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公私分明

問欣敏苦笑着說道:“不下了。再也輸不起了小琳,焦”我把廚房收拾一下吧。”

周欣敏這麼說,是因爲這一盤棋是以她的仕途作爲賭注的,她已經輸掉了丈夫,這一回可能又輸掉了前途了。

要下這盤棋其實是因爲她有些事情有些猶豫,難以作出決定,老領導向雲林來吳嘉,周欣敏雖然不方便去賓館拜見,但總要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的,周欣敏對於民政部派出這麼高級別的人來吳嘉也有些納悶,周欣敏想了一下,易江莫不可能在上面有這麼大的能量,外調到吳嘉的那就是曾思濤和她了,她在上面有點關係,那就是她哥認識點人,但是那些人充其量也就是個,處級副處級,她在黨校的同學也不過時、是部委的副司長之類的關係一般,能量也有限啊,這樣的事情,如果是哥哥的關係,事前肯定會給她打招呼的。周欣敏又想難道是那個人?不會的,這樣的事情他肯定是不會摻和的。

所以她向老領導也旁敲側擊一番。向雲林只是淡淡的說道:“你們吳嘉有貴人吶。”

接着又語重心長的說道:“貴人就在你們吳嘉你自己竟然不知道,你啊,是不是太糊塗了?”

貴人?曾思濤?周欣敏腦海裡下意識的就想到了曾思濤,應該是曾思濤吧,曾思濤的妻子是京城的啊。貴人?周欣敏心裡下了一跳,即使是曾思濤一點都不畏懼藍俊明,周欣敏那時不過是認爲他在省裡背景有點硬,但是能夠運作副部級官員下來。省裡的那點關係根本就不夠看。

周欣敏想起自己當初還給他小鞋穿,怪不得根本都不懼怕她,不過曾思濤還算厚道,要是不厚道,估計就是把自己拉下馬,那真不是什麼難事啊。

這一回,易江莫暗示她,想動一動財政局長李鋼,從理智上來說,她不希望和易江莫搞僵,畢竟這是多年合作下來的關係,易書記又對市中心商圈的重視非同尋常,不然易書記也不會明知她欠曾思濤天大的一個人情還給她打招呼,要她支持他。以她對易江莫的瞭解,易江莫在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大度的人,甚至是一個很記仇的人,特別是在一些重要意志想貫徹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她旗幟鮮明的支持曾思濤,今後和易江莫的關係就會變得微妙起來;可她就是模棱兩可,來個棄權,兩不相幫,實際上就是幫了易書記,在常委會上,李鋼調離財政局通過幾乎沒有懸念。

可她更希望幫曾思濤一把,這和曾思濤的背景無關,曾思濤再有背景她也難以靠上,兩個人有心結,特別是曾思濤對她肯定是好感不多,曾思濤即使是因爲曾思濤救了她一命,兩個人的關係還是維持在井水不犯河水的層面上,曾思濤防範着她,她心裡也防範着曾思濤。

可是人家剛救了她一命,雖然她不想把私人感情摻雜進工作裡來,曾思濤應該也沒有要挾恩圖報的意思,但是這救命之恩也不是很普通的私人感情,她從感情上還是希望幫曾思濤一下,要幫曾思濤,就會得罪易江莫,這吳嘉的兩尊大神她都得罪了?即使全心和曾思濤搞好關係又如何,曾思濤會在仕途上幫助她一把嗎?她很懷疑,易江莫會給她製造很大的困難,今後在吳嘉的日子那肯定是難過得很,而易江莫製造麻煩。她做不出成績向雲林也會失望,何況向雲林要是不能躋身部級,也要面臨退居二線了,她的仕途說不定都會定位在這個位置上不會再往上動了,周欣敏也是苦笑:面臨死亡的時候,只要能保住命就行,可活下來,總是需要能收穫更多,周欣敏有些無奈的想,這或許就是人的本隴望蜀。她也就是想借着這盤棋,做個了斷,如果她贏了。她就在常委會上棄權,兩不想幫。如果輸了,那就支持曾思濤。她明白只是要求曾思濤讓她先手,除非曾思濤昏招連連,不然她必輸無疑。其實她也知道她這不過是求得放棄前途的一個心理安慰的藉口而已。只是她沒有想到曾思濤竟然要讓她兩子,心裡想就是自己贏了也支持他這一回,不過曾思濤也激起了她的傲氣,她可以說是學會下圍棋以來,下得最用心,下得最精彩的一回,但是苦戰一番還是輸掉了。

