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絕地反擊

“蒼龍”號遭到圍攻的時候,還沒有被摧毀的“加賀”號也遭到了圍攻。

指揮這場攻擊的,依然是李向龍。

在攻擊了“蒼龍”號之後,李向龍率領“秦始皇”號的機羣返航,遇到了“漢高祖”號派出的攻擊機羣。更重要的是,兩支機羣遭遇的地點正好在“加賀”號附近,因此李向龍立即讓其他戰機先行返航,他單獨留了下來,開始現場指揮“漢高祖”號的機羣圍攻“加賀”號航母。

必須說,“加賀”號遭到圍攻,與第一波攻擊中,“漢高祖”號的八架魚雷攻擊機創造的奇蹟有着必然的因果關係。

說得直接一點,正是因爲推進系統受損,“加賀”號纔沒能及時逃脫。

如果沒有被那條魚雷擊中,“加賀”號能在一個小時內航行三十多海里,早就離開攻擊機羣的搜索區域了。

後來,中國海軍把擊沉“加賀”號的戰功全記在了“漢高祖”號上,即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圍攻“加賀”號的也是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戰機。

整個攻擊過程持續了大約十分鐘,二十四架戰機分成了兩個批次、四個機羣進入,僅衝擊了兩輪,就擊中“加賀”號七枚炸彈與五條魚雷,另外還用一枚炸彈重創了留下來掩護航母的“鹿島”號輕巡洋艦。

後來,這艘日本海軍最新的輕巡洋艦在返航途中沉沒。

要知道,當時日本海軍中,除了已經服役的兩艘“香取”級,即“香取”號與“鹿島”號是在大戰爆發前才建成服役的,其餘的輕巡洋艦都是在一九二零年代建造,部分艦齡甚至超過了三十年。至於被日本海軍抱以重望的“阿賀野”級輕巡洋艦,在大戰爆發後纔開工建造呢。

這兩艘輕巡洋艦,一艘掩護“赤城”號,另外一艘掩護“加賀”號。

因爲所剩燃油無幾,李向龍沒有目的“加賀”號沉沒,但是在他離開的時候,“加賀”號已經左傾近十度,離翻覆也不遠了。

也就在李向龍離開後大約半個小時,“加賀”號翻覆。

只是,“加賀”號沒有立即沉沒,而是肚皮朝天的在海面上漂浮了三天三夜。直到九月十四日下午,一艘路過的日本巡邏艇發現了“加賀”號,隨即招來驅逐艦,在十五日下午用魚雷將其擊沉。

李向龍駕駛的“雪雕”降落到“秦始皇”號上的時候,油箱已經空空如野了。

要是他再晚一分鐘返回,恐怕只能在海面上迫降。

下午一點十五分,最後一架戰機,即“漢武帝”號出動的第二支機羣返回,第二波攻擊行動結束。

可以說,到這個時候,西太平洋艦隊已經大獲全勝,在沒有損失一艘戰艦、甚至沒有一艘戰艦受創的情況下,一舉擊沉了一艘航母、重創兩艘(當時還沒有確認“加賀”號與“蒼龍”號已經沉沒,只能算爲重創),還擊沉了一艘重巡洋艦與一艘輕巡洋艦,重創了一艘重巡洋艦。

這個戰果,連馮承乾都沒有想到。

要知道,西太平洋艦隊爲此付出的,只是損失了十八架戰鬥機、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二十八架魚雷攻擊機,陣亡與失蹤飛行員一百零二名(後來有三十七人被救回)、傷殘飛行員十四名。

只是,戰鬥並沒有結束。

要知道,“飛龍”號還沒有找到呢。

更重要的是,在李向龍駕機返航之前,一架日本的水上飛機發現了西太平洋艦隊,而且在被擊落前發出了電報。

“防空部署已經安排妥當,馮司令正在等你呢。”宮振國在甲板上等候李向龍。

“確認是日本的偵察機?”

“非常肯定,一架中島式水上飛機,在發報之後被我們的戰鬥機擊落,但是沒有找到日本飛行員,大概沉到海底了。”

“我們沒有找到‘飛龍’號,這場仗還有得大。”

宮振國點了點頭,同時停下了腳步,讓李向龍先進入航空作戰中心。

“馮司令……”

馮承乾回頭看了眼還沒有脫掉飛行夾克的李向龍,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老宮已經告訴我了,日本偵察機……”

“‘飛龍’號肯定就在附近,說不定已經派出了攻擊機羣,我們得立即加強防空。”馮承乾等李向龍走近,又說道,“我已經給另外兩艘航母下達命令,採取密集編隊,三艘航母相互協助。”

“戰鬥機馬上升空,如果一個小時內沒有遭到攻擊,我們再出動偵察機。”

“此外,我還給魯志剛下了一道命令,從今往後,你不得駕機參戰。”馮承乾面色非常嚴肅。“不可否認,你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如果你一直在一線部隊,你也許會成爲我軍的頭號轟炸王牌。但是你得明白,你現在是艦隊的航空司令,負責指揮整個艦隊的三支航空聯隊作戰,你的崗位在這裡。也只有在這裡,你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爲海軍、爲國家做出最大的貢獻。我再也不希望見到、或者聽人說起,你又做出衝動的事情來,要不然我會把你調回海軍司令部。”

“馮司令,絕對沒有第二次了。”

