

…………十餘名西陵神衛擡着巨輦向草甸上方行去。

因爲人數變得少了很多,所以這些西陵神衛顯得有些吃力,速度很緩慢。

但越緩慢,書院石坊前的壓力便越大。

秋風彷彿都被擠壓的開始哀鳴。

書院沒有門,所以巨輦沒有破門而入。

書院有石坊,巨輦不停,石坊碎成無數段。

聽着巨響,前院的教習們紛紛放下紙筆,匆匆走出房間。

然後他們看到了那座巨輦。

他們雖然是前院教習,但都是學識淵博之人,不知看過多少書籍教典,馬上便有人認出了巨輦裡那個高大身影是誰!

書院前坪響起一陣震驚的呼喊。

所有教習臉上都流露出驚恐的神情。

西陵神殿掌教,居然來到了長安城南,來到了書院!

難道唐國已經滅了?

…………掌教大人隔着殘破的重重紗幔,宛若蘊雷的目光,在這些教習的臉上緩緩掠過,臉上沒有任何情緒,問道:“黃鶴何在?”

沒有人回答他,因爲黃鶴教授早在多日前,便消失無蹤。

掌教大人的聲音再次在書院前坪上如雷般響起。

“沐楚何在?”

依然沒有人回答。

掌教大人接着又問了幾位教授的姓名。

那些人都不在書院中。

掌教大人沒有看到任何唐軍的蹤影,說道:“書院替唐國遮風蔽雨千年,如今竟被長安城遺忘,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巨輦再次被擡起,向着書院後方走去。

這些普通的書院教習,並不在道門的眼中。

掌教大人非常清楚,真正的書院在哪裡。

…………巨輦經過窄巷,窄巷向兩旁傾塌。

經過溼地,水草裡的魚兒驚恐躲避。

經過舊書樓時,掌教大人擡頭向二樓某處窗口望了一眼。

然後巨輦繼續前進,進入書院後山山腰裡終年不散的雲霧中。

天地氣息驟然大動。

沒有夫子主持的雲集大陣,被巨輦強行突破。

山清水秀疑無路。

柳暗花明見崖坪。

不似秋風的溫暖山風,吹拂着巨輦上的幔紗。

掌教看着眼前的風景,感慨無語。

他籌謀一生,最想做的事情,便是滅了書院。

今天,他終於來到了書院後山。

…………崖前有鬆,松下沒有童子,只有對弈的二人。

掌教的目光穿過幔紗,落在那張棋盤上,說道:“沒有想到,宋謙先生,原來真的在書院後山靜修。”

五師兄放落一顆黑子,然後站起身來,對着破霧而出巨輦躬身一禮,說道:“宋謙帶着師弟,見過掌教大人。”

八師兄惱怒反對說道:“我又不是沒名字,爲何要你帶着?”

五師兄說道:“掌教大人都認得我,卻不認識你,這說明舉世公認,我的棋藝在師弟你之上。”

八師兄聞言愈發憤怒,把手裡拈着的那顆白色棋子,重重扔到棋盤上,只聽着一陣清脆聲音響起,棋盤上的黑白棋子滾動不安。

書院後山的風景由此一變。

遠處的瀑布彷彿靜止,崖畔上的鏡湖泛着漣漪,滿山青松似乎變成了無數士兵,而青草和花樹,則像是冷漠的觀衆。

書院後山變成了一張棋盤,殺意大作。

掌教大人看着松下的二人,說道:“以棋盤之道悟天機,二位先生已然超出爛柯寺,奈何你們卻不懂什麼纔是真正的殺機。”

他的聲音很柔和,傳出幔紗之後,卻變成了無數道悶雷。

雷聲在書院後山裡炸響,銀瀑微顫,鏡湖微蕩,疾風拂過山野,松濤陣陣,青草花樹畏懼彎腰,棋局便有了崩散的跡象。

十餘名西陵神衛,擡着巨輦繼續向後山走去。

便在這時,山峰間忽然響起一聲淒厲的狼嚎。

打鐵房後響起水花微濺的聲音,水車轆轆轉着,一隻大白鵝站在水車之上,緩緩升出房檐,屈項向天而歌,歌聲嘹亮。

更遠處的草甸上,一隻老黃牛緩緩擡起頭來,向松林間看了一眼。

書院後山這片黑白棋盤,隨着老黃牛、大白鵝和小白狼的出現,彷彿又落下了幾顆棋子,頓時變得穩定起來,殺意愈發凜然。

那幾顆棋子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特徵鮮明的。

卒,悍勇兵卒。

士,驕傲國士。

車,萬乘之車。

…………松濤陣陣仍在持續,書院後山的天地氣息化作無數殺伐之意,向着巨輦狂襲而去,輦畔的十餘名西陵神衛,面色驟然蒼白,鮮血狂噴。

重重幔紗間,高大身影微微前傾,終於變得凝重了些。

“棄棋局之外形,融二者之弈意,二位先生果然好手段。”

“可惜這局棋少了幾個子。”

“少了匹馬,還少了帥與將。”

“舉世伐唐,我西陵神殿怎麼會以爲書院真的會束手不管?我甚至已經猜到大先生他們去了哪裡,只是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所有的一切安排,就是爲了讓長安城空虛,讓書院諸弟子疲於奔命,如此我才能夠安心來到這座後山,拿走我想拿走的東西。”

“我今日來書院,便要拿驚神陣陣眼杵!”

