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沈括的看法

王安石進京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結果一時間整個京城都爲之震動,其實這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爲當初仁宗時期王安石第一次進京時,他的名氣還不像現在這麼大,但就算這樣,依然讓無數士大夫爲之奔走相告,現在王安石的名氣更勝往昔,因此他的出仕簡直成爲天下讀書人的盛事。

“賣報~賣報~,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的王臨川抵達京城,不日就將覲見官家……”一個小報斜挎着揹包,裡面裝滿了報紙,一邊揮舞着手中的報紙一邊高喊,當有人向他招手時,報童就會立刻飛奔過來,接下對方遞過來的五文錢然後送出一份報紙。

“郡王,沒想到報紙除了給讀書人一個發表見解的地方,另外給這些貧苦的孩子一個賺錢的路子,倒真是一舉數得啊!”看着那個跑來跑去的報童,沈括笑呵呵的對旁邊的趙顏道。

報紙是在幾天之前開始發行的,因爲有歐陽修和蘇軾等人的名氣在,再加上報紙的特殊作用,使得讀書人可以把自己對時政的看法發表出來,所以剛一開始發行就引起巨大的轟動,整個東京城的讀書人都是爭相搶購,這也使得大宋日報很快的打出了名氣,甚至大宋的讀書人每天早上起來不是吃早飯,而是先看一下報紙上的新聞。

趙顏聽到沈括的話,臉上也不禁露出一個微笑道:“報紙本來就是一個上下通達的東西,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沒有什麼壞處,而且還能讓更多的人打開眼界,瞭解到自己身邊的一些變化,所以我才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把報紙搞了出來。”

“郡王大才,別的不說。光是一個銅活字印刷,就足以讓我大宋的印刷業產生巨大的變化,據說現在朝廷正準備大肆印刷佛經賣到遼國去,一方面可以賺點錢,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佛教的傳播,削弱遼國的財力!”沈括當下有着讚歎的開口道。說到最後時,臉上卻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

佛教有導人向善的一面,但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佛教對於當權者來說有好也有壞,比如若是佛教大興,就會佔據大量的土地,另外僧人不事生產,僧人的數量越多,對社會造成的壓力就越大。所以若是佛教沒有限制的發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這也是中原歷史上爲什麼會發生皇帝滅佛的原因,想想歷史上的吐蕃不也是強盛一時,但是隨着佛教的發展,到大宋時,吐蕃已經變成一盤散沙,甚至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上千年。由此可知佛教的可怕,所以大宋對遼國輸送經書絕對沒有安着好心。

“哈哈。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好像還是道門的人向朝廷建議的,另外還要求佛門向遼國多派一些高僧,爲此佛門可是吃了個啞巴虧啊!”趙顏聽到這件事也不禁大笑道。

他也是聽曹佾提到的這件事,當時曹佾可是得意之極,畢竟佛門派出了大量高僧去遼國。在大宋境內的影響力自然也就弱了,另外也可以藉着這件事向朝廷提個醒,讓他們知道佛教對國家的危害,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今天天氣不錯,趙顏閒着無聊來到格物學院。剛好沈括也沒事,於是兩人就出了學院在街道上邊走邊聊,不過今天趙顏來找沈括也不是完全沒有目的,只見他說了幾句閒話後,終於開口問道:“存中兄,你對於臨川先生進京出仕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沈括聽到趙顏的這個問題並不意外,畢竟這幾天京城中全都是關於王安石的討論,他這段時間也經常和一些好友聊到這個問題,因此只見他很快就回答道:“郡王,臨川先生號稱享負天下盛名三十年,這可不是虛妄之語,對於他的才學,沈某也十分的敬佩,所以朝廷這次能夠徵召臨川先生入京,對於天下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聽到沈括對王安石的評價如此之高,趙顏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又是瞭然的一笑,在原來的歷史上,沈括就是王安石手下的變法派,而且據說他也是因爲在家丁憂而辭官,等到丁憂結束,剛一回到京城就得到了王安石的重用,由此可知沈括與王安石之間的關係肯定不比尋常,所以他對王安石有如此高的評價也就很正常了。

“存中兄,之前我已經見過臨川先生一面,只是當時他向我提出了變法一事,想要以變法消除大宋多年來的積弊,不知你以爲如何?”趙顏當下再次問道,他之所以如此問,就是想看一看沈括與王安石之間到底有多深的關係,是不是提前知道變法的事?