“那就好。”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防空作戰的事情你去安排吧,你是內行,我只能看熱鬧。”

“老宮是這方面的專家,我讓他負責。”

馮承乾沒有多說什麼,李向龍回來之前,就是宮振國在做防空部署。

此時,已有二十架戰鬥機升空。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之內,參與第二輪攻擊的十四架“猛禽”也出動了,防空戰鬥機的數量達到了三十四架。

與航空戰隊不同,西太平洋艦隊採取的是聯合防空戰術。

說得簡單一些,航空戰隊的每艘航母都是獨立運作的,航母之間的距離在十公里、甚至二十公里以上,也就無法相互掩護。西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母則編在一起,除了各自的兩艘防空巡洋艦做貼身掩護之外,其他的戰艦均以艦隊爲核心,擔任外圍防空驅逐任務,而三艘航母出動的防空戰鬥機則由旗艦統一調配指揮。

雖然集中防禦,使得艦隊的目標特徵極爲明顯,但是防空力量更加強大。

接下來幾年,這種集中防禦戰術經受住了實戰考驗,而像日本海軍的那種分散防禦戰術則被徹底淘汰。

事實上,提出這套戰術的正是馮承乾。

最初的時候,李向龍等人都傾向於採用與日本海軍類似的防空戰術,認爲只有給航母留下足夠大的機動空間,才能進行有效規避。在第三艘“秦始皇”級、也就是“漢武帝”號服役之後,馮承乾專門在南海舉行了一次防空作戰演習,並且通過演習證明,防空作戰的關鍵不是航母的機動空間越大越好,而是防空火力的密度越高越好。說白了,航母的戰術機動性再好,也比不上戰機。相反,再堅固的戰機也很容易被高射炮擊落,因此提高高射炮的火力密度遠比提高航母的機動範圍重要。

當然,所謂的集中防禦,並不是讓航母等戰艦緊緊的挨在一起。

在防空作戰中,戰艦的航速都非常高,只有跑得足夠快,纔有足夠的機動性,因此航母的間隔距離一般在五公里左右,而爲航母提供貼身保護的防空巡洋艦與航母的距離,一般都在兩公里之內。

顯然,這個距離已經足夠近了。

要知道,爲了保證起降安全,在進行航空作業的時候,航母的間隔距離至少要擴大到十公里以上。

西太平洋艦隊緊鑼密鼓的進行着防空準備的時候,航空戰隊僅存的航母,即“飛龍”號的艦長山口多聞已經派出了由十架“零”戰、十四架“99”式俯衝轟炸機與十二架“97”式魚雷攻擊組成的攻擊機羣。

航空戰隊能否反敗爲勝,就看這次攻擊了。

雖然山口多聞的資歷比不上南雲忠一,但是他是日本海軍兵學校第四十屆畢業生中的第二名。中日朝鮮戰爭之前,山口多聞在美國留學,後來擔任了外交海軍武官,到一九三六年纔出任輕巡洋艦艦長,並且在次年就當上了“伊勢”號戰列艦的艦長。在日本海軍中,能夠成爲戰列艦的艦長,可以說是前途的保證。大戰爆發前,山口多聞因爲主張艦隊應以航空作戰爲主,出人第二航母突擊羣司令官,並且兼任了“飛龍”號的艦長,爲當時日本海軍中最年輕的將官之一,年僅四十七歲。

戰鬥開始後,山口多聞就命令“飛龍”號向北航行。

在“蒼龍”號遭到攻擊的時候,“飛龍”號離“蒼龍”號在二十公里以上,而且恰巧在一片積雨雲層下方。結果就是,攻擊“蒼龍”號的中國戰機沒有發現“飛龍”號,也就沒有攻擊“飛龍”號。

此外,當時“蒼龍”號幾乎在中國戰機的最大攻擊半徑上,因此完成了攻擊任務的戰機都沒有向北搜索“飛龍”號。

躲過一劫之後,山口多聞也收到了偵察機發回的報告。

雖然晚了近一個小時,但是遲到總比不到好。不管怎麼說,山口多聞至少知道中國艦隊在哪了。

第62章 用人之道第431章 冒險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143章 農場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88章 選擇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88章 復出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章 笑談天下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6章 鬼鎮第152章 足跡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70章 錯失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584章 死衚衕第14章 海軍之父第454章 南下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37章 看熱鬧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45章 駕駛員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419章 矛盾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69章 恩仇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59章 主動權第31章 技術投入第84章 大禍臨頭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88章 核技術第8章 三權第71章 替死鬼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43章 大裁軍第14章 營救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509章 守將第73章 戰機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179章 突擊第25章 死有其所第60章 精氣神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89章 截擊機第554章 預言城鎮
第62章 用人之道第431章 冒險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143章 農場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88章 選擇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88章 復出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章 笑談天下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6章 鬼鎮第152章 足跡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70章 錯失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584章 死衚衕第14章 海軍之父第454章 南下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50章 兵臨城下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37章 看熱鬧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8章 輕重有別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45章 駕駛員第91章 轉攻爲守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419章 矛盾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07章 坐失良機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69章 恩仇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59章 主動權第31章 技術投入第84章 大禍臨頭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588章 核技術第8章 三權第71章 替死鬼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43章 大裁軍第14章 營救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509章 守將第73章 戰機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179章 突擊第25章 死有其所第60章 精氣神第86章 相互妥協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89章 截擊機第554章 預言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