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渤海人之亂

蕭巖壽萬萬沒想到,一個區區遼陽府守將也能成爲扭轉大遼與女真局勢的關鍵,就在他們大軍的物資被劫,正準備讓後方的遼陽府籌措物資時,卻沒想到身爲遼陽府守將的高永昌竟然忽然造反,一舉奪下了遼陽府,並且將遼國的官員趕了出去。…≦,

東京遼陽府原本屬於歷史上的渤海國,這個東北小國曾經在歷史上顯赫一時,特別是在唐朝時更是被稱爲海東盛國,不過後來被遼國所滅,國土也被遼國劃入東京府,不過渤海國雖滅,但是渤海國民還在,遼國爲了不讓渤海國的遺民作亂,於是就將大部分人遷移到遼國各地,但是在東京城境,渤海人依然佔據着相當的數量。

高永昌本來只是一介武夫,憑藉着軍功搏得了遼陽府守將的職位,本來也算不得什麼大人物,但也正是這個小人物,卻偏偏改變了遼國與女真之間的局勢。

遼陽府中的渤海人大概佔據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這裡是渤海國故地,很多渤海遺民對於故國還是很有感情的,再加上遼國是契丹人主政,他們對於國內的民族問題處理的並不是很好,這也導致遼陽府中的渤海人與官府之間存在着不小的矛盾,時不時就會爆發衝突。

十分巧合的是,就在蕭巖壽的大軍物資被阿骨打劫持之時,遼陽府中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事的源頭還要追溯到耶律浚身上,他想要在上京城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但是國庫空虛,於是只能加稅,而耶律乙辛這些人卻是藉着這件事大肆斂財,導致各地是民怨沸騰。

遼陽府做爲遼國的四京之一。自然也會被耶律乙辛他們放過,藉着耶律浚修建寺院之名,耶律乙辛指使東京留守等人,對遼陽府各地橫徵暴斂,特別是對渤海人這些非契丹人,更是承擔了數倍的稅負。如此一來,自然引得當地的渤海人大爲不滿,不少渤海人組織起來抗稅不繳,引得遼陽府的局勢也是十分動盪,整個遼陽府就像是坐在火藥桶上的似的,雙方的衝突可以說是一觸即發,偏偏遼陽府的官員還不敢上報,一直把這件事死死的捂住,免得傳到朝堂上影響他們的仕途。

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一件引發遼陽府大亂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說起來這件事即是偶然又是必然,那就是遼陽府的一個官員下鄉去催交稅款,結果竟然被當地彪悍的百姓給活活打死了,畢竟遼陽府這邊少數民族居多,大多都是性情火爆,發生這樣的事也很正常。

不過這件事發生後,遼陽府的官員沒想着息事寧人。反而派兵把那些亂民給抓了起來,結果這下可是捅了馬蜂窩。本來就對官府十分怨恨的百姓幾乎是立刻揭竿而起,一時間整個遼陽府是民亂四起,駐守的軍隊想要彈壓都分不出身來。

在這些造反的百姓之中,渤海人佔據着主要地位,身爲遼陽府守將的高永昌剛好也是渤海人,而且有一些他認識的人也加入到這場叛亂之中。甚至還有人寫信給他,勸他也起兵造反,到時他們必定奉他爲主。

高永昌也是個賭徒,看準這個機會後竟然真的放手一搏,率領着手下三千人公開造反。不但佔據了遼陽府城,而且還自稱大渤海皇帝,建國號大元國,建年號隆基。

說起來渤海國這個名字還是很有號召力的,隨着高永昌的立國,之前那些造反的渤海人紛紛歸附,甚至連一些其它民族的百姓也願意加入大元國,因爲遼國的統治實在是太失民心,所有人都對遼國十分的失望,與其呆在遼國被逼死,還不如跟着高永昌搏一搏。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高永昌的實力擴張的極快,短短几個月就組織起數萬大軍,而且東北之地本來就民風彪悍,普通成年男子稍加訓練就可以上戰場,只要能夠參加兩場實戰不死,就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戰士,高永昌也正是利用這種辦法,率領着手下的數萬大軍向四方擴張,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竟然把東京道五十餘州全都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中。

高永昌造反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得遼國大爲震動,甚至連久不理朝政的遼國皇帝耶律浚也被驚動,親自過問了這件事後,立刻讓耶律乙辛集結軍隊清剿叛軍,對此耶律乙辛當即答應,然後耶律浚就安心的回宮享樂了,可是留下的耶律乙辛卻是一臉的苦笑,因爲高永昌的這次造反實在太巧了,竟然使得他一時間無兵可派。

