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

這話說的倒是沒毛病,好歹是十年寒窗苦讀,家裡從小就給請先生教導讀書認字兒,背誦四書五經的監生們,豈能輸給東山縣莊子上的那些學生們?他們這纔讀書多長時間?若是真的比輸了,豈不是很沒面子。

擡不起頭來的不僅僅是國子監的這些先生官員們,他們作爲監生,比先生官員更要覺得臉上無光。

莊子上的書院的學生雖然大多都是莊戶家的孩子,先天條件可能不如國子監的監生,但是先天的不足可以用後天的努力來彌補啊,讀書的時間也並非能夠決定一切成績不是。

國子監這邊的課程比較鬆散,雖然說是十年寒窗,但是也不過是上午講學,下午自習這樣的學習進程,而莊子上這邊呢?一天下來,課程安排的滿滿的,每五天,休息一天,在課程的緊張進度上,國子監是比不了的。

國子監與文學院的學生相比較的話,從文學院出來的學生,怎麼說也是讀過六年書的,接受書院裡的先生們教導整整有六年,緊張學習了也有六年的功夫。

前兩年在明德書院打好基礎,後面四年則是在文學院學習各種東西,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東西,還有比書本上更多的東西。

文學院的教導宗旨從來都不是拘泥在書本上,雖然學生沒有辦法行萬里路,但是莊子上的東西,也足夠他們見到許多,認識到許多了。

這樣一來,倒是比國子監的學生們課程更豐富多彩一些了。

術業有專攻,因此從明德書院出來的學生纔會通過考試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去專門來學習,去精通它,

但是這不包括文學院的學生,文學院的學生除卻專精讀書之外,其餘的不論是什麼,都要稍微學習一些,書院在今年,也將會給學生開設選修課程,在“稍微”的基礎上,能讓文學院的學生,“精通”及科。

進入文學院的學生也不是說畢業就能畢業的,學分達不到的話,書院是不會給辦法畢業文書的,沒有畢業文書,離開了書院,書院也不會承認這個學生。

這樣也是爲了避免學生在文學院之中自我滿足,懶散。

沒有拿到畢業文書的學生,自行去參加春闈考試,也是與書院無關的。

在當今這年頭,獨身一人在朝堂上,在官場上闖蕩,可不容易啊。

而且,若是從書院出來,卻不得書院承認,名聲上肯定也好不到哪兒去,因此,莊子上的學院的學生都很珍惜在書院的日子,也足夠努力,足夠認真。

從明德書院進了別的學院之後,也都不是孩子了,可以說在進明德書院之後,就已經懂事了。

明德書院也是需要考試才能進來的,並非說,只要到了年紀,家裡能夠供的起,就能夠到莊子上的書院讀書,所以機會是要自己來珍惜的。

這樣一比較的話,國子監雖然存在的時間比莊子上的書院不知道要早多少年,但是莊子上的書院的教育體系在玄世璟的規劃下,卻是比國子監這邊要先進許多的,同樣的時間,學生們能夠有效的利用起來,學到更多的東西,僅僅是在這一方面,莊子上的書院要比國子監強許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兩處書院各有各的長處,到最後就看誰比較“適合春闈”了。

國子監更多的是傳統,而東山縣莊子上的書院代表的便是新興。

新興與傳統的碰撞,定然會擦出更多的火花,兩相碰撞之下,有人得益,有人受傷,這是在所難免的。

只有這樣,纔有進步可言,不然,只是死水一潭罷了。

在東山縣莊子上沒有書院之前,國子監這邊,二三十年了,有一點改變嗎?

