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

玄世璟的話音落下,無異於將一個碩大的炸藥包丟在太極殿中,一瞬間殿中的朝臣便炸了鍋,議論聲越來越大。

他們都覺得玄世璟絕對是個瘋子,昨日裡不過是與法華寺的一場爭執罷了,本來也不是件什麼大事兒,不過在玄奘回長安這個檔口上,才被推到風口浪尖,但玄世璟好歹是朝廷的官員,大唐的侯爺,對於其本身,除卻受人非議一點之外,也就沒什麼損害的了。

結果弄到現在,東山侯竟然要針對整個佛門!

御史臺的人聽到玄世璟如此說話,也是呆立當場。

“玄侯,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那御史出言問道。

御史一說話,朝堂也安靜了下來,都等着玄世璟開口,看看這位侯爺到底想要做什麼。

“不就是因爲本侯昨日裡在本侯的莊子上與法華寺的和尚起了爭執,今日御史大人才牽扯出本侯如此多的罪狀,既然這樣,那就從昨日的事情開始解決好了。”玄世璟笑道,隨後拍了拍手。

立刻便有店外的小黃門捧着玄世璟交給他的東西走進殿中,躬着身子,站在玄世璟的身旁。

“如今本侯在長安城的名聲也算是聲名狼藉了,想來法華寺的和尚回到長安城之後也沒少編排本侯,如此,那今兒個,就好好的算算這筆賬,也讓諸位知道,雖然本侯年輕,但是也是個錙銖必較的暴脾氣呢。”玄世璟笑了笑。

隨後,玄世璟對着上首的李二陛下拱了拱手:“陛下,臣這裡有幾本賬本,是錦衣衛調查長安城各個寺廟收入、田地、寺廟中人員數量、寺廟名下財產數量的賬本,臣恭請陛下預覽。”

“呈上來。”李二陛下沉聲道。

玄世璟身邊兒的小黃門走到李二陛下身側,將東西都交給德義,德義粗略的看了一眼,這才放在李二陛下面前的書案上。

玄世璟拿出了賬本,更是令朝中諸多大臣心驚,神侯府的動作竟然比法華寺還要快,還要狠。

只是他們不知道,佛寺一事,在玄奘回來之後在長安城鬧的沸沸揚揚的時候玄世璟就已經注意到了,只是玄世璟與他們之間向來井水不犯河水,晉陽有這股好奇心,玄世璟也就由着她去了,這些東西也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才查出來的,並不是朝臣們所想象的,一天之內查出來的。

李二陛下隨手翻開一本賬本,粗略的看了一下里面所記載的東西,本來風輕雲淡的神色卻是越來越嚴肅,翻閱的速度也是越來越慢。

“這當中記載的,可是事實?”李二陛下問道。

“正是。”玄世璟拱手道:“這是錦衣衛親自走訪之後上報回來的數據,陛下可看出當中的蹊蹺?”

李二陛下點點頭,隨後對着朝臣問道:“今日可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稟報?”

突然之間的轉移話題,讓朝臣們面面相覷,還是禮部的官員站出來。

“啓奏陛下,臨近年關,四方各國信件已經送達長安,使節團已經在路上......”

“人到了直接安排進鴻臚寺便是,此事等到使節團到達長安之後再拿到朝堂上來說吧。”李二陛下打斷了禮部官員的話:“若是沒有別的事,今日早朝到此爲止,長孫無忌、馬周、褚遂良、房玄齡、玄世璟隨朕去甘露殿議事,退朝吧。”

“諾。”太極殿中衆臣拱手應聲。

今日早朝匆匆結束,與玄世璟遞上去的東西有着莫大的關聯,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而在朝堂上玄世璟也說,那是關於寺廟財產的賬本,難不成,這寺廟之中的財產,還有什麼蹊蹺不成?

大多數的官員勳貴不會去關心這些,寺廟香油錢那才收幾個?

只是他們不知道,雖說參拜寺廟中的佛像的百姓都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是積少成多之下,累積起來的財富有多麼的驚人,加上長安城當中的富貴人家,動不動就給佛像塑金身什麼的。

有錢人家出錢,沒錢人家想要出錢,沒有錢,那就只能送地......

這是得對佛門的信仰達到一個什麼樣子的高度才能做出這樣的事兒來。

土地是百姓賴以生存的源泉,將自己生存的土地都送給寺廟了,以後家裡拿什麼養活?