曾思濤看她這架勢似乎是有什麼事情要談,也就靜靜的喝着茶。周欣敏似乎想了一下才說道:“財政這一塊一直都不大順暢,市委的意思是想李鋼同志把位置挪一挪,思濤。你的意見呢?”

曾思濤沒想到周欣敏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現在李鋼在財政局頂着汪海波,頂愕很厲害,估計連易江莫心裡對李鋼恐怕都有些看法,市委有聲音認爲他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改革開放的步伐,應該儘快調整工作。進入人大或者政協去養老,將財政局內勇於進取,年富力強的幹部早些提拔起來挑大樑。這是韓長功等人向李鋼表達他們的不滿了,只要

蔣易江莫的支持,李鋼真的是很懸。只要挪,那此知是不會讓他和財政再沾邊了。

但是曾思濤在前幾天還能繼續支持李鋼,也就是想到他剛救了周欣敏一命,在李鋼的問題上,周欣敏肯定會站在他這一邊,常委裡兩個分管經濟的人都不支持換人,易江莫也要再三考慮的,即使表決,也不一定能通過,周欣敏今天這麼問他曾思濤。其實也是給他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易江莫已經找她私下溝通過這個問題了,倒李行動已經是箭在弦上了,曾思濤以爲周欣敏肯定會支持他的,但周欣敏這麼一問,他心裡倒是沒有底了。韓長功啊。是希望在吳嘉弄出更大的影響力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上一次。宣傳部和工業區聯合在榮成搞的招商介紹會,曾思濤覺愕他已經不需要再出什麼風頭了,曾思濤的低調是他在省裡搞了藍俊明一把,連戴愛軍也乖乖的弄了兩個項目過來,省裡的有心人肯定已經注意到他了?所以得低調一點了,基本上都讓韓長功一個人出風頭了,他幾乎都沒有露面。這回倒好,給韓長功點好處不領情不說,韓長功竟然把筷子直接伸進他曾思濤的碗裡來了。

周欣敏這一問纔是今天吃這頓飯,下這盤棋的用意吧,真是是“公私分明”啊,曾思濤覺得這飯吃得真是沒什麼滋味,不是沒滋味,是有一絲苦味,曾思濤琢磨了一會兒,曾思濤模棱兩可的說道:“李鋼同志是個不錯的一個同志,對財政工作是很精通的,工作的安排要慎重一些的好;。

這話看着模棱兩可,但是還是傾向於不動李鋼,同時曾思濤也是想試探一下週欣敏的態度,如果周欣敏不支持他曾思濤,這李鋼動又會動到那個位置去。李鋼年紀也不算大。去人大政協,曾思濤肯定不同意。可要說市裡的行局比財政局更好的恐怕也是屈指可數了,何況李鋼是老財政,對其他經濟部門的運作也不是太在行,他既然要在吳嘉幹。人心還是要收買的,實在不行。那就只有暗示李鋼走走朱華品的路子。通過朱華品的關係往省裡調了。

周欣敏看曾思濤老在喝茶,似乎也在揣測着她的意圖,她其實已經下定決心支持曾思濤,支持李鋼留任,李鋼留任對她還是很有利的,和曾思濤的關係理順之後,曾思濤至少在工作上支持配合她,李鋼在工作上一向還是很支持她這個市長的。這要換了易江莫的心腹,恐怕主要是繞着易江莫的指揮棒轉了,財政局用起來恐怕會更不順手,這也算是她支持曾思濤的一點額外的收穫。

周欣敏見曾思濤微微有點失望的意思,不過也沒有顯得太失望的樣子。裡其實也猜想着,要是她不支持曾思濤,曾思濤會有沒有辦法扭轉乾坤?

