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一般不陰人

老樑高高興興的到報社去上班了,地委大院裡少了一個骨灰級的八卦人物,但是機關裡永遠也不會缺少八卦人士和小道消息。

人事上的變動自然是機關裡所有人最關注的事情之一,今年不是換屆年,人事上的安排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喬成年的秘書可能到下面一個縣工作,喬成年明年就要到點了,臨退之前,安排好自己的秘書,這是人們意料之中的事情,人們最多也就是好奇會調到到哪個縣,是擔任正職還是副職。

地團委書記的人選還是最熱衷的話題,之前團委的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眼看着敲定人選的時間越來越近,着人選更是提起了人們的胃口,大院裡對於誰將出任地團委書記都充滿了好奇,是團委系統內部的?還是外系統調入?會是是書記的人還是市長的人?

書記和專員不對付,幾乎是地委機關公開的秘密。這些年來黨政機關的班子不團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的地方黨政機關發展到黨政機關互不往來的情況,不但嚴重的影響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在廣大幹部羣衆中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引起了炎黃上層的高度重視,去年年底,炎黃中央對這個事情專門發文,嚴厲批評了那些不顧全大局,不注意班子團結的風氣和行爲,要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加強班子集體領導的作用,加強團結協作,喬成年和李國光兩個人的關係表面上得到了緩和,不過,前不久團委的事情又把兩個人的分歧公開化。

李國光對地委書記的位置是勢在必得,想提前佈置,好在上臺後,掌握絕對的權威。團委書記的位置並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人們之所以這麼關注,只是想看一看看看經過這一番折騰,是書記退一步,還是李國光進一步,到底誰將會上位,人們好看看風向,摸摸方向,看看該往那邊靠一靠。

由於團委書記的年紀要求比較年輕,團委書記一般年齡都會在三十五歲以下,選擇的範圍不是很廣,符合要求的人選不是太多,大家也容易猜測。慶東地區教委副主任王允年是傳得最多的,只是王允行年齡偏大,已經三十八了,不符合幹部年輕化的要求,很多人並不看好,還有一個就是慶東師專的團委書記萬朝紅。陸宣華基本上已經被人們列爲第三人選了。

曾思濤知道機關裡這樣的小道消息絕不是空穴來風,這樣的小道消息往往具有非常可靠的信息來源。

處於人們議論中心的團委,卻顯得很平靜,大家都是該幹嘛幹嘛,對於有些旁敲側擊的想打聽消息好奇的人也是打着哈哈,迴避着。

曾思濤也敏感的感覺到陸宣華的情緒更加有些低落,估計她自己也很清楚想再進一步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

團委書記的任命終於下來了,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是,新的團委書記卻是空降而來,讓想看看風向的人們大失所望。新的團委書記是來自省團委青少部的一個副部長鄭彥棟。

鄭彥棟當慶東團委書記,曾思濤比其他人知道得更早,烏海梅就在省團委青少部工作,得到消息就第一時間通知了他,還在電話裡說了半天,詳細介紹了鄭彥棟的情況。沒過兩天,原來培訓班的同學就打電話告訴他,烏海梅升爲青少部副部長,成爲他們這一批人中第一個升任副處的人,連升三級啊,曾思濤心裡也有點莫名的嫉妒,烏海梅的升職有些刺激了他,原本沒做指望的他,倒也隱隱有些期待,空出來的一個副書記的位置能輪到他。

不過,他的期待還是落空了,團委領導班子的調整比較大,原來的副書記中,只剩下陸宣華一人,書記鄭彥棟,副書記陸宣華,副書記萬朝紅,還有從凱南縣團委調來的張必德,張幹調到黨史辦當第五副主任,下面的調整不大,和曾思濤同爲選調生的王麗也調到了團地委青少部當副部長。

這中間,最失意的人莫過於張幹了,張幹清楚黨史辦一般都是上了年紀不受領導喜歡的人在那裡消磨時間,等待退休,他纔不到三十歲,卻被調到這麼一個部門,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領導找他談話後,他還以爲總結是在做夢一般。調到黨史辦這差不多等於宣判了他政治前途的死刑了。

張幹自認爲自己是一個很有事業心和上進心的人,甚至有時候他自己也毫不懷疑自己就是一個充滿了野心的人,他一個毫無基根的外地人能一步一步的走到這個位置上,他付出的遠比別人多得多。

他一直相信一句話,成功永遠只會青睞有準備的人,謀定而後動,是他做事的原則,從升任團委副書記那天起,他一直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瞭解着着單位其他人的情況,對於他們,他甚至覺得他的瞭解已經超過了他們自身對他們自己的瞭解。

鄧先旭要調走,機會終於來了,張幹絕不想放過這樣能再進一步的機會,陸宣華是漂亮的女人,漂亮的女人是非肯定不少,緋聞這樣虛無縹緲的東西雖然是最不靠譜,最低俗的手法,卻是非常管用的一招,最容易把她搞臭,即使不能把她擊垮,領導在考慮的時候也一定會猶豫,他相信盛一才一定也想把握這個機會,一定會跳出來,利用這個機會搞臭陸宣華,然後他再使出殺手鐗搞掉盛一才。這樣即使做了了一把手,位置也能向前挪一挪,他自信自己的這個計劃非常完美,不但能敲掉兩個各競爭對手,還什麼麻煩都不會沾惹到自己身上。