而對於這些,寺廟從來都是不管不問來者不拒,如同有人想要出家當和尚一樣,來者不拒,無視官府的文書。

玄世璟的奏摺之中將這些事情分析的井井有條,所以李二陛下看了之後,心裡的震驚與複雜,這種情緒,是說不清楚的。

之前知道佛寺不缺錢,但是不知道,佛寺不缺錢會不缺到這個地步。

今天上早朝的官員回去的格外的早,出了太極殿,玄世璟連同方纔李二陛下點到名字的朝臣朝着甘露殿走去。

“玄侯,你這呈交上去的賬本里到底記載了些什麼東西,爲何陛下看了之後連早朝都不上了直接就退朝了呢?”去甘露殿的路上,馬周出言問道。

馬周這一問,同行的幾位大佬同時朝着玄世璟這邊看過來。

“在太極殿中說了啊,就是長安城一些佛寺的賬本,包括這佛寺之中庫房的財產,名下的田產、店鋪,還有寺廟中和尚的數量而已,只是這數量讓人意想不到罷了。”玄世璟解釋道:“幾位大人沒有察覺到嗎?長安城這幾年和尚是不是多了起來,往常還好說一些,畢竟不會有人閒着沒事兒去數寺廟裡有多少和尚,但是這兩個月就不一樣了。”

“不一樣?也是,畢竟玄奘法師回來之後在長安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房玄齡說道。

“沒錯,玄奘法師的歸來,將佛學帶上了另一個高度,一時之間,長安城周邊的州縣,佛廟舉行的法會如同春筍般冒了出來,長安城中大眼望去,街上的和尚都比往常多了不知道多少倍,問題是,這麼多和尚,而官府頒發給寺廟的身份文牒,每年纔多少?”玄世璟問道。

“這......”

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四百三十四章:借用軍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四百一十六章:商討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三百三十七章:小公主要出宮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五十章:佛門的慈悲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四百九十四章:熱鬧的御花園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二十四章:除夕夜宴(上)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四百四十三章:不鬆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十一章:懼冷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六章:中秋宴(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四百七十四章:疑竇重重第六百三十七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九十二章:苦海無涯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無疑?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一團亂麻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四百二十九章:閻立德出面第六十七章:襄州事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九百零六章:對與錯,難解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六章:城牆下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父與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四百七十六章:對李淳風的信任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五百一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回憶第八十章:後招?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開端第一百七十五章:各跑各的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五百七十七章:打建安城的主意第二百七十章:往哪兒逃定親(下)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一千五百三十章:皇帝的名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四百八十四章:張亮的“貴人”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九十八章:封賞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十六章:田獵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八百五十三章:命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四百八十四章:劫獄(下)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七百一十一章:興致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七百八十六章:癖好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低調的人才第六百二十九章:誰都代替不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一百八十三章:混進山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新的發現第五百零三章:處理第九百九十九章:打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四百三十四章:借用軍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一千四百九十章::住在牛角尖裡的人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四百一十六章:商討第九十二章:裝糊塗第二百七十九章:阻攔第三百一十四章:單衝的去意第十一章:秘書瓏兒第三百三十七章:小公主要出宮第五百二十七章:各方勢力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恍然大悟第五十章:佛門的慈悲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四百九十四章:熱鬧的御花園第三百四十章:泉蓋蘇文的處境第二十四章:除夕夜宴(上)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四百四十三章:不鬆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十一章:懼冷第四百二十一章:李安儼第六百零六章:敲竹槓第一百四十六章:中秋宴(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狄仁傑夜訪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四百七十四章:疑竇重重第六百三十七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九十二章:苦海無涯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無疑?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一團亂麻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一章:火氣第四百二十九章:閻立德出面第六十七章:襄州事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九百零六章:對與錯,難解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六章:城牆下第四百七十一章:片刻寧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父與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四百七十六章:對李淳風的信任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五百一十五章:李二陛下的回憶第八十章:後招?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百二十章:論道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九百一十五章:官員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開端第一百七十五章:各跑各的第十六章:高陽的疑惑第五百七十七章:打建安城的主意第二百七十章:往哪兒逃定親(下)第六百零三章:劉仁願的心思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一千五百三十章:皇帝的名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四百八十四章:張亮的“貴人”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各退一步第三百九十八章:封賞第四十六章:行動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十六章:田獵第五百九十三章:動刑審訊第二百把十八章:甘露殿內(下)第八百五十三章:命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蘇州第四百八十四章:劫獄(下)第八百七十八章:竇孝果第七百一十一章:興致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四百六十二章:百騎司的消息第七百八十六章:癖好第四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低調的人才第六百二十九章:誰都代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