不管怎麼樣也不要掉他的胃口了,周欣敏笑了一下說道:“思濤市長的意見我也贊同

曾思濤笑了一笑,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這不過是周欣敏對他救命之恩的報答而已,還這麼作難。扭捏半天,這冒死救人只是有些不值

週一,市委常委會議如期在市委辦公樓召開,雖然生了前林的滑坡,總體說來今年吳嘉展形勢不錯。市裡下達的各項指標,特別是經濟指標,已經還上了第一季度的欠賬,額完成了省裡的任務,吳嘉班子幾年來第一次受到被省委通報表揚。常委們也都很輕鬆,議題一個。一個的過,前林的重建工作毫無懸念的落到了汪海波的頭上,現在汪海波在市裡的行情似乎也有些水漲船高的味道。

最後一個議題是關於市中心商圈的議題,汪海波作議題報告,市中心商圈的預算在折騰了數遍之後,預算依然沒有增加多少。這報告在會議一開始,會議的人手兩份,一份是這個規?實際需要的資金預算,一份是市裡能實際支撐的預算。

楊大業皺着眉頭說道:“這怎麼一回事,還是兩個版本?。

汪海波苦笑了一下說道:“財政局的同志說,市裡拿不出這麼多資金出來,這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所以也就出現了兩個版本

韓長功也接着說道:“這是哪門子預算啊,我看這個財政局的有的同志思想僵化,作風保守,這個是市裡的大事,怎麼能這麼辦事呢?。

兩個人一唱一和,這把矛頭直接就定位在李鋼身上了。

組織部長向懷億也點頭說道:“這財政局的李鋼同志就像個”腳女人一般,裹足不前,沒有辦大事的魄力啊。

易江莫看不出什麼表情,周欣敏也是悶頭看着規戈”曾思濤見這情況不妙,還沒討論就直接準備給這事情定調子了,這意思是要搬開李鋼。重換個人來搞,這會議的議題都變調了,曾思濤覺得再不出面,即使周欣敏支持,李鋼說不定也要被搞掉了,他得把這個議題拉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先討論這個規劃本身

,???規劃本身有問題,憑什麼要換李鋼?

曾思濤看了一眼周圍的人說道:“既然涉及到財政問題,我談談我的看法吧。我認爲李鋼同志是本着科學嚴謹的態度在理財,科學的財政政策不是保守,更不是思想僵化。財政有時候就像汽車上的活塞環,要控制汽車的度,不能讓車快過頭,把車都顛簸散架了。”

曾思濤也不想多在李鋼的問題上糾纏,話鋒一轉:“市中心商圈作爲我們市打造硬件投資環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確實是市裡的一件大事,我認爲是要高度的重視,只是這個商圈該如何打造,規模應該有多大,這還值得探討,我也就是看了一下這個規劃,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如果要滿足這個預算,市裡一多半的急需建設的項目都得停下來。這個擴大版的規戈?投資比例佔市裡的比重也實在是太大了,市裡的財政不足以支持這個太龐大的規劃。雖然在這紙上這數字多一個零少一個零,大家都沒有上面概念,但是這要落實到實處,它總的有出處吧。要是能從外面的銀行搞到貸款或者資金,這個規戈。還是可行的,不然,我的意見是這樣,這個規戈,要麼推遲到明年下半年實施,要麼就得縮規模。”

韓長功不由得就看了曾思濤一眼,本來聽說曾思濤很厲害的,但是自從他進入常委之後,曾思濤在常委會上很少言,即使言多半也是附和易江莫或者周欣敏的意見,韓長功沒想到今天他竟然一下跳了出來,鞏俐儒已經上了年紀了,他還想再進一步,把分管意識形態的副書記給爭取過來,所以他想跟易江莫跟的再緊一點,他知道易江莫對市中心商圈很上心,這是投其所好,這眼看着曾思濤言後,都沒有人反對,這事就這麼黃了?韓長功見沒人言支持他,只好自己再次出馬:“思濤書記,在吳嘉財政資金不充裕的時候。更耍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幾件大事,這有限的資金一處散一點。那也起不了多大的,就像打仗一樣。只有集中兵力,握緊拳頭,才能打着敵人一般,思濤書記,你說是吧?”