但是,結果卻是這麼一個結果,一個讓他無法接受的結果。還有最讓他無法忍受的是他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一步出了差錯,導致了現在的結果。

但是曾思濤知道他錯在那裡:他錯在實在太低估陸宣華的能力了,最大的錯誤是他還沒有認識到他曾某人的強大彪悍。

他不知道曾思濤曾經有一句口頭禪:

“我一般不陰人,我陰起人來不叫人!”

PS:老言不是小曾,老言很老實滴,大大們來點收藏和票票啊!

第100章 公私分明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25章 筆和筆套第38章 黔南驢子裝馬叫第69章 出手(三)第74章 主持工作第54章 秘書伊始第63章 隱而不晦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33章 收網第15章 領導鄰居第73章 縱情宣泄第18章 開班儀式第34章 薑是老的辣第63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83章 車上韻事第39章 曙光第27章 宣華醉酒第56章 賠罪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68章 發飆第107章 積極應對第48章 副市長之爭第4章 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第79章 應對挑戰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77章 臨危受命第68章 受氣市長第4章 事起第9章 有了嗎?第44章 故地重遊第48章 小別勝新婚第70章 “丐幫大會”第82章 1796第39章 槍聲再起第66章 機構改革的波瀾第8章 喜悅第30章 直搗黃龍(二)第20章 策略奏效第53章 太不對稱第71章 出手(五)第77章 “團結的會議”第47章 風起第59章 有點意思第75章 意外之喜第88章 尼姑庵的倒掉第4章 擠兌第16章 色誘的代價(三)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5章 秘書風波第60章 於志木第52章 給市長出的難題第五十章第71章 出手(五)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3章 吃了不嘴軟第53章 兩連勝第5章 來訪第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11章 端倪出現第62章 分析、交代第5章 秘書風波第88章 不要浪費糧食第17章 山呼海嘯送戰友第74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第56章 賠罪第45章 招商引資第37章 攻與守(二)第57章 第一次會議第70章 “丐幫大會”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83章 車上韻事第13章 深意第19章 京城之行第95章 我都忘了多久沒做了第34章 大漏子第19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五)第86章 棋如其人第11章 欲動第9章 有了嗎?第4章 起手第58章 原來是個野蠻人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91章 同學會(二)第5章 秘書風波第82章 偶遇吳依霞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26章 亡命驚魂第45章 招商引資第五十章第15章 調查組(四)第75章 好大一份第7章 “槍手”?第20章 策略奏效第42章 隔閡第25章 絕地反擊(三)第16章 花花綠綠第1章 初到慶東第21章 烏海梅很受傷
第100章 公私分明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25章 筆和筆套第38章 黔南驢子裝馬叫第69章 出手(三)第74章 主持工作第54章 秘書伊始第63章 隱而不晦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33章 收網第15章 領導鄰居第73章 縱情宣泄第18章 開班儀式第34章 薑是老的辣第63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83章 車上韻事第39章 曙光第27章 宣華醉酒第56章 賠罪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68章 發飆第107章 積極應對第48章 副市長之爭第4章 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第79章 應對挑戰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77章 臨危受命第68章 受氣市長第4章 事起第9章 有了嗎?第44章 故地重遊第48章 小別勝新婚第70章 “丐幫大會”第82章 1796第39章 槍聲再起第66章 機構改革的波瀾第8章 喜悅第30章 直搗黃龍(二)第20章 策略奏效第53章 太不對稱第71章 出手(五)第77章 “團結的會議”第47章 風起第59章 有點意思第75章 意外之喜第88章 尼姑庵的倒掉第4章 擠兌第16章 色誘的代價(三)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5章 秘書風波第60章 於志木第52章 給市長出的難題第五十章第71章 出手(五)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3章 吃了不嘴軟第53章 兩連勝第5章 來訪第5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11章 端倪出現第62章 分析、交代第5章 秘書風波第88章 不要浪費糧食第17章 山呼海嘯送戰友第74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第56章 賠罪第45章 招商引資第37章 攻與守(二)第57章 第一次會議第70章 “丐幫大會”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83章 車上韻事第13章 深意第19章 京城之行第95章 我都忘了多久沒做了第34章 大漏子第19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五)第86章 棋如其人第11章 欲動第9章 有了嗎?第4章 起手第58章 原來是個野蠻人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91章 同學會(二)第5章 秘書風波第82章 偶遇吳依霞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26章 亡命驚魂第45章 招商引資第五十章第15章 調查組(四)第75章 好大一份第7章 “槍手”?第20章 策略奏效第42章 隔閡第25章 絕地反擊(三)第16章 花花綠綠第1章 初到慶東第21章 烏海梅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