這幾年遼國的主要兵力都用在了清剿女真人那邊,也就是說,遼國的大部分機動兵力都集中在蕭巖壽手中,可是在遼陽府出事之後,蕭巖壽率領着大軍就駐紮在遼陽府以北,現在遼陽府大亂,剛好切斷了朝廷與蕭巖壽之間的聯繫,更加糟糕的是,蕭巖壽的大軍之前剛剛損失了大批的物資,現在還沒有來得及補充,剛巧又在這時與後方失去了聯繫,萬一這時女真人再趁機進攻工,恐怕蕭巖壽的大軍就危險了,到時若是失去了這支主力,恐怕大遼也將面臨十分危險的境地。

耶律乙辛能夠想到上面這些,蕭巖壽在得知後方的遼陽府發生叛亂後,也是第一時間想明白了自己的境地,當下不禁嚇的出了一身的冷汗,幸好報信的使者也知道輕重,之前進營時並沒有大聲宣揚,現在整個大營中也只有自己和身邊的人知道,否則若是讓其它人知道,恐怕整個大軍的人心都會散了,畢竟後路被斷,軍中又缺乏物資,女真人也隨時都可能殺過來,這種情況簡直糟的不能再糟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蕭巖壽立刻讓人將報信的人安排到營中休息,但卻不準任何人接觸他,然後他火速將兒子蕭敵烈召到自己的帥帳之中議事,因爲整個軍營中他也只能信任自己的兒子,至於其它的將領,他不敢保證這些人在知道這個糟糕的消息後會有什麼反應。

蕭敵烈聽到父親的召見,當下也立刻趕來,結果當他聽到遼陽府那邊的變故後,整個人也是呆立當場,過了好半天才終於開口道:“父親,這……這簡直是天要滅大遼啊!”

聽到兒子的話,蕭巖壽也不禁嘆息一聲,事實上他剛聽到遼陽府那邊的變故事,也同樣有這樣的感受,若是之前他大軍的物資沒有被劫,那麼現在他就可以立刻回過頭來平叛,哪怕是女真人從背後偷襲他也不怕,可是現在物資沒了,別的不說,光是糧草一項就能把整個大軍壓垮,所以他現在別說是平叛了,能夠想辦法自保就已經不錯了。

“敵烈,你覺得現在我們該怎麼辦?”蕭巖壽這時眉頭緊皺問道,雖然現在局勢還沒有到最糟的時候,但留給他的選擇也不多了。

蕭敵烈聽到這裡也同樣皺緊了眉頭,過了好一會兒這才緩緩的開口道:“父親,現在留給咱們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冒險回身平叛,但是咱們必須在糧草耗盡之前消滅叛軍,另外還有提防背後的女真人殺來。第二條路則要簡單一些,那就是立刻離開這裡,全速向黃龍府那邊撤退,同時要做好防備女真人追擊的準備,因爲我懷疑女真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聽到蕭敵烈的分析,蕭巖壽也不禁皺緊眉頭考慮半晌,因爲他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無可避免的遇到一個極大的威脅,那就是背後女真人的追擊,其中撤退到黃龍府這條路看似風險要小一些,路途也近一點,但是女真人對這條路也最熟,因爲當初就是蕭巖壽把他們從黃龍府逼到這裡的,另外蕭巖壽不戰而逃,這可不是之前物資被劫那種不定耶律浚知道這件事後,惱羞成怒之下會把他直接給砍了,所以選擇這條路他幾乎是冒着生命危險。

看到父親躊躇的表情,蕭敵烈也同樣難以決斷,考慮了半晌最終於終於一咬牙道:“父親,雖然回身平叛所冒的風險要大一些,但至少可以向陛下表明您的態度,就算是受到女真人的夾擊,咱們也未必一定會敗,而且只要打敗了高永昌的叛軍,就可以從那裡取得必要的物資,所以孩兒覺得可以一試!”

蕭敵烈選擇去平叛,其實是想用手下將士的性命來換取蕭巖壽的安全,不過蕭巖壽這時卻是微笑着搖了搖頭道:“敵烈,我知道你也是關心爲父,所以才做出這樣的選擇,不過爲將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忠’字,現在我大遼內憂外患,正是用兵之際,雖然營中的這些人平日裡勾心鬥角,軍隊的戰鬥力也不是很強,但至少比國內的守軍要強一些,若是因爲我一己之私而把他們全都葬送在這裡,只會讓我於心難安!”