聽到趙顏的話,沈括明顯的皺了一下眉頭,同時臉上也露出幾分躊躇之色,過了一會這纔開口道:“郡王,臨川先生早在仁宗時就上書提過變法一事,當時我對於變法的看法也與臨川先生一樣,認爲只有變法才能消除大宋的積弊,只是現在想來,當初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簡單了,特別是這幾年我在朝中任職,親眼看到種種積弊帶來的影響之深,若是貿然以變法革除積弊,雖然不能說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所冒的風險也實在太大了!”

“咦?存中兄你的這個想法倒是與衆不同啊!”趙顏當下也十分驚訝的道,不過他驚訝的並不是沈括的話,而是驚訝沈括竟然與歷史上不同,對於王安石的變法竟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且這種看法竟然與自己差不多,這纔是讓他驚訝的地方。

沈括並不知道趙顏心中所想,看到趙顏驚訝的樣子,當下也是苦笑一聲道:“就知道郡王肯定會驚訝,不過這也的確是我心中真實的想法,說起來這種想法還要多謝郡王,因爲正是郡王對於軍校的做法,才讓我產生了這種想法。”

“哦?這是爲何?”趙顏聽到這裡再次驚訝的道,沈括是格物學院的副院長,格物學院距離軍校也並不遠,事實上兩個學校之間也經常展開一些互動,比如搞個蹴鞠比賽之類的,甚至彼此還經常派出一些交換生,畢竟軍校的學生也需要學生算學物理之類的,格物學院的學生則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運動,所以兩個學校的關係也十分密切。

“大宋軍隊對外屢戰屢敗,除了一些上面的原因外,另外軍中的一些弊端也十分嚴重,這在以前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想必當初郡王也想改變大宋軍隊的現狀,本來若我是郡王,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身份,說服陛下對軍隊進行改革,這恐怕也是人之常情。”

沈括說到這裡用一種敬佩的目光看了趙顏一眼,然後這纔再次開口道:“不過郡王您卻沒有這樣做,甚至你根本沒打算對軍隊進行改變,而是開辦了一所當時並不怎麼引人注意的軍校,培養一些當時還上不得檯面的學生,可是經過這些西夏之戰,軍校的學生卻是一舉成名,現在已經成爲西軍中的中層將領,這些學生就像是一個個種子,慢慢的改變自己手下的軍隊,而且日後軍校的學生會越來越多的進入到軍隊中,等到軍校的學生完全取代原來的老將領後,那麼軍隊的改革自然而然的也就完成了。”

聽完沈括的這些話,趙顏也不禁對他有些刮目相看,當下十分驚奇的開口道:“沒想到存中兄對於軍校竟然也有這麼深的研究,把我們的佈局都完全看的通透,實在讓本王感到佩服啊!”

“呵呵,郡王您可別誇我,這段時間我和軍校的接觸實在太多了,再加上子厚兄也是一代大儒,彼此之間也有些交流,所以對於軍校的佈局也能看出一二,也正是通過軍校對軍隊的改革,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消除積弊並不一定要用雷霆手段,也許一些比較溫和的手段更能達到意想不到的目的!”沈括聽到趙顏的誇獎,當下也不禁笑着開口道,軍校中楊懷玉已經去了西軍中任職,楊文廣老將軍還沒有回來,所以只能靠張載一個挑起大梁,沈括與張載交好,所以對軍校的瞭解也比其它人要更加深刻。

“的確如此,其實說起來本王對於變法的看法,其實與存中兄一樣,前幾天臨川先生希望通過我說服父皇,以達到變法的目的,不過我卻拒絕了,可是很不巧的是,當時我大哥剛好闖進來,結果與臨川先生一見如故,這讓我也是十分的擔心啊!”

“太子他……”沈括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驚,趙頊可是大宋未來的皇帝,就算是現在趙曙不同意變法,但等到趙頊登基,那可就沒有能制止這場變法的到來了。

“唉,這也算是命運使然吧!”趙顏嘆息着說出一句沈括聽不懂的話,不過緊接着他又有些嚴肅的問道,“存中兄,想必現在學院裡的學生們也都在討論臨川先生的事吧,不知他們對於臨川先生是什麼看法?若是我們把變法的事情傳出去,你覺得學院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反應?”(未完待續。。)