集中兵力?這兵力就這麼一點,集中到市中心商圈,其他還能搞什麼?所以也毫不客氣的反擊:“長功同志說的那是解放戰爭,那是解放軍展壯大了,我們現在還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階段,所以只有分散兵力,打打游擊,保存實力,展壯犬”

捏緊拳頭,集中兵力,這要看打那個方向,曾思濤是認爲這集中用兵的方向不對,在他的考慮中,先集中力量解決道路是上策,道路和市中心商圈並舉是中策。曾思濤看了一眼韓長功繼續說道:“即便是我們都樂觀一點,就當我們吳嘉是展壯大了,有點底氣了,這要集中力量辦幾件大事,也要同時辦兩件大事,一是市中心商圈,一是道路問題,這兩個問題,我認爲是相輔相成的,打造市中心商圈的目的是改善投資環境,改善城市面貌,促進商業繁榮,道路這樣的基礎設施也是改善投資環境,良好便捷的道路也才能促進包括市中心商圈、批大市場、工業區等這些大項目能有更大的進展。市中心商圈就好比人的心臟,而道路就是血管,我們吳嘉現在的道路就像堵塞的血管,光有一個好心臟,沒有通暢的血管也不成吧。”

兩個人脣槍舌劍,互不相讓。會議也漸漸有些緊張起來了。但是曾思濤也成功的把會議的議題從討論李鋼的人事問題上拉回到議題本身來。

彭德山等曾思濤說完也開口說話了:“我分管政法,本來對經濟是不在行的,但是我還是贊成思濤書記的看法,爲什麼呢?我們現在能夠討論集中財力辦大事,這和思濤書記努力分不開的。

思濤書記分管經濟,才讓吳嘉的經濟逐漸恢復起來,我看經濟方面。還是要尊重思濤書記的意見爲好。”

統戰部長丁韶山看了眼韓長功,也附和道:“我同意德山同志的意見。經濟方面,畢竟是思濤書記才更瞭解嘛!”

非長功一看,這事情他已經盡力了,得有人幫忙才行了,想找其他人敲邊鼓支持一下他的意見,他的目光從常委身上戈小過,紀委書記劉新民聽說吃了省紀委劉書記的排頭,現在是夾起尾巴做人,一副黑包公的樣子,在常委會輕易不表態;鞏俐儒是看周欣敏的眼色行事,市委秘書長羅少全看樣子都要走了的人也不會在這時多說什麼,軍分區司令員吳定國,軍隊系統自成體系,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參與,汪海波雖然懂經濟,但是資格不夠,也就是列席一下,可他再說這事也不成了啊。畢竟他對經濟肯定沒曾思濤在行,他看向了易江莫和周欣敏,現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易江莫和周欣敏身上。