“父親……”蕭敵烈還想勸說什麼,不過蕭巖壽這時卻是一揮手打斷他道,“好了,我意已決,傳令下去,即刻拔營,全軍撤回黃龍府!”(未完待續。。。)

第135章 宮中秘聞第620章 一道聖旨第680章 吞併交趾(中)第759章 說服向皇后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104章 遼國神醫直魯古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959章 大屠殺第528章 火炮試射(下)第91章 老當益壯楊文廣第861章 趙佳的志向第380章 碎屍第569章 降兵胡三第11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67章 財帛動人心第270章 曹穎的擔心第729章 春雨中的追擊第216章 長白山下的屠殺第744章 趙頊的病重的原因第652章 瓊州造船廠第843章 兩個喪門星第943章 中計了第626章 公主來訪第461章 火器破城第649章 過分的要求第890章 可憐的趙煦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507章 軍營慘案(上)第299章 巧遇骨頭第343章 月亮是塊大石頭第897章 結盟之議第986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下)第548章 王詵的老師第352章 殊兒小尾巴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899章 你是在威脅朕第106章 軍器監沈括第1006章 英格蘭試點第355章 釣青蛙第962章 草原的威脅第141章 歐陽婉靈第507章 軍營慘案(上)第375章 插手海貿第509章 大漢奸張元第123章 手術的講解第982章 快叫舅舅第902章 我也怕太后第122章 三寸金蓮第360章 巧合還是圈套?第993章 蘇轍到來第246章 侍寢與羣婚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450章 趙頊請客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211章 周侗發威第174章 吉他第1065章 封禪大典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271章 最後一個人是誰?第300章 半闋詞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738章 寶藏換命第3章 地瓜和玉米第273章 雪災第654章 礦區的變化第998章 死也不逃了第607章 了空的變化第430章 小學的改革第14章 原來是土狗第100章 張仁先發病第279章 到達海岸第18章 高燒不退第400章 以命換命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330章 隱娘告狀第881章 火車與龍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808章 高麗人的交易第267章 皮凍第748章 折家軍第975章 遠征歐洲(十)第565章 宋越之戰第298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19章 峰迴路轉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259章 三冗是優勢?第665章 河北軍第63章 權勢壓人第221章 張仁先說話了第524章 三月三第614章 趙曙駕崩第469章 偶遇王詵第668章 招兵(上)第23章 黃梁一夢第53章 亂七八糟的火藥配方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301章 怎麼是他?第489章 空降
第135章 宮中秘聞第620章 一道聖旨第680章 吞併交趾(中)第759章 說服向皇后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104章 遼國神醫直魯古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959章 大屠殺第528章 火炮試射(下)第91章 老當益壯楊文廣第861章 趙佳的志向第380章 碎屍第569章 降兵胡三第119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67章 財帛動人心第270章 曹穎的擔心第729章 春雨中的追擊第216章 長白山下的屠殺第744章 趙頊的病重的原因第652章 瓊州造船廠第843章 兩個喪門星第943章 中計了第626章 公主來訪第461章 火器破城第649章 過分的要求第890章 可憐的趙煦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507章 軍營慘案(上)第299章 巧遇骨頭第343章 月亮是塊大石頭第897章 結盟之議第986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下)第548章 王詵的老師第352章 殊兒小尾巴第576章 司農寺宮苑監第899章 你是在威脅朕第106章 軍器監沈括第1006章 英格蘭試點第355章 釣青蛙第962章 草原的威脅第141章 歐陽婉靈第507章 軍營慘案(上)第375章 插手海貿第509章 大漢奸張元第123章 手術的講解第982章 快叫舅舅第902章 我也怕太后第122章 三寸金蓮第360章 巧合還是圈套?第993章 蘇轍到來第246章 侍寢與羣婚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450章 趙頊請客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211章 周侗發威第174章 吉他第1065章 封禪大典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271章 最後一個人是誰?第300章 半闋詞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738章 寶藏換命第3章 地瓜和玉米第273章 雪災第654章 礦區的變化第998章 死也不逃了第607章 了空的變化第430章 小學的改革第14章 原來是土狗第100章 張仁先發病第279章 到達海岸第18章 高燒不退第400章 以命換命第101章 不要命的吃貨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330章 隱娘告狀第881章 火車與龍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808章 高麗人的交易第267章 皮凍第748章 折家軍第975章 遠征歐洲(十)第565章 宋越之戰第298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19章 峰迴路轉第710章 北安城下(上)第259章 三冗是優勢?第665章 河北軍第63章 權勢壓人第221章 張仁先說話了第524章 三月三第614章 趙曙駕崩第469章 偶遇王詵第668章 招兵(上)第23章 黃梁一夢第53章 亂七八糟的火藥配方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301章 怎麼是他?第489章 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