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趙曙駕崩

趙曙駕崩了,他走的時候十分的安詳,也十分的平靜,本來他陪着思月等幾個小孩子玩蹴鞠,正是這時可能感覺大限已到,於是就坐在一棵樹下,爲了不嚇到幾個孩子,趙曙騙他們說自己想睡一會兒,結果這次閉上眼睛就再也沒有睜開過,等到趙顏和高皇后等人急匆匆的趕來時,卻看到趙曙面帶微笑的坐在那裡,就好像真的是睡着了一般。

趙曙的病情也只在大宋的高層之間流傳,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趙曙時日無多,所以當他忽然病逝的消息傳出時,整個大宋也爲之震動,東京城的商賈們更是主動停業一天,以此來表示對趙曙的哀悼,畢竟趙曙雖然在位的時間不長,但卻給大宋帶來了許多巨大的變化,比如銀行的開辦,以及一些新興行業的出現,都對商業產生極大的影響,不少人更是因此而發家致富,所以他們對於趙曙這位皇帝還是十分感激的。

對於大宋朝廷來說,趙曙的駕崩更是一件天大的事,首先就是新皇登基,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舊皇的去世也就意味着新皇的登基,絲毫都耽誤不得。也正是因爲如此,在趙曙去世的第二天,趙頊就舉行了登基大典,這也是之前早就準備好的,所以倒不是很倉促。

趙頊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辦理趙曙的喪事,一位皇帝的葬禮可不是件小事,甚至它可能牽扯到國本,再加上趙頊對趙曙的感情,所以這次趙頊在婚禮結束後,立刻親自擔負起爲趙曙舉行葬禮的事,比如趙頊的廟號和諡號就是趙頊親自定下來,廟號不出意外的還是定爲英宗。說起來趙曙滅掉了西夏,也算是對得起英宗這個廟號了。

趙頊那邊忙的不可開交,趙顏也同樣忙的要命,一來他要爲趙曙守靈,二來他也要幫趙頊處理一些喪葬的事務,畢竟趙頊新皇登基。除了喪事之外,還有更多的國事需要他處理,趙顏在國事上幫不到他,只能在喪事上儘量的幫一些。

相比唐朝,北宋時期皇帝的葬禮要簡樸的多,比如唐朝的皇陵大都是開山而建,但是宋朝的皇陵就簡樸多了,而且大都集中的建在鞏縣,也就是後世的河南鞏義市附近。大宋開國以來歷代皇帝都葬在那裡,趙曙自然也不例外。

普通人家一般都是七天而葬,但是皇帝自然不同,北宋的皇帝一般都嚴格遵守着“天子七月而葬”的規矩,也就是說,趙曙的屍體要宮中擺放七個月纔會下葬,另外大宋的皇帝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在生前一般不修皇陵。直到死後纔會修陵,這也是葬期如此長的原因之一。當然七個月的時間也不可能修建太過浩大的陵墓,所以大宋的皇陵在規模上遠遠無法與唐朝相比。

皇陵的修建自然是葬禮的重中之重,趙頊雖然派了專人前去監管,但有時依然需要一個重要的人前去監督,剛好趙顏除了守靈就沒什麼事,於是他就經常往來於京城與鞏縣之間。一直忙了幾個月,最後總算是把皇陵建成了,趙顏也爲此整整瘦了幾圈。

皇陵建成之時,剛好也到了葬禮舉行之日,這天京城禁軍出動封鎖道路。護送送葬的隊伍以防出現意外,另外這些禁軍也需要參加葬禮,在葬禮舉行時三軍慟哭,場面十分的壯觀,同時這也是大宋獨有的葬禮的儀式,以此來顯示對軍隊的重視,可是偏偏大宋卻又是最爲輕視武將的朝代,也算是一件奇事。

本來對於趙曙的去世,趙顏也是十分的悲痛,只不過這幾個月忙下來,使得他根本沒時間去悲痛,最後他也只在葬禮上大哭了一場,然後回到家中竟然有種解脫的感覺,估計趙頊也有同樣的感覺,昨天在葬禮上他好像也沒哭多久,畢竟人不可能永遠活在悲痛中,隨着時間的流逝,再大的悲痛也會慢慢的消逝。

等到葬禮結束之後,趙顏纔有精力關注一下大宋的皇位交替,說起來趙曙早就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之前就把手中的權力一點點交給趙頊,所以在他死後,趙頊也十分順利的接替了他的權力,朝中的君臣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所以這次的權力交接可謂是十分的順利,特別是韓琦這樣的老臣更是經驗豐富,有他們在朝中坐鎮,也使得趙頊少了許多的麻煩。

