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張亮的“貴人”

張亮府上的這些方士術士之流,都是被張亮安安穩穩的養在府上,好吃好喝的供應着,他們只需要討好張亮一人足矣,外面的事情,對他們來說是什麼樣子的,沒多大關係。

至於宮中和張亮府上相比,雖然在宮中若是得了陛下寵信,身份地位不同非凡,可是哪兒有在這鄖國公府逍遙自在,深宮之中,也不是什麼乾淨地方,宮裡的人,也都不是什麼好相與之人,在陛下身側,難免惹得旁人眼紅,成爲旁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一個不小心,命都沒了,還要地位作甚,倒不如在這鄖國公府逍遙快活,只要把張大人哄高興了,即便是這鄖國公府府上的那些公子們,也得對自己客客氣氣的。

張亮雖有五百假子,但不都住在長安城中,在長安城外,張亮也是有封地的,與玄世璟一樣,在封地的莊子上有自己的別院,大多數義子都住在那所別院當中。

在張亮府上的偏院中,張亮特意吩咐府上的人爲這方士準備了丹房,一應物事,不比宮中少。

大唐的勳貴們信方士,迷戀煉丹,想要長生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但是像張亮這般沉迷的,甚至在自己府上養這麼多方士術士,還是少見的。

將方士送到張亮府上之後,李安儼與這方士之間的聯絡卻未曾斷過,一邊與這方士聯繫着,一邊和李治一同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讓李治從十六王宅脫身。

李治從宮中回來之後,對於離開十六王宅的事情就越發的熱忱了,這還要源自長孫皇后與他說的那些話。

李治若是想要離開十六王宅,看來是不能依靠長孫皇后了,所以要自己想點兒其它的招兒才行。

李安儼讓方士做的只有一件事,讓張亮自己去尋思,去覺得,九皇子李治,纔是明主,值得他投效,若是李治得勢,他手中的權勢,勢必會更上一層樓。

這目標對於這天竺方士來說並不簡單,首先不能像上次在皇宮之中那樣,沒有摸清楚主子的脾性就急於說話,話說不好,引得旁人猜忌,連留在這府中享受的機會也都沒有了。

所以他只能緩緩圖之,爭取能不聲不響的影響張亮。

張亮既然對術士方士之流如此寵信,那他們的話,張亮也自然是從諫如流,這回這方士也學聰明瞭,不管說什麼,都先把老天爺扯下來給他充當門面,整天掛在嘴邊的便是觀星夜天象,無論什麼,都是老天的意思。

就連丹房遲遲不開火,也是老天的意思,時機還未到。

對於這些話,張亮深信不疑,求長生是件大事,老天爺的意思自然要遵守,而且,張亮有的是時間等,不急於一時。

努力的鋪墊了這麼長時間,這方士終於找到了合適的機會,與張亮說起九皇子李治的事情了。

在張亮面前,方士是裝作不知道大唐還有一位落魄的九皇子的,只是說有位貴人在長安,若是張亮能夠相助那貴人,往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而張亮問這方士,那貴人是誰的時候,方士卻又搖搖頭說現在只知道這貴人人在長安,具體的,還不清楚,需要時間。

如今的張亮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手中的權利財富,都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封了國公,官居刑部尚書,但是這才哪兒到哪兒。

張亮是農戶出身,早年在家務農,後投靠瓦崗,隸屬於徐世績部下,隨徐世績降唐。在房玄齡的推薦下,擔任秦王府車騎將軍,武將的出身。

按理說走到今天,高官高爵有了,榮華富貴有了,也差不多了,但是人若是沒有了上進心,與鹹魚又有什麼兩樣。

張亮心裡心心念念還惦記着入政事堂,原本朝廷是沒有政事堂的,後來李二陛下設立的政事堂,這政事堂,倒是成了大唐的核心決策機構了,如今朝堂上除卻三省尚書左右僕射,侍中和中書令四人之外,還有幾位尚書級別的官員,也被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入了政事堂,成了宰相。

