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印象

十月十日,顧祝同啓程前往柏林。

此時,他的身份不是中國海軍的戰區司令官,而是中國海軍司令全權代表,而與他通行的是陸軍司令全權代表張文淵大將與空軍司令全權代表駱崇明上將,此外還有十多名三軍的高級軍官。

可以說,這是一個級別非常高的軍事代表團了。

就顧祝同所知,張文淵是陸軍中最有名的大將,全程參與了大陸戰爭,還是中東與海灣戰區的陸軍最高將領,策劃與指揮了十多次大規模戰役行動,爲陸軍的頭號戰將,也是最有可能接替吳鐵生的下任陸軍司令人選。只於駱崇明,名聲就更大了,他是對日轟炸時的前線司令官,後來組織了轟炸澳大利亞的作戰行動,爲中國空軍派遣到歐洲的遠征航空兵的第一任司令官,而且在他離任之前,中國遠征航空兵把英國的大部分工業城市變成了廢墟,此後則組織了針對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略轟炸行動。顯然,顧祝同更瞭解駱崇明,因爲兩人曾經共事過大半年。更重要的是,駱崇明肯定是劉亞光的接班人,在戰後就將成爲中國空軍的第二任司令員。

顯然,顧祝同的名聲最大,而且也是中國海軍司令官員的頭號接班人。

也就是說,這三位高級將領,很有可能在戰後成爲中國軍隊的領袖人物,對戰後的世界格局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三人同時前往柏林,自然不是小事。

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飛行,軍事代表團在柏林時間十月十一日傍晚抵達。

顯然,德軍絲毫不敢輕視這三位高級將領,德軍總參謀長曼斯坦因、帝國海軍司令雷德爾與帝國空軍司令里希特霍芬一同到機場迎接,德皇威廉二世還派來了其首席國務秘書卡爾公爵。

因爲天色已晚,所以沒有舉行隆重的儀式。

顧祝同謝絕了雷德爾的好意,沒有去參加專門爲他們舉辦的宴會。而是帶着其他人員去了中國大使館。

次日,顧祝同、張文淵與駱崇明首先去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

在此之前,顧祝同沒有去過歐洲國家的皇宮。在離開青島之前,馮承乾特別叮囑,讓他們務必首先拜見德皇,以示對德皇的尊重。顯然,顧祝同也早就聽聞。德皇威廉二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按照馮承乾所說,波茨坦皇宮在歐洲算不上奢華。比起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甚至是沙皇俄國的冬宮都差了許多。主要是,帝國的前兩任皇帝,即威廉一世與腓特烈三世都出身軍旅,平時非常簡樸,也極力提倡簡樸作風,反對鋪張浪費的奢侈行爲。

來到波茨坦皇宮,顧祝同覺得所見與馮承乾所說完全不同。這是一座非常龐大。也非常奢華的宮殿。在通往御書房的走廊上,懸掛着三位德皇的肖像,牆壁上敷着金色的牆紙,兩側擺放着德軍從其他國家的宮殿裡獲得的精美戰利品,即便在不起眼的角落裡,也是堪稱珍貴的玩物。

顯然,威廉二世與他的父親、祖父截然不同。

對此,顧祝同並不覺得驚奇。

關於威廉二世的傳聞有很多,包括他那在出生時就已經癱瘓的左側軀幹,以及從小受到的嚴厲教育。更多的。還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特別是在大戰期間的一些傳聞。比如,在德軍攻佔克里姆林宮之後,威廉二世爲了向全世界展示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強大,決定親自前往克里姆林宮接受俄軍投降,爲此德軍用了一整個軍來確保德皇的安全,此外還耗費大量資金與物資來修繕克里姆林宮。又比如,在英國投降之後,威廉二世親自下令。讓德軍空降兵空降到白金漢宮,而這支軍隊的任務非常特殊,即保護好他幼年時居住的宮殿。並且找到他母親、也就是維多利亞長公主留在白金漢宮裡的一些私人物品。隨後,德軍專門安排運輸機把這些物品送回柏林。而威廉二世則命令工匠在波茨坦皇宮的後花園裡,按照實際大小重建了他曾經在白金漢宮居住了數年的幾棟建築物,而裝飾與佈置這些建築物的器物,全部來自白金漢宮。最出名的傳聞則與法國有關,即在法國戰敗之後,威廉二世特意命令,要讓法國當局在凡爾賽宮簽署投降協議,因爲在普法戰爭結束之後,他的祖父、也就是威廉一世在這裡加冕爲德意志皇帝。只是,這道命令沒有得到執行,即法軍中的抵抗份子在德軍到達之前破壞了凡爾賽宮,而且肅清法國游擊隊的戰鬥在法國戰敗後持續了一年多,德軍不敢冒險讓德皇去凡爾賽宮宣揚大德意志主意。

顯然,這些都說明,德皇威廉二世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爲,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不是法國,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而威廉二世起到的作用最爲關鍵。