“陣眼杵在手,長安我有,唐必滅於我手!”

掌教喝道,然後快意大笑起來。

笑聲迴盪在幽靜的書院後山裡。

“書院現在是空的!沒有主帥也沒有將軍,只有你們兩個癡於棋道的愚人,再加上這幾個畜生,怎麼可能攔住我!”

掌教大人看着松下二人,厲聲喝道:“你就算能把我困在這局棋裡,又能困多久?畜生就是畜生!休想逆天道變成人,而人又豈能逆天!”

“書院必將滅亡,唐國也將隨之而亡!千年以來,道門無數先賢大能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便將在我的手中變成現實!”

“我將成爲昊天神國裡最耀眼的神明!”

松下的五師兄和八師兄臉色驟然蒼白。

山野裡的狼嚎變得虛弱起來,站在水車上的大白鵝不再對天而歌,有道血水從它的喙邊淌了下來,草甸上的老黃牛眼裡的神情顯得愈發疲憊。

紗幕裡,掌教的身影顯得無比高大,光芒萬丈。

()

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175章 訪親、回京、凳上的小姑娘第94章 天亦病(上)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42章 斂雷第91章 燕事續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第68章 夜海泛粥及舟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77章 入魔(二)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109章 真難看第91章 燕事續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13章 都怪你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129章 被書院遺忘的少年第63章 夫子的惱第270章 解惑第33章 坐地成魔第203章 大熱鬧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150章 見佛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15章 路遇第9章 一聲嘆第166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下)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159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下)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13章 佛的手掌心第79章 出淵見觀第45章 找藥第89章 入魔(十四)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強者第82章 入魔(七)第154章 修佛(下)第39章 賀蘭山缺第65章 盤中窺天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80章 故事新編(上)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20章 三分兩分畫裡桃花第57章 兩個人的戰鬥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8章 曾經的同窗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99章 請進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295章 論劍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67章 天算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85章 樓外風波起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137章 一夜不眠(上)第64章 警兆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23章 我以爲你知道我的異稟……第61章 大意思第199章 看天書第71章 書院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152章 修佛(中)第118章 人生何其苦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10章 聲聲嘆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53章 風景第107章 書院的教育第55章 朝小樹!朝小樹!第111章 君陌修佛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88章 入魔(十三)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109章 歸去來兮第288章 暗劍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287章 明槍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90章 勝在千世
第94章 燃燒的黑眸第125章 反正,都是劍(中)第175章 訪親、回京、凳上的小姑娘第94章 天亦病(上)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242章 斂雷第91章 燕事續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148章 一夜無言觀山景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第68章 夜海泛粥及舟第212章 神座的繼任者們第26章 修樓,看秋風第77章 入魔(二)第65章 立於冰者,言以殺之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109章 真難看第91章 燕事續第9章 眼中無山,莫山山第113章 都怪你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129章 被書院遺忘的少年第63章 夫子的惱第270章 解惑第33章 坐地成魔第203章 大熱鬧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150章 見佛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15章 路遇第9章 一聲嘆第166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下)第55章 因爲癡,故不惜第159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下)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113章 佛的手掌心第79章 出淵見觀第45章 找藥第89章 入魔(十四)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強者第82章 入魔(七)第154章 修佛(下)第39章 賀蘭山缺第65章 盤中窺天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80章 故事新編(上)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20章 三分兩分畫裡桃花第57章 兩個人的戰鬥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8章 曾經的同窗第24章 未來的,我們的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99章 請進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23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295章 論劍第70章 彈疼紅葉,掐斷黃花第67章 天算第118章 城頭說舊論堵疏第85章 樓外風波起第120章 自幼殺蠻,故蠻不講理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137章 一夜不眠(上)第64章 警兆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23章 我以爲你知道我的異稟……第61章 大意思第199章 看天書第71章 書院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152章 修佛(中)第118章 人生何其苦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46章 終於聽到了您的聲音第10章 聲聲嘆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53章 風景第107章 書院的教育第55章 朝小樹!朝小樹!第111章 君陌修佛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88章 入魔(十三)第293章 雪牆同門,冬林死敵第109章 歸去來兮第288章 暗劍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287章 明槍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90章 勝在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