張亮想着,在王上,怎麼也得撈個宰相做做,以後在人前,也是被人喚一聲張相公。

方士雖然只是“無意”提了這麼一次,但是這事兒卻是落在了張亮的心裡,紮了根,等再過兩天,這方士就能再與張亮說兩句話,將這位“貴人”的範圍縮小一些了。

張亮回去之後自己個兒也在猜想,這貴人到底是誰,但是猜來猜去,一直沒個頭腦,去問別的方士術士,那些人自然哄着張亮來,但是要說出個一二三來,是不可能的,他們哪兒知道什麼貴人,對於他們來說,張亮就是天大的貴人。

張亮雖然急切的想要知道,但是卻不得不安安靜靜的等着那方士的消息,那方士也說了,這種事情要看機緣,不可強求。

而張亮覺得,這方士已經到了他府上,那他的機緣應該不會差纔是。

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吧。

如今的玄世璟在莊子上還算是清閒,學院周圍雖然忙亂,但是不影響學院裡教書授課,到了今年秋天,可就是學院裡要考試的時候了,這場考試決定了如今坐着學堂裡的這七十多人是否能繼續在這裡讀書。

是留在這裡繼續深造,還是離開這間學堂,去工學院,又或者是直接回家.......

書院周圍的宅子建造的雖然不是傳統的幾進幾齣的府邸宅院,但都是些精緻的小樓,兩層三層的,偌大的後院兒是公共的,每個小樓前面帶着一精緻的小院子。

雖然都是蕭瑀和高士廉寫信請過來的先生,但是在書院周圍建造像長安城中的高官顯貴住着的那樣的大宅子顯然是不可能的。

玄世璟在周圍建造的宅子,都是緊湊雅緻型的,雖說不氣派,但是對於那些過來教書的先生來說,絕對夠用,而且,迎合了他們的口味,足夠雅緻,這些宅子裡的裝飾,有的古樸,有的簡約,也有的,與道政坊的宅子裝飾的大致相同,用的材料,都是玄家旗下商會特有的,別人模仿不來的。

第二章:天生王侯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殺人滅口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一百二十九章:東西吐谷渾第一千三百章:來俊臣去莊子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四百五十五章:廢太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線索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線索可能在長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百零二章:案件的瓶頸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五百零七章:給高句麗的一道菜第一百八十九章:荀攸同行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四十章:我不是蘿莉控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再回琅琊第三章:身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氣第三百七十九章:斬敵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九百八十九章:援兵第四百四十七章:安心養老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醒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九百四十五章:一天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徹底完蛋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十六章:良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第八十八章:舊事重提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第四百九十五章:毒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迫切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一百九十六章:回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緊張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五百四十八章:形勢第三百六十五章:亡百濟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拼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二十五章:和親策第八百三十八章: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四百六十四章:談話第四十一章:相識第四百三十九章:挖個大坑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弔唁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四十三章:勞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師于志寧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
第二章:天生王侯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綁架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殺人滅口第一百一十四章:腿病第一百二十九章:東西吐谷渾第一千三百章:來俊臣去莊子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四百五十五章:廢太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線索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英雄遲暮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線索可能在長安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第六百九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效率第一百零二章:案件的瓶頸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五百零七章:給高句麗的一道菜第一百八十九章:荀攸同行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四十章:我不是蘿莉控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處置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再回琅琊第三章:身份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透氣第三百七十九章:斬敵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一百零四章:張家慘案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九百八十九章:援兵第四百四十七章:安心養老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醒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查無此人第九百四十五章:一天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徹底完蛋第三百六十九章:援兵到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二百七十七章:招收學生(下)第五十六章:良臣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百六十一章:巧遇祿東贊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第八十八章:舊事重提第四百九十一章:江慕晴的直覺第四百九十五章:毒舌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帝王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迫切第七十五章:搜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一百九十六章:回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緊張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四百六十三章:藉口進宮第三百一十三章:珍惜機會第七十六章:商隊的行蹤第五百四十八章:形勢第三百六十五章:亡百濟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拼殺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二十五章:和親策第八百三十八章: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五十五章:落幕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三百三十六章:黑衣人秦冰月第四百六十四章:談話第四十一章:相識第四百三十九章:挖個大坑第五百八十章:手段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弔唁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朝堂爭論第四十三章:勞力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帝師于志寧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承擔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