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破產問題

思濤的應對方案已經出臺,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督促儘快落實實施,八月稅務部門不但要開展稅收大檢查,稅務部門還要籌備稅務分家的事情,稅務部門的擔子可真是不輕,曾思濤還專門去稅務局給稅務的人員打打氣,稅務要分家,會多很多位置,曾思濤建議暫時不要對下面該提拔的進行提拔,要在這幾個月看大家的表現,再安排位置。

財政上的事情儘管下面有不少意見,但都不願意成爲第一個被抓反面典型的對象,都已經動了起來。

曾思濤也高度關注着下面的進展和反應,財政這一塊暫時執行得還比較順利,但是在企業破產的問題上卻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雖然破產法早已經在一九八六年已經發布,但是在發佈後的七年間真正宣告破產在國有企業案例很少,全國也才幾百例,只是在今年中央實行銀根緊縮和強調財政上繳之後,地方上爲了解決一些沒有希望盤活的企業長期要財政補貼的包袱,破產國有企業的案例才逐漸多了起來,在工業局和體改辦決定把區棉毯廠整體破產,曾思濤爲了讓第一例企業破產能夠順利的實施,對工人該安置都已經安置了,棉毯廠只剩下一部分留守人員,這部分人員的去向實際也已經安排,他要求儘量減少工人們的反對情緒,思想工作做得很細緻。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破產也還是遇到了麻煩——銀行不同意。

所以區工業局、體改辦提出棉毯廠整體破產的方案後,銀行一知道就表示強烈的反對,第一次協調也不歡而散,曾思濤一瞭解,銀行不同意的主要原因一是破產要牽涉到銀行的損失,二是由此產生的銀行的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問題,現在國家在這方面根本還沒有一個說法。第二次協調會的時候,曾思濤也親自參加了。

給棉毯廠貸款的主要是工行,區工行吃不住區裡的壓力,但是又不願意動,就把責任上交了,向市工行請示是否可以,結果市工行的意見是不同意。曾思濤清楚雖然銀行從體制上說,銀行體系已獨立於地方政府,分支行的行長及書記都由各行垂直任命,但是業務很難不受地方政府的影響。區工行這麼做很不地道。

這回在區裡的強烈要求下,市工行也派出了一個副行長和信貸部的科長來參加協調會。

“我們對於你們區裡這麼搞,很有意見,你們這樣搞,完全是把銀行擱到一邊,你們需要資金的時候,就找我們,虧損了,就是我們銀行的,拿我們銀行當什麼?”市工行信貸部的吳科長看樣子對區裡的決定很不滿。

話也有點衝。

曾思濤淡淡的看了看很牛氣的吳科長,對於張曉成甚至他曾思濤都沒有怎麼放在眼裡,吳科長當然有牛氣的理由,銀行的管信貸的人都是香餑餑,特別是現在銀根緊縮,下面求的人、巴結的人就更多。

這求的人,巴結的人多,當然裡面的問題也就會很多。雖然吳科長不是管棉毯廠這筆貸款的,但吳科長也是管信貸的,不管有沒有得別人送的好處,他自然不願意企業破產追究責任。只要一開這個頭,以後管信貸的誰都會難免不受到影響。吳科長的心思,曾思濤一眼就能看穿。

“小吳同志,你這話有失公允啊,我們這一次對棉毯廠進行破產,從一開始就是邀請你們全程介入的,我們區裡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該分流的人員這些都沒有讓你們銀行操心,也沒有讓你們銀行出錢,我們是盡最大努力向減輕你們的損失的。這情況,區工行的同志應該清楚吧。”張曉成對吳科長的說法也不滿意,一下就給頂了回去。

“你們這就是盡力了?盡力就該把棉毯廠救活。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那你們銀行爲什麼不繼續救。不繼續追加貸款?”