完全沒有,只是按照一代代延續下來的東西,循規蹈矩的繼續走着前人的路罷了。

而東山縣莊子上的學院,就是作爲一個打破傳統的存在。

不管是長安城中的國子監,還是長安城外的鹿山書院,都在傳統之列。

冥冥之中,東山縣莊子上的書院,似乎已經成了衆矢之的。

若是兩年後的文學院拿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或許這些躲在暗地裡的人就要在明面上發難了吧。

率先打破規則卻沒有相應實力的人,沒有好下場的。

玄世璟敢這麼做,也是對莊子上的書院有極大的信心的,兩年之後,背水一戰。

不過眼下兩年之後如何,所有人都只是在默默準備罷了,重要的是,眼前。

玄世璟怕明德書院的學生們畢業的考試出問題,而國子監這邊,卻恰恰是要在這場考試上動手腳。

莊子上的一場考試,或許將成爲雙方的第一次正面博弈。

一轉眼之間,到了六月二十,二十一就是考試的日子,也就是明天,但是玄家這邊,考試的事情倒是要先放一放了,因爲今天一大早,玄家的女主人,玄世璟的夫人,大唐的晉陽公主就要臨盆了。

府上的人緊張了起來,晉陽所在的院子裡的下人忙進忙出,穩婆在屋子裡滿臉大汗,玄世璟在外頭也是坐立不安。

鮮紅的血水被一盆一盆的端出來,產房裡頭晉陽的哀嚎聲就從來沒有斷過。

一大家子人都聚集在產房外頭的院子裡,也顧不得天氣炎熱,就這麼在外頭等着。

這樣的場景,玄世璟已經不是第一次面對了,可是話是這麼說,生孩子可是走鬼門關,玄世璟能不擔心嗎?

整整一個上午,產房裡都在忙活,玄世璟飯也吃不下,就這麼在產房外面等着。

晉陽的叫喊聲由剛開始的中氣十足,變得越來越虛弱,估計到這會兒,已經沒有力氣再去吼叫了吧。

穩婆進入產房之前,是帶着參片進去的,讓晉陽將參片兒含在嘴裡,爲的就是能補氣,若是氣不足,那可就遭殃了。

生孩子也是極其消耗體力的一件事兒,而且這事兒,外人幫不上忙。

也正是因爲如此,玄世璟這才緊張。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二百八十六章:面聖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打斷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約見第一百四十二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三百七十八章:不留活口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一百三十章:夜會第三百六十一章:房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長生的由來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四百五十九章:戴胄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十七章:你怎麼不上天呢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家書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五百一十八章:練兵(上)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百六十二章:寶藏的傳言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找路子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六百七十五章:不復當年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三百一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五章:遣唐使的拜訪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五十二章:求人不如求己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我走後,管它洪水滔天第八百七十四章:無理攪三分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應第二百四十一章:進入密室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二百一十七章:下套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二百六十五章:逃朝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燒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誰都不大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情況不太好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十九章:李治武媚娘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二百八十六章:面聖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夜第二百八十九章:魔障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打斷腿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想辦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約見第一百四十二章: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八百四十五章:不捨第三百七十八章:不留活口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五百八十三章:該殺的殺第一百三十章:夜會第三百六十一章:房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二百五十四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特長生的由來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四百五十九章:戴胄的心思第一百零四章:人心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又見宣召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五百六十一章:遼東聯絡點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十七章:你怎麼不上天呢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四百七十三章:張亮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賬本真容第六百四十三章:換成錢財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家書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五百一十八章:練兵(上)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百一十八章:李二陛下的動作(下)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百六十二章:寶藏的傳言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找路子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八百六十章:大船也難行第四十一章:相識第一百四十三章:習俗第六百七十八章:微服出宮第六百七十五章:不復當年第三十九章:遼東大災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三百一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九十五章:遣唐使的拜訪第一百零一章:馬後炮第五十二章:求人不如求己第三百二十八章:對泉男生的節制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我走後,管它洪水滔天第八百七十四章:無理攪三分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五百九十二章:放火燒山第十五章:搬出城主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七十四章:發現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撲了空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好反應第二百四十一章:進入密室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二百一十七章:下套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二百六十五章:逃朝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燒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誰都不大方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逼迫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訴冤第六百一十四章:楊福、成勇第三十七章:覲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情況不太好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四十九章:恩怨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防患於未然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四百四十六章: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