也正是因爲上面的原因,所以在趙曙去世後,大宋各方面依然十分平穩的運轉着,表現上看來與當初趙曙在位時並沒有什麼兩樣,京城依然是那麼的繁華,南方的屯田也是初見成效,玉米和地瓜已經走上普通人家的飯桌,西夏諸州也十分平穩,大量宋人涌入那裡,使得大宋對那裡的統治更加穩定,同時也開始逐漸打通與西域的交通,恢復漢唐時期的陸上絲綢之路,爲大宋的商業帶來一股新的活力。

不過在這些表面的平靜之下,卻隱藏着一股洶涌的暗流,那就是以王安石爲首的變法派在活動。隨着王安石在京城站穩腳根,他也開始在京城中尋找志同道合之人,比如呂惠卿、章惇、蔡確等人,這時都與王安石來往密切,甚至王安石還通過私人關係向趙頊舉薦了這些人,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後來變法派的中堅力量,雖然現在他們還沒有得到重用,但是等到王安石正式開始辦法時,這些人將一飛沖天,成爲未來大宋政治舞臺上的主角之一。

除此之外,王安石與趙頊的來往也更加的密切,之前在趙曙生病之時,趙顏曾經勸過趙頊,讓他減少與王安石的來往,免得趙曙聽到後擔心,對此趙頊也聽從了趙顏建議,可是等到趙曙去世後,趙頊剛剛接任皇位,有些事情難以下決斷,而他又對王安石十分重視,因此經常召王安石進宮問答,結果很多事情的處理結果都出自王安石之手,已經有不少人私下裡稱王安石爲大宋的隱相。

另外就在趙曙的葬禮結束沒幾天,朝中又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御史中丞王陶彈劾韓琦,說他自嘉祐以來,專執國柄,君弱臣強,且“不赴文德殿押班”,專權跋扈。其實對於王陶的這些彈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誣告,因爲韓琦在某些事情上雖然有些私心,但總的來說還是一心爲國,無論是朝中爲相還是在外爲官,都能夠爲朝廷着想,平時行事更是十分謹慎,所以王陶的這份彈劾奏摺簡直就是胡扯。

事實上趙頊也知道王陶在誣告,所以在看到奏摺之後,立刻把王陶訓斥一番,然後把他貶爲陳州知州,並且派人好生的安撫韓琦,讓他不要多想,特別是現在趙頊剛剛登基,正是仰仗他們這些老臣的時候。

不過王陶的彈劾雖然誣告,但是有一點他卻沒有說錯,那就是韓琦已經三朝爲相,相繼輔佐了仁宗、英宗和趙頊,在朝中的影響力之大,已經遠超其它的大臣,稱他爲權臣也不爲過,私下裡也不少人對韓琦議論紛紛,只是從來沒有人敢當面提,現在王陶忽然把這件事捅到朝堂上,若是韓琦再不做一些表示的話,那別人恐怕會真的懷疑他一心攬權了。

也正是韓琦所在的微妙位置,所以最後他向趙頊提出辭官,趙頊多次挽留,可是韓琦卻是堅決辭官,畢竟他已經從王陶這件事上嗅出了一絲不尋常的氣味,若是再不知趣的呆在京城的話,恐怕可就不是罷官這麼簡單了。

韓琦堅決請求辭官,最後趙頊也挽留不住,無奈之下只得任命他爲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不過韓琦卻覺得自己身上的官職太過顯赫,於是堅決推辭兩鎮節度使,而且這時河北剛好發生了大地震,大名府爲重災區,於是韓琦請求調去大名府坐鎮,最後趙頊無奈,只得任命他爲淮南節度使,並且改判大名府。

韓琦爲相十載,輔佐了三位帝王,其中趙曙和趙頊的登基更是與他有着密切的關係,所以他的這次罷想,在朝中也是引起極大的轟動,特別是韓琦離京那天,整個京城的官員幾乎都前去相送,甚至連趙顏也前去相送,不過韓琦卻走的十分灑脫,只是親自給送行的人飲了三杯酒,然後坐上馬車揮手離去。

趙顏看着韓琦離去的馬車,心中卻不禁嘆息一聲,因爲韓琦離開後,朝中肯定會出現極大的權力交替,特別是政事堂中那幾位相公,本來韓琦在時,還能壓制住其它人,使得朝堂上不至於出現黨爭,可是韓琦這麼一走,恐怕政事堂中的爭吵聲很快就會響起來。

不過除了權力交替外,趙顏最擔心的還是這件事所代表的意義,因爲他總感覺韓琦的離開,好像是在爲什麼人讓位似的。事實上趙顏的這種感覺的確沒錯,就在韓琦離開京城沒幾天,忽然朝堂上又傳出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王安石被任命爲參政知事,正式成爲政事堂的幾位相公之一。(未完待續。。)