這就是,在大戰爆發前,法國的立場已經開始動搖,特別是在美國遲遲不肯表態、而英國又不打算向歐洲派遣太多遠征軍的情況下,法國根本不可能單獨戰勝德意志第二帝國,因此在外交上做出妥協是必然的選擇。在此情況下,戰爭完全可以避免。在最後時刻,德皇威廉二世對法國開出的條件提出了質疑,而起因只是法國希望在德法邊境地區保留二十萬兵力,而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提出的十萬以內。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法國甚至答應停止修建馬其諾防線來換取和平。顯然,十萬駐軍與二十萬駐軍的差別並不是很大,因爲即便有二十萬駐軍,也不足以讓法軍主動發起攻擊,也不足以讓法軍守住邊境防線,所以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妥協。可惜的是,德皇威廉二世堅持要求法軍把邊境駐軍削減到十萬,而在德皇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離最後通牒規定的期限只剩下了不到二十四小時。法國當局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戰爭就爆發了。

正是如此,很多人才認爲,想打仗的不是法國人,而是德皇威廉二世。

同樣的原因,德皇威廉二世在德國人中的評價也不是很高。原因就是,在這場讓德意志第二帝國付出了慘重代價的戰爭中,德意志第二帝國並沒有獲得應有的勝利果實,也沒有能夠通過戰爭成爲世界頭號強國,反而成就了剛剛完成工業化的中國,並且終結了西方文明占主導地位的歷史。

見到威廉二世,顧祝同也有同感。

在顧祝同看來,如果威廉二世不是德皇,而只是一個普通人的話,肯定會被別人當成偏執狂。

雖然這只是一次禮節性的拜見,但是顧祝同等人依然感受到,德皇並不友好。

所幸的是,幾位將軍都沒有指望德皇能夠給他們好臉色。

外界有傳聞,在中國軍方明確拒絕由德軍負責大西洋方向上的進攻行動之後,德皇在德軍的高級將領會議上公開咒罵馮承乾,說他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叛徒,背叛了他、以及他的父皇腓特烈三世。

顯然,德皇對中國軍人、特別是高級將領的印象並不好。

所幸的是,德皇沒有爲難三爲將領,只是言語有點刻薄而已。顧祝同等三人也非常沉得住氣,知道沒有必要跟德皇在言語上較真。

在結束了這場不算愉快的見面之後,顧祝同等三人在當天晚上參加了由雷德爾爲他們舉辦的晚會。

因爲習俗不同,所以顧祝同不大喜歡德軍的宴會。

當初,在柏林與德軍談判的時候,顧祝同就以公務爲名謝絕了幾乎所有宴請,而這也給德軍將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讓顧祝同略感驚訝的是,雷德爾專門請了幾位中國廚師,爲他們準備了幾道中國菜餚。

只不過,用餐方式仍然是西式,讓顧祝同有點不大習慣。

有趣的是,張文淵與駱崇明似乎很熟悉這種場合,在應酬德軍將領、以及雷德爾特意安排的那些交際花的時候,簡直是遊刃有餘。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在擔任遠征航空兵司令的時候,駱崇明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呆了大半年,肯定參加過各種各樣的宴會,對德軍將領、乃至德軍的交際花非常瞭解。至於張文淵,在大陸戰場上,也肯定有不少跟德軍交往的機會。

顯然,顧祝同是個門外漢。

因爲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夠強大,所以中德在海軍層面上的合作非常少,高級將領之間也就沒有多少交流。

最讓顧祝同覺得驚奇的就是德軍的交際花。

顧祝同知道,在西方社會裡,婦女是交際場上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大部分的是男賓的妻子或者女兒。可是在雷德爾的宴會上,德軍將領都沒有帶家室參加,而是安排了經過專門訓練的交際花。

顯然,她們的真正身份不是活躍交際場的氣氛,而是德軍的間諜。

顧祝同不是笨蛋,自然提高了警惕。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顧祝同可不想在這個沒有硝煙、只有歡笑的戰場上栽跟頭。(未完待續……)

第27章 底牌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60章 餘熱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5章 攻擊開始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71章 遠去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章 工業時代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38章 大東溝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612章 決裂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67章 前奏第136章 守財奴第161章 勝利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387章 預備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99章 談判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86章 預警機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84章 大選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43章 惡仗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46章 大使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44章 萬不得已第47章 不怕死第75章 出發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76章 左顧右盼第621章 核時代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12章 強攻第58章 時機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71章 振作第595章 洗心革面
第27章 底牌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62章 巔峰對決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60章 餘熱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5章 攻擊開始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71章 遠去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章 工業時代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38章 大東溝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612章 決裂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67章 前奏第136章 守財奴第161章 勝利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387章 預備隊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99章 談判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86章 預警機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84章 大選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43章 惡仗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99章 別無選擇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46章 大使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44章 萬不得已第47章 不怕死第75章 出發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59章 永遠銘記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76章 左顧右盼第621章 核時代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12章 強攻第58章 時機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71章 振作第595章 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