兩個人當場就頂了起來。張曉成心裡也是窩火。曾思濤現在是充分地放權給他。但是他主持處理地第一件事情。區工行硬是不給他面子。軟硬不吃。最後把市工行給擡了出來當擋箭牌。這破產地事情就沒辦法搞下去了。不得已。他也只好請曾思濤出面。張曉成看了看曾思濤。見曾思濤一臉淡然地坐在那裡。看不出喜怒。心裡更是有些不滿區工行地人。

曾思濤看見張曉成面色不豫。看樣子也要發飆了。示意兩個人不要吵了。

“吵架是解決不了問題地。我們應該心平氣和地探討。棉毯廠地情況你們也很清楚。公正地講。這

是作了很大地努力。也是一直按照首先要保證銀行作V人地地位來做地。我認爲該破產地要及早申請破產。唯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銀行自身損失。拿棉毯廠來說。如果一九九一年停產時能宣告破產。那時損失還不算太大。但由於採取了迴避破產程序、強迫毛巾廠與之合併地對策。把毛巾廠也快拖垮了。毛巾廠頂不住。也只好甩手不幹了。不僅拖累了毛巾廠。而且也使銀行地損失擴大了:實踐證明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拖延戰術。最終地受害者只能是債權人——銀行。”曾思濤頓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才繼續說道:

“對於債權債務的清算和對有關信貸人員的責任追究,我建議銀行實行‘人、事分開’的原則,要把通過破產程序儘快儘量減少銀行損失放在第一位。放貸失誤的原因比較複雜,有歷史的原因、當事人的素質、長官意志等等,一時不容易弄得很清楚,只要不是涉及到犯罪,最好不要在這個事情上糾纏過多,如果一開始就在破產責任問題上爭論不休,那破產的問題也很難進行下去了,最後遭受損失最大的還是銀行和國家……我們爲什麼要對那些沒有前途的企業破產?一是對你們銀行負責,企業要正常運轉,那還是隻有想盡辦法找你們銀行貸款,事實上那樣的企業根本就沒有任何追加貸款的價值。我們區裡實行破產的目的是什麼?是爲了建立一個企業退出機制,破產實際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確立破產淘汰機制不但會給銀行挽回損失,同時也真正宣告鐵飯碗的真正終結,讓大家真正明白,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我們更看重的是這樣的退出機制帶來的社會意義……”

曾思濤知道銀行裡的人最擔心的就是要追究他們的責任,所以先建議不要追究這個事情了,這樣也有利於破產能夠儘快實施,對於市工行,曾思濤也不懼怕他們給區裡穿小鞋,該壓的也還是要壓一壓。所以他繼續說道:

“我們這一回算是很盡心了,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爲了探索企業破產的一些東西,所以即使是區財政這麼困難的條件下,也是區裡獨立承擔了棉毯廠工人買斷等的費用,這種做法也只有這一回,區財政的現狀,不允許我們再這麼做,以後你們銀行如果要主要介入企業破產,那麼你們也得盡相應的義務……”

曾思濤這話帶有點無賴的意思了,如果企業破產沒有銀行的主要介入,銀行根本就無法保證在破產清算過程中到底是怎麼一個狀況,對於破產的資產處置插不上手,那銀行根本就只能看着,最後資產能剩多少是多少。曾思濤對這個很清楚,國有企業破產,最後還是政府財政上出一些,銀行爲了主要介入權也要出一些,共同解決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問題。

市工行的副行長劉大彤也聽出曾思濤話裡的意思來了,覺得曾思濤講的也還是有道理,看着曾思濤那麼年輕,卻對這裡面很多暗含的東西摸得比較透徹,何況棉毯廠該處理的已經處理了,現在就只剩下一個空殼子在那裡,破不破產,其實對政府來說已經是無足輕重了,也知道再拖,其實對銀行更不利,但是這事他也不能拍板,只能說會把意見給領導反映。

把工行的人送走後,曾思濤把張曉成留下來。

“這件事情不要着急,已經比我想象的好很多了。萬事開頭難,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遇到不少阻力,摸着石頭過河,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一定要沉得住氣。虧損企業該破產的還是要破產,企業改制一定要推進,只有在破產過程中,嚴格控制破產的程序,防止國有資產損失太大,這個曉成區長你一定要好好把好關,只要這個關把好了,別人就是說三道四,那也只是扯淡,區工行那邊……這段時間太忙,緩緩再說,他們以爲垂直領導,區裡就管不着他們了,連立正稍息都搞不清楚了,要敲打敲打……”

曾思濤也是怕張曉成着急上火,安慰張曉成一下,曾思濤對於區工行不是想着怎麼解決問題,而是把矛盾上交,也是比較生氣,雖然銀行地方政府是管不到,但銀行在地方上,地方政府有很多辦法可以讓銀行屈服,他們也不得不選擇配合當地政府,所以曾思濤決定到時候要敲打敲打區工行的人。