第94章 區長接待日第19章 相思成傷第104章 改制第4章 事起第34章 大漏子第71章 不要招惹我第44章 故地重遊第39章 槍聲再起第4章 既長骨頭又長肉第22章 策反第30章 大家湊合着過吧第105章 特權第56章 慎初慎終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74章 市政府的大門向羣衆敞開的第45章 招商引資第37章 名聲鵲起第49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14章 調查組(三)第12章 “大力丸”第29章 想看就看第33章 “獨當一面”第80章 破產問題第93章 人生有的便有失第32章 破陣第84章 東窗事發第69章 出人意料的反擊第9章 提留款第73章 竊聽門事件(二)第32章 這就是政治第6章 搞定電力局第53章 僥倖真的是會害人的第83章 車上韻事第2章 困難局面第32章 籌劃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48章 變化第72章 給書記檢討第121章 組織談話第27章 人大會前的最後衝刺第44章 故地重遊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48章 這纔是政治第18章 誰是誰的獵物(二)第3章 一門之隔第98章 推脫不得第7章 結交(二)第48章 變化第109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黑是紅的天敵第8章 偶然發現第23章 進逼第4章 既長骨頭又長肉第39章 攻與守(四)第92章 分界線第1章 意料之外第104章 處心積慮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35章 省委書記着急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5章 衝突第50章 竟然是他第51章 契機第43章 暗流涌動第7章 結交(二)第20章 終日打鷹第70章 孿生姐妹第86章 囂張的傢伙第49章 試探第70章 孿生姐妹第100章 百變佳人第60章 隱忍難 得志不張狂更難第68章 面面相覷第82章 翁婿論道第18章 誰是誰的獵物(二)第57章 賠罪第108章 老處女的春天第46章 欲有所進第118章 市長也是女人離開吳嘉第25章 忙碌的榮成之行第23章 我一般不陰人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87章 翹尾巴就打下去第18章 “老兒子”第57章 超級無敵三賤客第22章 夢第90章 君不用鐫頑石第109章 梅花香自苦熬來第21章 烏海梅很受傷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4章 收水費的第42章 交集第40章 突破第39章 攻與守(四)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49章 麻繩提雞蛋第45章 京城事多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5章 來訪第108章 忍氣吞聲我做不到
第94章 區長接待日第19章 相思成傷第104章 改制第4章 事起第34章 大漏子第71章 不要招惹我第44章 故地重遊第39章 槍聲再起第4章 既長骨頭又長肉第22章 策反第30章 大家湊合着過吧第105章 特權第56章 慎初慎終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74章 市政府的大門向羣衆敞開的第45章 招商引資第37章 名聲鵲起第49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14章 調查組(三)第12章 “大力丸”第29章 想看就看第33章 “獨當一面”第80章 破產問題第93章 人生有的便有失第32章 破陣第84章 東窗事發第69章 出人意料的反擊第9章 提留款第73章 竊聽門事件(二)第32章 這就是政治第6章 搞定電力局第53章 僥倖真的是會害人的第83章 車上韻事第2章 困難局面第32章 籌劃第111章 退一步進兩步第48章 變化第72章 給書記檢討第121章 組織談話第27章 人大會前的最後衝刺第44章 故地重遊第8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第48章 這纔是政治第18章 誰是誰的獵物(二)第3章 一門之隔第98章 推脫不得第7章 結交(二)第48章 變化第109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81章 黑是紅的天敵第8章 偶然發現第23章 進逼第4章 既長骨頭又長肉第39章 攻與守(四)第92章 分界線第1章 意料之外第104章 處心積慮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35章 省委書記着急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5章 衝突第50章 竟然是他第51章 契機第43章 暗流涌動第7章 結交(二)第20章 終日打鷹第70章 孿生姐妹第86章 囂張的傢伙第49章 試探第70章 孿生姐妹第100章 百變佳人第60章 隱忍難 得志不張狂更難第68章 面面相覷第82章 翁婿論道第18章 誰是誰的獵物(二)第57章 賠罪第108章 老處女的春天第46章 欲有所進第118章 市長也是女人離開吳嘉第25章 忙碌的榮成之行第23章 我一般不陰人第114章 借勢而爲第87章 翹尾巴就打下去第18章 “老兒子”第57章 超級無敵三賤客第22章 夢第90章 君不用鐫頑石第109章 梅花香自苦熬來第21章 烏海梅很受傷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4章 收水費的第42章 交集第40章 突破第39章 攻與守(四)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49章 麻繩提雞蛋第45章 京城事多第12章 無聲的反擊第5章 來訪第108章 忍氣吞聲我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