第260章 拏懶又來了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941章 耶律淳歸降?第982章 快叫舅舅第734章 崔先生的海上歷險(上)第214章 婚禮上的誤會第865章 質人與草頭第95章 殺人於千里之外第377章 了空的家族秘史第438章 趙頊的戰爭(下)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542章 武器收藏狂人第780章 不想回宮第96章 曹穎是神仙姐姐第417章 徐得祖真死了第905章 三年之後第1004章 耶律浚的警告第1044章 唯物論者了元和尚第566章 百歲宴第513章 被人遺忘的漢奸第1002章 再見耶律浚(上)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253章 挾持劾裡鉢第414章 十萬火急第346章 觀月記第770章 高太后奪權第412章 開棺驗屍第128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236章 野外生存(上)第993章 蘇轍到來第418章 三年之約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201章 軍校中的呼延慶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814章 皇城司的探子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184章 新年吉他(上)第86章 臉面大於人命第146章 直魯古來了第779章 皇陵教育(下)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212章 耶律仁先第43章 郡王就不是人了?第66章 難斷家務事第830章 意外的死因第822章 趙顏送禮(下)第376章 拜見曹太后第1章 洞房中的球形閃電第985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中)第1036章 偶遇趙佾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921章 朱太妃的分析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277章 要回家了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751章 未來的將星第806章 長生不老藥?第775章 呂惠卿的結局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333章 寶安公主與了空第263章 被軟禁了第763章 趙頵的懊悔第29章 郡王推車第806章 長生不老藥?第646章 呂宋(中)第464章 終於懷孕了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154章 有賊第991章 莫里斯主教第693章 污染水源第125章 行首與和尚第460章 嵬名聿正第971章 遠征歐洲(八)第560章 廢物利用第37章 趙頊回宮第865章 質人與草頭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844章 重修升龍府第157章 做個小實驗第915章 趙佳與蕭敵烈第741章 魄力第103章 無解的問題第329章 生活窘迫的顏玉如第960章 金國慘敗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381章 求助皇城司第177章 忽悠出來的軍校第334章 前來聽課的顏玉如第816章 宋人退走了?第510章 南行驛第420章 暫停講學的後果第256章 頗刺淑沒死第1077章 父子同命第632章 海貿行的情況第964章 遠征歐洲(一)第364章 急功近利的沈括第554章 沈括的看法第980章 遠征歐洲(十五)第365章 治療肺病
第260章 拏懶又來了第455章 賺錢和兒子第941章 耶律淳歸降?第982章 快叫舅舅第734章 崔先生的海上歷險(上)第214章 婚禮上的誤會第865章 質人與草頭第95章 殺人於千里之外第377章 了空的家族秘史第438章 趙頊的戰爭(下)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47章 輸人不輸陣第542章 武器收藏狂人第780章 不想回宮第96章 曹穎是神仙姐姐第417章 徐得祖真死了第905章 三年之後第1004章 耶律浚的警告第1044章 唯物論者了元和尚第566章 百歲宴第513章 被人遺忘的漢奸第1002章 再見耶律浚(上)第992章 憑什麼告訴你第253章 挾持劾裡鉢第414章 十萬火急第346章 觀月記第770章 高太后奪權第412章 開棺驗屍第128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236章 野外生存(上)第993章 蘇轍到來第418章 三年之約第604章 身份暴露了第201章 軍校中的呼延慶第357章 玻璃鏡子第814章 皇城司的探子第1005章 限期投降第184章 新年吉他(上)第86章 臉面大於人命第146章 直魯古來了第779章 皇陵教育(下)第622章 離京準備第212章 耶律仁先第43章 郡王就不是人了?第66章 難斷家務事第830章 意外的死因第822章 趙顏送禮(下)第376章 拜見曹太后第1章 洞房中的球形閃電第985章 羅馬城的麪包鋪(中)第1036章 偶遇趙佾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921章 朱太妃的分析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277章 要回家了第695章 固守還是撤兵第751章 未來的將星第806章 長生不老藥?第775章 呂惠卿的結局第629章 抵達廣州第333章 寶安公主與了空第263章 被軟禁了第763章 趙頵的懊悔第29章 郡王推車第806章 長生不老藥?第646章 呂宋(中)第464章 終於懷孕了第307章 長姐如母第154章 有賊第991章 莫里斯主教第693章 污染水源第125章 行首與和尚第460章 嵬名聿正第971章 遠征歐洲(八)第560章 廢物利用第37章 趙頊回宮第865章 質人與草頭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844章 重修升龍府第157章 做個小實驗第915章 趙佳與蕭敵烈第741章 魄力第103章 無解的問題第329章 生活窘迫的顏玉如第960章 金國慘敗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381章 求助皇城司第177章 忽悠出來的軍校第334章 前來聽課的顏玉如第816章 宋人退走了?第510章 南行驛第420章 暫停講學的後果第256章 頗刺淑沒死第1077章 父子同命第632章 海貿行的情況第964章 遠征歐洲(一)第364章 急功近利的沈括第554章 沈括的看法第980章 遠征歐洲(十五)第365章 治療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