第281章 不肯上船第87章 軍器監顧問第1015章 圍獵第681章 吞併交趾(下)第388章 地宮的情況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440章 水泥(下)第22章 兒臣遇到神仙了第417章 徐得祖真死了第488章 校督就是郡王第694章 古北口之戰第930章 突圍第1061章 繞過美洲第468章 雨夜驛站第715章 灤河之盟(中)第491章 攻破興慶府第509章 大漢奸張元第637章 在海南辦造船廠第310章 壽康公主與曹嵩第864章 蠻橫的海軍(下)第679章 吞併交趾(上)第150章 爲薛寧兒畫像第378章 計劃失敗了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767章 讀書的目的第179章 孫臏廟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628章 蔡京第773章 一場交易(下)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265章 飢餓的羞辱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904章 趙煦參政第647章 呂宋(下)第35章 趙頊來訪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1063章 趕赴泰山第467章 銀行與戰爭第437章 趙頊的戰爭(中)第952章 投降的條件第567章 財帛動人心第42章 上水莊的情況第1002章 再見耶律浚(上)第856章 發行紙幣第17章 帶病上崗的趙頊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161章 初見曹佾與直魯古第114章 剛烈之舉第734章 崔先生的海上歷險(上)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961章 西遼建立第396章 隱娘落水第288章 小郡主出生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285章 勉強過關第270章 曹穎的擔心第930章 突圍第211章 周侗發威第619章 蘇軾也要走第1029章 世上再無女真人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240章 你敢騙我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942章 強行徵兵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563章 援兵到了第627章 人口爆增的平安鎮第878章 一面倒的戰爭第433章 阻擊西夏第745章 不謀而合第1022章 談判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233章 強行降落第152章 以狼爲名的少年第602章 父女情深第362章 顯微鏡成功了第198章 吃掉薛寧兒第225章 欠我半條魚第88章 寶安公主第334章 前來聽課的顏玉如第318章 女人的虛榮心第536章 趙頊的心理陰影第804章 骨頭報仇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第317章 謎一般的顏玉如第65章 野豬做噱頭第640章 昭曲老漢的私心第14章 原來是土狗第721章 整頓軍校(上)第31章 收留災民第62章 鬥地主第701章 壞消息第675章 交趾攻打占城第801章 都怪本王年輕氣盛第188章 元宵燈會第554章 沈括的看法第229章 叛亂開始了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
第281章 不肯上船第87章 軍器監顧問第1015章 圍獵第681章 吞併交趾(下)第388章 地宮的情況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440章 水泥(下)第22章 兒臣遇到神仙了第417章 徐得祖真死了第488章 校督就是郡王第694章 古北口之戰第930章 突圍第1061章 繞過美洲第468章 雨夜驛站第715章 灤河之盟(中)第491章 攻破興慶府第509章 大漢奸張元第637章 在海南辦造船廠第310章 壽康公主與曹嵩第864章 蠻橫的海軍(下)第679章 吞併交趾(上)第150章 爲薛寧兒畫像第378章 計劃失敗了第1052章 快刀斬亂麻第767章 讀書的目的第179章 孫臏廟第75章 沒落的將門第628章 蔡京第773章 一場交易(下)第719章 學院的變化第265章 飢餓的羞辱第497章 耶律重元的選擇第904章 趙煦參政第647章 呂宋(下)第35章 趙頊來訪第1074章 瘋子趙俊第1063章 趕赴泰山第467章 銀行與戰爭第437章 趙頊的戰爭(中)第952章 投降的條件第567章 財帛動人心第42章 上水莊的情況第1002章 再見耶律浚(上)第856章 發行紙幣第17章 帶病上崗的趙頊第586章 父子密談第161章 初見曹佾與直魯古第114章 剛烈之舉第734章 崔先生的海上歷險(上)第337章 增加一個老師第961章 西遼建立第396章 隱娘落水第288章 小郡主出生第521章 歸來後的瑣事第479章 軍校學生的表現第285章 勉強過關第270章 曹穎的擔心第930章 突圍第211章 周侗發威第619章 蘇軾也要走第1029章 世上再無女真人第492章 李諒祚逃了第240章 你敢騙我第1040章 趙顏去歐洲第942章 強行徵兵第582章 向大理示威第563章 援兵到了第627章 人口爆增的平安鎮第878章 一面倒的戰爭第433章 阻擊西夏第745章 不謀而合第1022章 談判第410章 徐得祖死了?第233章 強行降落第152章 以狼爲名的少年第602章 父女情深第362章 顯微鏡成功了第198章 吃掉薛寧兒第225章 欠我半條魚第88章 寶安公主第334章 前來聽課的顏玉如第318章 女人的虛榮心第536章 趙頊的心理陰影第804章 骨頭報仇第16章 趙顏、王詵、寶安公主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第317章 謎一般的顏玉如第65章 野豬做噱頭第640章 昭曲老漢的私心第14章 原來是土狗第721章 整頓軍校(上)第31章 收留災民第62章 鬥地主第701章 壞消息第675章 交趾攻打占城第801章 都怪本王年輕氣盛第188章 元宵燈會第554章 沈括的看法第229章 叛亂開始了第847章 升龍府之亂(上)