第27章 宣華醉酒第87章 人心惶惶第89章 送上門的戴廳長第6章 優撫金第77章 關係第53章 兩連勝第55章 周市長的麻煩第80章 “一對鴕鳥”第16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二)第7章 “槍手”?第5章 摘桃子第75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93章 藍俊明的鴻門宴第55章 周市長的麻煩第46章 地頭蛇的絕地反擊(二)第94章 效應初現第49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1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53章 契機(三)第14章 梅卿合奏第61章 齊上陣第24章 婚姻大事第70章 撕開口子第45章 地頭蛇的絕地反擊第19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五)第101章 計劃胎死腹中第15章 色誘的代價(二)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7章 攻與守(二)第36章 海梅來到第45章 招商引資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6章 搞定電力局第67章 混混第37章 不見硝煙的戰爭第30章 吳海軍的家宴第97章 視察領地第8章 緊迫感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29章 黑雲壓頂第102章 大女小男第68章 出手(二)第100章 “宅女”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2章 竊聽門事件第47章 酒會上的怪異第56章 賠罪第47章 酒會上的怪異第104章 多晶硅的事情是真多第97章 視察領地第66章 機構改革的波瀾第24章 絕地反擊(二)第9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68章 施壓第29章 人事變動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73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第83章 把控大局第54章 出手第58章 葛玉書的算盤第22章 夢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9章 聽衆變演員第101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5章 與市長再次衝突第23章 好事第3章 運籌(二)第86章 棋如其人第76章 突如其來(二)第68章 施壓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50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63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66章 陪酒第78章 真高興第62章 分析、交代第117章 水落石出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46章 索鹼廠第32章 這算出軌?第34章 薑是老的辣第78章 安曉蓓的邀請第74章 主持工作第7章 “槍手”?第七十八章第21章 王遠相親第8章 不是鐵做的第13章 深意第17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32章 謀劃第84章 這事只有瘋子纔會幹第11章 端倪出現第53章 太不對稱第65章 謀篇佈局第49章 臨行前第78章 安曉蓓的邀請第36章 進逼第38章 攻與守(三)
第27章 宣華醉酒第87章 人心惶惶第89章 送上門的戴廳長第6章 優撫金第77章 關係第53章 兩連勝第55章 周市長的麻煩第80章 “一對鴕鳥”第16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二)第7章 “槍手”?第5章 摘桃子第75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93章 藍俊明的鴻門宴第55章 周市長的麻煩第46章 地頭蛇的絕地反擊(二)第94章 效應初現第49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1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53章 契機(三)第14章 梅卿合奏第61章 齊上陣第24章 婚姻大事第70章 撕開口子第45章 地頭蛇的絕地反擊第19章 別拿代理市長不當市長(五)第101章 計劃胎死腹中第15章 色誘的代價(二)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37章 攻與守(二)第36章 海梅來到第45章 招商引資第64章 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第6章 搞定電力局第67章 混混第37章 不見硝煙的戰爭第30章 吳海軍的家宴第97章 視察領地第8章 緊迫感第60章 盯在春節後第29章 黑雲壓頂第102章 大女小男第68章 出手(二)第100章 “宅女”第9章 一夜成名的滋味(二)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2章 竊聽門事件第47章 酒會上的怪異第56章 賠罪第47章 酒會上的怪異第104章 多晶硅的事情是真多第97章 視察領地第66章 機構改革的波瀾第24章 絕地反擊(二)第9章 廣闊天地,大有作爲第68章 施壓第29章 人事變動第20章 家庭式的見面第73章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第83章 把控大局第54章 出手第58章 葛玉書的算盤第22章 夢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79章 聽衆變演員第101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5章 與市長再次衝突第23章 好事第3章 運籌(二)第86章 棋如其人第76章 突如其來(二)第68章 施壓第62章 前浪死在沙灘上第50章 誰給誰點顏色第63章 矚目的常委會第66章 陪酒第78章 真高興第62章 分析、交代第117章 水落石出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46章 索鹼廠第32章 這算出軌?第34章 薑是老的辣第78章 安曉蓓的邀請第74章 主持工作第7章 “槍手”?第七十八章第21章 王遠相親第8章 不是鐵做的第13章 深意第17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32章 謀劃第84章 這事只有瘋子纔會幹第11章 端倪出現第53章 太不對稱第65章 謀篇佈局第49章 臨行前第78章 安曉蓓的邀請第36章 進逼第38章 攻與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